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衡广通途(衡广铁路复线建成通车)/共和国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全套丛书内容涵盖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军事、科技、教育、政策、外交、民生等方面。本书为“共和国故事”之《衡广通途》。

内容推荐

《共和国故事》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每一重大事件单独构成一本书。在选题上,我们选取每一年中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事件;在内容上,详细讲述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的历史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本书为“共和国故事”之《衡广通途》。

目录

一、中央决策与规划

 中央作出衡广复线三年决战决策

 万里要求加快铁路复线建设

 铁道部加快部署复线建设

 中央领导视察衡广复线工地

二、铁路勘测与设计

 衡广复线勘测设计拉开序幕

 几批人实地勘测大瑶山隧道

 设计举世瞩目的大瑶山隧道

 突破惊心动魄的“喀斯特”禁区

三、铁路施工与建设

 展开紧张的南岭大隧道抢险

 两头施工贯通南岭大隧道

 架设江村南大桥

 抗洪抢险保护曲江武水大桥

 争分夺秒抢建铁路铺轨工程

 旱季攻势修建衡广连源段

 紧张修建郴韶段电气化工程

 打通中国最长的大瑶山隧道

 大瑶山隧道双线全部铺通

四、铁路通车与运营

 隆重举行衡广复线通车典礼

 慰问讴歌广大铁路建设者

 著名作家李国文采写文章

 北影推出铁路建设主题电影

试读章节

中央作出衡广复线三年决战决策

1985年12月10日,万里来到广州,主持召开了衡广复线工程现场办公会议。

国家计委、铁道部、水电部,湖南、广东省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在会上,作出了重要决策:

决战三年,建成复线。

几天后,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快衡广复线建设的会议纪要》。

衡广复线北起衡阳茶山坳编组站,南至广州,全长526公里,由衡阳枢纽、衡阳至韶关复线、郴州至韶关电气化、韶关至广州复线和广州枢纽等五个部分组成。

衡广铁路复线郴州至韶关问的瑶山武水,历来被视为天堑,这里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水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

车到郴州掉轮子,人到郴州打摆子。

唐代大诗人韩愈被贬路经郴州的时候,他曾经发出“其险恶不可言状”的感叹。

其实,郴州还在天堑之北,再向南的瑶山、武水就更加险恶了。

早在1906年,由湖南、湖北、广东三省富豪和商人倡导,詹天佑任总工程师,历时30年,兴建了粤汉铁路。

衡广段单线在古老的南岭山麓中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

在民国初年,孙中山立志在10年内修建16万公里的铁路,但他的宏愿没有实现就去世了。

1958年,衡广铁路复线决定上马,经过三年努力,部分区间土方工程已经成型。

1960年,因自然灾害,不得不进行国民经济大调整,这项工程被迫下马了。

1975年,万里任铁道部部长,他果断地整顿濒于瘫痪的铁路,作出衡广复线上马的决策。

1978年,郭维城任铁道部部长,作出决定:

打通大瑶山,加快复线建设……

可是到了1980年12月,国民经济调整,衡广复线被列为缓建项目,这项工程再次下马。

铁道部因此向国务院打了五次请求复工的报告。

1979年冬,中国基建代表团访问日本,他们同日本有关方面就大瑶山隧道由日本提供贷款问题进行谈判。

外国专家对大瑶山很感兴趣,他们都想在中国这座最长的复线隧道口上,刻上自己国家的名字。

日本有关方面曾经暗示,可以提供贷款,但工程要由日方负责设计和指导。

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工程师厉自凡说:“中国的隧道为什么要外国人打?”他因此三赴日本。

日本专家就大瑶山工程向厉自凡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厉自凡都准确地进行了答辩。

专家看到中国工程师这么自信,他们就使出最后一招说:“敢不敢签字?”

全场顿时一片肃静。

这时,一位日本人说:“上世纪中叶,中国一个叫何如璋的学者到日本,第一次见到火车,吓了一跳,不知为何物。”他这句话顿时引起一阵哄笑声。

厉自凡微微一笑说:“这个故事对我很有启发,就是说作为何如璋的同国人,要有一种挑战观念。冲上去,意味着民族崛起;退下去,就是一种历史的遗憾。那么,我只好去试了。”说完,厉自凡从容拿起笔签上了名字。

1981年,日本“建设公司”的竹内雄三来到工地,见到工人们在用传统而落后的“分部开挖、木支撑”的施工方法打洞的时候,他轻轻地说道:“我看到了只有过去书本上才能看到的东西。”

陪同的中方总工程师方维鹏听到这句话,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感叹道:

中国的隧道建设何时才能走向世界?

20世纪80年代初,湖南、广东两省向中央提交告急报告:

湖南年出口物资积压严重,每年直接损失外汇5亿多美元;运往广东的水泥,因为车皮紧张,消减了计划的三分之一;冶金进出口公司与外商签订合同,因为不能如期运货,被迫罚款;大量的鲜蛋运不出去,年积压3.1万箱;生猪大量库存,无法及时收购,影响了农民饲养的积极性,并曾多次引起纠纷。

曾经有人对郭维城说:“国家这么穷,你拿这么多的钱去修复线?再说怎么打通大瑶山隧道?”

郭维城从1949年秋就任铁道兵副司令员,他曾根据周恩来的意见率部抢修白崇禧溃退时炸毁的粤汉线。

白崇禧当时在香港曾扬言道:中共三年别想修通。他没有想到,叶剑英于当年12月29日就在广州亲自主持了通车典礼。

香港报纸惊呼:“中共火车从天外飞来!”

郭维城在这几十年中,走遍了衡广区段,他十分清楚,若能打通大瑶山,将曲线拉直,就可能少修15公里复线,列车时速可从50公里提高到100公里,动力可以增长一倍。

但是,郭维城也看到,衡广复线穿越湘南丘陵和粤北山区,部分地段地形陡峭,沿线地质复杂,岩溶发育,地下水丰富,多滑坡软土,有许多建路史上少见的技术难关。同时,在保证既有线运输畅通、运量增长的情况下增建第二线,施工与运输相互干扰,给建设带来很多困难。

因此,郭维城在国务院召开的会上说:

如果不打通大瑶山,仍然采取沿武水修复线的方案,施工干扰太大,衡广线800万吨运量就会减少一半。打大瑶山,我不但对技术有保证,还可以对法律负责。

国务院考虑到:衡广复线建成后,会在设计技术、质量安全和效益等方面都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衡广复线建成后,这段铁路的运输能力将逐步提高到每年3000万吨以上,从而可以大大缓解京广铁路南段的运输紧张状况,对于适应改革、开放、搞活的需要,保证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湖南、广东两省以至华南地区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国务院同意了郭维城的提议。

1982年,具有20世纪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16种大型现代化隧道施工机械,分别从瑞典、意大利、西德、美国、日本等国相继运来,400多名新型的技术工人很快培训出来了。

引进的大型机械经过消化、吸收,与国产设备成龙配套,形成破岩、装运、支护三条流水线,工人们驾驶着新设备,向古老的地层开战了。

P2-7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0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衡广通途(衡广铁路复线建成通车)/共和国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学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18981
开本 32开
页数 1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9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4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10
143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4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