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十六计书法篆刻赏析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本书法篆刻艺术欣赏读本。但该书与同类书籍有很大的不同:把书法、篆刻的创作和欣赏与《三十六计》的学习赏析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艺术中有文学,文学中有艺术,且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很强。

内容推荐

书法、篆刻的欣赏和创作是互为关联的,创作是为了欣赏,欣赏又提高创作,欣赏重在理性的分析,创作重在灵感和技巧,二者相辅相成。把书法、篆刻的创作和欣赏与《三十六计》的学习赏析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是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境界融会,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本书作者在工作之余对中国书法篆刻艺术有一定的兴趣,常常兴之所至,舞墨涂鸦弄刀。现特将《三十六计》的每一计名用书法、篆刻艺术形式加以表现,再对每一计的原文作适当的意译或直译,并配上古今事例鉴证和欣赏式地分析,别出心裁著作了此书。

目录

总 说

第一套:胜战计 

第01计 瞒天过海

第02计 围魏救赵

第03计 借刀杀人

第04计 以逸待劳

第05计 趁火打劫

第06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敌战计 

第07计 无中生有

第08计 暗度陈仓

第09计 隔岸观火

第10计 笑里藏刀

第1l计 李代桃僵

第12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攻战计 

第13计 打草惊蛇

第14计 借尸还魂

第15计 调虎离山

第16计 欲擒故纵

第17计 抛砖引玉

第18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混战计 

第19计 釜底抽薪

第20计 浑水摸鱼

第21计 金蝉脱壳

第22计 关门捉贼

第23计 远交近攻

第24计 假道伐虢

第五套:并战计 

第25计 偷梁换柱

第26计 指桑骂槐

第27计 假痴不癫

第28计 上屋抽梯

第29计 树上开花

第30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败战计 

第31计 美人计 

第32计 空城计 

第33计 反问计 

第34计 苦肉计 

第35计 连环计 

第36计 走为上

后 记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陆逊破刘备

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江上游举兵东下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连胜十余城,锐气正盛,直至夷陵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孙权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人迎战。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攻势,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相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又在山林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忌。见时机成熟,陆逊一把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陆逊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

“蘑菇”战术巧歼敌

1947年3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的二十三万兵力,向我党中央所在地延安进犯,对我陕甘宁边区实行重点进攻。当时,西北野战军在陕甘宁边区的兵力仅有两万人。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军按照毛泽东的“蘑菇”战术,使敌军达到十分疲劳和十分缺粮之程度,然后寻机歼击。这种办法叫“蘑菇”战术。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贺龙、习仲勋的率领下,遵照毛泽东确定的作战方针,同敌人进行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战斗。在延安南部歼敌五千人后,西北野战军主动撤离延安,并以小股兵力诱敌主力进至延安西北的安塞,主力埋伏于延安东北的青化砭地区,在此歼敌近三千人。敌人发现我军主力在延安东北地区,掉头东进,而我军将主力隐蔽起来,仍以小股兵力与敌周旋,牵着敌人的鼻子十二天走了四百余里,拖得敌人筋疲力尽。我军以逸待劳,在羊马河全歼敌135旅。接着又以少数兵力诱敌北上绥德,主力则隐蔽在清涧以南,乘敌后方空虚之时攻克敌人补给站蟠龙,缴获物资甚多。这时,敌人主力仓皇放弃绥德,南援蟠龙。当敌人主力到达蟠龙时,我军已在安塞休整了七天。以后,我军采取同样办法又在陇东、榆林、沙家店大量歼敌。

由于我军实行了毛泽东提出的“蘑菇”战术,在运动中把敌人拖得筋疲力尽,士气沮丧。并创造有利时机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使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从1947年3月到8月,经过6个月的战役,我军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粉碎了敌人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为我军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

待之以疲谈判术

1978年9月17日,美、埃、以签订了戴维营和平协议,埃、以关系进入了缓和时期。为了促进埃、以关系的改善,在谈判桌上,美国总统卡特以超人的耐心和别出心裁的方法打破了谈判僵局,促成了埃、以双方早日签订协议。

卡特把谈判地点安排在戴维营一个偏僻、没有生气的地方,这里没有繁华的街道,喧闹的市场;电影院、酒吧、夜总会一概与它无关,普通人不会去那里消闲,时髦男女也不见出没。卡特在那里安排了两辆自行车,供前来参加谈判的14个人玩耍,此外再不增加其他任何娱乐设施。晚上休息时,人们可以任选三部乏味的影片中的任何一部片子观看。

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从9月6日开始,先在戴维营这座别墅休息了几天,每天也没什么好玩的,几部电影片看来看去也都快背熟了。

这样到了第八天,如同之前的每天一样,早晨8点,萨达特和贝京准时听到同一节奏的敲门声。接着是那个熟悉的声音友好地说:“你好,我是卡特,我们再把那个乏味的题目讨论一天吧。”萨达特和贝京起初还认为这种消遣持续不了多久,双方都顶着牛,不愿让步。到了第十三天,两人都实在受不住了,脾气也磨平了。双方在该签字的地方留下了他们无可奈何的笔迹。

关于戴维营协议签字的经过,卡特后来调皮地对人说:“那招是我向最小的儿子学来的。”卡特的这一招正是“以逸待劳”之计的妙用。

“以逸待劳”巧谈判

有一次,日本的一个公司到美国去进行贸易谈判。谈判一开始,美方代表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想迅速达成协议,而日方代表却一言不发,只是挥笔疾书,把美方代表的发言全部记录下来,第又过了一次谈判就这样结束了,日方代表也回国了。

六个星期之后,日本公司又派了另一个部门的几个人作为代表团来到了美国,进行第二轮谈判。这批新到的日本人,仿佛根本不知道以前协商讨论些什么问题,谈判只好从头开始。美国代表照样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日方代表又是一言不发,记下大量笔记又回去了。

又过了六个星期之后,日本方面的第三个代表团又来到谈判桌旁,他们的全部活动只不过是第二个代表团的故伎重施,记下了大量笔记又走了。

以后,第四个、第五个日本谈判代表团都是如法炮制。

一年过去了,日本方面毫无反应,他们把美国公司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能抱怨日方代表没有诚意。

正当美国这家公司感到绝望时,日方公司的谈判代表突然来到了美国。这一次,日本谈判人员一反常态,在美方代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拍板表态,作出交易决策的方案,弄得美方措手不及,十分被动,损失不小。

P31-33

序言

《三十六计》大约成书于明清之际,原作者无从考证,疑为忧国忧民的失意文人所作。

《三十六计》是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为人类留下的一笔珍贵财富,显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它与《孙子兵法》并称为军事史上的“双璧”。故有古书称:“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

生活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三十六计”博大精深的内涵不仅为军界所关注,而且早就辐射到人们的生活、处世、工作等各个方面。人生如战场,是输是赢、是成是败,均取决于个人会不会驾驭自己的智慧(用“兵”)。不管是战场上的硝烟弥漫与血肉横飞,还是生活中的尔虞我诈与明争暗斗,都离不开计谋与策略的运用。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变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三十六计》以每六计为一套,依次列为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每一套每一计均充满了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哲学思想。倘若我们在工作与生活中,正确运用“三十六计”的策略思想,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发展将会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

书法、篆刻的欣赏和创作是互为关联的,创作是为了欣赏,欣赏又提高创作,欣赏重在理性的分析,创作重在灵感和技巧,二者相辅相成。把书法、篆刻的创作和欣赏与《三十六计》的学习赏析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是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境界融会,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本人在工作之余对中国书法篆刻艺术有一定的兴趣,常常兴之所至,舞墨涂鸦弄刀。现特将《三十六计》的每一计名用书法、篆刻艺术形式加以表现,再对每一计的原文作适当的意译或直译,并配上古今事例鉴证和欣赏式地分析,别出心裁著作了此书。文中若有不当之处,望专家同仁批评指正,以便日后修改完善。

作者

二0O六年三月二十五日

于锦里南郊煮墨馆

后记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篆刻艺术界同仁朱培尔先生用篆刻艺术的方式来展示佛教《波罗蜜多心经》内涵的印蜕,继而我忽发奇想,何不也用此种方式来展示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集大成之作——《三十六计》呢?!为此,我精心选择印材,反复构思印面布局,终于用一周的时间就创作出了36枚表现《三十六计》思想内涵的篆刻艺术作品。后又在儿子刘庚同志读《三十六计》的启发下,我开始精读《三十六计》原文和原按,并参考了众家出版物和采用自己日常积累的故事、案例等素材,以内刊读物的形式印制成《三十六计篆刻赏析》一书,并广发朋友同仁求教。在巴蜀书社社长段志洪先生的首肯和支持下。我又补充了一些赏析文字、书法作品、篆刻边款和插图素材进行丰富充实,现才得以在巴蜀书社公开正式出版面市。同时,在著作此书的过程中,我参考了许多书刊资料,在主要参考书目中未能一一列出,又加之有些故事和案例是平时数年的积累,无法一一注明出处,为此表示抱歉和遗憾。最后,我还要对段志洪社长,责任编辑李嘉女士,《文史杂志》主编、学者屈小强先生,以及对本书的封面作出精心设计的柏小波,照排设计武云平、王勇、史勤和我的夫人刘丽等同志的支持鼓励,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

二00六年十一月

于成都南郊煮墨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十六计书法篆刻赏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沫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巴蜀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599716
开本 32开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7-02-01
首版时间 2007-02-01
印刷时间 200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图书小类
重量 0.28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92.28
丛书名
印张 8.3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0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