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介绍“拉康主体性理论及其当代效应”的专著,具体包括了:形象认同与自我的形成、结构主义氛围或“语言论”转向、菲勒斯能指与俄狄浦斯情结、文本的策略、能指理论与主体逻辑、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漂流的欲望哲学等方面的内容。
图书 | 穿越我思的幻象(拉康主体性理论及其当代效应)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介绍“拉康主体性理论及其当代效应”的专著,具体包括了:形象认同与自我的形成、结构主义氛围或“语言论”转向、菲勒斯能指与俄狄浦斯情结、文本的策略、能指理论与主体逻辑、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漂流的欲望哲学等方面的内容。 内容推荐 我们跟随拉康回归主体的真理,从幻象迷离的想象界来到法则森然的象征界,却蓦然发现我们只不过是一个无意识的主体,是由能指任意穿越的空隙,我们徒劳地寻找能表征我们欲望的能指,结果却被能指捕获、去势、分割、撕裂并被扔回真实之深渊,笛卡尔、康德所构想的那个能认识和征服外在未知领域的英雄式的”我思”主体已被彻底瓦解了。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拉康镜像 一、个人传奇 二、“回归弗洛伊德”或回归主体的真理 第二章 自我的幻象 一、妄想狂与人格 二、镜像阶段论 理论背景 形象认同与自我的形成 镜像阶段与时间的辩证法 对理性自我观的批判 三、自恋、侵略性与妄想狂的自我 第三章 主体与象征秩序 一、结构主义氛围或“语言论”转向 二、言语与主体的实现 三、能指理论与主体逻辑 从符号到能指 能指的法则:转喻和隐喻 能指与主体 四、欲望的辩证法 需要、要求、欲望 菲勒斯能指与俄狄浦斯情结 第四章 文本的策略 一、《被窃的信》:能指与主体问性的辩证法 二、《哈姆雷特》:欲望与哀悼 第五章 精神分析的诱惑 一、意识形态的幽灵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 詹明信:政治无意识的历史视域 齐泽克:穿越意识形态幻象 二、欲望的政治学 德勒兹和加塔里:欲望机器与精神分裂分析 利奥塔:漂流的欲望哲学 三、超越菲勒斯 西苏:对“女性写作”的召唤 依利加雷:重审性差异 克里斯蒂娃:符号域的革命 朱迪·巴特勒:欲望、身体、性别表演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穿越我思的幻象(拉康主体性理论及其当代效应)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严泽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02845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6 |
出版时间 | 2007-07-01 |
首版时间 | 2007-07-01 |
印刷时间 | 2007-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565.59 |
丛书名 | |
印张 | 1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