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奥林匹克主义--顾拜旦文选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出版的,全面反映顾拜旦论述体育问题的一部文集。本书作为奥林匹克思想及其解释的重要资料在全世界广泛使用。全书收集了顾拜旦自1892年至1937年这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时期的文章和讲话等。这部资料性著作包括他关于奥林匹克思想的愿景、解释,对奥林匹克历史中一些关键时刻的观点及一些极为重要的教育讯息等。

内容推荐

本书收集了顾拜旦自1892年至1937年这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时期的文章和讲话等。这部资料性著作包括他关于奥林匹克思想的愿景、解释,对奥林匹克历史中一些关键时刻的观点及一些极为重要的教育讯息等。

后面的这一部分包括顾拜旦的遗产,即在其身后,奥林匹克主义应当在全世界发挥教育指导方针的作用,以将所有的个体都培养为身心一体的人。这部新书的面世,向实现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和国际皮埃尔·德·顾拜旦委员会所积极追求的“大众奥林匹克教育”的目标,又接近了一大步。

目录

编者序

导读 皮埃尔·德·顾拜旦及其奥林匹克主义

奥林匹克宣言——1892年11月25日在索邦大学会议上的讲话

巴黎大会:呼吁——1894年1月15日的通函

巴黎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议程安排(1894年6月16—24日)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1894年巴黎代表大会闭幕宴会上的演说

现代社会的体育运动与奥林匹克运动会——1894年11月16日在雅典的演说

奥林匹克誓言——致夏尔·西蒙的信

艺术、文学与体育协商会议——1906年5月23日开幕词

奥林匹克理念的“受托人”

颁发奥林匹克荣誉证书

现代奥林匹亚

1912年7月4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说

体育颂

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

在洛桑举行的仪式(1915年)

当前我们能对体育提出哪些要求

奥林匹克书信(3):奥林匹克主义与教育

奥林匹克书信(4):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精神态度

奥林匹克书信(7):“奥林匹克化”的秘诀

奥林匹克书信(5):奥林匹克教育

奥林匹克书信(9):现代五项运动

奥林匹克书信(19):体育运动的乐趣

奥林匹克书信(20):洛桑市民缘何应该多多进行划船训练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体育是王——1920年8月在安特卫普市政厅发表的讲演

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们的一封信(1919年1月)

奥林匹克主义四十年1894—1934

致国际奥委会各位委员的信(1920年2月于洛桑)

第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取得的成就

奥林匹克主义的胜利

人有了强健的体魄才会有坚韧的意志

布拉格大会对体育业余身份的认定

1925年5月29日在布拉格市政厅召开的奥林匹克代表大会的开幕词

致各国青年运动员的一封信

现代骑士精神

致第9届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各位运动员和参与者的一封信

奥林匹亚——1929年在巴黎16区政府礼堂举办的讲座

奥林匹克运动会与体操

奥林匹克主义的光辉篇章

致美国青少年

学校里的奥林匹克主义,必须鼓励奥林匹克主义

现代奥林匹克主义的哲学基础

致奥林匹亚——柏林的火炬传递手

传说

皮埃尔·德·顾拜旦著作目录导读

试读章节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导读:1919年,为纪念宣布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顾拜旦在洛桑发表了下文的演说。在演讲中,顾拜旦严格划清了奥林匹克运动与一般体育运动之间的界限。此时全球政治格局剧变,尤其是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最终促使顾拜旦在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宣称,奥林匹克运动必须面向所有国家的人民大众。

联邦主席、女士们、先生们:

五年前,在巴黎,在1894年我宣布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地方,世界各国的代表们共聚一堂,同我们一起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二十周年。五年过去了,在这期间,整个世界分崩离析。所幸,奥林匹克主义并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而是无所畏惧、无可指摘地挺了过来。而今,它的眼前突然呈现出更为开阔的视野,这凸显了它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义。

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祟。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骤雨中诞生的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然而,人类并非生而就平和自信。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溃。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针锋相对。有些人认为,勇气这一高贵美德只有在我们的祖先身上才能看到,他们因此非常尊重先人。在他们的想象中,勇气之花在我们当代人的手中早已残败凋零了。但是如今,我们知道该在将来采取何种态度了。

勇气是战争中的美德,它能够在时世中造就英雄。正如我最近在一篇关于教育学的文章中所暗示的那样,根除恐惧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用的良药,更多的是自信而非勇气。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成。这样,我们又回到了适才我提到的奥林匹克主义的实质上来,这也正是奥林匹克主义区别于一般体育运动的地方,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

请允许我详细阐述一下二者的区别。运动员非常享受努力拼搏的乐趣。他喜欢施加于肌肉和神经上的那种压力感,因为压力往往给人一种胜利在望的感觉,即便有时到最后他未能获胜。这种享受,深入运动员的内心,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只涉及到自身。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当它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许久以前,就是在这般情景下,占代奥林匹克主义的绚丽梦想在阿尔弗斯河的两岸诞生了。奥林匹克主义曾在许多个世纪里,一直主导着古希腊社会。

然后,我们来到了历史的转折关头。渴求进步但又常常因夸大某种正确思想而误人歧途的人类精神,开始致力于将青少年从平衡状态中挣脱出来。于是,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这就是为何我们要重启奥林匹克时代,并为体格训练的复兴隆重庆祝的原因。我们不断推动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的运动功利思想向古希腊遗留下来的一呼百应的体育观靠拢,两者逐渐融合为一体。当我在纽约和伦敦对举办奥运会的可能性做出评估之后,我向不朽的古希腊精神祈祷,希望它给这意外中诞生的结合体一剂理想主义的良药。先生们,这25年来我们成功兴建的事业大厦,便是这副模样。诸位适才不断向其表达敬意,若这敬意是针对我这建筑师而来的话,那我着实愧不敢当。它的建筑师不应受到如此赞美,他不过是听从了一种比个人意志更为强大的内心直觉的召唤。他愿意愉快地接受诸位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赞美之辞,而他个人,不过是这一理想的第一个仆从。

之前我曾提及1914年6月所举办的周年庆典。当时我们认为,我们庆祝的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完美实现。然而今天,我的印象反而是我正目睹它再次含苞怒放。一项运动,倘若只有有限一部分人被包含在内,在当今时代又怎能称得上完美呢?在当时,有这么多人可能确实是足够的,但今天则不然。它必须要面向大众。的确如此,有什么名义能将大众排除在奥林匹克精神之外呢?有什么样的贵族特权能令一个青年人身上的形体美、肌肉力量、锻炼的毅力以及获胜的意志非得同他的家谱或钱包挂钩呢?上述种种毫无法律依据的矛盾,存活在萌生它们的这个社会秩序里。在野蛮的军国主义协助下的极权姿态,给了它们致命一击。从道义上讲,这反而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面对一个需要用基本原则来整顿的全新世界,某些过去一直被视为乌托邦的原则,如今却变得切实可行。人类必须吸收古文明遗留下来的全部精华,用以构筑未来。这其中就包括奥林匹克精神。当然,仅靠奥林匹克精神,并不足以保障社会层面的和平以及更公平、公正地分配人类生产劳动,分配满足物质生活的消费必需品,甚至不足以向青少年提供与他们的能力相当而与其家庭出身无关的才智培训机会。但是,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要为它奠定基础。

本次庆典是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下举行的。古老的赫尔维蒂联邦最高委员会及其尊敬的主席、深得上帝与人类挚爱的瓦莱州派出的首席代表、这座美丽而又好客的城市的领导们、远近闻名的歌手,以及历经千挑万选、朝气蓬勃的体操团队,齐聚于此地,为这次盛会赋予了历史自觉性、公民精神、自然性、青春以及艺术性等五重声誉。

愿钟爱勇敢者的幸运之神,厚待刚刚决定申办第7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比利时人民的美好愿望。

目前的形势,依然严峻。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特刊,洛桑,

1919年4月(国际奥委会档案馆)P150-152

序言

1986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首次出版了全面反映顾拜旦(1863—1937)论述体育问题的一部文集。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又出版了一部皮埃尔·德·顾拜旦关于奥林匹克主题的一部英文版文集。

此后,这两部文集作为奥林匹克思想及其解释的重要资料在全世界广泛使用。

国际皮埃尔·德·顾拜旦委员会在其主席诺伯特·米勒教授的领导下,在北京体育大学奥林匹克研究主任任海教授的支持下,极有创意地将顾拜旦关于奥林匹克主义和奥运会的一些最重要的著述和讲演译成中文,在北京奥运会即将举办之际为中国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对此,我感到十分高兴。

本书收集了顾拜旦自1892年至1937年这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时期的文章和讲话等。这部资料性著作包括他关于奥林匹克思想的愿景、解释,对奥林匹克历史中一些关键时刻的观点及一些极为重要的教育讯息等。

后面的这一部分包括顾拜旦的遗产,即在其身后,奥林匹克主义应当在全世界发挥教育指导方针的作用,以将所有的个体都培养为身心一体的人。这部新书的面世,向实现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和国际皮埃尔·德·顾拜旦委员会所积极追求的“大众奥林匹克教育”的目标,又接近了一大步。

我希望,首部顾拜旦奥林匹克文选中文版的出版,会使这一伟人的思想和业绩为更多的中国读者所知晓,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记者、体育领导者及中国其他所有对此感兴趣的人从中受益,而且将其效果延伸至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后。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

雅克·罗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奥林匹克主义--顾拜旦文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国际皮埃尔·德·顾拜旦委员会
译者 刘汉全//邹丽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体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934790
开本 16开
页数 4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5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图书小类
重量 0.6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811.219-53
丛书名
印张 2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7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3:5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