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金色昙花(历史小说)/高阳作品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历史小说家高阳的又一力作,讲述了备受广大读者欣赏的民国初年故事,全新的方向,全新的风格,揭开民初袁世凯一班人真相。高阳历史小说全方位地展现清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他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发展脉络都相当熟悉,配合上他积累的大量清人的笔记、野史、杂著、诗文,使得他的小说非常贴近史实;而在细节上,他杂糅清代的典章制度、佚闻逸事、地方风俗、民情士风,点缀于小说之中,宛如《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从他的小说中看到中国古代社会包罗万象的风俗画卷。

内容推荐

备受广大读者欣赏的民国初年故事,全新的方向,全新的风格,揭开民初袁世凯一班人真相。本书是著名历史小说家高阳的又一力作,高阳历史小说全方位地展现清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他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发展脉络都相当熟悉,配合上他积累的大量清人的笔记、野史、杂著、诗文,使得他的小说非常贴近史实;而在细节上,他杂糅清代的典章制度、佚闻逸事、地方风俗、民情士风,点缀于小说之中,宛如《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从他的小说中看到中国古代社会包罗万象的风俗画卷。

试读章节

做了八十三天“洪宪皇帝”的袁世凯,终于发现自己被他的长子袁克定,表弟张镇芳,以及一班以“拥立”为长保富贵之计的“文臣武将”,撮弄着坐在一座热灶上,不赶紧跳下来,只怕难逃焚身之厄。

跳下“热灶”的方法,首先是下一道“罪己之诏”,撤销帝制。这道“诏书”自非大手笔不办。想来想去只有一个人能担当这个重任。

此人名叫张一麟,字仲仁,苏州人。光绪二十九年开“经济特科”,他由江苏巡抚保荐应试,初试一等第四,复试一等第二,发往直隶以知县补用;那时袁世凯当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一见投契,收入幕府。在袁世凯未称帝以前,他是公府的机要局长;当“洪宪六君子”策动北洋军阀,纷纷劝进时,左右心腹中惟有张一麟苦谏力争,反对帝制。袁世凯虽未听从,但知道他的本心无他;而张一麟感于袁世凯多年知遇,亦始终追随不去。

“仲仁,我很后悔,当时不听你的忠告。现在取消帝制的申令,非借重你笔下不可。”

张一麟义不容辞,亦且当仁不让;他的笔下很快,惟独这道申令,字斟句酌,花了半天的工夫,方始脱稿。以“予”自称;结论中仿照“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的成例说,“总之,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今承认之案,业已撤销,如有扰乱地方,自贻口实,则祸福皆由自召;予本有统治全国之责,亦不能坐视沦胥而不顾也。”

“很好,很得体!”袁世凯提起笔,将“予本有统治全国之责”的“予”字勾掉,添上“本大总统”四字。

张一麟倒抽一口冷气,心想皇帝做不成仍旧可以做大总统;世上哪里有这样便宜的事!看样子,袁世凯的梦还没有醒。

申令在“洪宪元年”二月二十二日发布;第二天又明令取消“洪宪”年号,仍恢复本年为中华民国五年。同时又有一道命令,特任段祺瑞为参谋总长。这些命令,由国务卿徐世昌签署,经由“政事堂”颁行全国。

徐世昌是光绪十二年的翰林。翰林有红有黑,红黑之分在文字通不通;徐世昌是个不大通的黑翰林,从未当过考官,亦未派过“撰文”的差使,郁郁不得志好几年;自然而然想到“穷则变,变则通”那句话。恰好袁世凯奉旨在小站练兵,需人相助,而徐袁是故交,据说徐世昌由河南进京会试的盘缠,还是袁世凯送的;有此渊源,徐世昌便以翰林身份,纡尊降贵做了浙江温处道袁世凯的幕僚。  到得戊戌政变,袁世凯出卖谭嗣同,向荣禄告密而有功;接着是庚子之乱,在山东巡抚任内处理拳匪得当而为中外交赞,袁世凯就此飞黄腾达,徐世昌亦随之扶摇直上,人阁拜相。不过,他对袁世凯的帮助亦很大;武昌起义,袁世凯复起,终于窃取了革命的果实,得以骗得隆裕太后的一纸逊位诏书,主要就是靠徐世昌在朝中的运用。

民国肇建,徐世昌以遗老的身份,侨寓青岛;民国三年,袁世凯左右杨士琦的淮系与梁士诒的粤的公府秘书长之权。到得帝制议起,徐世昌表面沉默,暗中反对,最后辞职,隐居天津。

这一次重作冯妇,是帮老朋友的忙来收拾残局;他的想法是袁世凯取消帝制的申令一发表,各方讨袁的军事行动,没有再持续的理由;西南各省可望取消独立;而袁世凯的大总统的职位,亦就可以设法保全了。

当然,这不是容易的事,所以徐世昌除了冒用北洋大将而亦反对帝制的段祺瑞,以及原是副总统而为“洪宪皇帝”封作“武义亲王”的黎元洪的名义,打电报给发动护国战争的蔡锷等人,说“公等目的已达,请妥商善后办法”以外,又请出五个人来做调人。

这五人之中,两个是武昌起义以后,南北议和的总代表伍廷芳、唐绍仪;一个是众议院议长汤化龙;一个是在江南具极大声望、曾经教袁世凯读过书的南通状元张謇;再一个是康有为——大家都认为西南护国战争,是梁启超所策划;而梁启超是康有为的掌门弟子,蔡锷便是康有为的“小门生”,万一康有为肯管此闲事,西南的情势,即可缓和。

这自然是妄想!康有为睚眦之怨必报,何况有戊戌告密那一段超级不共戴天之仇?早在袁世凯称帝之初,他便有一通五千言的长函致“慰庭总统老弟”,嬉笑怒骂,刻薄到家;其中骂得最痛快的一段是:“常人仕宦至出将人相,终有归老之时,假令公四年前汗病,不幸溘逝,已极人生之望矣!况公起布衣,而更将相,身为中国数千年未有之总统,今又称制改元,衮冕御冠,而临轩百僚奏臣陪位,已数阅月,亦足自娱矣!公自审其才,上比曾左李诸公应远逊之,而地位乃为羿浞、王莽,热变之险如此,尚不急流勇退,择地而蹈,徘徊依恋,不早引去,是自求祸也。易日:‘天之所助者顺,人之所助者信,’是以白天佑之吉,无不利。今公对清室则近篡位为不顺;对民国则反共和为不信。故天怒人怒,不助不佑,不吉不利,公之近状,必无幸免矣!”

这话在康有为看,是幸而言中,何肯管此闲事?此外伍廷芳敬谢不敏;唐绍仪反唇相讥;汤化龙力劝引退;张謇则婉转陈词,亦无非劝袁世凯急流勇退而已。

P1-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金色昙花(历史小说)/高阳作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44200
开本 16开
页数 316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417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9:5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