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风住尘香/Seeker系列/萌牙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这一系列故事的名字是“Seeker”,现在写完了的这一本叫《风住尘香》,是取自这本书里十个篇章中的中心篇目的标题——也就是发表在《萌芽》上的那一篇。这十个篇章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各自从不同侧面讲述故事,并不以时间顺序排列。其中名为《风住尘香》的中心篇章是这个系列的所有故事在时间轴上的终点,也就是说,我在第一本小说里就交代了“Seeker系列”一切的最终结局。

第一本小说里,主要讲述的是魔法师纱乐芙在她所生活的大陆经历了一场革命之后,短短五个月的旅行画师经历(《甘冰之鉴》、《永夜格泽》、《青墟劫灰》、《浅夏月见》和《凝散闲谭》,其中《凝散闲谭》是纯粹问答的形式)。在旅行的最后,她因为一场魔法事故被送到了六十四年后并且失去了记忆,而当又过了一年她想起一切的时候,发现失去的时间,她已经追不回来(《风住尘香》)。这是按时间顺序交代的剧情,实际上的故事结构安排是采取倒叙的形式,《风住尘香》在前,而她遭遇魔法事故之前的经历在后。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关于光阴的故事。

满,十七岁,即将进入高三,终日耽于幻想。从十四岁开始构思莱克德大陆上的冒险与传奇,并且逐渐意识到,自己将会在那些故事里,消耗掉接下来的人生中大半的时间。

纱乐芙,十七岁,满笔下的女主角。尽管有着复杂的身世和强大的魔力,骨子里也依然不过是个成天惦记着恋爱、旅行、冒险、漫画和同人的倔强小女生。

十七岁生日那天,她恢复了一切记忆,想起六十五年前那场魔法事故,想起自己是如何被时光狠狠地抛下,想起她的养父曾经对她说“纱乐芙你要明白,抓得住的就不叫时间”,还想起她喜欢的那个傻瓜,和他的诺言。

她以为他现在一定幸福平和子孙满堂,却被告知他死于六十五年前的事故现场,而这个消息,反倒让她心里燃起了追回时间的希望……

这是“seeker系列”的第一个故事,但也是一切历史与传说最后的终点。故事之外,满自己的追寻与守望,也在游轮船顶呼啸的江风中戛然而止,之后的事情,你我都一无所知。

目录

序言 你好,旧时光◎001

将行溯流/001

风住尘香/015

戎枝不败/061

甘冰之鉴/075

永夜格泽/093

青墟劫灰/139

浅夏月见/185

凝散闲谭/239

山长水阔/269

光阴凌乱/285

莱克德大陆年表/297

Seeker Q&A第一回/303

后记 幻想,幻象◎311

试读章节

【00】

二00三年七月二十日十六点零五分

故事是从哪里开始的呢?

大陆的名字叫莱克德,随便起的。大概比亚洲小一点,但是南北两端都抵达了极圈,因为这个星球的体积比地球小——哦,不对,那个时代的人应该还没有“星球”的概念,这个故事也并非发生在外星的科幻片,而是围绕剑与魔法展开的奇幻冒险。

大陆四面都被粟怀洋所环绕——听名字就知道那是很大很大的一片洋了——只有东南岸的那片海叫月殆海,因为是被天上掉下来的月亮(之一)砸出来的。整片大陆只有一个国家,不然写到革命战争的时候会很麻烦。西边和东边的海岸城市都很富庶,西北内陆有沙漠,南边是两块大陆相撞时形成的齐纳什卡高原,东北大片寒冷的无人岛只住过些流放犯。

先后有两个王朝统一过这片大陆,一个定都西北沙漠,一个定都东部湖泽,所以为了省事,两个王朝就分别叫做“西莱克德”和“东莱克德”好了。西方的原住民金发碧眼,东方人自然就是黑发黑眼,当然现在彼此混血杂居都很普遍,不过肯定还是有些文化差异。

大陆的名字被古人定为莱克德,但爱好东方文化的后人们起出的地名,却多半是“青墟”“翡碧”“安佑川”“泽野江”这种听起来像言情小说主角的名字。自然环境、植被分布什么的当然也要考虑得完美无缺……等一下,还有个问题,这是奇幻小说,人鱼、吸血鬼、巨龙、狼人什么的该安排在哪里?强大又危险的青银石和炽晶石呢?而且年表才写了一千三百年,详写的只有最近两百年的事情,还有许多空白需要填补……

算了,到时候再说吧。

终于明天就是暑假,学校难得提前放学,满抱着大堆课本和习题集,无聊地坐在御庭园大厦楼底下修车摊旁的台阶上胡思乱想。

满是五月出生的,名字取自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同学里也有名字叫做“芒种”的“芒”的家伙。下学期就是高三,所以一整个暑假都在补课,现在快八月了,连续几天都是四十摄氏度的高温,才终于放几天假。

但与其说是要让学生休息,满刻薄地想,不如说是学校担心学生在学校或者上下学途中中暑,他们担不起责任。可能是因为书太多,她刚骑过两个十字路口链条就掉了,只好推到最近的修车摊来修理,自己就坐在修车摊旁浓郁的树荫下。

下午四点的阳光,是逐渐式微的时候,说这个时候适合下午茶,不如说适合怀旧——而所谓忧伤的黄昏,其实忧伤的主要是胃。但现在是七月,这里是武汉,连续热了好多天,空气在蒸腾,天空蓝得看不见底,沉甸甸的很是压抑。阳光强烈,照在背后那栋红色的大楼上,反射同样强烈,这房子异常清晰明确的轮廓让满觉得,非常不真实。不真实得像突然想起一些初中同学的名字。

“桌子,我还认不认识你?我认识的是你,还是我笔下的卓燃?木头,你还认不认识我?知不知道我现在如此的沉默?芒,你在哪里?我该怎么把后面的故事,说给你听?纱乐芙……不,原本就没有这么个人。”

在开始正式写构思中的这部奇幻小说前,满写过几个短篇校园小说,其中有些情节涉及自己的真实经历,写得她想吐。没想到挖出了被深埋的极不愉快的回忆所带来的不适,竟然真的会让身体产生近乎呕吐的抗拒感,即使是一向擅长假装神经大条没心没肺来维持心理平衡的满也躲不过。

但是承认吧,所谓青春的疼痛,它其实不过是公主床垫底下那颗耿耿于怀的豌豆,不走向荆棘当然也就不会被刺伤,而幽默感,那只是用来曲线救国自我解嘲的盾牌。满这样想,并且立即洋洋得意地觉得自己十分宽宏大量。

要改进。她想,小说毕竟是编出来的,为此逼自己自揭伤疤不值得。又或者也可以考虑使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以期自欺欺人?——尽管明知这么做也只不过是掩耳盗铃而已。那些往事从来就是一触即发,她逃不掉的。

【0一】

二00三年七月二十日十五点三十分

“西北沙漠的戈壁滩上,萧瑟的蘑菇岩茕茕孑立,红棕色的大峡谷嶙峋支离,像皱起的书页一样的纹理是地壳运动挤压的痕迹,由一层一层岩石颜色的深浅不同看得出各地质年代清晰的分野,沧桑的岁月,曲折成漫长的历史。

“大峡谷背后是沙漠,干冷多风,有绿洲:近千年来没下过一滴雨的‘沙漠祖母绿’翡碧,全靠地下水供给。说是绿洲,其实最常见的颜色是鲜艳的红,那是只在齐纳什卡高原和西北沙漠怒放的戎枝子,没有片状叶,根系非常发达,长满刺的藤蔓之上细长而丰盛的花瓣仿佛吐芯子的蛇坚韧而妖娆。”

所有的胛G都发源于废都的断井残垣或者故土的穷乡僻壤,西北沙漠的翡碧,大概就是这样,可这么一段文字,放进翡碧神庙一百八十三任神官的日记里究竟好不好?那家伙是个一本正经的呆子,心里再如何柔情似水,只怕都扯不出如此的文艺腔。

而说到为什么要写翡碧,它的原型其实应该是童年梦境中一处荒无人烟的世外桃源,譬如海中孤岛、天际扁舟、悬崖高塔、幽谷茅庐。

小时候的理想一直是找个这样的地方一个人住一辈子,长大之后反而没这么消极避世——或者应该说是,小时候只是单纯地讨厌人多、讨厌热闹,喜欢瞎想,而长大之后即使想玩隐居,也会考虑到“你这纨绔子弟一个人住在谁也找不到的地方怎么解决温饱”之类的实际问题。

所以残缺的梦被编进了故事里,沉淀成了曾经繁华如今清冷的沙漠古镇翡碧,它是一切传说的开端和结束,它酝酿然后抚慰荒寂孤独的童年与死心塌地的归隐。

满是在暑假补课最后一天数学课快下课时被同桌拍醒的。

那天下午快两点她照例从网吧回来,咬着烧饼进了教室,在自己的桌前坐下,拿出课程表:“两节数学,两节英语……这简直就是噩梦,幸好没有数学晚自习。”

同桌正在看租来的耽美小说,头也不抬地应道: “反正你也不听。”

需要向部分读者解释的是,所谓数学晚自习的意思不是指晚上坐在教室里自习数学,而是指下午三节课上完后,晚上五点到六点半再上整整一个半小时的数学课,湖北省内大部分学校都是如此,有的学校还安排晚自习,寄宿制学校甚至可能上课到晚上九点十点。不过暑假补课的课表上只有一下午四节课。

满对并非特别痴迷的东西总是没什么恒心,在有趣的科学的中学教育面前,她反复遭遇的剧情通常都是,一开始春和景明人神共爱唯我独尊,然后就不思进取仗着小聪明吃老本,接着被人迎头赶上还要故作洒脱愈陷愈深,最后只能用精神胜利法来赢得心理平衡。

结果最后她的数学烂到连抛物线都画不明白,干脆自暴自弃,书桌上像堵墙似的竖着一堆从来不看的参考书,自己趴在后面睡觉——后来她高考数学只考了二十四分,其中二十分是祖宗显灵保佑她在前排考生出考场拿文具时瞟人家的卷子上的选择题瞟到的,另外四分小学生都拿得到。

于是上课铃一响,满就立即塞上耳机放各种版本的《FLYME TO THE MOON》,然后开始了漫长的午睡。在她的梦里,有淹没了整个翡碧的风沙与戎枝子,青墟的凉风与雪山,浅夏暮色里的月见塔,繁英月下公爵江上的藤桥,燃烧中的简渡,京泽的断壁残垣,伊谢尔伦森林公园的长椅,月圆之夜尖叫欢闹的棚屋,缎带镇的冒险者公会……

“喂,班主任来了,快起来。”同桌叫她。满揉了揉眼睛,拿下了耳棚。

P3-9

序言

序言你好,旧时光

水果君

二00四年的某一天,我在一问简陋的网吧里被伊谢塞来被命名为“Seeker系列”的一部小说,并被勒令在×小时内看完还得说出感想。幸好我没听他的,不然肯定还没读完《甘冰之鉴》就要猝死在电脑前。那一天我看得很慢也很细,只读完了其中一篇《风住尘香》,在纱乐芙哭倒在卓燃怀里时发了好一会儿呆。之后在QQ上跟伊谢说了些什么自己也记不得了,只记得搜肠刮肚了很久,结果还是打了很长一串省略号。

从那以后,我开始听伊谢断断续续地讲一些关于“Seeker”的设定与零星的情节,知道了这个自称“峡谷王”、“天堑王”的恶德作者在“Seeker”里除了纱乐芙外,还打算写上许多人、许多事。和一些读者一样,对于最初的女主角纱乐芙,我也曾经认为是理所当然会贯穿“Seeker”所有故事的。但以为的东西向来未必,所以纱乐芙与以赛亚的恋情并没有因为作者良心发现或者少女情怀爆发而得以善始善终一一王子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童话背后,当初英俊倜傥的王子搞不好每天要为自己的啤酒肚与不多的头发苦恼,而漂亮的公主会成为一个忙碌于柴米油盐的黄脸婆。当然,其实“Seeker”并未现实如生活,只是它与生活一般残忍。

二00四年到二00五年,伊谢一直在写纱乐芙与以赛亚的故事,小说也到处变相连载,从《COMIC新视点》到《萌芽》增刊,再到现在的单行本,即使是身为“seeker备用作者”的我,面对那么庞大的设定与繁复的年表也会习惯性头痛,认为梳理这个故事的大体脉络与概括情节是件无比棘手的事情。而对于《风住尘香》的结局,我曾经摆出严肃的脸——“我跟你讲你这样结局很差劲!”嬉笑的脸——“虽然没有以纱结局不过能看到亚纱我就心满意足啦!”读者的脸——“我想知道后续,纱乐芙到底怎么样了?”友人的脸——“我求你了你快点去死一死,我来帮你天堑变通途!”……无数次与其谈之,得到的回复皆是:“对于纱乐芙以后的事情,我与你们一样一无所知。”

其实伊谢这个人并未如他的小说一般凛冽。这个脾气温和写小说无比勤快的金牛座对于纱乐芙的结局虽然从未表示过任何后悔,却也会大半夜地给我的手机发短信哭喊“想写以纱!老子不萌卓纱啊啊啊啊啊”,也会为写纱乐芙在恢复记忆之前是否要与以赛亚碰面而犹豫不已。因此有时候我会开玩笑地对伊谢讲:“老人以赛亚不想见纱乐芙是不是不想让她看见自己的秃头啊,是不是在贯彻‘自古名将如美人,不留白发在人间’哪?”……好吧,其实我跟许多读者一样更想看到的结局是纱乐芙与以赛亚一起优雅地慢慢变老,管他外面几许沧海桑田。

这场舞以赛亚从未忘记,直到六十四年后亚契头一次来翡碧拜访他的那天早上,他都还能清晰地梦见。终于舞曲结束,纱乐芙在轰鸣雷动的掌声中仰着头闭上了眼睛,再睁开眼时台下黑压压的人群中她只看见以赛亚一个在朝着她笑,顿时比观众们的欢呼与掌声更加震耳欲聋的心跳遮蔽了其他一切声响。背后有工作人员在告诉她该下场了,于是她转过了身,却又心血来潮地回过头来,抬起手让一朵火焰飞下舞台越过所有人飘到他面前,化做烟花冉冉盛放。而后舞台上熄灯落幕,摇曳不止的风中烈焰敛入了沉默的夜色,追序或者追叙,全部终结。

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段结局(《浅夏月见》),看的时候差点被某种浓重的情绪淹没掉,看过《风住尘香》那一篇的人都知道,以赛亚梦醒之时他的公主依旧与他相距千里之遥,而和以赛亚同样一梦六十年的我们,则在睁开眼之时与纱乐芙一起被亚契沉静地告之:“你要明白,抓得住的就不叫时间。”

于是便开始无奈地揣测这些人所承载的六十年光阴。以赛亚的六十年里定然有大片大片的空白,时间之神在有限的时间里与他开了一个无限的玩笑,他这六十年里只能留在原地独自守候与等待,等待一名不知何时才能归来的姑娘,守候一个只属于恋人之间的诺言——他曾经答应纱乐芙要让她的故乡重新美丽富饶,对得起沙漠祖母绿的名号。因此,即使“seeker”里最呆的木头以赛亚,也肯定会在夕阳西下时站在他的那匹白马前望着某一个方向,迟迟不讲话;也肯定会在漫长又寂寥的深夜中于灯下枯坐,自言自语一声“纱乐芙你在哪里”与“你还好吗”。

那么亚契呢?

这是一个没有办法去揣度他的过去与未来的存在,一个身陷永恒时光长廊中的旅者,是注定不能在任何地方为任何人所停留的。时光让亚契喘息却不给他宽容的契机,所以他只能在某些人的旅途之后,自责于自己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抓不住与来不及。比起在有限的人生中等待纱乐芙的以赛亚,拥有无限的亚契到底是比他幸福还是比他更绝望?那么漫长那么漫长的时光旅行,当那个把他当做唯一亲人的红发少女再也见不到之时,亚契又会以怎样的笑容上路?这些是叫人不敢揣度也无须揣度的。时光无痕,一切的凄厉与哀绝到最后会化做风,最终被亚契的两颗泪痣牢牢钉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看着他们,有时候会想到六十年后的自己,结婚生子,疾病衰老,最终归于尘土,数十年的生命里未必会有什么传奇,但一定会发生许多故事,许多人走过来过,之后就散了。再盛大的祭典也有落幕之时,任谁也逃不过曲终人散后的凄凉,但即使如此,无论是纱乐芙、以赛亚还是亚契,至少能够在此刻于时光的罅隙中栖息一下,于祭典之中恣意狂欢,毕竟在这一刻,更多入想要见到的是他们的笑容……繁英,京泽,青墟,浅夏,翡碧,沙漠,戎枝子,火昙舞,炽晶石,你们在时光的湍流中岿然不动,唯有故人不故。

如您所见,这本书里收录的除了《风住尘香》,都是发生在纱乐芙被推进月见塔的魔法阵之前的故事,所以为它写序才会觉得不好下笔。因为不管是伊谢与我,抑或读者与角色们,都无法站在时间的起点计划未来,而只能立身在时间的长河之中,试图伸手去拦截一下时光的湍流。

你好,那些陪伴纱乐芙十六年的旧时光,只是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必须要说再见了。

That’s just a song to sav goodbye.You know.I know.

后记

后记 幻想,幻象

二00六年八月十二日,我在统万城。

八月七日从武汉出发,经过华山、西安、扶风、宝鸡、中卫、银川、靖边、河南乡、巴图湾、延安、壶口、宜川、临潼,重返西安,十六日回到武汉。这一路,真正的目的地其实只有统万,尽管我仅仅在那里待了半小时——在又一个荒凉的炎热的苍白的盛夏正午。

首先要感谢爸爸。这趟旅行,是他一直陪着我,替我和商贩讨价还价,挤在人堆里买车票,寻找便宜又安全的旅馆;和我轮流背背包,分吃远超过南方人胃容量的那些大碗面,为了省住宿费而经常在车上过夜。而驱使我甘愿一路颠簸舟车劳顿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去年过生日时从《中国国家地理》上认识了统万城之后,我就一厢情愿地把它当成了翡碧的现实版。一直想去,但并没奢望能成行,因为它去路崎岖,位置偏远。

如果没有爸爸,这个梦想根本不会实现。

八月十二日上午,我们从靖边搭过路车到河南乡,再转车到巴图湾,又在巴图湾的一家小饭馆里雇了老板的车,然后绕过山路,越过无定河,经过草原、经过牛羊、经过大片的向日葵,一直开到了统万城的城墙顶上。

各类介绍文字总说它是“沙漠中的古城遗迹”,让我几乎以为自己要去拜访的是一座海市蜃楼,但实际上,这里如今已经绿得多,比以赛亚那个时候的翡碧绿得多。尽管这里的植被更多些,却也像以赛亚那时的戎枝子一样,还来不及完全掩住一天一地的风沙萧然。

可翡碧有人居住,而皑皑的统万城内外,连“文革”时在城墙里挖的窑洞也已经空无一入。人们都住在地势更低、土壤更肥沃、距水源也更近的村庄里,不过这里依然有人迹:有卖统万城参观门票的工作人员,有蹲在城墙上兜售假古董的小贩.有城外荒野中缓步吃草的家养毛驴,还有城墙之内整整齐齐的农田。

可能是因为我站在了城墙的脊梁上,在这里感受到的风声,和两天前在腾格里沙漠听见的又不同。

一直在耳边呼啸着的,粗声的那一种,是只要站在高处就能听见的,无论在沙丘之巅,古城墙顶,还是楼房平台;而或许是因为统万城的城墙上多空隙,在这里能听见另一种细声呜咽,时有时无的,断断续续的,如同低诉,盘旋不去,若即若离。

这样的声音,还是军官的以赛亚眺望巨大脊椎化石般的外城墙时听过,流浪了六百多年的亚契终于以神官的身份回到翡碧时听过,幼年的纱乐芙和自己的影子一起跳舞时也听过。

其实在陕北、内蒙古这一带,有很多用土垒起而后破败的断壁残垣,一座又一座,都像是统万城的微缩模型。而统万城本尊之所以在一千五百年后依然能不同凡响鹤立鸡群,除了它曾为国都的庞大规模外,最引入注目的,就是它那与众不同的颜色,如同白骨。

当我面对这座曾经的王城的骨骸,实在无法不去想象,它一度是如何以这么醒目而巍峨的白色身姿屹立在荒原之上,在晴朗的日子里反射着炫目的光芒,被风雨将至的满天阴云映得更加明亮。

并且也马上想到,“统万”之名何等磅礴,而它所依靠的无定河,名字又是多么的苍茫。

统一天下,君临万邦。这样的名字,让我很不吉利地联想起西莱克德帝国如何在获得昀洲的同时轰然崩溃。

这里曾经“崇台霄峙,秀阙云停,千榭连隅,万阁接屏”,而亚契年轻的时候,翡碧也一样拥有过“宫室嵯峨,层城参差,楹联雕兽,节镂龙璃”的繁华丰盛。仔细辨认才看得见城墙西北那已经倾圮风化的角楼.角楼之下应该就是,亚契、纱乐芙、以赛亚和桌子都住过的神庙。而在整座城墙最醒目的标志——西南角上三十一米高的墩台之下,有一片残破的废墟,正好是纱乐芙和果咩一起跳橡皮筋、用幻想还原所有亭台楼阁,并由此向往无限世界的地方。

是的,这一切原本都应该只是通向无限远方的幻想,从武汉盛夏正午的空旷寂静荒凉炽热起飞,在莱克德大陆那张修改多次的地图上降落。我知道,十四五岁的时候,有许多孩子都编织着这样的梦,描绘着独特的世界,幻想着自己的传说。

但是夏天终会结束,直视正午阳光时烙在眼底的幻象,也终有消失的一天。对“seeker”这样既没有动人的文学技巧也没有高超的悬念设置的小说,我唯一能自傲的,也就只有“梦做得特别久”这件事了。

而能把这些幻想一直延续下去的理由,或许是因为金牛座的小孩特别顽固,或许是因为武汉的夏天格外的长。

可我知道得更加清楚的事情是,幻想这东西其实不是鸟,是风筝,一方面拼命想摆脱地面,一方面依然必须用丝线拉着。更何况故事一旦写出来,就不可避免地要不断衍生裂变——因为读者,因为作者,因为时间——所以越发需要定位,需要坐标,需要比较对象,需要有个东西让它记住自己的根。

否则卓燃的中学母校又为什么要叫圣若瑟,否则我又是为什么会喜欢统万城。

路走得太长了,回头就看不见起点,所以虽然我说我要一直写“Seeker”,但看看目前的发展与今后的计划,也忍不住要低头想想,这些人,这些事,所表达的是不是还依然是我最初想说清楚的那个意思?可一时半会儿想不明白,所以也只好先继续走。

我写过许多可有可无的动漫评论,但到现在都没写过任何违心的、自己觉得无所谓的故事。不论怎么说,我写的都是我喜欢的角色,我给自己铺了一个足够辽阔的设定,在这个世界里描绘什么题材的故事都没问题。这种感觉,就像面对刚上手的RPG游戏,觉得世界地图的大小很合适,有新鲜感,很期待,又很安心;就像站在统万城的城墙顶上,满眼苍茫却未感凄惶,因为当时的以赛亚挂念着远方的姑娘,因为当时的亚契惦记着怀里的孩子,因为当时的纱乐芙向往着未知的世界,因为当时的我知道爸爸就在身边,而妈妈正等着我们回家去。

据说修建这座硬可砺斧的统万城时死了许多工匠,还有许多像果咩一样无辜的羊被杀掉取血,和着米汤用来蒸筑城用的土。但现在,城墙上每一个可能的角落里都长着草,只是没有戎枝子蜿蜒的藤蔓。城墙是粗砺的,摸起来没什么温度,尽管当时的阳光十分明亮。

平日里我很喜欢揣测每一个擦身而过的路入的过去与将来是什么模样,所以也忍不住常常去想,五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的“Seeker”,又会是什么模样,什么时候它曾是翡碧,又要到什么时候,它会变成现在的统万城。

所以在这本书里,依然保留着一些稚嫩但也真实的最初,现在我自己看着都觉得不好意思,但还是没有删去,也只是希望能给读者一个完整的来龙去脉——

“Seeker”是一个奇幻故事,但首先,它只是普通的高中女生满的幻想,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关键,也是今后的故事里再也不会出现的回忆,是我们遗忘在了梦境深处的一切的根本。

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幻想来支撑与陪伴,那么我们那些孤独而荒凉的童年与青春,又到底会驶向哪个方向?会不会有人崩溃?会不会有人发狂?当然也许我想得太严重(必须承认我是个只要朋友三分钟不回短信就会想象——是想象不是担心,太冷血了——对方出了车祸的家伙),而自己忘不了的事情是,初三的半夜两点,高三的数学课上,我的速写本与草稿纸里藏着多少潦草的图画与片段的言语,它们又给了我多大的快乐与安慰。  曾经我由那些庞大的琐碎的繁冗的复杂的幻想陪伴着,一直走到了现在;而如今我所追求的最大的满足与成就感,也只是希望看见我的这个故事,能鼓励另一些孩子的梦想,支撑他们一路走向未来。

这是我这部小说的创作顺序,供大家阅读参考:

2003年:《光阴凌乱》、《山长水阔》、《风住尘香》

2004年:《甘冰之鉴》

2005年:4月《永夜格泽》

5月《凝散闲谭》

8月《青墟劫灰》

10月《将行溯流》、《风住尘香》加长版

12月《浅夏月见》、《戎枝不败》

文艺腔结束之后:

对我自己的角色们,我是写得越多,理解就越深,所以当我把这十个故事写完并且修改完之后,它们和它们的初稿之间也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嗯没错,其实我就是在呼吁“仅仅是想在书店里站着把没看过的章节蹭完的读者们,还是掏钱买回去(或者至少.租回去)在枕头边书桌前厕所里甚至老师的眼皮底下从头到尾全部重新看一遍吧!每一处哪怕最细微的修改与调整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我们大家全部的爱呀”。

——虽然以我多年的蹭书经验来看,仅仅想“站在书店里蹭完没看过的章节”的读者是不会注意到我现在写下的这段话的……OTZ

又:

谢谢爸爸妈妈!谢谢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宽宏大量地纵容着我傻乎乎的虚荣心的诸位语文老师!谢谢A蛋!谢谢果咩!谢谢史零女王!谢谢桂老师!谢谢周哥哥!谢谢“永夜”和“甘冰”的责编柠檬瓜茶!谢谢被我抓去当读者的大学学姐ABC、高中同学甲乙丙以及为我的人物设定贡献了自己的身高、体重、星座、血型的初中同学一二三!谢谢所有花钱买这本书的人!谢谢评委会!谢谢奥斯卡!

另:

敬请期待“Seeker系列”下一部《弥雾初寻》——

再:

放心吧,亲爱的读者们,富坚义博、永野护、田中芳树和弘煜公司的英灵会保佑我的。

伊谢尔伦的风,2006年8月26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风住尘香/Seeker系列/萌牙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伊谢尔伦的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325925
开本 32开
页数 3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Seeker系列
印张 10.3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04
14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2:5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