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解封民国
内容
编辑推荐

民国时期的最重要的人物都已离去,民国彻底走入了历史,他们的去世,带走了诸多一言难尽的恩怨,也打开了民国大门的一丝缝隙,那些被封存的日记,被上锁的档案,被噤声的人物,渐次开了口……

由唐建光主编的《解封民国》为大家呈现!

内容推荐

2008年,海峡那边,“去蒋化”正进入高潮,数百座铜像被拆除甚而切割,“中正纪念堂”改名“台湾民主纪念馆”,“大中至正”牌匾拆换成“自由广场”,已成台湾一景的“两蒋”陵寝哨兵也被撤掉。台当局官员宣称,蒋介石将不再是民众崇拜的“民族救星”,而是有功也有过的政治人物。那段时间,两岸的学者奔赴大洋彼岸的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取经”,这里正式对外公开蒋介石日记,人们看到了一个更为复杂的蒋介石。恐怕很少有人如蒋介石那样得到那么多互相矛盾的“头衔”:“民族救星”“伟大领袖”“独夫民贼”“刽子手”“卖国贼”等。如今,对民国的书写以及更加自由、更加开放的心态徐徐展开,《解封民国》让蒋介石及陆续的众多民国人物从也在纷争中“复活”……

《解封民国》由唐建光主编。

目录

乌托邦时代

 福建:陈炯明打造“安那琪世界” 文/丁三

 湖南:枪杆子下出宪法 文/杜兴

 山东:新儒家的乡村“复辟” 文/李远江

 广西:“新斯巴达”的强兵之路 文/白伟志

 江西:蒋经国“赤化新赣南” 文/孙展

1937耽误中国多少事

 宋子文:党国金融家 文/老舒

 王宠惠:苦撑危局 文/杜兴

 胡适:三个愿望 文/徐路加

 《大公报》:泪与血中的奋进 文/丁三

解封民国

 孙中山:理想主义者的治国困局 文/杨东晓

 蒋介石:一生未完的民主课 文/凡歌

 民国:一段尘封历史的多重脸谱 文/王刚

 《民国史》:一部史书的年曲折 文/王刚

 杨天石:民国史研究者的怕与不怕 文/李杨

 民国史的底稿:四亿字的来龙去脉 文/福琪

 抢救“民国史”:唐德刚的一人敌一国 文/傅国涌

 “民国热”:民间推手掀起的“骇浪” 文/丁三

试读章节

1911年5月,在流亡香港期间,陈炯明结识了这个比自己年幼六岁、毕生过着苦行僧般生活的青年。在此后的几次长谈中,刘师复为他展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世界图景。

所谓“安那琪”,是“无政府主义”的音译。它以“三无”“二各”为特征,即无政府、无宗教、无家庭,“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在财产公有的前提下,这个社会老有所养、幼有所依,人际间以互助与合作为纽带,没有战争、掠夺、压迫和剥削,四海恍若一家。它是类似《礼记·大同书》的美好人间……

这么一个天地,让陈炯明向往不已。它契合了他的久远心事、社会理想。

远在广东法政学堂期间,陈炯明就倡办海丰地方自治会,他设立戒烟局、整理育婴堂及义仓,并创办《海丰自治报》,这些努力与安那琪理想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他的儿子陈定炎后来回忆说,海丰地方每有盗劫案发生,“(该报)常以‘不均产之害’为标题”,对于财产公有,他自有探究兴趣。自从1909年夏天被推选为广东省咨议局议员后,他发起“禁绝赌博案”“停止就地正法案”“裁撤警保总局案”“设立游民教养院案”……所有这些,不仅是他后来的漳州新政、广东新政的伏笔,而且勾勒出一个典型的地方士绅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安那琪不过是绅权社会的一个巨大变种……

如果说,此前陈炯明的民粹倾向,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他的“均产”追求,他对地方自治的孜孜探索,都不过是零散的、自发的,那么,安那琪却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观念载体,一种寥廓恢宏的世界景象。结合舶来已久、盛极一时的社会进化论,它不仅是可能的,也似乎是“科学”的、必将抵达的。

问题在于,该如何通往那个至善至美的世界呢?安那琪的入口在哪里呢?

刘师复没有答案。在宣扬主义之外,他“不做官”“不当议员”“不做军警”;他“不吸烟”“不饮酒”“不赌博”“不坐人力车舆”“不用仆役”“不茹荤”……他甚至拒绝婚姻,以此实践“无家庭”的追求。他试图以一己心力,影响并改造社会。而对此,陈炯明表示:“罪恶的包袱,丢掉固难,肯背起它更难;师复教人丢,让我背上一辈子吧!”后来,他的密友、刘师复的另一追随者梁冰弦谈到:“这话的意思就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梁冰弦《解放别录》)

他果真背上那个“罪恶的包袱”了。当年冬天,率领三千余名暴动者光复惠州的陈炯明,出任广东省副都督;而在胡汉民追随孙中山北上后,他更代理广东都督职务。此后四个多月,他改良风俗、整饬吏治、清查市井、推行新政,时任广东教育司司长的钟荣光后来谈到:“前清官绅兵役之威、省城嫖吹赌盗之害,一扫而空”;而同期美国驻华武官的一份报告,无疑更加客观:“尽管有了大变动,但广州实算平静。陈将军的措施很激进……他下令将娼寮关闭,将江中‘蛋民’(船户)全赶走,严行禁赌禁烟。他的本国支持者说,陈炯明将在全省推动新政……”

但,这仍然不是安那琪的入口。直到几年以后,他才以“联省自治”“联邦自治”为纽带,衔接地方自治的起点及安那琪世界的目标。“安那琪”的入口

陈炯明的“联省自治”构想,大约形成于流亡南洋时期。

1913年7月18日,在近四个月的犹豫徘徊后,陈炯明终于介入了孙中山的“二次革命”。这一天,他召集一群心腹军官,宣布“广东独立”;但军官们态度之激烈,让他大吃一惊:钟鼎基、张我权出走香港;饶景华公开表示反对;苏慎初、谭镏钦也态度消极…一随着一伙伙骨干的离去,万余名粤军顷刻瓦解。与此同时,在广东省议会厅,当陈炯明要求议员们签字时,“有二十余人趁势逃席”;次日,被迫签字的议员们也纷纷发表声明,宣称“急盼中央派兵痛剿”……P007-008

序言

序:一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

1912年1月1日,孙文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首期临时总统,誓日:“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

这誓言,距今已然百年。也正是由此,民国开启了它命运多舛的历程。

总统的誓言,不应当仅仅看做是一种个人承诺,更应该是看做他所代表的国家政权对国民的承诺。

由孙文开端,历任民国总统无不给国民许下了庄严的承诺。袁世凯在誓言中,要“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黎元洪在誓言中,要“嗣后一切设施,自应谨遵法律办理”;冯国璋在誓言中,要“府院一体,内外同心……但求利国,不计其他”;徐世昌在誓言中,要“适用民生主义,悉力扩张实业”;曹锟在誓言中,要“以法治为根基,以守法为要义”;蒋介石在誓言中,要“向真正的民主而学习”;而李宗仁,这位生不逢时的“代总统”也同样做出了“进行民主改革,获得民众支持”的承诺。

强国、和平、统一、共和、民主、法治……这些至今仍熠熠生辉的名词,装饰着总统们华丽的誓词,也装饰着民国与国民的梦境。

然而,誓言历历在耳,承诺却屡屡成空。“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这是时人对时局的悲讽之议。屡屡成为空头支票的誓言,最后变成民国动荡的政治现实。

“我不否认我们中国是忧患重重,我更不否认我们建国前途,是十分艰巨,民主的基础条件,还是薄弱。但是时代的力量,已使我们向民主宪政前途里程碑迈进了一大步,尽管横在面前的还有汹涌的波涛,而我们必须迈步前进,则是任何困难所不能阻挠的。”

这是1948年5月20日,蒋介石就任总统时的誓词。而此时,他应该已经知道,这个时代已在弃他而去。那些华丽的誓言,在现实中已成镜花水月,它们的主人,在历史中也只是过往一客,但这个国家,仍将继续向前行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解封民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建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19138
开本 16开
页数 1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58.07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