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高校学生事务为研究对象,以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为参照系,选取中美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概念、历史、理念、体制、内容体系与队伍建设等方面为比较要素,分别从历史——现实、宏观——微观、理论——实践等维度,对中美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实务、共性与个性及其与两国社会基础、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图书 | 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比较研究/院校研究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高校学生事务为研究对象,以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为参照系,选取中美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概念、历史、理念、体制、内容体系与队伍建设等方面为比较要素,分别从历史——现实、宏观——微观、理论——实践等维度,对中美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实务、共性与个性及其与两国社会基础、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内容推荐 本研究以高校学生事务为研究对象,以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为参照系,选取中美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概念、历史、理念、体制、内容体系与队伍建设等方面为比较要素,分别从历史——现实、宏观——微观、理论——实践等维度,对中美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实务、共性与个性及其与两国社会基础、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分析和探讨。通过研究,概括总结了中美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的建构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提出了现阶段及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若干建议和对策。 目录 第一章 导言:本书的缘起及研究概况 一、本书的缘起 二、国内相关研究情况概述 三、本书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四、主要内容与框架结构 五、本书研究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二章 中关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学生工作:概念术语之比较 一、美国的术语:学生事务管理与学生服务 1.学生事务和学生事务管理 2.其他相关术语的辨析 二、我国的用法:学生工作和学生管理 1.学生工作 2.学生管理 三、本书给出的定义与说明 1.本书使用的定义 2.本书使用概念和术语的说明 第三章 中美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学生事务管理:历史发展之比较 一、美国高等教育进程中学生事务及其管理的历史嬗变 1.殖民地学院的学生生活与“替代父母制” 2.学生事务独立地位的形成:学生人事工作 3.二战后学生事务工作的复兴:学生服务项目的推行 4.学生事务领域最新进展:学生发展理论和实践 二、我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历史回顾. 1.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学生工作从属于政治工作 2.“文化大革命”时期:学生工作毁损于政治运动 3.改革开放至中共十四大召开:学生工作体系的重建与拓展 4.中共十四大召开至今:学生工作的改革与转型 三、比较分析与结论 1.两国高校学生事务发展历程的相似性 2.两国高校学生事务发展历程的差异性 第四章 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哲学基础:观念与指导思想之比较 一、美国的学生观和学生事务观 1.美国的文化模式、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与学生观 2.学生事务的哲学基础与学生事务观 二、我国的学生观和学生管理观 1.历史:传统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影响 2.现实: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促成的转变 三、比较分析与结论 第五章 中关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组织结构:体制与机制之比较 一、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 1.组织和管理模式 2.内部管理结构 二、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体制和机制 1.历史演变的典型模式 2.实证调查的补充说明 三、比较分析与结论 1.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制的特点 2.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体制的特点 第六章 中关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内容体系:职责与任务之比较 一、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内容体系 1.文献的回顾与考察 2.其他文献和研究成果 3.内容体系的组成与概述 二、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内容体系 1.法规政策依据 2.实证调查 3.内容体系的组成与概述 三、比较分析与结论 1.影响内容体系的两个变量:时代特征与校园个性 2.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内容体系比较:差异性和相似性 第七章 中关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队伍建设:专职人员制度之比较 一、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人员的制度分析 1.学生事务人员专职化与专业化的历史发展 2.学生事务人员的遴选与考核 3.学生事务人员的专业发展 二、我国高校学生辅导员制度分析 1.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演革 2.我国高校辅导员的选聘与管理 3.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发展 三、比较分析与结论 1.辅导员制度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2.中关两国高校已建立起辅导员选聘和管理制度 3.追求专业化是中关两国高校辅导员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 第八章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经验与特色 一、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 二、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密切合作 三、学生事务管理的民主化 第九章 结语: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一、提高认识,确立学生工作的独立地位 二、依靠党团组织,推进学生工作的专业化建设 三、转变学生观,增强服务意识、法制意识、民主意识 四、适应形势,发展新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机制 五、培育文化,实现学生管理的“无为而治” 六、坚定信念,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学生工作队伍 附录 1.1990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工作处(部)情况调查表 2.1990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工作处(部)情况调查结果(1) 3.1990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工作处(部)情况调查结果(2) 4.1998年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管理体制调查问卷 5.1998年全国部分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体制调查结果汇总表(1) 6.1998年全国部分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体制调查结果汇总表(2) 7.1998年全国部分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体制调查结果汇总表(3) 8.1998年全国部分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体制调查结果汇总表(4) 9.1998年全国部分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体制调查结果汇总表(5) 10.2004年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管理体制调查问卷 11.2004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工作处(部)情况调查结果(1) 12.2004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工作处(部)情况调查结果(2) 13.2004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工作处(部)情况调查结果(3) 14.2004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工作处(部)情况调查结果(4) 15.2004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工作处(部)情况调查结果(5) 16.美国10所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职责范围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比较研究/院校研究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蔡国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25010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7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4 |
出版时间 | 2007-09-01 |
首版时间 | 2007-09-01 |
印刷时间 | 2007-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47 |
丛书名 | |
印张 | 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