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假日走长征
内容
编辑推荐

长征,是深刻影响二十世纪的最为壮丽的史诗,而红一、二、四方面军的长征路,正是中国最奇美的风景地带。长征路上的风景是有灵魂的。《假日走长征》作者不辞辛苦重走长征路,书稿视角别致,解读独到,以瑞金、兴安、赤水、丽江、甘孜、会宁等几十个地方构成章节,每个章节又分地理篇和历史篇两个视角,让人们在空间和时间的行走中感悟长征,得到启迪;在欣赏长征路上美丽的景色中完成自己对长征这一红色之旅的人文阅读和体验。

内容推荐

长征,是深刻影响20世纪的最为壮丽的史诗,红军所走的长征路,正是中国最奇美的风景地带。长征路上的风景是有灵魂的……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本书作者刘弘利用假日,不辞辛苦,重走长征路,让人们在空间和时间的行走中感悟长征,介绍长征路上各旅游景点的地理和人文风情。

目录

《长征歌》(代序)

 01 于都——瑞金——长汀

[地理篇]于部河·古名瑞京·客家大本营

[历史篇]中央红军第一渡·苏维埃首都·残阳如血

 02 兴安——桂林——全州

[地理篇]世上第一条人工运河

[历史篇]湘江一役,损失过半

 03 通道——黎平

[地理篇]歌·鼓楼·风雨桥·侗族服饰

[历史篇]通道转兵·黎平会议

 04 镇远——思南

[地理篇]滇楚锁钥·乌江博物馆

[历史篇]抢渡乌江之前

 05 遵义——桐梓

[地理篇]雄关漫道真如铁

[历史篇]遵义会议及其前前后后

 06 赤水——习水

[地理篇]没有败笔的风景区

[历史篇]四渡赤水

 07 贵阳——织金——安顺

[地理篇]山国之都·别有洞天

[历史篇]蒋介石魂惊贵阳·贫苦远非我等所能想象

 08 威信——叙永——古蔺

[地理篇]鸡鸣三省

[历史篇]毛泽东指挥作战

 09 凤凰——张家界

[地理篇]武陵源·凤凰城

[历史篇]《神灵之手》

 10 大理——丽江

[地理篇]美得像一个梦

[历史篇]长征中的女性

 11 中甸(香格里拉)

[地理篇]香格里拉——寻找秘境与天堂

[历史篇]洋顾问李德

 12 会理——西昌

[地理篇]一步越千年的凉山

[历史篇]通过彝族地区

 13 雅安——康定——泸定

[地理篇]跑马溜溜的山上

[历史篇]大渡桥横铁索寒

 14 理塘——稻城——亚丁

[地理篇]最后的香格里拉

[历史篇]长征,在世界最美的地方

 15 甘孜——白玉

[地理篇]洁白美丽的地方

[历史篇]大渡桥横铁索寒

 16 丹巴——小金

[地理篇]甲居藏寨·小河之滨

[历史篇]马骏师长·猛固桥·姐妹俩的长征

 17 苍溪——阆中——旺苍

[地理篇]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历史篇]从这个渡口,走向了光荣与苦难

 18 松潘——九寨沟

[地理篇]黄龙和九寨沟

[历史篇]作战计划被张国焘搁置一边

 19 马尔康——黑水

[地理篇]卓克基土司宫·黑水不黑

[历史篇]“西行中最快乐的一天”

 20 若尔盖——巴西

[地理篇]中国最美的湿地

[历史篇]“千钧一发”的时刻

 21 宕昌——哈达铺

[地理篇]陇上小九寨

[历史篇]腊子口与哈达铺

 22 会宁——固原

[地理篇]秦陇锁钥·六盘山上高峰

[历史篇]会师·红旗漫卷西风

 23 吴旗——延安

[地理篇]土窑洞与大山沟

[历史篇]人民的英雄刘志丹·革命的圣地

尾声 长征,LET'S GO!

后记

试读章节

蝴蝶泉

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还有一处遐迩闻名的游览胜地——蝴蝶泉。蝴蝶泉的出名与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的描述有关。他写道:“泉上大树,当4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还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颠倒悬而下及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这蝴蝶的奇观,便是蝴蝶泉名字的由来。来此聚会的彩蝶多得难以计数,色泽绚丽,远看如云霞飘落,缭绕不散。

关于丽江古城

世界遗产委员会说: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的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会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其建筑融合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具有纳西族独特风采,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作为繁荣了800多年的古城,它又是滇西北的经济文化中心。丽江古城,古朴如画,融山、城、水于一体,出神入化,天人合一。它是我国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徐霞客在他的《滇游日记》中是这样描写丽江古城中“木府”的:“宫室之丽,拟于王者。”聚居在这里的纳西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道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

山水古街间的诗情画意、温馨家园、泉水环绕连接每家门庭,开门即河,迎面即柳,形成高原水乡“户户泉水,家家垂柳”的特有风采。这独特的风情,泉水流动中的韵律,使得丽江又有了“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的美名。

走在古朴的街道上,丽江的优雅温馨和美丽,是在扑面而来的气息中一点点占据了你的心。你需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整个的心去细致地感受,它内在的风韵,沉淀在润洁的石板中,沉淀在千百年来流淌不息的清水中,沉淀在墙头院角探出的半枝柳条一抹红杏中,沉淀在湛蓝天空下灿烂阳光中、在带着花香的空气中……

纳西人和纳西古乐

丽江是纳西人很早就生活的地方,纳西先民是古代南迁的羌人。“纳西”是解放后统一的族名。在四方街,你可以看到一群群老人,穿着纳西族“披星戴月”的服装,头戴蓝卡其布帽、伴着悠扬的乐曲,跳着纳西族舞。纳西古乐,这一被国外传为“在中国已经失传的音乐”,你每晚都可以在丽江古城内听到。丽江的夜简直比白天还热闹。

纳西古乐演奏集古老乐曲、古老乐器和高寿老艺人为一体,被称为稀世“三宝”。纳西古乐以其独特的师徒传承方式流传至今,是我国古代音乐和民族文化的瑰宝。

美名始扬国外时

约瑟夫·洛克,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地理学者、探险家。20世纪20年代以后,他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探险家、撰稿人、摄影家等身份,先后在丽江生活了27年。他以丽江为大本营,对丽江等地的植物、民族文化、地理概况进行研究考察和探险工作。他拍摄了很多反映玉龙雪山和丽江风情的照片,把他的探险见闻和那些最早摄录纳西人镜头的珍贵照片,源源不断地寄回美国,把神奇美妙的丽江展示在了世界面前,让世人大为惊奇。

石鼓

万里长江沿横断山脉峡谷浩浩荡荡奔涌南下,于石鼓镇突然转折向北流去,形成罕见的“V”字形大湾,人称“长江第一湾”。金沙江流到此地,水势已变得缓慢平静,江面宽阔,便于过江。石鼓镇江边有一块青石碑碣,形圆厚如鼓,“石鼓”因此而得名。石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相传三国时,诸葛亮率兵在石鼓附近“五月渡沪”,曾经三次由此渡江,七擒孟获,平定南夷后建此碑。元代忽必烈南下平定大理政权,“革囊渡江”,都曾把这里作为渡口。

1936年4月4日,贸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等同志率领二、六军团长征进入寻甸县,并于4月9日进行了著名的“六甲之战”,连克10座县城,从丽江的石鼓渡口胜利渡过金沙江。红军长征山此渡江北上。在石鼓的小山坡上,立有红军长征纪念碑和红军战士的塑像,与“长江第一湾”遥遥相望。70年过去了,那当当声似乎还频频传出,衬着金沙江的奔腾波浪,讲述着历史和传说。

摩梭女儿国

摩梭人是纳西族的一个支系,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仍然保留着母系氏族社会,一家之中以母亲为首,生活、劳动都以母亲为主导,传说《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就是这个地方。泸沽湖最引人无限遐想的,是它沿用至今的“男不婚,女不嫁”的“走婚”制度。泸沽湖的傍晚,晚归的渔舟,在平静的湖面上划出长长的水波纹,不知不觉,湖水已经由绿变蓝,深深吞噬了远方的游子……

白族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白族称它为“绍道兆”。第一道茶,称之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先要吃苦”。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第三道茶,称之为“回味茶”。喝起来甜、酸、苦、竦,各味俱全,回味无穷。

有这样一句话:战争,让女人走开!但是,长征路上,许多女性一路走来。

三十和两千

中央红军长征中,有三十名女干部参加。这三十名女干部中,有不少是红军领袖的妻子,如康克清、邓颖超、刘英、蔡畅、廖似光等。中央红军长征中,红军领袖的妻子和她们的丈夫是分开行动的。只有康克清是例外。因为,她健壮得像个男子,基本上不骑马,而身上却常常背着三根长枪,在朱德身边她像个孩子。后来她回忆说,整个长征路上,她感觉就像是在散步。

中央红军长征中,这三十名女干部无一人在长征中牺牲。

1936年,朱德坦诚地告诉过采访的记者,在长征初期,的确有极少的强奸问题。后来,由于严明了纪律,强奸犯经军法审判后当场处决。这种现象得以杜绝。部队到达延安后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红四方面军在长征中,有近两千名女红军参加,她们是一个妇女独立团。两千名女红军的独立团,几次过草地并没有多少牺牲,倒是在渡过黄河,在青海祁连山一带与西北回族马家军的血战中,队伍被冲垮了,许多年轻的女战士倒了下去,许多女战士被俘,受尽了马家军的侮辱,许多女战士流离失所。

红四方面军长征中,这两千名女战士有许多人在长征中没能活下来。

他不知道妇女还来月经

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事实:红军在极大程度上是由青少年组成的!约50%以上的战士都在20岁以下,有不少甚至还在青春期的变声期。据红军医院院长傅连障大夫估计,百分之九十的人未曾有过性生活的经历。

小个子的女战士危秀英当时是个黄花闺女,曾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危秀英仍然记得当初她父亲要把她卖掉时的情景。她是在地里干活长大的,肩能挑百斤重担。当红军到兴国时,她还在像奴隶一样地干活,经常挨打挨饿,还要放水牛、拾柴火。对于危秀英这样的妇女,参加红军无需多少动员。  她记得当她和一位年轻战士一起趟过水过河时,引起了那位小伙子的惊慌。她的黑裙子一直卷到臀部,这位战士喊道:“你受伤了吗?”她意识到,年轻战士看到了她的月经排血。他不知道妇女还来月经。在这方面许多战士与这个年轻战士一样无知。

王泉媛的“九”

王泉媛1930年3月在江西敖城暴动中参加革命,曾任吉安县少共区委妇女部长、湘赣省妇联主席团成员等职。1936年10月,王泉媛被任命为由1300多名女战士组成的妇女独立团团长。西路军失利后她被俘。马家军首领看中了美丽的王泉媛,她宁死不从,饱受敌人的严刑,历尽艰险逃出牢笼,但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沿途乞讨回乡。1942年回乡后,她下地种田,自食其力。解放后,当过村妇联主任,公社敬老院院长,一直到68岁。被确认应该享受老红军战士待遇时,她已76岁。磨难的一生并没有在她身上留下明显印记。她皮肤白皙,长相端庄,如今虽己90多岁,仍依稀可见当年风采。

有人用九个数字概括她的一生:一生坎坷,两袖清风,三过草地,四爬雪山,五次婚姻,六个孤儿,七次遇难,八陷暗算,九死一生。她说,磨难,几乎是她人生的全部。几十年来,她早已不再惧怕讲述自己的磨难往事。

蔡畅一家

在中国,再也没有比蔡畅一家更为革命的家庭了。

蔡畅、蔡和森与毛泽东是非常密切的摯友。蔡畅是名门闺秀,蔡畅的母亲有刚强的个性和坚定的政见,其子女成为共产党人,受她的影响极大。

在长征路上,蔡畅应大家的要求,给她们讲故事。有时,兴致来了,她就唱法国的《马赛曲》(她和哥哥蔡和森都是留法的学生,毛泽东送他们上的船)。朱德的妻子、渔民出身的康克清把蔡畅讲的故事和笑话称为“精神粮食”。蔡畅本人则是女红军们的大姐和精神领袖。康克清说:“因为她深得妇女以及我们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在革命者中,蔡和森与向警予这对革命夫妇的命运最为悲惨。向警予在汉口的法租界被捕,并被押交给国民党。国民党于1928年5月1日清晨四点杀害了她。蔡畅的哥哥、毛泽东的挚友蔡和森于1931年在中国香港被捕,也被押送给国民党,国民党残忍地把他的手脚钉在墙上,用棍棒把他活活打死,死后还把他的胸和肚子切成了碎块……P88-94

序言

红军不伯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站在历史的角度,审视1934—1936年:时隔70年,长征仍然如一道闪电,划破中国现代史的夜空,让人震撼不已;时隔70年,长征依旧是一条激流,激荡着每个华夏儿女的心扉,让人感慨万千;时隔70年,长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战鼓,摧人雄起奋进。

红军长征的解读意义伟大而丰富。长征,确实永远是中国革命的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长征,从哲学层面讲,它是再生之狱;从时代意识土,它是与时俱进;从发展的眼光看,它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从团队管理上看,它是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从民族精神上看,它是民族之魄、中华之魂;从党的历史进程上讲,它是浓抹重笔、曲折中前进;从人生体验上讲,它是人生的洗礼;从国际视野看,它是人类的远征史诗。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本书作者刘弘利用假日,不辞辛苦,重走长征路,《假日走长征》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长征,不仅是深刻影响20世纪的壮丽史诗,长征路,还是中国最美丽的风景地带。风景是有魂魄的。假日走长征,不仅是假日对地理的行走,同时又是对历史的回眸。红色旅游,让我们感到,历史不是风干的标本,透过骨质仍见其热血沸腾。

后记

2006年1月10日,在央视名嘴崔永元和毛泽东的外孙孔继宁策划的大型活动“我的长征”——徒步八个月重走长征路及其公益活动的最后报名截止日,我经过整整一天的思考,最终放弃了报名。放弃,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为此前的十八个月以来,我一直在为阅读长征和走一走长征路以便为青少年做一点什么而做准备;而起初长征感动我时,我还是和长征红军平均年岁一般大的青少年。

长征,无疑是震撼20世纪的最伟大的人类史诗之一。1937年,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里预言:“总有一天会有人把这部惊心动魄的远征的人类史诗全部写下来。”1985年,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里指出:“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几十年来,回忆、考证、撰写长征的文史著作不少。而今值得注意的是,在空间的旅行上,在中国没有什么比长征沿途的风景名胜更让人意想不到和令人惊叹不己的了。红色旅游的发展目标要培育形成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长征地带就占了4个区。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感悟,从对青少年的教育方式出发,在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我在2006年7月8月,自费重走长征路,历时一个多月,行程一万多里,红一、二、四方面军的长征路线都有涉及。在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当地热情的人们给了我难忘的帮助,那淳厚的方言依然温暖着我的耳际,那身后的背篓王今还在我眼前晃动。在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我不时的和其他正在重走长征路的队伍中的朋友遥相呼应,相互鼓励。这些都让我从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激励,情感上的喜悦。正在重走长征路的队伍里的朋友是:“我的长征”队伍中的邵夏珍、上海重走长征路的邓玉平、浙江重走长征略的龚建平等。在成都,我此行的最后的终点站,我又拜晤了数次重走长征路的张继禄和数次驾摩托车重走长征路的周军。

余秋雨说过,现在只是倡导书本阅读是不对的;比阅读更重要的是参观、考察、游历和体验。我赞赏这个说法。因此,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拙作《假日走长征》,我愿意这样理解:假,借也,假日,就是借个日子,不唯是放假日;走长征,不仅是空间地理的行走,也还是时间历史的回眸。《假日走长征》力图把长征——感动中国的最美的风景和影响世界最深远的事件结合起来,以重要的长征途经地为珠,在其地理篇和历史篇的经纬载体亡,串成一条红线,从红色人文旅游、生命教育和行走决定命运的视野,进行一次新的解读。如果这种解读能对读者有所启迪,真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甚幸。

撰写的过程,也是我自我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壮丽的河山,伟大的长征,从来都是精神力量的宝藏,永远有着讲述不完的故事。

感谢上海黄黎峥女士的倾力举荐。感谢学林出版社的领导和责任编辑,他们对本书大力支持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四川省委党史办公室副主任张继禄、成都经济电视台主任周军、北京搜狐公司刘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邵夏珍(崔永元策划的大型活动“我的长征”——徒步八个月重走长征路成员)、上海振华职校邓玉平等,他们在咨讯上都给我大力的帮助,热忱支持我完成这部书稿,不然我的这部书稿可能会是另外的样子。书中还参考了几位朋友和同志的文字和图片,一并鸣谢。由于时间仓促和本人水平所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恭候读者指正。

刘弘

2007年2月18日于上海浦东群星职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假日走长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弘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304838
开本 32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7-12-01
首版时间 2007-12-01
印刷时间 2007-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9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1
146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4:3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