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古都游(卷1西安洛阳北京南京)/自游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中国所有的王朝首都之中,最著名的当数西安、洛阳、北京和南京。这四大古都,都有过不止一个朝代的辉煌,也都曾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四大古都象征着不同朝代的兴衰,各有各的风韵。本书分别介绍了四大古都的景点分布与发展历史,并特别添加了“文化荟萃”、“风味美食”和“特产”等内容。

内容推荐

西安、洛阳、北京和南京,承载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成就了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辉煌。在唐朝以前,中国的首都基本上在西安—洛阳之间移动,称为东西二都;唐朝以后,中国的首都则以北京和南京为首选,是为南北二京。

本书不仅网罗了兵马俑、龙门石窟、故宫、中山陵等所有热门景点,更特别介绍了一些精彩去处,如西安的大唐芙蓉园,洛阳的玄奘故里,北京的云居山,南京的宝船遗址公园等。书中还详细介绍了景点分布与古都发展历史,并特别添加了“文化荟萃”、“风味美食”和“特产”等内容,使古都之行更加惬意、称心。

一册在手,四大古都轻松游。

目录

西安

洛阳

北京

南京

试读章节

小雁塔

全称“荐福寺小雁塔”,位于西安市南约1千米,友谊西路南侧的荐福寺内,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成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之一。小雁塔修建于唐代景龙年间(707~710),塔形秀丽,挺拔玲珑,与气概雄伟的大雁塔互相辉映,故称小雁塔。

小雁塔为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塔的底层特高,以上逐层递减,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曲线,与大雁塔风格迥异。塔身内部设木构楼层,有木梯可盘旋而上。

荐福寺的钟楼悬有一口金代大铁钟,高3.5米,重10吨。钟声清脆悦耳,5千米之外都能听清楚,故称“雁塔晨钟”,为古代关中八景之一。小雁塔的建立也和一位高僧有关。曾游学印度多年的唐代高僧义净,于695年取经回到长安后,便在荐福寺主持翻译梵文经典四百余部,是玄奘之后在佛学上取得成就最大的高僧。相传义净法师为了保存佛经,上表请求朝廷出资修建荐福寺塔。皇后得知此事后,即令后宫嫔妃及官娥、彩女都捐钱修塔。

1487年,陕西发生了6级大地震,把塔身中央从上到下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然而在34年之后的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人们把小雁塔神奇的合拢称作“神合”。在上世纪50年代修复小雁塔时,才发现它不是“神合”,而是古代工匠的抗震工程所为。阿房宫遗址和仿阿房宫 阿房官遗址在今西安西郊三桥镇附近的古城村和阿房村一带。始呈三十五年(前212),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一座前殿。《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形容当时的阿房官:“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成阳。”其建筑规模之大,劳民伤财之巨,可想而知。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今阿房村南附近,有一座大土台基,周长约310米,高约20米,全用夯土筑起,当地人称为“始皇上天台”。阿房村西南附近,夯土不断,形成长方形台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当地称为“眉坞岭”。这两处地方是阿房宫遗址内最显著的建筑遗迹。

如今,在秦阿房官遗址的南面约500米处,农民企业家又修建了一座全新的阿房官,它由前殿、兰池官、六国官室、长廊、卧桥、磁石门、祭地合等众多建筑组成,气势颇宏伟。

大明宫遗址

大明官曾是唐长安城中规模较大而且十分豪华的建筑群,位于皇城东北角之外的龙首塬上,地势高出整个长安城,因而显得很巍峨宏伟。唐太宗李世民初建大明宫,原本是为父皇李渊临时避暑用的。不料大明官尚未建好李渊已亡。后来太宗的儿子李治因为患风湿病,嫌太极宫潮湿,便征敛民财,克扣官奉,筹集巨款重建大明官。从李治入住此官到唐朝灭亡200多年间,这里一直是皇帝的居所和行政中心。大明宫的建筑主要有含元殿、宣政殿、麟德殿等多座大殿,以及30多座馆、院、台、观、亭,占地3.5平方千米。其中正殿含元殿位于大明官最前列,是唐长安城内最宏伟的建筑,皇帝多在此办公,接见外国宾客和使臣。麟德殿大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问,故名。其位置在大明官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是皇帝召见贵族亲信、接见外国使臣和举行盛大宴会的地方。实测殿址南北长130多米,东西宽70余米。大明宫在唐末遭到破坏。遗址内的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翔鸾和栖凤两阁以及太液池、蓬莱亭等遗迹,现尚可清楚地看见。如今,含元殿和麟德殿的殿基已被青砖和石条包裹,并在附近设立博物馆,供游客参观。

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是一个典型的仰绍文化村落遗址,距今已有约6000年历史。它位于西安市以东约6千米■河东岸的半坡村,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半坡遗址于1953年发现,其中挖掘出房屋遗址45座、家畜圈栏2座、烧陶窑址6座、储藏窑穴200多个、成人墓葬和小孩翁棺250座、生产212具、生活用具1万余件。1958年在遗址上建成半坡遗址博物馆,除建造文物展室外,并在3000平方米的原始村落居住区盖起保护大厅。

从遗址中还可以看到一条长300多米、深约5米、宽约6米的大鸿沟,这是护卫村落不受外来部落的侵犯,防止野兽突然袭击的防御工事。遗址中还能见到公共墓地,有的墓地上放着瓮罐,瓮罐上边盖着陶盆,陶盆中间钻有一小孔,人死后尸骨放在瓮罐中,小孔的作用是让死者的灵魂进出方便。遗址中还有储藏物品的地窖和公共仓库等。半坡陈列室中陶器的图案造型,有张口游翔的鱼、快速奔跑的鹿、口中衔鱼的人头等,特别生动有趣。

汉长安城遗址

位于西安城西北约5千米处。在西汉200多年中,长安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将秦兴乐官重修,改名为长乐官。汉高祖七年建成未央官。惠帝五年(前190)汉长安城城墙修筑完工。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又兴建了北宫、桂宫、明光官和建章官,并在城西修建林苑,开凿了昆明池等。至此,长安城全部建成。整个城周长25.7千米,面积36平方千米,城垣为不规则的方形,因此又称“斗城”。城内街道布局整齐,有8条大街,160个里巷,9个市区。街道宽平,可以并行12个车轨。最盛时城内人口近30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城市。

现今北城墙和西城墙大部分已夷为平地,唯东城墙保留较多。西城墙尚余3米左右,城门前可见漕渠遗迹。此外,尚有未央官、长乐宫、建章官、太液池和承露殿遗址,由此可看出汉长安城内宫殿和街道的大体布局。

西周沣镐两京遗址

沣、镐都是西周都城,也是西安最早建立的王都。1959年以来,考古学家在西安长安区沣河西岸的张家坡村一带,先后发现多处西周殉葬车马坑群和宫殿遗址。西周时期奴隶主死后,有将生前乘坐马车和车夫殉葬的风俗。车马坑内的驾马排列整齐规则,显然是用某种方法处死后由人摆置而成的殉葬物。车马坑内有驾四马作战用的戎车和驾二马乘坐用的轺车各一辆,车轮并列向东,车为木质,车厢长方形,各有车辕一根,马驾在车辕的两侧。沣西车马坑的发现,证明这一带是周文王创建的沣京遗址。

后来,在沣河以东的斗门镇也发现了西周镐京宫殿遗址和车马坑,并出土了许多青铜器、骨器、玉器、蚌器、陶器和各种砖瓦,证明沣河东部曾经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所建的镐京。但沣镐两京的具体范围、建筑规模、结构等,至今仍是一个谜。张家坡村建有沣镐遗址博物馆。P26-30

序言

一册在手,四大古都轻松游。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王朝兴替,文化源流灿若星河。而每一个朝代的文化精华,总是以她的首都为代表的。

在中国所有的王朝首都之中,最著名的当数西安、洛阳、北京和南京。这四大古都,都有过不止一个朝代的辉煌,也都曾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四大古都象征着不同朝代的兴衰,各有各的风韵:

西安,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周、秦、汉、唐等朝代的首都,也是建都时间最长的都城;其地下文物丰蓄厚藏,无以伦比;走进西安,便能感受到恢宏的气度。她不仅是中国四大古都之首,也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她是最雄壮的古都,最知名的古都,最古都的古都。

洛阳,自东周以后,有九个王朝在此建都。因为处在中原腹地,又有洛水邙山之险可踞,常成为乱世时的休养蓄势之地。洛阳与长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并称东西二京。洛阳置身于长安的光芒之下,依然能够散发出独特魅力,她是韬光养晦的古都。

北京,她上启春秋时代的燕京,下衔元、明、清三朝,至今地面古迹众多,而且仍然金碧辉煌。更值得强调的是,从1271年开始,她在700多年的时间里,几乎不间断地作为中国的首都而存在。走进北京,叫人顿觉气宇轩昂。它是当今世界上最绚丽的古都。

南京,“十朝古都”和“六朝金粉”一样有名。她面向长江天堑,背靠富庶的江南,人文气质兼有北地的豪气和南方的秀巧。历史上,南京在中国面临生死存亡的重大关头,多次维系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她是光荣与悲壮的古都,具有英雄与美人双重性格的古都。

在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中,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和印度文明都没有延续下来,只有中华文明的脉络一直贯穿古今。四大古都是中国历史最忠实的记录者。走近她们,就是与中华文明一次零距离亲密接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古都游(卷1西安洛阳北京南京)/自游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汕头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202113
开本 32开
页数 1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9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5
14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