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行走英国/人文天下丛书/人文书库
内容
编辑推荐

英国历史渊源流长,绵长的历史铸就了其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建文化便是其一。本书即以介绍璀璨的英国古建文化为出发点,定位于不同的时空”地标”,选取了大量英国古代优秀建筑作品,从建筑本身和人文背景两方面加以介绍,将英国绚丽多彩的建筑文化及其背后生动有趣的故事展现在读者面前。

内容推荐

城因河流而诞生,河因城市而闻名。世界许多著名的城市,都傍依一条著名的河流,正如同巴黎与塞纳河,彼得堡与涅瓦河,维也纳与多瑙河,上海与黄浦江……无论是这些城市里的常住居民,还是这些城市里的匆匆过客,那条流经城市的河流,总是寄托着他们生活于斯最浓郁的思念,总是铭刻着他们游历之后最难忘的印象。

泰晤士河是不列颠第一大河,她发源于英格兰中西部的科茨沃兹丘陵地区,自西向东一路奔波200多公里注入北海。伦敦是不列颠第一大城市,她位于泰晤士河下游。距河口40多公里,方圆约50平方公里。泰晤士河孕育、滋养了伦敦,伦敦也使泰晤士河享誉世界,一条伟大的河流与一座伟大的城市交相辉映,共同成为不列颠的骄傲!

本书是一部适合大众尤其是青年学生轻松阅读的人文地理百科全书。它生动活泼的文本与知识专栏的理性概括相结合,全面展示了英国大地的起伏沧桑与人文风情;汇集众多摄影名家的珍贵摄影作品,带给您强烈的视觉冲击。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英国吧!

目录

第一章 伦敦:一条大河波浪宽

泰晤士:风光两岸水东流

摄政、海德、白金汉宫:高贵的绿色三角

大英博物馆:天下精华费流连

马克思墓:一次愉悦的精神朝圣

伦敦金融城:一个国家的光荣与梦想

伦敦与巴黎:在两个都市异同的背后

第二章 多佛尔:最是硝烟弥漫处

多佛尔城堡:风临小城故事多

黑斯廷斯战役:“那私生子登陆了!”

第三章 坎特伯雷:永远的故事

古城游历:断壁残墙说前朝

乔叟故事集:文艺复兴的悠长和声

第四章 牛津与剑桥:带走一片云彩

“牛剑”:不列颠夜空的双子星座

剑桥大学:“再别”不了的“康桥”

牛津大学:挥之不去的怀恋

第五章 丘吉尔庄园:落日里孤独的背影

布兰尼姆宫:一个家族不朽的荣耀

丘吉尔:战争风云里挺立的巨人

第六章 科茨沃兹:七百里单骑逐清风

“保护乡村”:八十年悠扬的田园牧歌

第一日:莎翁故里一缕剪不断的情怀

第二日:松林清泉进农家

第三日:优雅古堡和温馨古店

第四日:塞伦塞斯特古道上的回望

第五日:从斯楚特、格洛斯特到伯明翰

第七章 巴斯:古罗马小城的千年遗响

罗马浴池:在智慧女神冥冥注视下

巨石阵:山冈上挺立的永恒神秘

索尔兹伯里:不列颠的基石——《大宪章》

第八章 康沃尔:碧绿掩映下的美丽半岛

兰兹角:伸向大西洋波涛里的“足尖”

普利茅斯:“无敌舰队”覆亡和“五月花号”远航

第九章 考文垂:炮火硝烟里的重生

古今传奇:戈黛娃与“不死鸟精神”

华威大学:“世外桃源”的遥望

第十章 约克:奥斯河畔绽放的“白玫瑰”

古城春秋:高墙悠悠唱悲歌

华兹华斯:湖畔处处写诗行

第十一章 苏格兰:放情在凄婉的风笛中

爱丁堡:高崖托起的苍茫岁月

尼斯湖:说不尽的神秘湖怪

斯特灵:“奋进之地”两颗“勇敢的心”

第十二章 威尔士:风云古堡写春秋

南威尔士:云天漫步年轻风景

北威尔士:海风轻拂沧桑城堡

第十三章 北爱尔兰:海峡那边的风情

贝尔法斯特:泰坦尼克诞生的地方

“巨人之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

第十四章 不列颠:沉浮一叶“扁舟”

国名与国旗:英伦、英伦三岛和不列颠

岛国与岛民:上帝之手轻轻的一刀

版图与形胜:一路走来一路看

“一位贵妇”:季节气候和民族特性

天佑吾王:社会历史和政体

乾隆与乔治:天朝的愚蠢和天赐的地缘

后记

试读章节

城因河流而诞生,河因城市而闻名。世界许多著名的城市,都傍依一条著名的河流,正如同巴黎与塞纳河,彼得堡与涅瓦河,维也纳与多瑙河,上海与黄浦江……无论是这些城市里的常住居民,还是这些城市里的匆匆过客,那条流经城市的河流,总是寄托着他们生活于斯最浓郁的思念,总是铭刻着他们游历之后最难忘的印象。泰晤士河(Thames River)是不列颠第一大河,她发源于英格兰中西部的科茨沃兹丘陵地区,自西向东一路奔波200多公里注入北海。伦敦是不列颠第一大城市,她位于泰晤士河下游,距河口40多公里,方圆约50平方公里。泰晤士河孕育、滋养了伦敦,伦敦也使泰晤士河享誉世界,一条伟大的河流与一座伟大的城市交相辉映,共同成为不列颠的骄傲!

游览泰晤士河,最佳的起始地是威斯敏斯特码头。泰晤士河在码头上游约2公里处,原来自西向东的流向,近乎直角折向北流,又在码头下游约1公里处,再次以近乎直角折向东去。码头傍依威斯敏斯特桥(Westminster Bridge)的西端,桥头东南侧耸立着国会大厦(Parliament Houses)和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首先映人人们眼帘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大本钟”,它安装在一座高塔的上部。大钟建于1854年,重达13760公斤,人们以这个钟塔工程负责人的爱称“Big Ben”(大本)来称呼这座大钟。“大本钟”是国会大厦的北翼,方形的“维多利亚塔”是国会大厦的南翼,大厦中段耸立着一座哥特式的尖顶高塔。国会大厦原为威斯敏斯特宫,始建于13世纪下半叶。原建筑毁于1834年一场大火,现有建筑落成于1856年。

英国议会是世界议会政治的发源地,1265年召开的国务会议,被称为“雏形国会”。经过30年的发展,国会在爱德华一世统治时期,成为贵族、教士、平民三级齐集的议事机构,史称“模范国会”。14世纪前期,三级国会演变为贵族与平民“两院制”国会,即沿用至今的上下两院体制的国会。前期国会权力集中于国会的上院。直到1911年和1949年“国会法”两度颁布之后,上院才成为无实权的议事机构,国务实际决策权力转移到了下院。国会(Parliament)一词源自于拉丁语,原意为“谈话”,它在1275年颁发的《威斯敏斯特法案》中首次正式使用。

国家日常的行政权力由国会内的多数党(执政党)议员所掌握,这就是所谓的“国会内阁制”。它起始于15世纪中期亨利六世统治时期的枢密院,到1660年查理二世统治时期,枢密院有大臣47人,查理二世从中挑选科利福德、阿灵顿、白金汉、阿西利、兰德代尔等5人,作为顾问。因他们常与查理二世聚于一室讨论国务,对国千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时人称之为“Cabal大臣”。所谓“Cabal”,是由查理二世所选5名顾问的姓名第一个字母拼合而成。“内阁”(Cabinet)原意为小室或小舱,而“Cabal大臣”为了保密就常常在狭小的密室中召开会议,决定国家日常行政事务,因而这类会议也被称为“CabinetCouncil”(内阁会议)。内阁制度形成初期,国家实际权力依然由国王掌握。直至18世纪上半叶,来自德国汉诺威王朝的国乇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因为不能讲英语,父子两代不理政务长达45年,国家实际权力逐步为内阁所掌握,尤其是被内阁首席大臣——首相所掌握,从而形成了现代“内阁制”。因此有人评价说,内阁制的产生是“偶然之中的偶然”。

威斯敏斯特教堂位于国会大厦的南侧,“Westminster”(威斯敏斯特)意为“西教堂”,因其坐落于伦敦城区西部而得名。公元970年,一群圣本笃教会的修士最早修建了威斯敏斯特教堂。1066年,诺曼底国王威廉公爵在黑斯廷斯战胜了英格兰国王哈罗德,年底圣诞节那天,在约克大主教主持下,于威斯敏斯特举行了英格兰国王的加冕仪式。现存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始建于13世纪,是一座拉丁风格的十字形教堂,被誉为哥特式建筑的杰作。1272年年底,亨利_一世死后即安葬于此。从此,历代国王在此举行加冕仪式、婚丧嫁娶宴会和国家大典等重要活动。同时,几乎历代国王去世后均安葬于此,不列颠许多著名历史人物的墓地或纪念碑也设在教堂内。威斯敏斯特教堂成为不列颠的圣地。

近观威斯敏斯特教堂,可以发现其建筑主体呈古旧的灰褐色,而其南翼双塔呈米黄色,显然与灰褐色的建筑主体不是一个年代建成。原来,南翼双塔修建于18世纪,距今仅200余年。从其西侧进人参观教堂内部,一面巨大的镂空圆形花饰侧墙,三座尖顶大门极好地呼应了高大的尖顶墙面,四个尖顶立柱既与整个侧面融为一体,又将人们的视野导向天空,凸现出建筑主体的峻拔。

进入教堂,绕过灰暗的长廊,右侧就是教堂内最神圣的地方——主祭坛,它的后侧安葬着1066年年初去世的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主祭坛右后侧,安放一把高背坐椅,为历代英国君主加冕仪式时专用,已有700余年历史。它的座板下原来安放着一块条石,是苏格兰人的“命运之石”,原为苏格兰国王加冕时所用,13世纪被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掠夺而来,经过苏格兰人不懈的努力,1996年终于重返苏格兰,现被安放在爱丁堡古城堡里。绕过长廊,左侧就是诗人角(Poet’s Comer)。这里安放着不列颠最著名诗人的纪念碑,如乔叟、济慈、密尔顿、莎士比亚和白朗宁,等等。

登上游船顺流而下,右岸耸立着旧郡议事厅大厦和高达135米的巨大观光圆轮——“伦敦眼”(London Eye)。穿过了亨格福德桥(Hungerford Bridge)后,前方就是因好莱坞影片《魂断蓝桥》而蜚声全球的滑铁卢桥(Waterloo BIidge),它因桥南的滑铁卢火车站而得名。泰晤士河在此大拐弯,由南折向东流去。沿途向右岸观望,依次可见皇家庆典音乐厅、伊丽莎白女王音乐厅、国家剧院、IBM大厦、伦敦电视中心、OXO塔楼等高大建筑临河耸立。过了黑衣修士桥(Blackfriars Bridge),左岸一座巨大的圆形穹顶建筑立刻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她就是著名的圣保罗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P1-P4

后记

不列颠是一个富有内涵的国度。当今世界,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国家,走过了一个从崛起到衰落的完整过程,构成了人类社会文明史的一部鸿篇巨制。在我看来,英国的历史或许是正在谋求“和平崛起”的当代中国的最佳教科书,对我们富有深刻的教益。

当我写作《行走英国》的时候,赴英参加“中国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的31位同学的音容笑貌,时时刻刻与笔下的自然风光、人文胜景一同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作为这个学习团队的班长,对同学们给予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充满了感激和怀念。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国家外国专家局的王玉梅老师对我们这个培训项目的圆满成功所倾注的心血,也要特别感谢王秋、卞卡、石峰、夏欣等同学为本书提供的他们在英国学习期间精心拍摄的图片。

千里之行,终于笔下。在结束不列颠行走之际,我热切期待着人生下一次的行走……

刘志伟

二○○七年十一月十八日于北京丰台破壁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行走英国/人文天下丛书/人文书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志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839972
开本 16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56.19
丛书名 人文天下丛书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