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新农村建设创业能力研究报告
内容
目录

综合报告

中国新农村建设创业能力发展研究/3

一、提升新农村建设创业能力的重要性/4

(一)农民创业是国家创业的重要推动力量/4

(二)创业能力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4

(三)提升创业能力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导方向/5

(四)提升新农村建设创业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5

(五)提升新农村创业能力是开拓就业新渠道的有效途径/5

二、全国新农村建设创业能力现状分析/6

(一)创业主体能力现状分析/6

(二)资金投入能力分析/8

(三)社会公共事业创业支撑能力分析/10

(四)产业拓展能力现状分析/11

三、不同地区新农村建设创业能力比较/13

(一)不同地区创业能力比较/13

(二)不同地区创业主体能力比较/15

(三)不同地区资金投入能力比较/19

(四)不同地区公共事业支撑能力比较/21

(五)不同地区产业拓展能力比较/22

四、新农村建设创业能力存在的突出问题/24

(一)创业愿望高,创业实现率低/24

(二)创业主体素质较差,缺乏创业知识与技能/24

(三)创业层次偏低,产业拓展能力不强/24

(四)公共事业基础薄弱,创业支撑能力不足/25

(五)缺乏面向农户的创业融资渠道,创业动机难以激活/25

(六)农业保险刚刚起步,农民创业风险无保障/25

(七)制度体系不完善,创业环境有待改善/25

五、提升新农村建设创业能力的方向与重点/26

(一)提升创业能力的总体思路/26

(二)提升创业能力的重点方向一/27

六、新农村创业能力提升行动方案/30

(一)指导思想/31

(二)主要内容/3l

(三)保障措施/33

七、政策建议/35

(一)尽快实施“新农村建设创业能力提升行动”/35

(二)将创业能力建设纳入国家农村政策与部门产业规划/36

专题报告

中国新农村建设创业主体研究/39

一、创业主体研究背景/39

(一)创业型农民与农村创业活动/39

(二)农村企业促进着农民创业能力成长/41

(三)合作组织支持了创业能力形成/42

二、创业主体存在的问题/43

(一)农村创业主体现状及特征/43

(二)创业主体存在的问题/45

三、主体创业能力判断/47

(一)农民创业能力基本判断/48

(二)农民创业能力总体判断/50

(三)农民综合创业能力来源判断/51

(四)小结/54

四、创业主体能力评价/54

(一)农民创业能力构成要素/54

(二)创业能力实证分析/54

(三)农民创业能力评价/66

五、创业主体能力培植/70

(一)创业主体的培育方向与重点/70

(二)实施“新农村建设创业主体培植工程”/71

(三)主要措施/74

六、创业能力培植建议/74

(一)实施“农民创业能力培训国家十年计划”/74

(二)建立“农民创业培植国家平台”/75

中国新农村建设创业动力机制研究/78

一、创业动力的形成机制/78

二、创业动力的影响因素/79

(一)创业基本需求/79

(二)内在影响因素/81

(三)外在影响因素/82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83

(一)需求层次分析/84

(二)潜在创业动力分析/88

(三)现实创业动力分析/91

(四)基本结论/94

四、创业动力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95

(一)缺乏固定的融资渠道/95

(二)缺乏稳定的风险保障/96

(三)缺乏长期的技能培训/96

(四)缺乏配套的支持政策/96

(五)缺乏良好的行政服务/96

(六)缺乏有力的组织保障/97

(七)缺乏畅通的信息渠道/97

(八)缺乏浓厚的文化氛围/97

五、新农村建设创业动力激活机制/97

(一)加强创业教育培训/97

(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98

(三)健全信息服务体系/98

(四)建立风险保障机制/98

(五)改善农民创业环境/98

(六)加快合作组织建设/98

(七)增强示范带动能力/99

(八)加强创业文化建设/99

中国新农村建设产业创业能力研究/100

一、新农村建设产业创业现状分析/100

(一)我国农村产业演变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100

(二)新农村建设产业创业类型划分及其特征/102

(三)农村地区产业拓展的现时优势区划分/103

二、新农村建设产业创业影响要素分析/105

(一)影响各产业创业因素的相关性分析/105

(二)各产业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08

三、不同区域各产业创业能力评价/110

(一)各区域农民创业对产业的选择分析/110

(二)不同区域各产业创业能力评价/113

(三)各产业创业潜力优势区的划分/116

四、新农村建设产业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19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格局有待优化/119

(二)产业创业支撑条件亟待完善/119

五、新农村建设产业创业能力提升的方向与重点/121

(一)第一产业创业潜力优势区的方向和重点/121

(二)第二产业创业潜力优势区的方向和重点/122

(三)第三产业创业潜力优势区的方向和重点/122

六、发展新农村产业创业能力的政策建议/123

(一)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123

(二)推动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123

(三)实施农民产业创业计划/124

(四)实施产业政策创新/124

中国新农村建设创业条件研究/125

一、新农村建设创业条件现状分析/125

(一)区域资源基础条件分析/125

(二)区域经济条件分析/128

(三)区域人力条件分析/130

(四)区域宏观金融条件分析/134

(五)市场条件分析/140

(六)农村社会事业与基础设施条件/142

二、新农村建设创业条件评价/146

(一)创业条件评价体系的构成/146

(二)指标标准化/148

(三)各省区市创业条件总体排序/149

(四)各省区市创业条件按分项指标排序/149

(五)我国新农村建设创业条件的地区比较/151

三、新农村建设创业条件保障对策与建议/153

(一)新农村建设创业条件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153

(二)创业条件区域发展的建议/153

(三)提升我国农村社会公用事业支撑能力的建议/156

附录一:中国新农村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评价方法/158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与设置原则/158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158

(二)评价的目的/158

(三)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159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160

(一)总体层/160

(二)指数层/161

(三)指标层/161

三、主要评价指标的含义与计算/162

(一)资源基础能力指数/162

(二)创业主体能力指数/163

(三)资金投入能力指数/163

(四)公共事业支撑能力指数/164

(五)产业拓展能力指数/164

四、评价方法与计算/165

(一)评价方法的选择/165

(二)综合评判法的步骤/166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166

(四)指标权重的计算/166

五、权重值/169

附录二:问卷调查方案、调查问卷/170

一、调研目的/170

二、调研范围/170

三、调研内容/170

编辑推荐

本书由一个综合报告和“中国新农村建设创业主体研究”、“中国新农村建设创业动力机制研究”、“中国新农村建设产业创业能力研究”和“中国新农村建设创业条件研究”四个专题报告组成。

本书的出版将对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内容推荐
本书内容包括: 提升新农村建设创业能力的重要性 ; 全国新农村建设创业能力现状分析 ; 不同地区新农村建设创业能力比较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新农村建设创业能力研究报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645357
开本 16开
页数 1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7-03-01
首版时间 2007-03-01
印刷时间 2007-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32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61
18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6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8: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