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当我们穷的只剩下爱情
内容
编辑推荐

生活的艰辛和现实的无奈,让我们慢慢地把攥在手心里的爱,捏成了另一副模样。

两个人的爱情,像盛在暗夜深处的孤独,紧紧偎依,在花开的声音里相依为命,就算有席卷而过的清苦,也带走不了什么。内心的华美,是相爱的语言,不用说出来。

内容推荐

半夜里,小可俯转身去抱她,她竟然被吓醒过来。小可紧搂住她,担心地问,小沫,你怎么了?我是小可。迷糊之际,她竟然哭了,嘴里念叨,说火柴,不是的,不是那样的。她像忽然被推进一个斑驳的恶梦,不自觉,叫出的是我的名字。

那天晚上,夏沫对小可说过之后,小可到底是怎样的反应和心情……

试读章节

房子本来就小,夏沫每个角落看过,也只用没多少功夫。她似乎很满意,说柴大哥,那我们明天就搬过来,好吗?我其实不太情愿了,受不了她的斤斤计较,像菜场里的家庭主妇,讨价还价跟念顺口溜似的,俗不可耐。她说他们住小的那个房间,每个月比我少出十块钱,问我可不可以。我无话可说地看着她,她却满脸堆笑,说柴大哥,我和小可明天上午搬。

一直以为,小可是另外一个女孩,跟她玩得好,或者是同事什么的。第二天见到,却是个憨厚得透着羞涩的大男孩,高高的个子,微瘦,脸像总放在光线不好的夜里,显得有些黑。他提着大包小包站在门口,客气地朝我笑,露出好看的牙齿。他笑起来的时候,整个人就有了光芒。他是我所见过的,笑得最好看的男孩子。

小可姓黎,叫黎小可,女孩子名字。后来知道,他跟我同年,大我两个多月。他学着夏沫,管我叫柴大哥,语气间,有太多的小心翼翼,甚至能让人误会出低人一等的谨慎。我身份证上的名字是柴念念,喊出来怪怪的,我说你们叫我火柴吧,从小到大朋友都这么叫我,亲切些,像一家人。他说那好啊,我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我微笑,不置可否。

至今都记得,那天小可穿了件白色的短袖衬衫,洗得发旧,却依然干净,连领口都不见以前沉积下来的汗渍。只是可能骑了太久的车,后背都湿得通透。还记得开门后,看见他肩上背着包,右手提着箱子,左手却还是牵着夏沫的,有种显而易见的满足。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能想象出幸福的模样,可慢慢长大,我们就忘了它,像忘了儿时许许多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其实不是真的忘了,只是不愿意再提起。说过的话,做过的梦,爱过的人,回忆太多,便会黯然失色。每一种回忆,都没有将来!

小可跟我说他们搬家的情形:每人骑部自行车,驮着行李,你追我赶地穿过大街小巷,穿过人群和车流,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城市的喧嚣,掩不了那份招摇过市的欢乐。他们像现代生活的叛逆者,有种格格不入的简单、纯粹和无所顾忌。每当小可落后,夏沫就会头也不回地叫唤,说小可,追上我!

小可摆弄单车的水平一流。一只手掌握方向,一只手拎很重的东西,也能踩得飞快。他能把两只手同时拢在后颈上,骑车沿劳动东路走一个来回。他还会原地打转,折腾十几二十下,总是没多大问题。

我说他们一定是上帝的亲生,虽然上帝让他们承受着太多的清苦,却依然是上帝内心里最眷顾和疼爱的孩子。不过挺奇怪,第一次见到小可,就有了种沁入骨里的亲近,而对夏沫,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依然觉得她是个讨人嫌的女孩,不习惯她的做作和娇嗲。

他们住的那个小房间,算不上单独的房间,是从客厅隔出来的,有一面靠厨房,没砌墙,连木板隔断都没做,只拉了条旧窗帘。里面的床,就是两张长凳架了块木板子,一米多点的宽度。我刚搬进来的时候,房东过来了一趟,说以后你来朋友了可以住这边。她说的就是那个小房间,后来做了小可和夏沫的幸福地。

夏沫的能干我用了两天时间就发觉了。她把那个房间收拾得很干净,两床旧棉被铺上去,折叠整齐,却也温暖如小家。第二天她又带回来一些报纸彩页,细致地把一面墙贴得满满,再在上边挂串风铃,时常会丁当丁当地响起。我听见她说,小可,我们的房间会唱歌呢!

小可在旁边傻笑,习惯性地抓抓后脑勺,脸上有孩子气的神情。他小沫小沫地叫的时候,才像个大哥,语气间写着责任。我通常睡得很晚,凌晨一点多去上厕所,碰见小可拿着块毛巾在水龙头底下捣腾。我说小可,怎么还不睡?他像被吓着了,惊诧地抬头,隔了会儿再嘿嘿笑着说,我家小沫热得做梦都在找毛巾,我给她擦把冷水脸。才想起那间房子不是一般的热,没地儿透风,厨房里的油烟味儿还往里冒。  有些情景,小可不说,我很难想象得出来。比如晚上睡觉,他要一直拿本杂志给夏沫扇风,直到夏沫入梦。他斜坐在床头,光着膀子,夏沫就把身体蜷缩起来,侧睡,一只手蛮横地搭在他的肚子上,脸贴着他的腰际。小可边扇风边跟夏沫说话。他说小沫,我们以后买个房子,不需要很大,把幸福堆得老高,不让它塌下来。夏沫常常都不说话,只会把小可搂得更紧,第二天清晨,脸上都还见得着隔夜的笑痕,像刻进石头里的期许。

很多个深夜,我经过客厅去卫生间,都会有意走得轻点,蹑手蹑脚,生怕打扰他俩。后来朋友搬新家,一些旧家当不要了,我提了个电风扇回来给小可。

我几乎不主动和夏沫说话,跟小可却很亲。有次开玩笑问小可,你们晚上睡在床上都有些什么活动?小可害羞地低下头,不说话。他私下里告诉过我,他跟夏沫接吻,但不做爱。我自然是不肯相信的,很久之后才知道,小可说的是事实。

陈于打电话,问我找到合租的人没有,我说找到了,一对恋人,男的姓黎,叫黎小可,女的姓夏,叫夏沫。陈于说,一定是两个漂亮的孩子。

陈于是我女朋友,大学同学,毕业后她去了广州。找人合租是她给出的主意,她怕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会闷。

最常对陈于说的一句话是:宝宝,有两件事你千万要记得,记得我爱你,记得你答应以后要给我生个小宝宝。爱情最初的模样,就像一枚喜人的果实,挂在枝头,我们以最好的笑脸打量它,满心雀跃,盼着瓜熟蒂落。

人是向往的动物,爱情只是个过程。最幸福的时光,存在于为在一起做准备的那些日子。他们说,很好地活着,是为了体面地死去。

上班期间,不方便讲私人电话,跟陈于匆匆讲了两句就挂了。

我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最后的铁饭碗,主要工作是弄材料、替领导写发言稿,月薪六百多点,有时候还发些大米、花生油什么的,算是福利。同学说我前途大好,几十年之后或许可以坐上省长秘书的位置。我觉得他说话像放高射炮。

从单位出来,走大约五分钟,就到了芙蓉路。傍晚,我就在最近的那个站牌等车,偶尔会想一些以后的事情。三年或者五年,陈于要回长沙来的,她说她喜欢这个城市,我们要在这里过很幸福的生活。关于幸福,有许多定义,我们要的是哪一种?

有卖糖葫芦的老者从跟前走过,一路打量每个等车的人,并不叫卖。一串串糖葫芦,高过头顶,暗红的颜色,有秋天的样子。印象里,这是我第一次在夏天看见有人走街串巷卖糖葫芦,所以记得特别清楚。

那位老人有花白的头发,看我的时候双目含笑,透尽沧桑,脸上的皱纹比我现在对他的记忆更深刻。我当时莫名其妙地试图探寻他年轻时候的笑容,身心俱疲地想象许多年后的我,会不会像忘了一场雨一样忘了自己。

不知道为什么会记住在街头乍然相逢的这么一个人。或许明白生命的微妙与悲喜,只需要一个短暂的瞬间,像电影里刻意安排的经典镜头,散场之后被每个人带走,终身不息地怀念、捉摸或者微微轻叹。

回到树木岭,进门就听见小可的咳嗽声、夏沫的笑声,满屋子弥漫的油味,有种与生俱来的熟悉和欢喜。他们正在做晚饭。

以前我一个人的时候,只煮过方便面。老式的抽油烟机效果不好,而且噪声很大。他们挤在最多也就只能容得下两个人的厨房里,有说有笑地忙乎,像两个顽皮的孩子,终于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夏沫跑出来,说柴大哥,不对不对,是火柴,晚上要一起吃,我们做了你的饭。我说,哦!声音显出刻意而为的疲惫。我把两份当天的日报扔在那张破旧的木制沙发上,去洗脸,刚把头低下,听见小可说,火柴,刚回来啊?休息一下,马上开饭。

厨房和卫生间是对着的,中间隔一条狭小的过道,直起腰来,就看见小可转头向着我憨笑,并不歇下手里的活儿,一边继续捣腾着锅勺。夏沫趴在门边指手画脚,说小可你炒菜的样子很好看呢!讲不清缘由,那会儿听夏沫说什么都觉得矫情,胃会不舒服。若不是有小可,想必住上一年半载我都跟她说不上几句话。

晚餐很丰盛,茄子、苦瓜炒蛋、空心菜、酸菜豆腐,三菜一汤。我和小可坐木沙发上,夏沫搬张小板凳坐对面。夏沫给我们盛好饭,然后就往小可碗里夹菜,说小可你要多吃点,你看你最近又瘦了许多。小可又笑了,依然露出好看的牙齿,把衣袖子往上一拉,说劲还大着呢,今天那袋米我不两个手指就提上来了?

也许小可没注意到,夏沫给他夹好菜,低头自己吃饭的时候,是特别心疼的表情,以至好一会儿都没做声,也没把脸扬起来。我注意到了她的沉默和脸上细微的变化,是竭力想笑又忍不住要哭的无措。不明白她为什么突然这样。想起了事,还是莫名的情绪?

很久之后我都记得这个不经意捕捉到的情节,问她那天吃饭怎么像要哭。她自己大概也是记忆深刻的,在我问她的时候,她只诧异于我的敏锐,说你怎么会看到?你告诉小可了?我摇头,她却还一直保持看我的眼神,有心疼,以及类似于春天的温暖。我知道,那是对小可的。她说,我不想看着小可一天天瘦下去,他应该更胖些,我觉得自己对他不够好!

我的心猛然一颤,像乍暖还寒的早春端详那些轻摆摇曳的细小叶子,最浅薄的嫩绿,看久了心里会疼。那时的夏沫,一个还放不下天真的女孩,对一个男人的爱,能深刻到责任,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P4-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当我们穷的只剩下爱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玉宇清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722291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8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5
15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0:4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