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养生大智慧(张其成讲太乙金华)
内容
编辑推荐

汇聚五千年国学智慧,凝结三十载讲坛精华!《太乙金华宗旨》是一部道教养生奇书,传为唐代著名道士吕洞宾所著。《太乙金华宗旨》共13章,每章一个主题,各章之间有交叉。不仅阐述了金丹道养生的原理,而且还介绍了金丹道养生的方法。

本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对《太乙金华宗旨》每一章首先进行注释、语译,主要依据《道藏辑要》本,并参照《道藏续编》本及其它版本。然后综合各家注解,结合自己的修炼体会,对每一章的养生原理和方法作了评述。同时,对卫礼贤、荣格有关金丹养生的主要观点也做了介绍。下篇对《周易参同契》的炉鼎、药物、火候,内丹修炼的门派、原理、程序和层次做了较详尽的分析介绍。

内容推荐

本书凝集张其成教授多年养生理论和修心开智实践精华,语言生动,图文并茂,解读轻松易懂,操作性强,是一本适合大众修心和养生的必备全书,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张其成教授幼承家训,先后随师修习儒道佛医四家养生功夫,创立了“五心养生法”。精研易学,以“易”融贯儒道佛医。

同时,张其成教授也是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山东卫视、凤凰卫视等有关栏目主讲人,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国学班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曾作过上千场的国学培训和公益演讲。

目录

前言

卫礼贤与金丹养生

荣格与金丹养生

上篇 太乙金华宗旨

第一章 天心

·天心:炼内丹最玄妙最紧要的关窍

·太乙金华:人的先天真是如同金花之光

·回光:逆向注想天心的方法

第二章 元神识神

·元神:人的“本来面目”,长生的本源

·识神:人生下来后逐渐积累的“知识”

·魂魄:元神和识神的体现

第三章 回光守中

·回光:金丹功法的秘旨

·守中:意念集中在天心

·观鼻法:实用而简单的回光守中之法

第四章 回光调息

·调息:克服妄念、系住心意的好方法

·数息法:拴住心猿意马

·听息法:听心,防止心念外驰

·静心:调息的目的

第五章 回光差谬

·不用心:放不下杂念,放任其自流

·多用心:过分克制自己而失其自然

第六章 回光证验

·入静之初——金华乍吐

·入静之中——金华正放

·入静之深——金华大凝

第七章 回光活法

·“随时随地随事”修炼法:回光修炼的灵活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修炼,不废弃正业

第八章 逍遥诀

·无为而为:大道的要领

·顿法:高层次的金丹功法

·两眼:炼养的枢机

第九章 百日筑基

·筑基:内丹修炼的准备阶段

·炼己:筑基的关键

·炼己的方法:断除声色,使耳目归于清净

第十章 性光识光

·性光:先天之光,修炼回光功夫的目的

·识光:后天之光,需要返还

第十一章 坎离交媾

·坎离交媾:内丹三关修炼的第一关

·坎离交媾的目的:炼精化气

·坎离交媾的方法:贯通任督二脉,打通小周天

·坎离交媾的修炼要求:收回视听、自然虚空

第十二章 周天

·小周天:坎离交媾的有为阶段

·大周天:乾坤交媾的有为过渡到无为阶段

·活子时:小周天中一阳随时而生之时

·正子时:大周天中金丹大药将生之时

第十三章 劝世歌

·金华大道的理论基础:《易经》和《老子》

·金丹养生的关键:忘却意识

·珍惜光阴、坚持不懈,金华大丹自成

下篇 内丹养生大法

第一章 万古丹经王

·魏伯阳与《周易参同契》:丹经之祖,炼丹修仙大法

·炼丹的三大基本要素:炉鼎、药物、火候

第二章 内丹修炼的门派

·内丹养生学说的形成

·钟吕——内丹学的开山祖师

·内丹学的各大门派:“五派”与“三元”

第三章 内丹修炼的原理

·性命双修:从有限的自我返回无限的道体

·逆转阴阳:返本还源,“顺则凡,逆则仙,只在其中颠倒颠”

·致虚守静:身心合一,逆转阴阳的唯一途径

第四章 内丹修炼的程序

·百日筑基:内丹修炼的准备阶段

·炼精化气:小周天,内丹修炼的第二阶段

·炼气化神:大周天,内丹修炼的第三阶段

·炼神还虚:上关,内丹修炼的第四阶段

第五章 内丹修炼的层次

·法有三成(乘),修持在人,功成随分

·正道、旁门与邪法:自然无为是养生的根本

·傍门九品:中国古代养生方法分类大全

附录

《周易参同契》原文

《太乙金华宗旨》序跋

《太乙金华宗旨》阐幽问答

柳华阳《慧命经》节选

试读章节

【评介】

这是全书的总纲。一开头就提出道教最重要的一个概念“道”。“道”究竟是什么?“道”与“金华”养生是什么关系?“道”在人体的什么部位?本章一一作了回答。卫礼贤、荣格也作了精彩的解析。

“道”就是元神,元神的表现形式就是“金华”,也就是金光。金光寄托于两目,聚注在“天心”。所以修炼道教内丹功就是注想“天心”的回光功。“天心”,道教内丹功所炼养的关键。“天心”又被称为“玄关”、“先天窍”、“黄庭”,这个部位是炼内丹最玄妙、最紧要的关窍,是宋元以来的内丹家十分强调,却秘而不宣的部位。此窍开则窍窍开,这个关窍究竟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各家说法并不一致,有说是中丹田,有说是上丹田,有说不固定,甚至有说不是具体的位置,而是无形质可据的灵光大道。这个为丹家所不传的部位,《太乙金华宗旨》的作者却毫无保留地公布于世人,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本章指出“天心”的位置就在两目之间,即在两眉之间与眼球齐平处。这个位置也就是俗称的“天眼”。

炼内丹的基本功法——“回光”。“回光”是一种逆向注想“天心”的方法。作者把“天心”比喻成房子,把“光”比喻为房子的主人。有了主人,房子才有生气,才有“光”。这个光是金黄色的,好比金花,实际上就是人的真炁。“炁”虽是“气”的异体字,但两者相对使用时,却有一定的差别。“炁”是先天之气,“气”是后天之气。先天之“炁”无形、至清,后天之“气”有形、至浊。因此,真暴又称为“太乙”、“太一”、“天一”或“先天太一”。本书题为“太乙金华”就是指人的先天真炁如同金花之光。人有了先天太一的真炁,就有了生命,否则就会死亡。慧真子注:“天一生水,即太乙之真炁。人得一则生,失一则死。然人仗暴而生,人不见炁;鱼仗水而活,鱼不见水。人无炁则死,鱼离水则亡。故仙人教人抱元守一者,即回光守中。守此真炁则可以延年也。然后用法锻炼,则造成不死之躯矣。”人得真炁则生,失真炁则死。然而真炁是看不见的,如同鱼依赖水而生存,却看不见水。普通的人既看不到真炁,又不能主动支配真炁,而要存养真炁,只有通过丹道修炼。丹道修炼的根本,就是“抱元守一”、“回光守中”。也就是存养真炁,驾驭真炁,这样才能延年益寿,长生不衰。

“回光”的功法全称为“回光守中”,又称抱元守一。本章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方法,如意念集中于天心位置,使天心的光回转。长久的回转,不易固定的光就会逐渐地凝聚集中,就能成为自然法身。“回光”功法要求意念集中、思想纯粹。只有在没有任何杂念妄想中,才能意守天心、回转金光。这一章并未详尽地介绍“回光”的具体方法,只是介绍了“回光”的根本原则。吕祖特别强调“丹诀总假有为而臻无为”,炼功要从有为而进入无为,即通过有意识的炼功达到无意识的炼功。这是炼功的基本原则,也是避免走火入魔的有效方法。

“回光”的神奇功效。在真正入静、万虑皆空时,天心自然就会显露出来。天心是大道的萌芽,一旦回光就如同登临君位,浑身上下的气就会如臣民般前来朝贺,人出生之后便相分离的“性”与“命”,此时就会重新相见。元性(即元神)存在于两目间的天心之中,一旦回光就能求得真性。

至于回光的原则、方法、功效在以后各章中将有进一步的介绍。

慧真子对本章作了总结:“此章全旨,首述大道之根源。夫天心者,即大道之根苗也。人能静极,则天心自现。情动顺出而生人,为元性也。此性自父母未生此身受孕之时,即寓于真窍;自呱的一声落地之后,则性命分为二矣。由此而往,非静极,性命不复相见。故《太极图》曰:‘太乙含真暴,精神魂魄意。静极见天心,自然神明至。’原此性虽居于真窍,而光华寄于二目。故祖师教人回光以求真性。夫真性即元神,元神即性命。究其实,即元炁也,而大道即此物矣。祖师复恐人不知至道之精微,由有为而至于无为,故又日‘丹诀总假有为而臻无为’。盖有为者,即始而回光返照以求天机发现,继而产生真种,用法锻炼造成金丹,然后过关结胎,行温养沐浴之功,造人无为之境。一年火候满足,方可移胎脱壳、超凡人圣矣。但此法至简至易,然而此中千变万化,故日‘非一超直人之旨也’。欲求长生者,奚可不觅此元性发源之处哉?”认为本章所述的“天心”是金丹大道的根源,是元性(即真性、元神、元炁、真炁)发源之处,在父母受孕、人尚未出生之时,元性就已经寓藏于“天心”真窍之中;人一旦出生,“性”和“命”就一分为二了。元性虽然寓藏于“天心”真窍之中,而元性的光华则寄存于二目之间。人出生以后,如果不能达到极静的境界,“性”和“命”就永远不能相见了。极静的方法就是“无为”法,“无为”法要通过“有为”法才能实现。“有为”法就是要通过回光返照的修炼使天机显现出来,并产生真种,用正确的方法锻炼它就会炼成金丹,然后过三关结圣胎。再进行温养沐浴,就能达到“无为”境界。

P9-12

序言

《太乙金华宗旨》是一部道教养生奇书,传为唐代著名道士吕洞宾所著。吕洞宾是民间传说的“八仙”之一,师从高道钟离权,得到钟离权亲授之金丹秘旨。钟离权和吕洞宾共同创立“钟吕金丹道”,“钟吕金丹道”是道家养生最为实用也最为神秘的功法,它融会了儒释道三家的生命哲理,吸纳了儒释道三家的修炼方法,因此宋以后一直被历代养生家所尊奉。然而金丹道的著作多用象征隐语,其丹诀秘旨,隐晦难懂。本书阐述了“钟吕金丹道”的奥秘,作为道教内丹修炼的一部奇书,《太乙金华宗旨》虽属后起,但其功理功法有不少独创,因而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其方法从上丹田守眉心人手,所论“金华”(金花)、“天心”、“天光”、“回光”等词语为历代丹道所少见,所论“回光”、“守中”、“调息”等功法简明透彻。与其它丹道修炼的道书相比,本书的最大特点是通俗流畅、简明易懂,基本上不用传统丹经的隐语晦言。

《太乙金华宗旨》的成书年代已难确考。今传诸本皆托名吕洞宾,实则为明清以来全真道教龙门派中兴以后,内丹修炼的教传心法,而非成于某一人之手。自清初刊行以来,该书流传甚广,版本众多。当代学者一般将本书的众多版本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净明道派系统,以《道藏辑要》为代表;一个是龙门道派系统,以《道藏续编》为代表。《道藏辑要》由清康熙进士彭定求刊行,嘉庆蒋元庭增刊,光绪成都二仙庵重刻。此一系统的版本还有民国初年姚济苍刻本、慧真子《长生术·续命方》合刊本等。《道藏续编》在道光十一年(1831)由龙门派十一代传人闵一得编辑刊行,据传此本所收之《太乙金华宗旨》最初为明代崇祯举人陶太定刻印。实际上两个系统的版本除第一章外,其它各章文字差别并不大,从其内容看,应当都是龙门派的著作。

《太乙金华宗旨》共13章,每章一个主题,各章之间有交叉。不仅阐述了金丹道养生的原理,而且还介绍了金丹道养生的方法。在养生法理上强调性功,即心神的修炼。因此受到西方精神分析心理学家的青睐。《太乙金华宗旨》在西洋和东洋影响重大。著名来华传教士卫礼贤(Richard Wilhelm)于1929年将该书翻译成德文,著名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荣格(C.G.Jung)发现此书的养生原理与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于是写了一篇很长的“评述”,称此书集中了“东方智能”。1931年英国翻译家贝恩斯(Cary F.baynes)将德文版翻译成英文。德文版和英文版多次重版,在西方引起巨大反响。此后日本学者汤浅泰雄和定方昭夫又将此书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同样畅销。20世纪90年代德文版、英文版、日文版又分别被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发行。

多年来我以研习易道、医道和丹道著作为乐,其中对《周易》、《黄帝内经》、《周易参同契》等经典著述兴味尤浓。稍后接触到《太乙金华宗旨》,顿感直白畅快,此书与《周易参同契》等丹道著作风格迥异,当时即萌生一种欲广告世人的念头,然终因俗务缠身,未能如愿。五年前,承蒙台湾著名政治家朱高正先生抬爱,鼓励我对《太乙金华宗旨》作一重新注译、评介,并在其担任社长的一本杂志上专门辟出版面,连续刊载拙稿,在朱高正先生多方努力下,终于促成拙稿汇集成书得以在台湾问世。2005年又由华厦出版社在大陆出版。基于大众读者的渴求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我把本书重做整理,使其通俗化、大众化、趣味化,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这是再次出版这本书的初衷。

本书上篇对《太乙金华宗旨》每一章首先进行注释、语译,主要依据《道藏辑要》本,并参照《道藏续编》本及其它版本。然后综合各家注解,结合自己的修炼体会,对每一章的养生原理和方法作了评述。同时,对卫礼贤、荣格有关金丹养生的主要观点也做了介绍。下篇对《周易参同契》的炉鼎、药物、火候,内丹修炼的门派、原理、程序和层次做了较详尽的分析介绍。我在撰写此书过程中,尽量将内丹大道与个人的修身体悟相结合,目的是宏扬东方的养生学,并进而建立中国的哲学心理学。但笔者深知这项工作的难度之大,或许这只是一个遥远而美丽的梦吧。

最后我要感谢朱高正先生,感谢华夏出版社和当代世界出版社,感谢张国锋先生,感谢通山先生——本书所附录的卫礼贤、荣格的评述引用了通山先生的译本,感谢胡孚琛先生——本书下篇在介绍内丹时引用了胡先生许多观点……感谢一切为传播“金华”养生而作出贡献的人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养生大智慧(张其成讲太乙金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其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003534
开本 16开
页数 3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9-03-01
首版时间 2009-03-01
印刷时间 200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4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58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6
167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3:3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