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自动检测技术(21世纪高等学校仪器仪表及自动化类专业规划教材)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21世纪高等学校仪器仪表及自动化类专业规划教材之一,既注重检测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充分考虑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的原则,对非常实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和近几年发展较快的软测量技术及智能测试系统的设计与虚拟仪器也作了详细的介绍,本书内容丰富,概念阐述准确,讲解深入浅出,可作为测控技术及仪器、工业自动化等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检测技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选用,还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内容推荐

本书共8章。第1章介绍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检测信号的传输与采集;第3章介绍检测信号的干扰及其抑制技术;第4章介绍检测信号的线性化与温度补偿;第5章介绍特种测量技术;第6章介绍常用的和新的无损检测方法;第7章介绍软测量技术;第8章介绍智能测试系统的设计与虚拟仪器。

本书内容丰富,概念阐述准确,讲解深入浅出,便于阅读。本书既可作为测控技术及仪器、工业自动化等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检测技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选用,还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1.1概述

1.1.1检测技术的含义、作用和地位

1.1.2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形式

1.1.3非电学量电测法的特点

1.1.4自动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1.2测量方法

1.2.1测量的基本概念

1.2.2测量的分类

1.3自动检测系统的基本特性

1.3.1静态特性

1.3.2动态特性

1.4误差

1.4.1误差的概念

1.4.2误差的处理方法

1I4.3减小和消除误差的方法

1.4.4粗大误差

1.5量程自动切换及标度变换

1.5.1量程自动切换

1.5.2标度变换

思考与练习题

第2章 检测信号的传输与采集

2.1检测信号的传输

2.1.1模拟信号的传输方法

2.1.2U/I变换器集成器件

2.1.3u/I变换器的应用

2.1.4数据通信基础

2.1.5现场总线

2.2检测信号的数据采集

2.2.1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

2.2.2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形式

2.2.3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构件

2.2.4数据采集系统的电气隔离

2.2.5ADr&;8XX集成数据采集系统

思考与练习题

第3章 检测信号的干扰及其抑制技术

3.1电子测量系统的干扰与抑制

3.1.1干扰与防护的概念

3.1.2各种常见干扰及其抑制方法

3.2噪声源与噪声耦合方式

3.2.1噪声与信噪比

3.2.2噪声源

3.2.3噪声的叠加

3.2.4噪声耦合方_式

3.3形成干扰的三要素及抑制干扰的措施

3.3.1形成干扰的三要素

3.3.2消除干扰源

3.3.3割断干扰耦合途径

3.3.4提高抗干扰能力

3.4差模干扰与共模干扰

3.4.1差模干扰

3.4.2共模干扰

3.4.3共模干扰抑制比

3.5屏蔽、接地、浮置与其他干扰抑制技术

3.5.1屏蔽技术

3.5.2接地技术

3.5.3浮置技术

3.5.4平衡电路

3.5.5滤波器

3.5.6光电耦合器

3.5.7脉冲电路的噪声抑制技术

3.6电源变压器与工频干扰

3.6.1电源变压器的屏蔽措施

3.6.2电源滤波器的构造及抗干扰特性

3.6.3铁氧体磁珠滤波器及浪涌吸收器

3.7软件抗干扰技术

3.7.1数字滤波技术

3.7.2指令冗余技术

3.7.3软件陷阱技术

思考与练习题

第4章 检测信号的线性化及温度补偿

4.1非线性特性的线性化

4。1.1非线性特性的处理方法

4.1.2非线性特性的硬件补偿

4.1.3非线性特性的软件补偿

4.2温度补偿技术

4.2.1温度补偿方法

4.2.2利用温度补偿环节进行自动补偿的原理

4.2.3温度补偿的实现

思考与练习题

第5章 特种测量技术

5.1数据采样与保持

5.1.1采样过程与采样定理

5.1.2采样一保持器的工作原理

5.1.3采样~保持器的工作过程分析

5.1.4采样一保持器的构成原理

5.2峰值测量

5.2.1峰值测量的意义

5.2.2峰值保持器的工作原理

5.2.3峰值保持器举例

5.3有效值测量

5.3.1有效值测量的意义

5.3.2有效值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

5.4微弱信号检测

5.4.1元器件固有噪声及其规律

5.4.2低噪声放大器

5.4.3频域微弱信号检测

5.4.4时域微弱信号检测

5.5利用噪声进行信号检测

5.5.1概述

5.5.2相关测速

5.5.3噪声温度计

5.6反馈测量技术

5.6.1反馈测量系统

5.6.2逆传感器

5.6.3力平衡式测量系统

5.6.4温度平衡式测量系统

5.6.5热流量平衡式测量系统

思考与练习题

第6章 常用无损检测方法

6.1超声检测

6.1.1超声检测的基础知识

6.1.2超声场及介质的声参量简介

6.1.3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6.1.4由圆形压电晶片产生的声场简介

6.1.5超声波检测方法

6.1.6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

6.2射线检测

6.2.1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

6.2.2X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6.2.3X射线照相检测技术

6.2.4常见缺陷及其影像特征

6.2.5γ射线检测及中子射线检测简介1

6.2.6射线的防护

6.3涡流检测

6.3.1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

6.3.2涡流检测的阻抗分析法

6.3.3涡流检测的应用

6.4声发射检测

6.4.1声发射检测的原理及特点

6.4.2声发射检测定位方法

6.4.3声发射检测仪器

6.4.4声发射检测的应用

6.5红外检测

6.5.1红外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

6.5.2红外无损检测基础

6.5.3红外无损检测仪器

6.5.4红外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6.5.5红外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

6.6激光全息检测

6.6.1激光全息检测的原理与特点

6.6.2激光全息检测方法

6.6.3激光全息检测的应用

6.7其他无损检测方法

6.7.1磁粉检测法

6.7.2微波检测法

6.7.3液体渗透检测法

6.7.4声振检测法

思考与练习题

第7章 软测量技术

7.1概述

7.1.1软测量技术的概念和分类

7.1.2影响软测量仪表性能的因素

7.2软测量方法

7.2.1基于回归分析的软测量方法_

7.2.2基于状态估计的软测量方法

7.2.3基于模式识别的软测量方法

7.2.4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软测量方法

7.2.5基于模糊数学的软测量方法

7.2.6基于过程层析成像的软测量方法

7.2.7基于相关分析的软测量方法

7.2.8基于现代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的软测量方法

思考与练习题

第8章 智能测试系统设计及虚拟仪器

8.1被测信号的种类

8.1.1数字信号

8.1.2模拟信号

8.2智能测试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8.2.1系统硬件组成

8.2.2系统软件组成

8.3智能测试系统的设计原则

8.3.1组建测试系统的基本原则

8.3.2组建测试系统的基本方法

8.4虚拟仪器技术

8.4.1虚拟仪器的概念

8.4.2虚拟仪器的组成

8.4.3虚拟仪器的软件开发平台LabVIEw

8.4.4构建一个简单的虚拟仪器

8.4.5虚拟仪器设计举例

思考与练习题

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自动检测技术(21世纪高等学校仪器仪表及自动化类专业规划教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金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617510
开本 16开
页数 3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8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图书小类
重量 0.5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P274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60
18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4: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