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德艺馨芳(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10周年)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中国文联和中国剧协在应试举办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两位大师的弟子、家人和有关学者的发言,以及各地戏剧研究者为纪念他们所拟定的研究文章。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纪念梅兰芳先生的文章,第二部分是纪念周信芳先生的文章,第三部分则是探讨梅兰芳和周信芳两位大师艺术追求、创造精神的综合性文章,具体包括梅葆琛的《怀念父亲梅兰芳》、李玉芙的《音容教诲永难忘》、曹明的《<霸王别姬>为何成为传世之作》、小王桂卿的《先生的恩德》、沈鸿鑫的《麒派的形成和麒派的特征》等31篇文章。

目录

序 李牧

绝艺长传德为先——深切怀念梅兰芳先生 马少波

怀念父亲梅兰芳 梅葆琛

戏剧改革的先驱——纪念先父梅兰芳诞辰110周年 梅绍武

恩师教诲 终生受益 李毓芳

音容教诲永难忘 李玉芙

慈父心 思师情——陈正薇回忆恩师梅兰芳先生二三事 钱慧

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俞振飞忆梅兰芳 居涌

胡适与梅兰芳 苏育生

梅兰芳在前线——忆1958年梅兰芳先生赴福建前线慰问军民 张润

纪念大师的另一面 刘连拜

人随心动 戏随神移 梅玮

梅兰芳的老唱片 荣俊为

《霸王别姬》为何成为传世之作 曹明

全面地认识梅兰芳 孙觉非

1913年-2003年研究梅兰芳之成果综述 张一帆

周信芳的艺术成就与演剧思想 刘厚生

周信芳谈流派 龚义江

先生的恩德 小王桂卿

京剧与上海 龚中德

麒派的形成和麒派的特征 沈鸿鑫

周信芳的政治热情与艺术创造 安葵

京剧流派演员——从学谭鑫培最好的是周信芳谈起 安志强

袁派、裘派与麒派 马明捷

麒派者,气派也! 蒋锡武

从《斩经堂》感受到的“麒派”风范和周信芳的创造精神 崔伟

麒派艺术在东北的发扬光大 徐冬冰

中国戏曲艺术家的杰出代表——在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何孝充

传承大师风范 开创京剧新纪元——写在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10周年之际 王蕴明

纪念他们 学习他们——为纪念梅兰芳、周信芳110周年诞辰而作 刘乃崇、蒋健兰

向梅兰芳、周信芳二位大师学习 正确认识和处理京剧的承传和革新 陈培仲

梅兰芳、周信芳的现代意识与美学精神 泰华生

编者的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德艺馨芳(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10周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国戏剧家协会理论研究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104024699
开本 32开
页数 2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8-53
丛书名
印张 8.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3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0:4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