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76号魔窟女谍(2008最新推出)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讲述了汪伪“76号”魔窟女谍的种种罪行:叶吉卿媚功探虚实,殊途同归双料敌特;撕肉票敲诈20万,上海在血雨腥风中;郑苹如刺杀丁默村,功未成洒热血;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两女谍相逢提篮桥……本书内容翔实,史料丰富,把女汉奸、女特务的那种阴险毒辣描写得淋漓尽致。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讲述了汪伪“76号”魔窟女谍的种种罪行:叶吉卿媚功探虚实,殊途同归双料敌特;撕肉票敲诈20万,上海在血雨腥风中;郑苹如刺杀丁默村,功未成洒热血;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两女谍相逢提篮桥……

目录

引子/1

一 他真的蟾宫折桂/1

二 人间喜事占了几件/4

三 魔窟女王降生/9

四 逛邑庙两老议亲/12

五 救了晕倒的饿汉/15

六 试才学喜交好运/18

七 春梦有痕少女钟情/21

八 在东亚同文书院/25

九 初试阃威/30

一0 喜度蜜月赴苏留学/35

一一 异国逢知己/40

一二 接线失手身陷巡捕房/47

一三 大开香堂投身青帮/52

一四 改换门庭入“中统”/56

一五 露了马脚的一箭三雕计/61

一六 赔了夫人又折财/66

一七 醋海风波/70

一八 女间谍“感化”李士群/78

一九 溜出南京名利双收/83

二0 叶吉卿媚功探虚实/89

二一 潜逃香港投奔日寇/93

二二 殊途同归双料敌特/99

二三 保险房子漏风叶吉卿再次救夫/104

二四 四方接线网罗羽翼/110

二五 土肥原青睐叶吉卿/115

二六 “76号”开张/120

二七 佘爱珍——吴四宝的灵魂/126

二八 撕肉票敲诈20万/131

二九 上海在血雨腥风中/137

三0 沈耕梅与“柏油桶”/143

三一 茅丽瑛被刺/148

三二 在东京取得尚方剑/153

三三 行刺丁默村/157

三四 郑苹如就义/162

三五 两个女“向导”与四个党官/167

三六 李公馆的不速之客/173

三七 失而复得的部长官衔/178

三八 蒋介石派来的秘密使者/18l

三九 渝宁合演的闹剧/187

四0 炮制“清乡”计划/191

四一 赏明月女魔头面授机宜/197

四二 汪逆视察“清乡”/200

四三 蹊跷的横林事件/205

四四 私见军统代表/212

四五 灯熄了,只有淡淡的月光/217

四六 破获军统上海区/222

四七 扩大战果又建大功/228

四八 秘闻:日蒋双方架“热线”/233

四九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当天/239

五0 无耻徒替代孝子/244

五一 劫黄金奴才犯上/249

五二 “格件事干得真漂亮!”/255

五三 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着/261

五四 李士群暴毙/266

五五 死后余波/271

尾声:相逢提篮桥/276

后记/281

试读章节

寂静的上海之夜。

天空低悬着一弯细细的上弦月,显得十分安闲而宁静。

李士群与叶吉卿并头共枕在喁喁细语。他从苏联回国已经一个月。

“你答应我,从今后不要再做共产党的事了。全家都为你担惊受怕。”叶吉卿柔情地说。

“这恐怕……”李士群欲言又止。

“恐怕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父亲过世,全部财产都是我们的。再说共产党又能给你什么好处?”

这倒触及了李士群的痛处。他从苏联留学回来,凭着他特种警察学校毕业的资历,满以为要重用,至少特科负责人这位置要让给他,结果使他大失所望,党派他以“蜀闻通讯社”记者的身份从事收集情报的活动。

“好处当然谈不到。不过嘛,一时也不好脱身,否则党的纪律……”

叶吉卿也知道这一点。她说:“这也好。慢慢地找机会吧。”

当时上海滩上的通讯社多如牛毛,只要得到租界当局同意,领得一纸登记证就可活动。正规一些的通讯社还发些稿件,有的干脆只是把通讯社作为赚钱的工具。自然“蜀闻通讯社”不是后一类,党利用记者可以出入公私机关的身份进行地下活动。

且说李士群能说会道,凭借记者身份收集到了不少情报。不过,事情总是有一利必有一弊。他进行公开活动,自己也就暴露在众人面前。几个月后,租界工部局巡捕房的密探就盯上了他。

原来李士群去苏联前,在特科的红队执行任务,活动地区就是公共租界,有几次曾被巡捕房的便衣识破,幸亏他机灵,顺利逃脱。这次隔两年后,他又重返旧地,仗着自己熟悉上海情况,又是记者,一时大意而被密探发觉。不过密探也没有轻易下手,只是在暗中监视他。

这天,李士群奉组织之命去二马路昼锦里宝隆旅馆和一位苏区来的同志接线。那天,他的心情特别好,一路吹着口哨,兴冲冲地直闯进旅馆来。照理他应该看看这个房间窗台上的暗号——是否摆着一盆花。但他根本没有看就一头闯了进去。踏进房门,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混乱景象,桌翻椅倒,看来这里有过一番搏斗。他立刻退了出来,然而已经迟了,埋伏门外的暗探一涌而人。他们人多势众,李士群束手就擒。

当晚,李士群被关押在工部局的拘留所里。那位苏区来的同志早在一小时前已被捕。

李士群两个晚上没有回叶公馆,这可急坏了叶吉卿。她知道已经出事了,派人到处打听,但没有下落。

受了两次拷打,李士群被关在一个阴暗潮湿的牢房里。他昏昏沉沉地躺在地上。

“喂,起来吃饭。”囚室外有人大声喊。

李士群睁眼一看,是个胖胖的中年人,像是个厨师。

他还没有走。“你要把饭吃完,慢慢地吃,不要噎了。”他的声音放低了。

“等会我来收碗。”他又说。

他走了。李士群爬了过去。这粗糙的黄米饭加一块萝卜干,他哪里吃得下。但想起这人刚才的话,便用筷子翻碗里的饭,结果发现一个铅笔头,一个小纸团。他一下子明白了。

李士群赶快写了几个字:“速来营救,迟则引渡。”仍然塞在剩下的饭里。

不一会,这送饭的就来收碗。“怎么,你没有把饭吃完?”李士群低声说:“请送四马路西湖春茶叶店单桂,可拿赏金。”“同志,能救你出去,就是最大的奖赏。”原来是内线的同志,李士群流下了感激的眼泪。

这边叶吉卿知道了李士群的下落,立刻设法营救。叶家虽有钱财,但租界工部局方面却无路可通。

叶吉卿灵机一动,前来找恒丰钱庄的韩杰。他是叶府的世交,又是老上海,各方面兜得转。

韩杰听叶吉卿说了一番详细情况,捋须笑道,“吉卿,你轻易不会来找我的。究竟是夫妻情份。不过……”

“老伯,人家急死了。你快说嘛,有什么办法救人。”叶吉卿央求他。

“让我想想。”韩杰闭目沉思,忽睁开眼,自言自语道:“非找他不行。”

“找谁?’

“你知道青帮通字辈的大亨季云卿吗?”

“这,我不知道。什么叫青帮?”

“好,我就同你说一说。”他抽了几口香烟,又喝了几口茶,开始讲起青帮的帮史来。

“青帮”又称“清帮”,是清代漕运(运输“皇粮”)水手的一种行会秘密结社,约建于清雍正初年,为清王室沿运河护粮,被称为“安清”,所以“青帮”是讹传,应称为“清帮’。

青帮的始祖是罗匡,年轻时做过两湖游勇把总,为人仗义疏财,广交各地好汉,只要义气相投无不结为金兰。后来皈依道教,在杭州灵隐修道,有三个结义兄弟前来拜他为师,先被他拒绝,这三人求师心坚,跪在门外,三昼夜不进饮食,结果感动罗匡,终于收他们为徒。这三人是:翁岩(另说是翁诚嘉);钱坚(另说是钱德正);潘清(另说是潘德林)。

三人在山中学道三年后,奉师命上京求取功名。当时正好清政府悬榜招贤,加强漕运,招聘南北大运河上的护粮师。三人揭榜,承办了漕运。清政府又允许他们三人开设香堂,广收门徒。翁岩按八仙之数收8名,钱坚按二十八宿之数收28名,潘清按三十六天罡之数收36名。三人共收徒72人。下立三堂:翁佑堂、潘安堂、钱保堂。三堂之下,另设六部,即“引见部”、“传道部”、“掌布部”、“用印部”、“司礼部”和“监视部”。以后,徒弟又收徒弟,形成一股庞大的势力。

P47-50

后记

这些年我主要从事纪实文学与传记文学的写作,从广义言,传记文学也即是纪实文学。

我对纪实文学的爱好是写作的动力,还一向认为真实是文学的生命。纪实文学以其信而有据的事实,加上合理的必要的艺术想象,使人物与事件更集中地得到反映,使文学的社会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我在写作中就服膺这个原则。

近年出现许多“戏说”的作品,使读者真伪难辨,这是对纪实文学的亵渎。

说到本书的写作,却有一番因缘。

八年抗战中,我并没有在上海。但汪伪“76号”特工总部与李士群、叶吉卿夫妇的种种罪行与丑闻在当时我就有所耳闻。抗战胜利的翌年(1946),我到上海不久,就去看了沪西极司非尔路上的76号原址,只是房舍依旧,内部已看不出当年这杀人魔窟的旧迹。嗣后不久,我又有机会看到了叶吉卿。

那是1946年的春夏之交,我以记者身份旁听了上海法院对叶吉卿的审讯。当她出现在法庭时,我惊呆了。眼前的叶吉卿,瘦弱、文静、穿着极其朴素。法官指出她的种种罪行,她一一俯首承认,始终未辩一词。当时我想,如果不是早已知道她的种种罪行,眼前的她实在难使我相信,会是一个阴险毒辣臭名昭著的女汉奸、女特务。这强烈的心理反差,使我产生了探索这个人物奥秘的初衷。

但这只是思想中的一个闪念,下决心写她却是在经历了四十多个寒暑之后。

那次我重游苏州古城,与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友漫步人民路上,来到饮马桥附近,我忽然想起问道:“你知道当年汪伪特工头子李士群的公馆吗?”“你问得太巧了,就在前面几十步,现在是苏州人大常委会。”“啊!就是这里。”我大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觉。当时我们就进去参观浏览了一番。

这位老苏州还给我讲了有关叶吉卿的一些佚事。我终于下了写这个神秘人物的决心。

于是我搜索记忆、翻检档案、阅读有关书籍、普访知情人。材料大体完备后,又进行了鉴别、筛选,最后才开始动笔。十余年前曾以《“76号”魔窟女主人》为书名与读者见面。

现经修改,补充史料之后又以《“76号”魔窟女谍》为书名重新问世,内容已更具真实性和可读性。

李伟

2007年6月于南京

时年83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76号魔窟女谍(2008最新推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6053112
开本 16开
页数 2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3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0
16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6: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