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工作就是战斗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旨在从真实的战斗中汲取成功的关键因素,探寻更具实效性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方法。那些从战斗当中淬炼出来的战斗精神和战斗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在职场之中获得赞誉和尊敬,更有助于我们在较高的层次上实现人生价值和终极追求。

内容推荐

本书旨在从真实的战斗中汲取成功的关键因素,探寻更具实效性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方法,帮助职场中的人士获得赞誉和尊敬,实现更高层次的人生价值和追求。

本书案例丰富,论述深刻,介绍了优秀的企业家、学者、军人等从军队精神中汲取的人生启迪和智慧,是帮助你我驰骋职场、实觋梦想的“生存手册”。

目录

第一章 职业化:打硬仗的前提

 ·“狙击之神”:一个英雄的诞生

 ·严长寿的崛起:从“小弟”到“教父”

 ·“无边界”学习:来自韦尔奇的忠告

 ·职业化:成为敢打硬仗的员工

第二章 专注力:必备的AK-47

 ·专心致志:被锁定的AK-47

 ·永不放弃:乔安妮·凯瑟琳·罗琳的成功魔法

 ·咬定青山不放松:“分解”与“调配”的艺术

第三章 斗志:王者之利器

 ·赤胆雄心:出击的“巴顿剑”

 ·唐纳德·特朗普:激情洋溢的商界“不死鸟”

 ·成就自我:做个积极的工作狂

第四章 速度:拖延是大敌

 ·兵贵神速:效率就是生命

 ·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一场激烈的效率之战

 ·病毒事件:效率成就的历史瞬间

 ·最好的执行:保证完成任务

第五章 团结:斯巴达的力量

 ·力量之源:组建斯巴达方阵

 ·“地产双雄”:朋友合心,其利断金

 ·树立团队精神,才有“战斗力”

第六章 干法:行动改写历史

 ·亚历山大:敢于亮剑的帝国开创者

 ·美第奇家族:用胆识和魄力改变历史

 ·狭路相逢勇者胜:做敢想敢干的员工

第七章 智慧:征服者的资本

 ·上兵伐谋:古巴导弹危机

 ·兰登书屋:智慧成就的传奇

 ·奇思妙想:在平凡中创造奇迹

第八章 荣誉:让你超越平庸

 ·超越自我:与碌碌无为说再见

 ·约翰·福布斯·纳什:荣誉是引领我们“战斗”的导师

 ·为荣誉而战:不是每个人都伟大,但每个人都能伟大

第九章 创新:勇于超越自我

 ·“陆战之王”:被改造的拖拉机

 ·挑战自我:“世界上最年轻的画家”的制胜法则

 ·积极创新:站在巨人和对手的肩膀之上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张桃芳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狙击英雄。他于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3年1月29日随志愿军第24军参加朝鲜金化郡上甘岭狙击战,截至5月25日,在3个月零26天的时间里——除去开会、集训等活动外,实际射击时间32天——共耗弹442发,歼敌214名,创造了朝鲜前线我军狙击杀敌的最高纪录。是年,志愿军总部为其荣记特等功,并授予“二级狙击英雄”的荣誉称号。同时,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也决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莫辛·纳甘步枪曾造就了前苏联平民英雄瓦西里,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它再次为一名普通战士赢得了“狙击之神”的称号。

关于这位年轻战士的传奇经历,最值得描述的是1953年初夏的一天。这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张桃芳照例一早就上了前线。他刚到狙击位置,就有一连串的子弹贴着他的头皮飞了过去。张桃芳感到一种不祥的气氛,迅速卧倒在交通沟里。交通沟里丢着一顶钢盔,张桃芳用步枪将它挑出交通沟,试图用这种方法引诱对方暴露目标。可这次钢盔晃了半天,对方却一枪未发,显然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狙击手,这种小把戏根本糊弄不了他。

张桃芳没有办法,只得冒险制造一个假动作。他先在交通沟里匍匐前进,然后突然蹿起,几个箭步穿过一小段空地。就在他蹿起的瞬间,对面的枪开始连续点射,子弹紧随他的脚步,打得尘土飞扬。张桃芳身子一斜,像被击中似地摔进了狙击位置左边的掩体里。这个假动作一时转移了对方的视线,张桃芳开始慢慢从掩体里探出头,搜索对面的阵地。他首先观察了美军阵地的机枪掩体,有两挺机枪正向其他方向射击。张桃芳没有出枪,因为那在某种程度上只是诱饵,而真正的对手肯定躲在其他地方。只要他一开枪。马上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张桃芳耐心地搜索着,终于在对面山头两块岩石的缝隙之间,发现了狙击手的位置。张桃芳立即出枪,将枪口对准了对手的脑袋。然而,就在他扣动扳机的一刹那,对手发现了他,脑袋偏向一边,躲了过去。紧接着对手出枪,张桃芳再次被压制到掩体之内,只要稍微露头,立即就会引来一长串的射击。

过了一段时间,张桃芳发现对手似乎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狙击位置的左侧,也就是他现在所呆的位置,而对狙击位置的右侧射击的次数不多,并且中间会有一个时间间隙。他在沙袋的掩护下,慢慢爬到狙击位置的右侧,将步枪贴着砂袋伸了出去,但没有开枪。他希望通过这个动作来判定这究竟是对方的真正疏漏,还是为他所设下的一个圈套。张桃芳等了很长一段时间,狙击枪的弹着点表明,对手的确没有发现他已变换位置。时机终于成熟了。当对手刚刚在狙击位置的右侧打了一个点射,把枪口转向左侧时,张桃芳迅速起身,枪托抵肩,扣动了扳机。几乎就在同时,对手也发现了张桃芳,但慢出的零点几秒还是使张桃芳要了他的命。

张桃芳的枪法在24军赫赫有名,甚至惊动过当时的军长皮定均。他听说24军214团出了一个神枪手,感到十分惊讶,就拿出一双毛皮靴,吩咐参谋去前线看看这个张桃芳是不是真像传说中的那么厉害:“要是真的,就把这双皮靴奖给他,要是假的,皮靴还拿回来!”

参谋拿着皮靴来到张桃芳所在的阵地,说明了来意。张桃芳二话不说,提着枪上了狙击位置。没过多久,山谷中就出现了一个拾干柴的美国兵。张桃芳说:“注意!我要射击了!”当时的射击条件不是特别好,敌人在小树林里穿行,时而起身,时而伏地。挑这样一个目标,着实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参谋问张桃芳:“打这个有没有把握?”“打了你看!”说完,一发子弹刺破沉寂的空气,像利剑一样击中了美国士兵的胸膛。参谋回来告诉皮定均,张桃芳这个神枪手,果然名不虚传。

张桃芳1931年生于江苏兴化,到1951年3月参加志愿军,他的年龄并不大,军龄也比较短。他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练就一手好枪法,靠的就是刻苦学习。  张桃芳所在连队据守的阵地,是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牺牲的597.9高地。从进入阵地的那一刻开始,这位年轻战士就对狙击这一行当入了迷。只要一有空闲,他不是向老狙击手请教射击要领,就是端着步枪瞄个不停,并对一些专业问题进行思考。因此,当他真正走上战场时,很快就能进入角色。

连队里的干部感觉张桃芳是可造之材,立刻选送他到团里举办的射击训练班深造。在训练班中,他与其他射击高手相互切磋、交流经验,技术又有进步。训练班结束时,团长亲自考核射手们的枪法。轮到张桃芳时,他没有打靶,而是5枪击落了4只飞鸟,让在场的所有人惊叹不已。回到阵地后,张桃芳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每次出战均有斩获,很快闯过了毙敌100的关口,在志愿军狙击手中崭露头角。不过,对张桃芳的最大肯定,还是来自敌人方面。尽管不知道张桃芳是谁,但597.9高地有位狙击手,枪法如神,他们却一清二楚,甚至还专门调集狙击高手,决意扼杀这位射击天才。但对决的结果表明,天才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P3-5

序言

商场如战场,军人是天生的商人。

一项调查显示,全球500强企业中有近1/3的企业,其高层管理者拥有军人背景。在中国,海尔的张瑞敏、联想的柳传志、万科的王石、华为的任正非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家都有过或长或短的军旅生涯。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100多年前,当大型企业首次出现时,它们能够模仿的唯一组织结构就是军队。

对于从军队建设中获得经验的市场参与者来说,他们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或从事相关工作时,必然自觉不自觉地将独特的军事文化带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1961年,17岁的柳传志被保送到军事院校学习。一直到1966年,在最具可塑性的人生阶段,柳传志接受了长达5年的军事锻造与锤炼。在创办联想,并使它成为中国最具号召力的企业之后,这位“教父”级的企业家说:“企业成功跟我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全部。这一定的关系之中,跟我在军队里养成的性格又有一定的关系。”

柳传志曾多次谈到: “那些战士根本不怕死,一个个往上冲,这种冲的劲头不得了,为达到目标不顾一切。我们在联想办企业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口号——‘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就是说当你全心要做某件事的时候,就得一往无前,不顾一切。”这种打硬仗的精神,正是军人在激烈的战斗中必备的。

除了战斗精神之外,作为双刃剑的战争还留下了可以使我们在市场博弈中大获全胜、全身而退的战斗思想和战斗策略。

1988年,任正非创办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接受了长达十几年的军事教育和军事训练,不仅使他具备了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更使他具备了军事家的雄谋大略。

“在战场上,军人的使命是捍卫国家主权的尊严;在市场上,企业家的使命则是捍卫企业的市场地位。在现代商战中,只有技术自立,才是根本,没有自己的科研支撑体系,企业地位就是一句空话。”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的华为年销售额达数百亿美元,成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设备和电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切切实实地做到了企业自立。

除了战略决策,任正非的管理理念同样得益于军队的管理思想,他从军队继承的“攻无不克”的战斗思想成为华为强大执行力的源泉。在任正非看来,所有的事情都有困难,光喊困难而不去努力克服的员工不是一个称职的员工,只有一切行动听指挥、雷厉风行的员工才能“战无不胜”。

和大多数管理者提倡人文化管理不同,任正非更喜欢充满狼性精神的军事化管理,“因为狼有让自己活下去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这种凶悍的企业文化,不仅使华为在中国内地赢得成功,甚至在它国际化的初期也一度令跨国巨头寝食难安。

对柳传志和任正非这些军人出身的知名企业家来说,他们的共同特点在于把工作当成战斗。尽管在职场之中没有枪林弹雨、血肉横飞,但自由竞争的环境和战争一样无情。当然,自由竞争的环境也为每一个人提供了竞技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之上,只要你有坚强的意志、明确的目标和实现这一个目标所需的智慧和才华,你就完全有可能从人群当中脱颖而出。

本书的写作虽然旨在从真实的战斗中汲取成功的关键因素,探寻更具实效性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方法。这里的“工作”固然主要是指惯常意义、职场之中的谋生手段,但也包括了人们经由自我奋斗实现人生价值的诸种努力。

因此,那些从战斗当中淬炼出来的战斗精神和战斗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在职场之中获得赞誉和尊敬,更有助于我们在较高的层次上实现人生价值和终极追求。

书评(媒体评论)

《工作就是战斗》告诉我们,只有打硬仗,才能成就自己辉煌的人生。

——“中国百强培训师”唐渊

职场如战场,稍一失手就会付出惨痛代价。只有参照《工作就是战斗》那样做,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畅销书《忠诚胜于能力》作者邱庆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工作就是战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渭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272072
开本 16开
页数 1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8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6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7: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