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清未解之谜(解大清三百年历史疑云珍藏版)
内容
编辑推荐

大清三百年岁月,能积淀下多少悬谜?十二朝帝后,又孕育出多少疑案?官史煌煌,总有不敢说,不便说,故意不说之处;野史芸芸,又有不会说,不好说,有心胡说之事。所以,这个大清,说来说去。

本书欲通过讲述大清未解之谜,拂去天朝那层黑重的尘埃,把大清朝野那些鲜为人知或者虽为人知却知之不多的历史之谜、人性之谜,综合立体地、互相联系地,同时又轻松有趣地展现在大家面前,非特为猎奇也,实在是想让大家在捧卷展读之后,能够多一点对历史的思考,多一分对人性的认知,多一些有益于自我的养分。

内容推荐

难怪乎这几年老百姓这样“恋清忘返”,原来这个大清在三百年岁月里,遗留了如此多的谜云疑团:天皇贵胄的乾隆爷传说“原是清龙汉凤根”?西太后为何仅仅比光绪皇帝多活了一天?四大名妓各自落得什么下场?中兴名臣曾国藩雄兵在握,尾大不掉,却为什么不顺势而起,夺位自立……这就是历史之谜,更是人性之谜!不熟稔历史,不可以解此谜;不谙知人性,不足以解此谜!

目录

一 大清帝王未解之谜

 1.努尔哈赤杀子之谜/2

 2.努尔哈赤战死之谜/3

 3.皇太极登基之谜/4

 4.顺治下落之谜/6

 5.康熙即位之谜/12

 6.康熙废立太子之谜/14

 7.康熙崩毙之谜/19

 8.雍正杀子之谜/21

 9.雍正密任道士参政之谜/22

 10.雍正囚弟之谜/24

 11.雍正暴死之谜/27

 12.乾隆偷情私生子之谜/30

 13.乾隆翻案之谜/34

 14.乾隆九进孔府之谜/37

 15.嘉庆猝死之谜/39

 16.道光登基之谜/43

 17.咸丰即位之谜/45

 18.同治死因之谜/48

 19.光绪“衣带诏”之谜/54

 20.光绪猝崩之谜/55

 21.溥仪婚情之谜/60

 22.溥仪葬地之谜/62

二 大清后妃未解之谜

 1.孝庄辅子即位之谜/66

 2.孝庄下嫁之谜/70

 3.董鄂妃入宫之谜/72

 4.孝庄无陵寝之谜/75

 5.景陵四十八妃之谜/76

 6.景陵双妃之谜/83

 7.乾隆孝贤纯皇后之谜/85

 8.乾隆宠爱香妃之谜/92

 9.咸丰“四春娘娘”之谜/98

 10.丽妃被害之谜/99

 11.慈安太后暴卒之谜/100

 12.慈禧家世之谜/105

 13.慈禧发迹之谜/106

 14.慈禧“变革”之谜/108

 15.慈禧死亡之谜/111

 16.慈禧墓陵藏宝之谜/112

 17.珍妃坠井之谜/118

三 大清将相臣子未解之谜

 1.“铁帽子王”封爵之谜/126

 2.多铎谋帝位之谜/128

 3.杨光先死因之谜/131

 4.八阿哥允■下场之谜/132

 5.九阿哥允■下场之谜/135

 6.权臣年羹尧赐死之谜/138

 7.大清第一贪和珅之谜/139

 8.吴可读尸谏之谜/148

 9.“曾剃头”绰号之谜/149

 10.曾国藩不称帝之谜/151

 11.左宗棠遭冷遇之谜/153

 12.安维峻请诛李鸿章疏之谜/155

 13.丁汝昌写降书之谜/157

 14.袁世凯“告密”之谜/159

 15.刘步蟾功过之谜/161

 16.赵舒翘结局之谜/163

 17.吴禄贞被刺之谜/165

 18.康有为脱险之谜/166

 19.康有为“围园杀后”之谜/168

 20.康梁反目之谜/170

 21.安德海结局之谜/173

 22.李莲英结局之谜/175

 23.太监“小德张”得势之谜/177

 24.寇太监死谏之谜/179

四 大清宫野朝外未解之谜

 1.名妓陈圆圆之谜/182

 2.名妓柳如是之谜/186

 3.名妓董小宛之谜/188

 4.名妓赛金花之谜/194

 5.名妓杨翠喜风流案之谜/196

 6.《明史》和《南山集》案冤死之谜/198

 7.吕留良、曾静冤狱之谜/202

 8.“舅姨子孙”之谜/204

 9.“千丁人夫”之谜/205

 10.郑成功“黑人部队”之谜/206

 11.郑成功猝亡之谜/208

 12.西捻首领张宗禹结局之谜/210

 13.太平天国“万岁”之谜/212

 14.洪秀全死亡之谜/214

 15.石达开投降之谜/215

 16.石达开出走之谜/218

 17.石达开与四姑娘之谜/221

 18.《李秀成自述》真伪之谜/223

 19.“诛杨密诏”之谜/224

 20.幼天主洪天贵福结局之谜/228

 21.太平天国王朝“宫闱”之谜/230

 22.大刀王五之谜/236

五 大清人文典俗未解之谜

 1.《康熙字典》收字之谜/244

 2.《红楼梦》作者之谜/245

 3.曹雪芹与高鹗之谜/247

 4.《红楼梦》中“大观园”之谜/249

 5.蒲松龄族身之谜/251

 6.蒲松龄屡考屡败之谜/253

 7.《聊斋志异》成书之谜/255

 8.郑板桥“难得糊涂”之谜/257

 9.京剧“二黄”之谜/259

 10.王国维沉湖自尽之谜/261

 11.太监娶妻之谜/263

 12.大清满汉风俗之谜/267

 13.清东陵风水之谜/271

 14.清西陵之谜/276

 15.清陵丧葬奇诞怪异之谜/282

 16.清初帝王火葬之谜/287

 17.故宫之谜/289

 18.古都建筑之谜/293

 19.最早中西文化翻译之谜/297

 20.坎儿井之谜/299

试读章节

1.努尔哈赤杀子之谜

褚英勇武善战,功绩赫赫,为努尔哈赤完成女真诸部统一大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可称得上是建立后金汗国的卓越功臣,因而努尔哈赤对他屡有封赐。正值褚英头角崭露、顾盼自雄之时,努尔哈赤却将其幽禁于高墙之内,并于两年后即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置于死地,终年三十六岁。努尔哈赤为什么要杀死这样一个得力助手呢?由于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所以他的死一直笼罩着一层厚厚的迷雾。

褚英自幼跟随父亲东征西杀,十八岁就因战功赐号洪巴图鲁,封贝勒。在与乌拉部的战斗中,和代善一起,鼓舞士气,奋勇杀敌,得到斩三千级、获马五千匹、甲三千副的战绩,凯旋归来,受到努尔哈赤的嘉奖,再赐号阿尔哈图土门,意为广略,所以褚英常被称做广略贝勒。

由于褚英屡有战功,又是长子,早在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年过半百的努尔哈赤就委任他执政,想要树立他的威信,锻炼他的能力。但这位长子令他的父亲失望了。褚英最大的毛病是心胸狭窄而欲望太大,总嫌分给他的部属、国人、牧群、财产少了,总想从所得比他少的诸弟那里索取更多的东西。努尔哈赤也认为褚英不适于执掌大政,但由于嫡长继承陈例,仍命长子褚英执政,希望他执掌大政后,能改掉心胸狭隘的毛病。然事与愿违,他执政后褊狭依旧,且心术不正,强迫四个弟弟(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向自己立誓:“不得违抗兄长的话,更不许将兄长所说的各种话告诉父汗。”还声称:“凡与我不友善的弟弟们,以及对我不好的大臣们,待我坐上汗位以后,均将之处死。”天长日久,众人的不满情绪累积起来,终于压不住了。褚英的四个弟弟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和努尔哈赤所倚任的五大臣,终于联合起来向汗王控告褚英,其中一句最要紧的话就是:“担心汗王死后,我等的性命难保。”努尔哈赤大怒,斥责褚英道:“你这样威胁自己的四个弟弟,以及父亲任用的五大臣,我怎么能让你执政呢?我就是不能打仗,不能料理国事,年纪大了,也不把国家大政移交给你。”他无法再信任这个激起众怒、没有执政才能的长子。当年秋天出征乌拉时,褚英被留下与代善守城;第二年努尔哈赤亲征乌拉,也不让褚英参加。从此,褚英实际上已被取消了储君的资格。

褚英性格极为暴烈,被父亲训斥后,他不但不认错、不低头,反而书写咒语诅咒父亲、诸弟和五大臣,并将咒语焚烧告天,以发泄心头的仇恨。他盼望努尔哈赤亲征乌拉失败,并策动亲信,阴谋在父亲大军兵败而归时,守住城门,不让父亲和诸弟进城。这些亲信自然心怀恐惧,后来一个参与此事的僚友因恐惧而留遗书自缢,其他几个参与者见势不妙,便一起向努尔哈赤坦白其中的阴谋,主动告发了褚英的全部罪行。

努尔哈赤又一次勃然大怒了,他立刻将褚英幽禁。经过深思熟虑,他看清了长子的存在会危及国家、诸子和众大臣的安全;褚英不死,人人自危。终于在公元1615年8月,下令处死了褚英。这一年,褚英三十六岁,汗王五十七岁。如此可以推断,褚英被杀的根本原因应该是他威胁了努尔哈赤的权力和地位,所以引来了杀身之祸。

2.努尔哈赤战死之谜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战火四起。明崇祯皇帝继位后,他也希望励精图治振兴大业,但一来积重难返,二来崇祯帝刚愎自用,不善用人,因此虽然他勤勉于政务,但仍然挽不回局势。与此同时,北方的女真族却日渐强大。满洲民族英雄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开疆拓土,统一了女真各部,并对中原大地虎视眈眈。

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见时机成熟,亲率八旗精锐西征,连续攻克了锦州、大小凌河、杏山、连山、塔山等,所向披靡,势不可挡,这更使努尔哈赤雄心勃勃。二月,清兵攻到宁远城下。当时明朝大将袁崇焕守城,守兵只有二万人。二十日,努尔哈赤命令攻城,袁崇焕命家丁罗立施发红夷大炮,击退敌人。后来清兵进抵城下,袁崇焕一面命士兵扔下棉油火把焚烧敌人战具,一面组织敢死队出城杀敌,击退清兵。二十一日,清军乘夜出击,但仍以失败告终。二十六日,清军被迫退兵。(《清朝史话》)

同年八月,努尔哈赤死于距沈阳四十公里外的瑷鸡堡,终年六十八岁。关于努尔哈赤之死,众说纷纭,但都与宁远战役有关。

据说,努尔哈赤在此役中中弹负伤,不治而亡。张岱的《袁崇焕列传》中说,大炮击中清军的黄龙幕,伤一裨王。《中国皇帝要录》、《历代帝王传记》等均持此说,认为努尔哈赤在此役中负重伤,于是撤回沈阳,不久病死。《明熹宗实录》中则写道,大炮击毙清军一大头目,清兵用红布包裹抬走,放声大哭。有人推测,死者就是努尔哈赤。

而日本学者稻叶君山《清朝全史》引朝鲜人记载,有名叫韩瑷的译官,被袁崇焕请到了宁远,亲眼见到清军被诱入外城。守城兵士先从城墙往下投掷矢石,又发地炮,杀得清兵人仰马翻,于是撤退。第二天,袁崇焕派使者献礼物给努尔哈赤,说:“老将久横天下,今日败于小子,岂非数耶?”努尔哈赤本已负重伤,见到礼物,又听到这些讥讽之语,于是愤怒而死。(《清代帝王后妃传》)

依据清太祖武皇帝、高皇帝两朝实录,宁远之役,的确让努尔哈赤恼恨不已,但随后他仍在继续征战。六月,蒙古科尔沁部的台吉奥巴晋见时,努尔哈赤还亲率贝勒大臣出郊相迎十里,并对其说:“今尔我无恙,得相会足矣!”说明宁远之役并未受到重伤。

也有史书说努尔哈赤是死于疽发背死。宁远兵败,使努尔哈赤精神上大受创伤。他对诸贝勒大臣说:“朕自二十五岁征伐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独宁远一城不能下耶!”(《三朝辽事实录》)他心情始终郁愤难平。又因长期鞍马劳累,且年事已高,于是积劳成疾。这年七月,身患毒疽,二十三日往清河汤泉疗养。八月初七,病情加重。十一日,乘船顺太子河而下,欲返沈阳,行至瑷鸡堡死去。(《清代皇帝传略》)努尔哈赤患的病叫“肉毒瘤”,俗称“搭背疮”,是老年人的危难大症,极难治愈。宁远兵败,努尔哈赤心怀愤恨,也是诱发此病的重要原因。

努尔哈赤在宁远之役受挫,忧郁而死。他死后第二年,皇太极由广宁进兵围攻宁远,实现了其父亲没有实现的遗愿。

努尔哈赤死后,被他的后代奉为太祖,谥号武皇帝,康熙元年(1662年)改谥号为高皇帝。(P1-3)

序言

大清三百年岁月,能积淀下多少悬谜?十二朝帝后,又孕育出多少疑案?官史煌煌,总有不敢说,不便说,故意不说之处;野史芸芸,又有不会说,不好说,有心胡说之事。所以,这个大清,说来说去。总还是说不太清。但也正因如此,才说不尽,也听不够,也才有了我们这部换一种说法的《大清未解之谜》。

大清国发轫于山海关外明廷治下的偏远卫所建州卫,其核心统治力量是源自女真的满洲贵族集团,因此立国之初曾沿袭金人国号,称为后金。就是这样一个曾被明统治者们蔑视为“尽多食膻饮血之辈”的“蕞尔小族”,最终竟然叩开了金汤石垒的山海关,席卷中原,雄踞九州,一统天下二百余年!

为什么被称做“外化蛮夷”的大清君臣,能够笼络千千万万自诩为“炎黄嫡胄”的中原士子,使之死心塌地为其效忠?又为什么曾经坦受万邦来贺的天朝大国,却被洋夷们的坚船利炮打得焦头烂额?其中必有奥妙,更有万千未解之谜。

君可知,天皇贵胄的乾隆爷传说“原是清龙汉凤根”?又可知,西太后为何仅仅比光绪皇帝多活了一天?咸丰皇帝宠幸的后宫粉黛中,到底有没有号称“四春”的汉族美女?安德海、李莲英这些大内总管的结局是怎样的?中兴名臣曾国藩雄兵在握,尾大不掉,却为什么不顺势而起,夺位自立?太平天国到底有几个万岁?忠王李秀成究竟是英雄还是叛徒?四大名妓各自落得什么下场?郑成功怎么会拥有一支黑人部队?吕留良是怎样身遭万劫不复的文字狱的?……

这就是历史之谜,更是人性之谜!不熟稔历史,不可以解此谜;不谙知人性,不足以解此谜!我们这部书正欲通过讲述大清未解之谜,拂去天朝那层黑重的尘埃,把大清朝野那些鲜为人知或者虽为人知却知之不多的历史之谜、人性之谜,综合立体地、互相联系地,同时又轻松有趣地展现在大家面前,非特为猎奇也,实在是想让大家在捧卷展读之后,能够多一点对历史的思考,多一分对人性的认知,多一些有益于自我的养分,读者有所收获,编者夫复何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清未解之谜(解大清三百年历史疑云珍藏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浩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23929
开本 16开
页数 3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49.09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5: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