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无关风月/人物人性人文散文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无论是女人或男人,往往都会显得纷繁复杂,千差万别,有的多么善良,有的却如此凶恶。而善良的人,往往会悲惨地夭折;凶恶的人,却很风光地吹嘘、扯谎和吆喝着。为什么人世问竟会如此的不公?

在我自己悠长的读书生涯中,曾经接触过许多描写美女的篇章,像几十年前吟咏过的《诗经》里面,那一首鼎鼎大名的《硕人》,曾被后世的评论家誉为称颂美女的千古绝唱,我是至今也还能够清清楚楚地背诵得出来的。然而由于自己读书的杂乱无章,不求甚解,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多少美女的故事和传说,都从未仔细与深入地研究过,因此在脑海里就只留下一些很零星和混沌的印象。

倒是那一位春秋时期的美女息妫,尽管已经是两千七百年前的往事了,她多么忧伤和绝望的身影,却常常踯躅在我的记忆中间。因为在三十四年前的隆冬季节里,我曾经在她故乡的村舍里居住过。当时正值胡乱折腾的“文革”期间,成千上万原来居住在北京的人们,在那一声严厉和残酷的号令底下,只好把眼泪偷偷地咽进肚子里去,乖乖地前往外地荒僻的乡野。如果有人胆敢发出丝毫怨言的话,在经过批判、斗争与定罪之后,照样会灰溜溜地被押解着前去。那又何必再自找没趣。让早已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自尊心,重新遭受一次新的凌辱?

且说我们这支小小的队伍,经过辗转的迁徙,才抵达了河南的息县。我被指定住宿在一间低矮和破旧的草屋里,推开两扇凹凸不平的门板,就像走进了一个黝黑的地洞,模模糊糊地瞅见周围的四堵泥墙,已经开始微微地倾斜。凛冽的寒风从那数不清的窟窿中问,呜咽着渗了进来,冻得我心里不住地悸颤。

每天的夜晚。我就睡在这肮脏和冰凉的草屋里,忧愁地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心里埋怨着这种过于残忍的做法,为什么要强迫大家妻离子散,各自都过着孤苦伶仃的日子?千百年来的多少帝王,还允许那芸芸众生,阖家团聚,安居乐业,只要你愿意充当驯服的顺民,不想去推翻他们统治的话。可是在“文革”的荒唐岁月里,这种囚禁和蹂躏灵魂,随心所欲地处置与驱遣人们的做法,据说是已经引起全世界绝大多数遭受压迫的民众,像盼望着明亮的阳光那样,希冀也能够降临到他们的身上。真是编造得太奇怪了,如果整个世界都模仿着这样的榜样,人类生存的状态也许就更令人绝望了。这样默默地想着,真觉得凄凄惶惶,百无聊赖,而且还充满了无穷的恐惧。

有两位也住宿在这间草屋里的同事,正悄悄议论着息妫的故事,轻声细语地向我呼唤,要我也跟他们一起聊天,说是整日都闷闷不乐的,怎么能够舒畅地活着?得尽量保持自己健康的心态,也许还有希望回去全家团聚哪!这真是很友好地提醒了我,如果不摆脱自己忧伤的思绪,确乎会性命难保的。于是稍稍地振作起精神来,跟他们聚集在一起,谈论着息妫悲惨的命运,和她决绝地自尽的故事。

早知道在这附近的土地上,曾经有过一座桃花夫人庙,就是为了纪念息妫的。不过它距离我们居住的村落,究竟有多远的路程,实在也茫然不知了,叉不敢去冒失地打听。是命令你来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借以在流汗与劳累中改造思想的,倒有闲情逸致,去寻幽访古,依旧沉溺在从前那种不健康的趣味中间,这不是亵渎了革命的理念?因此就只敢在心里悄悄地琢磨,最多是像眼下这样,跟两位同事偷偷地谈论一番,也算是一种消遣和解闷。

他们提起了王维的那一首《息夫人》,说是这位唐代的诗人,多么同情息妫的遭遇,同情她那样始终坚持着无言的抗议。说得兴起时,竟高声背诵出“奠以今日宠,能忘旧日恩”的诗句来。连他们自己也觉察了,吟咏的声音过于响亮,赶紧都屏住声息,侧着耳朵倾听窗外的动静。万一有什么多事的人儿,经过我们这屋子的门口时,在薄薄的墙外听到了闲谈的声音,就会疾颜厉色地揭发我们,这样又得挨一番重重的批判。大家都尝过这样随便议论的苦头,况且话儿也说得已经尽兴,赶紧匆匆地结束,各自回到床上躺了下来。

我半闭着眼睛,又想起了另一位唐代的诗人杜牧,思忖着他在《题桃花夫人庙》这首诗里,对于息妫发出的那一番感叹。那一句装成要询问别人的“至竟息亡缘底事”,其实是已经由他自己作出了回答,认定是息妫的美貌,成了息国灭亡的原因。根据《左传·庄公十四年》里的记载,贪恋女色的楚文王,听说了息侯的夫人,长得十分的俏丽,于是出兵剿灭了这弹丸之地的弱国,将息妫掳掠而回,置于后宫之中。这就应该说是好色而又霸道的楚文王,动了劫掠美女的邪念,才成为息国被消灭的原因。

楚文王掳掠了息妫之后,强迫着她满足自己热浪滚滚似的情欲。这并非相亲相爱的宽衣解带,而是将自己尊严的身躯,赤裸裸地横陈在一个凶恶与无耻的男人面前,只能使她感觉羞辱与痛苦,因此直到生育了两个儿子之后,还始终都沉默不语。楚文王询问她,为什么要如此呢?息妫的回答是,碰上像自己这样的遭遇,纵使下不了去死的决心,还有什么话好说的?息妫的这个回答,说明她曾经萌生过死的念头,不过在面临着生存与死亡的关隘,还没有下定了决心,果断地去结束自己的生命。何况她日夜都牵挂着息侯的下落,思念着能否再见到他。跟他商量怎么度过今后的日子?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们,对于自己的生命总是很留恋的,用自己颤抖的双手,去结束这只能够存在一回的生命,需要多么巨大的勇气啊!怪不得有一句在民间流传的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既然还没有下定了去死的决心,就只好在揪心的痛楚中,严厉地盘问和谴责着自己,并且沉默地打发这浑茫的日子。息妫无疑是在精神和肉体上,都受尽了损害与蹂躏的弱者,她丝毫也没有任何的罪愆。

一个女子出落得妩媚端庄,这总是因为接受了父母天赋的遗传,再加上后来的调养与教诲,形成为一种非凡的气质,本来是很值得欣喜的事情,却造成了息妫最大的悲伤与痛苦,多么的值得同情与怜悯啊!而只有掠夺与凌辱过多少美女的楚文王,才是卑劣和可耻的罪犯。杜牧却有点儿冷酷地数落着息妫,贬抑和讥刺她不如晋代巨富石崇的乐妓绿珠,能够非常壮烈地殉情而死,因此就要“可怜金谷坠楼人”了。

杜牧笔下这另一个故事里的主人公石崇,非常热衷于钻营仕途,谄媚权贵。他所聚敛的大量不义之财,则是自己在荆州刺史的任上,劫掠远道的客商所致。他后来建造了富丽堂皇的金谷园,挑选很多容貌秀美的乐妓,供自己消遣作乐,打发着奢侈淫佚和声色犬马的日子。据说每逢宾客云集时,石崇就让这些乐妓殷勤地劝酒,客人如果推推搡搡,不肯一饮而尽的话,立即命令站立着的阉奴,杀掉劝酒的乐妓,实在是太野蛮和残忍了。P2-4

目录

息妫:薄命只因红颜

太世简、董狐笔:史笔千秋

屈原:汩罗江边

荆轲:浩气长存

王昭君:独留青冢向黄昏

司马迁:为什么不死?

小乔:芳草孤坟

阮籍:豪言壮语

李隆基、杨玉环:《长恨歌》里的谜

秦桧:跪着的岂止铁像

许广平:理解鲁迅的起点(外一篇)

冰心:永远年轻

周作人:黑白人生

萧军:二三小事

吴伯箫:一颗燃烧的心

方令孺:师心·诗心

陈翔鹤:折翅春寒中

赵树理:挺直的身影

吴世昌:总不能讲假话吧

刘大杰:一生的憾事

李霁野:文人相“亲

陈荒煤:一座丰碑

郑子瑜:修辞人生

秦牧:心里像一团火

江南:一书成绝笔

黄河浪:清瘦的诗人

王充闾:永远的追求

莫扎特:童年的一次邂逅

歌德:暮年求婚记

卢梭:微风拂过铜像

阿克顿:一句名言

汉娜·阿伦特:斩断的不只是恋情

萨特:拒绝诺贝尔文学奖

伯奇:一个“普通”美国人

竹内实:喜欢京都与西安

秋吉久纪夫:一颗心宽阔浑厚

丸尾常喜:灵魂在与谬误的对峙中纯净

丸山升、伊藤虎丸:鲁迅的异国知音

许世旭:太像中国人了

序言

我第一次见林非先生是去他府上,是我的一位领导带我去的。去办公事。

具体是什么事我现在已不记得了,但是我清楚地记得我们去前很是为给他带点什么礼品而费了好一番心思。“带点什么好呢?太便宜的实在拿不出手,贵一点点的他一定不肯收!”领导说。我的这位领导因编辑《当代散文鉴赏大辞典》而与先生相识,后成为先生忘年交,因此深知先生的脾气。

“那总不能空着手去吧!”我说。

“是呵……”领导毕竟是领导,最终还是他想到,“我们就去市场买一袋大米扛去——一袋大米值不了多少钱。他应该会收下;再则那一袋大米分量可不轻,他家住五楼,就是再不想收也得收下,因为年过花甲的他想来总扛不动它下楼去追我们吧!”

我们如约敲响了北京静淑苑一座普通公寓楼五楼的一扇绿色防盗门,听到屋内一个浑厚的声音:“来了!来了!”我想一定是林先生。门很快便被打开了。当林先生看到我们扛着一袋大米走进客厅,并得知这就是我们带给他的礼物时,他先是吃惊,然后是感动……

……

本文是我应林先生之命而为本书写的一个序言,但我深知自己无论是论年龄资历还是学识水平,都是没有资格来为他的作品集作序的,也没有资格对林先生的散文妄加评说;我深知林先生之所以让我写这个序,一定是想以此来提携我这个小老乡。长者一番好意,我却之实在不恭,只得遵命。

是为序。

2010.7.26

内容推荐

《无关风月》收录了林非先生创作的一批散文作品。

《无关风月》具体收录了《秦桧:跪着的岂止铁像》、《冰心:永远年轻》、《周作人:黑白人生》、《萧军:二三小事》、《吴伯箫:一颗燃烧的心》、《方令孺:师心·诗心》、《陈翔鹤:折翅春寒中》、《赵树理:挺直的身影》、《吴世昌:总不能讲假话吧》、《刘大杰:一生的憾事》、《李霁野:文人相“亲》、《陈荒煤:一座丰碑》、《郑子瑜:修辞人生》、《秦牧:心里像一团火》、《江南:一书成绝笔》等作品。

编辑推荐

一个女子的出落得妩媚端庄,这总是因为接受了父母天赋的遗传,再加上后来的调养与教海,形成为一种非凡的气质,本来是很值得欣喜的事情,却造成了息妫最大的悲伤与痛苦,多么的值得同情与怜悯啊……《无关风月》收录了林非先生创作的一批散文作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无关风月/人物人性人文散文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57775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3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