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二十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精选/新课标必读彩绘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宁丽萍选编的《二十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精选》内容介绍:中国现代小说是在与传统旧文学的深深“断裂”和与外国文学的猛烈“碰撞”中诞生的。因此,中国现代小说的出现不仅仅体现出它在文学或文体等方面的价值,更显示出一种文化的意义。中国小说的渊源悠深,明清以来更是出现了众多的白话小说,然而以“五四”新文学为起点,以鲁迅的白话小说为标志,中国现代小说以全新的思想内涵和前所未有的表现形式,掀开了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中国现代小说自觉担负了展示中国社会历史进程、反映现代国人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的重任。

内容推荐

宁丽萍选编的《二十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精选》精细地挑选了能代表二十世纪中国短篇小说成就的篇章,《二十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精选》共十三篇,包括:鲁迅的《在酒楼上》、郁达夫的《迟桂花》、沈从文的《丈夫》、茅盾的《春蚕》、老舍的《断魂枪》、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冰心的《斯人独憔悴》、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张天翼的《华威先生》、吴组缃的《篆竹山房》、萧红的《后花园》、穆时英的《上海的独步舞》以及张爱玲的《封锁》。

目录

在酒楼上/鲁迅

缀网劳蛛/许地山

春蚕/茅盾

迟桂花/郁达夫

断魂枪/老舍

斯人独憔悴/冰心

为奴隶的母亲/柔石

丈夫/沈从文

华威先生/张天翼

策竹山房/吴组缃

后花园/萧红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

封锁/张爱玲

试读章节

我从北地向东南旅行,绕道访了我的家乡,就到S城。这城离我的故乡不过三十里,坐了小船,小半天可到,我曾在这里的学校里当过一年的教员。深冬雪后,风景凄清,懒散和怀旧的心绪联结起来,我竟暂寓在S城的洛思旅馆里了;这旅馆是先前所没有的。城圈本不大,寻访了几个以为可以会见的旧同事,一个也不在,早不知散到那里去了,经过学校的门口,也改换了名称和模样,于我很生疏。不到两个时辰,我的意兴早已索然,颇悔此来为多事了。

我所住的旅馆是租房不卖饭的,饭菜必须另外叫来,但又无味,人口如嚼泥土。窗外只有渍痕班驳的墙壁,帖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的天,白皑皑的绝无精采,而且微雪又飞舞起来了。我午餐本没有饱,又没有可以消遣的事情,便很自然的想到先前有一家很熟识的小酒楼,叫一石居的,算来离旅馆并不远。我于是立即锁了房门,出街向那酒楼去。其实也无非想姑且逃避客中的无聊,并不专为买醉。一石居是在的,狭小阴湿的店面和破旧的招牌都依旧;但从掌柜以至堂倌却已没有一个熟人,我在这一石居中也完全成了生客。然而我终于跨上那走熟的屋角的扶梯去了,由此径到小楼上。上面也依然是五张小板桌;独有原是木棂的后窗却换嵌了玻璃。

“一斤绍酒。——菜?十个油豆腐,辣酱要多!”

我一面说给跟我上来的堂倌听,一面向后窗走,就在靠窗的一张桌旁坐下了。楼上“空空如也”,任我拣得最好的坐位:可以眺望楼下的废园。这园大概是不属于酒家的,我先前也曾眺望过许多回,有时也在雪天里。但现在从惯于北方的眼睛看来,却很值得惊异了:几株老梅竞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晴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我这时又忽地想到这里积雪的滋润,著物不去,晶莹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干,大风一吹,便飞得满空如烟雾。……

“客人,酒。……”

堂倌懒懒的说着,放下杯、筷、酒壶和碗碟,酒到了。我转脸向了板桌,排好器具,斟出酒来。觉得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又只能算一个客子,无论那边的干雪怎样纷飞,这里的柔雪又怎样的依恋,于我都没有什么关系了。我略带些哀愁,然而很舒服的呷一口酒。酒味很纯正;油豆腐也煮得十分好;可惜辣酱太淡薄,本来S城人是不懂得吃辣的。

大概是因为正在下午的缘故罢,这会说是酒楼,却毫无酒楼气,我已经喝下三杯酒去了,而我以外还是四张空板桌。我看着废园,渐渐的感到孤独,但又不愿有别的酒客上来。偶然听得楼梯上脚步响,便不由的有些懊恼,待到看见是堂倌,才又安心了,这样的又喝了两杯酒。  我想,这回定是酒客了,因为听得那脚步声比堂倌的要缓得多。约略料他走完了楼梯的时候,我便害怕似的抬头去看这无干的同伴,同时也就吃惊的站起来。我竞不料在这里意外的遇见朋友了,——假如他现在还许我称他为朋友。那上来的分明是我的旧同窗,也是做教员时代的旧同事,面貌虽然颇有些改变,但一见也就认识,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了。

“阿,——纬甫,是你么?我万想不到会在这里遇见你。”

“阿阿,是你?我也万想不到……”

我就邀他同坐,但他似乎略略踌躇之后,方才坐下来。我起先很以为奇,接着便有些悲伤,而且不快了。细看他相貌,也还是乱蓬蓬的须发;苍白的长方脸,然而衰瘦了。精神很沉静,或者却是颓唐,又浓又黑的眉毛底下的眼睛也失了精采,但当他缓缓的四顾的时候,却对废园忽地闪出我在学校时代常常看见的射人的光来。

“我们,”我高兴的,然而颇不自然的说,“我们这一别,怕有十年了罢。我早知道你在济南,可是实在懒得太难,终于没有写一封信。……”

“彼此都一样。可是现在我在太原了,已经两年多,和我的母亲。我回来接她的时候,知道你早搬走了,搬得很干净。”

“你在太原做什么呢?”我问。

“教书,在一个同乡的家里。”

“这以前呢?”

“这以前么?”他从衣袋里掏出一支烟卷来,点了火衔在嘴里,看着喷出的烟雾,沉思似的说:“无非做了些无聊的事情,等于什么也没有做。”

他也问我别后的景况;我一面告诉他一个大概,一面叫堂倌先取杯筷来,使他先喝着我的酒,然后再去添二斤。其间还点菜,我们先前原是毫不客气的,但此刻却推让起来了,终于说不清那一样是谁点的,就从堂倌的口头报告上指定了四样菜:茴香豆,冻肉,油豆腐,青鱼干。

“我一回来,就想到我可笑。”他一手擎着烟卷,一只手扶着酒杯,似笑非笑的向我说。“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不料你也回来了。你不能飞得更远些么?”

“这难说,大约也不外乎绕点小圈子罢。”我也似笑非笑的说。“但是你为什么飞回来的呢?”

“也还是为了无聊的事。”他一口喝干了一杯酒,吸几口烟,眼睛略为张大了。“无聊的。一旦是我们就谈谈罢。”

堂倌搬上新添的酒菜来,排满了一桌,楼上又添了烟气和油豆腐的热气,仿佛热闹起来了;楼外的雪也越加纷纷的下。

“你也许本来知道,”他接着说,“我曾经有一个小兄弟,是三岁上死掉的,就葬在这乡下。我连他的模样都记不清楚了,但听母亲说,是一个很可爱念的孩子,和我也很相投,至今她提起来还似乎要下泪。今年春天,一个堂兄就来了一封信,说他的坟边已经渐渐的浸了水,不久怕要陷入河里去了,须得赶紧去设法。母亲一知道就很着急,几乎几夜睡不着,——她又自己能看信的。然而我能有什么法子呢?没有钱,没有工夫:当时什么法也没有。P1-4

序言

同中国历史悠久的古代文学相比,兴起于二十世纪之初的中国的白话文学是年轻的。就短篇小说来说,自1918年鲁迅发表的第一篇具有影响力的短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来,至今也只有短短的近百年时间,但这就是这历史长河中一瞬,却给后世读者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小说样式主要以短篇为主,许多作家都创作了大量风格各异的短篇小说,像郁达夫、叶绍钧、许地山、丁玲等都是以短篇小说的创作蜚声文坛。“五四”文学革命后的十年间,短篇小说几乎是小说文学的唯一体裁,而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风云迭起,作家们的生活大都颠沛流离,不能安于一处,短篇小说的样式正好给了这些白话经验并不深的写作者抒发自我苦闷、反映社会动荡的机会。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量长篇小说的涌现,特别是到了新时期后,作家们偏向于史诗般的皇皇巨作,短篇小说似乎不再辉煌,但其实他们并没有放弃短篇的写作,如果细心挖掘,还是能找到不少经典之作,如八十年代先锋派、新写实派短篇小说。事实上,二十世纪的短篇小说一直在不断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因而要从篇幅众多的小说文本中选取十几篇代表之作尤其艰难,然而为了编本的安排,对于一些经典之作也不得不忍痛割爱。我们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这些精挑细选的文本激发更大的求知欲望,继而努力去探索更广阔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宝库。

既然是选编,自然会有对经典作品判定的立场,我们选编的第一标准便是文本“独特”,这种“独特”或许体现在小说艺术的精湛上,或许体现在小说题材的独一无二上,或许因为它反映了某个时期社会群体的精神风貌,总之它要有独特的代表意义。按这一标准来审视入编的小说,就更能体会到这些作品的独特性。

在这样的标准下,本书一共选择了十三位作家的十三篇短篇小说,它们大都是作家的经典代表作,在文学史上广为流传。

开篇是鲁迅的《在酒楼上》,鲁迅的小说不仅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在艺术水平上也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在酒楼上》这篇小说是鲁迅描写启蒙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代表作,小说通过曾经的“革命者”吕纬甫中年之时的口述,批判了这缺少革命“韧”劲,在生活的胁迫下安于平淡,模糊度日的知识分子。郁达夫的《迟桂花》和吴组缃的《篆竹山房》都是描写人性情欲冲动的小说。《迟桂花》是郁达夫的后期作品,比起他早期露骨地抒写社会“零余者”精神苦闷的小说,这篇小说主人公“我”对“莲”的感情写得更加含蓄,笔法也更加老道。事实上主人公那转瞬即逝的情欲冲突已不再是早年那种无法排遣的积郁,而在满山的迟桂花香中升华成为一种精神上的满足。《篆竹山房》则与《迟桂花》不同,吴组缃是通过畸形与正常的婚姻状况不着一字地表露了人性无法掩饰的需求。小说最后为丈夫守节一辈子的“姑姑”从窗户中偷看“我”与“阿圆”的情节正印证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残害。许地山《缀网劳蛛》独特性在于作品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异域情调;柔石《为奴隶的母亲》通过对旧社会惨无人道的“典妻”现象的描写,冷竣解剖现实,揭露了封建道德的虚伪和堕落;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用现代派艺术表现手法,像电影镜头般的跳跃,勾勒出五光十色的上海夜景,表现了新感觉派小说的创作特色。

沈从文的《丈夫》之所以独特主要是审美角度来考虑,此文是散文化小说的代表,语言清丽。茅盾的《春蚕》是描写农民题材的作品。从双重压迫下农民“丰收成灾”的悲剧揭露了旧社会下层民众的生活无望;老舍的短篇《断魂枪》延续了作者一贯的“北京文化”题材,可以从这篇小说中窥见他长篇小说的书写风格;张天翼的讽刺小说《华威先生》以“华威”的“忙”讽刺了抗战时期投机的文化救亡者的权利攫取欲;张爱玲的《封锁》对时空戏剧化的处理和对世俗男女寓言化的构造值得我们细细体会。……

总之,二十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的成就远非一本选集可以代言,事实上无论小说的文本多具有代表性,终就需要读者自我审阅。小说的无穷意义只有经过亲身阅读才能体会,否则再丰富的宝藏在你面前就只是一纸文字而已。

书评(媒体评论)

“新课标必读彩绘系列丛书”契合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准确把握当下语文教学的脉搏,译文精到,导读精准,设计精美,是中小学生应用课堂教学、运用课外知识的最佳读本。——孙绍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二十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精选/新课标必读彩绘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宁丽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1068104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2013187739
中图分类号 I246.7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35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0:5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