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要成为世界的一部分
内容
编辑推荐

跟着许知远,再一次梳理这个混乱的世界。本书作为许知远任职于《经济观察报》期间写的国际时政评论文集,其中的激情和理智总是在不经意中契合着。作为《许知远文集》的第二部,本书的文字充满诱惑力和无尽的想像,内容则理智而充满智慧。里面不无精辟的分析,还有许氏风格的幽默。

内容推荐

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位专栏作家的努力,其中很大一部分谈论的是政治人物,这些文字大多完成于2002—2004年。那时候,许知远任职于一家报纸,他一心要为读者疏理“9·11”之后混乱的世界。在整整3年时间里,他痴迷于国际政治,在战争、谈判、谎言中,人的个性与内心冲突暴露无遗。用许知远的话说:“它也是在知识上朝秦暮楚的好奇心的延展,我偶然会好奇,我竟然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喋喋不休地评论了那么多。这或许也暗合我对写作的不负责任的偏见,与其说它是为了读者而存在,不如说它仅仅是作家个人情绪的抒发。”

目录

自序

新的世界秩序

 这一代人的中国意识

 权力的探询

 新世界秩序,我们了解什么?

 亲爱的,冷战真的结束了

 足球,谎言与后现代世界

 现实的大国游戏

 日益凸显的帝国与政治全球化

 为什么发动战争?

 新使命与老智慧

 一场想入非非的战争

 尼尔·福格森:帝国的兴衰

 均势时代的外交关系

 制度迷恋症

 革新中的越南

 亚洲的新浪潮

以整个文明为坐标

 转变观念,再一次

 我们为什么落后

 为了忘却的纪念

 全球化与新历史主义

 以整个文明为坐标

 文明的冲突,还是历史的终结

 中国与美国:217年的理解

 我听到马克思的声音

 总统的班底

 环境与社会的崩溃

 关于全球化的另一场战争

 美国传统与我们的世界

 年轻人,历史并非一蹴而就

 告别昨日世界

 “9·11”的一代

 纽约精神

 一部新全球史的开端

 文学的力量

 成人的童话

影响世界的思想

 天才的业余选手(上)

 天才的业余选手(下)

 最后的钱德勒

 弗里德曼:一个90岁的反凯恩斯主义者

 斯蒂格利兹的质疑(叛徒的声音)

 深入历史:再见,乔治·凯南

 实验场中的冒险家

 回忆吧,马尔克斯

 爱默生:200年的激情

 福山:美国与欧洲的分歧

 梅纳得·德赛:全球化可以消除贫穷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的极端年代

 科学时代的艺术家霍金

 中间阶层的兴起

 专业教育的危机

 英国的启蒙

 重建公共知识分子传统

 马修·阿诺德的遗产

 人性的光华

 梅棹忠夫眼中的日本

 熊彼特归来

 松下的商业哲学

 瑞斯顿的远见

 墓地里的不朽战斗

 罗伯特·卡普兰眼中的世界

 李健熙之道

试读章节

真相往往隐而不宣,它游荡于毫不相干的事件表面之下。你可以孤立地看待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与1914年的世界大战,更可以将它们视作一个崭新时代的开端。这些看似相去甚远的事件都暗示了旧世界的崩溃。同样,该如何理解互联网大萧条、“9·11”悲剧、安然破产、天主教危机、中东冲突、克隆技术与刚刚结束的2002年世界杯?它们令人眼花缭乱。却直指同样的方向——不确定性。

单纯地将足球视为体育游戏,就像仅仅把战争看成士兵的搏斗一样幼稚。当塞内加尔在足球场上战胜法国时,你无法忽略前者曾是后者的殖民地;当阿根廷与英格兰相逢时,除了世界杯赛场上的多年恩怨,还让人想起了马岛战争;在中国人眼中,进入决赛圈与加入WTO同等关键,都是中国崛起的象征;韩国的手段令人不快,心情却可以理解,超越日本的欲望已困扰了他们很多年。在讨论了多年“欧洲为什么领先”之后,亚洲开始谈及“西方的没落”。你能理解塞内加尔总统的兴奋与希拉克、布莱尔在电视机前的不安吗?

安然与安达信的高级管理人员欺骗了美国证监会和几十万股票投资者,动摇了商业世界的信心;2%的牧师因为自己的丑陋行径将宗教传统推入困境;而当全世界一半人的眼睛瞄向足球赛场时,公开的舞弊发生了。尽管我们对于深谙“马基雅维利精神”的布拉特领导的国际足联已做好最坏的准备,其恶劣程度仍超越想象。我们还能够相信谁?

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非政府组织之一的国际足联早已超越了体育的范畴。意大利小说家埃贝托·艾柯在1978年即将举办的世界杯视作对抗“恐怖主义”、“战争”的力量,后两者使不同民族处于敌对状态,破坏了统一世界的形成,导致混乱与无政府状态,而世界杯则强化了国家间的交流,促成了一致的全球心理与文化的形成。经历了“9·11”创伤的世界,如今依旧面临“基地”组织不问断的骚扰;本·拉登的录影带继续深化着阿拉伯与外部世界的隔阂;非洲难以治愈的疾病掩盖了全球化的光彩。人们希望在世界杯中寻找到某种安慰,却最终发现这里包围着义愤与不信任,就像西班牙与意大利媒体所说的:“这是光天化日下的抢劫”。

正如毕加索用《格尔尼卡》对即将到来的大战进行了试探,双子塔的倒塌与世界杯最终成为今日世界的巨大隐喻。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看到一场记录转型时刻的混乱戏剧。它包含了激情、腐败、战争、愤怒、迷惘、痛苦种种情感,也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世界体系的彼此重叠与相互影响。但冷静思考之后,在种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现象背后是一个连贯的传统,它让我们在忧惧新世界的不确定感的同时,仍能触摸到内在的稳定性。

如你所见,世界杯赛场依旧是各民族国家的舞台,文化与地理界限依然是最好的身份标志。在很多时刻,人们需要通过战胜另一些人来确认身份,体育是战争的替代品,而对落后国家而言,体育像宗教一样挥发着某种美妙的自我安慰(或欺骗)的效果,至少在获胜那一刻,他们体验到从未有过的快感。在这种意义上2002年世界杯相似于1955年的万隆会议,落后国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站起来”的自豪感,尽管它可能仅仅是假象。

同时,我们也看到一股令人尊敬的全球化力量与民族国家传统相互辉映。坐在亚洲、非洲队比赛场边的是欧洲教练们,那些表现最杰出的传统弱队球员的职业生涯是在欧洲俱乐部度过的,米卢、希丁克与特鲁西埃成为了“民族英雄”。

我们正在从相互敌视的民族国家体系向一个和谐的全球公民社会行驶吗?我们将分享普世的价值标准吗?世界杯提醒我们:或许是,但这个过程会很漫长,而且未来也并非那么美好。到目前为止,国际足联与其它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IMF一样,尚未表现出足够的“全球治理能力”,它们同样被弥漫于传统政权的腐败、无能与丑闻所困扰着。  在很大程度上,罪恶的程度即是我们能够承受的心理底线的深度。世界杯对传统信念进行了严峻的挑战。人们震惊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因为这场战争践踏了长期以来的战争准则。比如对伤员的人道救助和有规则的休战;同样,“9·11”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以平民而非军事目标为攻击对象。尽管并非惨烈、真实的战争。世界杯却撕扯下了人类文明的遮羞布,在如此巨大的舆论压力面前,裁判们仍毫无愧疚地继续“抢劫”,国际足联面无惧色地完成了赤裸裸的交易……

当然,在面对危机时,最危险的倾向是滑向“犬儒主义者”式的嘲讽。没人否认第一次由亚洲人举办的世界杯的混乱与腐败令人瞠目结舌,东道主韩国胸襟不够宽阔,强队的纷纷落马让它缺乏观赏性……但这也暗示了世界杯正变成一场真正的“世界性的比赛”。而非欧洲或南美主演,其他国家陪衬的传统剧目。转折期导致的混乱会在一段时间后得到调整。当万隆精神鼓舞着50年代的亚非拉国家时,西方世界也在嘲笑他们缺乏民主、自由与基本的人权,但这的确是历史应该经过的一步——人们刚刚觉醒时,弊病总是扑面而来。

在世界杯即将结束时,本·拉登通过半岛电视台宣称7月4日将再次攻击美国,印巴继续交火并可能陷入核战争,布什宣布抛弃阿拉法特。人们在电视上目睹着世界所遭遇的种种危险,并随时准备忘记它。最新的一期《时代》称,我们正面临巨大的心理危机,“9·11”后的一连串事件,都使很多人相信诺查丹马斯式的“天启预言”即将应验,而第一个克隆婴儿指日可待——你看。上帝并不神秘,我们自己也可以扮演。

是的,我们正处于后现代世界之中,牛顿世界中的稳定、均衡的结构正让位于混乱、随机与不可测。但在此刻,我们需要强调的是什么?创造了相对论的爱因斯坦一生厌恶“测不准原则”的量子力学。一直到去世前,他都在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场论以对抗这种不确定-陛。他在致量子力学大师玻尔的信中说:“你信仰掷骰子的上帝。我却信仰世界存在着完整的规律和结构……”面对混乱的今日世界。我们要提醒自己,此情此景并非从未上演过。1910年代的人们感受的惊愕可能远胜我们,所谓的“后现代世界”也仍处于人类传统之中。最可怕的危险在于我们丢弃了“驾驭混乱”的信心。

P20-22

序言

与政治人物一样,专栏作家是一项可以躲避长期责任的工作。前者经常是突发事件、短期选举的俘虏,他们没有时间考虑长远。必须为保持眼前的权力而斗争;而后者则永远生活在截稿日期的阴影下。当时间到来时,即使无话可说,也要假装深思熟虑。

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位专栏作家的努力,更加不幸的是,其中很大一部分,他谈论的是政治人物。当一种即兴遭遇到另一种即兴时。其可能不堪的后果,压抑住再度阅读的信心。

这些经常故作铿镪、端庄的文字,大多完成于2002—2004年。那时候,我任职于一家报纸,一心要为读者疏理“9·11”之后混乱的世界。但其结果常常相反,它们增添了新的混乱,尽管一些人慷慨而热情的人安慰我说这种混乱也激发起他们的想象力。

在整整3年时间里,我痴迷于国际政治,在战争、谈判、谎言中,人的个性与内心,中突暴露无遗。它也是我在知识上朝秦暮楚的好奇心的延展,我偶然会好奇,我竟然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喋喋不休地评论了那么多。这或许也暗合我对写作的不负责任的偏见,与其说它是为了读者而存在,不如说它仅仅是作家个人情绪的抒发。

好了,我想说的就这么多,愿不愿意被误导是你的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要成为世界的一部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知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320122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1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50-53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海南
230
15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1: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