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坛论IT监理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IT监理知识与实践方法的普及读本,而不是专业教材。笔者希望通过这本以“网上论坛”讨论形式写作的白话读本,让IT业内多多少少想了解或多多少少正在关注这种服务的人们、信息化项目上甲乙双方的项目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IT监理的从业者以及行业管理者,轻松愉快地阅读书中的文字并有所思考、有所收益。

内容推荐

中国在快速地发展,人们在日益现代化的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验房师、装修监理、维权中心、个人税务顾问、理财师、健康咨询顾问等提供的专业服务。专业服务业的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将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也是中国在未来几年重点发展和扶持的领域。

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当然也离不开信息监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IT咨询顾问(或“第三方”)。本书以虚拟的网上论坛的形式,向读者讲述IT监理的大致内容,同时也向读者介绍了如何才能获取IT监理师的资格。

本书的读者对象:从事IT工作的人员。

目录

一、解惑篇

 小学生都明白——定义IT监理

 需求决定存在——呼唤IT监理

 失败了怎么办——提醒IT监理

 对项目不对人——定位lT监理

二、价值篇

 无法回避的问题——IT监理的价值

 孙悟空的紧箍咒——IT监理的道德规范

 态度决定一切——IT监理的专业素质

 内外兼修——IT监理的职业技能

三、实战篇

 为项目画“图纸”——规划咨询

 定好游戏规则——合同评审

 兵未动粮先行——监理准备

 开好头——项目启动会

 以结论为导向——会议组织

 重过程还是重结果——工作分解

 有所为有所不为——监理范围

 制胜的法门——监理原则

 项目中的”老大难”——软件需求分析

 永远不变的是变化——变更管理

 收好尾——项目验收

 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再说IT监理的价值

后记

附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信部信[2002]570号)

试读章节

三个和尚新解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总寺的方丈大人得知情况后,就派来了一名主持和一名副官,共同负责解决这一问题。主持上任后,发现问题的关键是管理不到位,于是就招聘一些和尚成立了寺庙管理部来制定分工流程。为了更好地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寺庙选派唐僧等领导干部出国学习取经;此外,他们还专门花钱请了天主教堂、基督教会的神父传授MBA。外国的神父呆了不久留下几个屁就走了——一个屁叫BPR,一个屁叫ERP。

副官也没闲着,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才没有充分利用、寺庙文化没有建设好,于是就成立了人力资源部和寺庙策划部,等等,并认认真真地走起了竞聘上岗和定岗定编的过场。

几天后成效出来了,三个和尚开始拼命地挑水了,可问题是怎么挑也不够喝。不仅如此,小和尚都忙着挑水、寺庙里没人念经了,日子一长,来烧香的客人越来越少,香火钱也变得拮据起来。为了解决收入问题,寺庙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等连续召开了几天的会,最后决定,成立专门的挑水部负责后勤和专门的烧香部负责市场前台。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寺庙提拔了十几名和尚分别担任副主持、主持助理,并在每个部门任命了部门小主持、副小主持、小主持助理。

老问题终于得到缓解了,可新的问题跟着又来了。前台负责念经的和尚总抱怨口渴水不够喝,后台挑水的和尚也抱怨人手不足、水的需求量太大而且没个准儿,不好伺候。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经开会研究决定,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喝水响应部,专门负责协调前后台矛盾。

为了便于沟通、协调,每个部门都设立了对口的联系和尚。协调虽然有了,但效果却不理想,仔细一研究,原来是由于水的需求量不准、水井数量不足等原因造成的。于是各部门又召开了几次会,决定加强前台念经和尚对饮用水的预测和念经和尚对挑水和尚满意度测评等,让前后台签署协议、相互打分,健全考核机制。为了便于打分考核,寺院特意购买了几个计算机系统,包括挑水统计系统、烧香统计系统、普通香客捐款分析系统、大香客捐款分析系统、挨上必死系统(简称IBS系统)、马上就死系统(简称MS系统)等,同时成立香火钱管理部、香火钱出账部、打井策略研究部、打井建设部、打井维护部,等等。由于各个系统出来的数总不准确、都不一致,于是又成立了技术开发中心,负责各个系统的维护、二次开发。由于部门太多、办公场地不足,寺院专门成立了综合部来解决这一问题,最后决定把寺院整个变成办公区,香客烧香只许在山门外烧。

部门多、当官的多,文件和开会自然就多,为了减少文山会海,综合办牵头召开了N次关于减少开会的会,并下达了“关于减少文件的文件”。同时,为了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寺院还成立了精简机构办公室、机构改革研究部等部门。

一切似乎都合情合理,但香火钱和喝水的问题还是迟迟不能解决。问题在哪呢?有的和尚提出来每月应该开一次分析会,于是经营分析部就应运而生了。分析需要很多数据和报表,可系统总是做不到,于是每个部门都指派了一些和尚手工统计、填写报表、给系统打工。

寺院空前地热闹起来,有的和尚在拼命挑水、有的和尚在拼命念经、有的和尚在拼命协调、有的和尚在拼命分析……忙来忙去,水还是不够喝、香火钱还是不够用。什么原因呢?这个和尚说流程不顺、那个和尚说任务分解不合理,这个和尚说部门界面不清、那个和尚说考核力度不够。只有三个人最清楚问题之关键所在,那三个人就是最早的那三个和尚。说来说去,就是他×的闲人太多了!他们说:“整天瞎分析个屁!什么他×的流程问题、职责问题、界面问题、考核问题,明明就是机构臃肿问题!早知今日,还不如当初咱们仨自觉自律一点算了!如今倒好,招来了这么一大帮“婆婆”,一个个不干正经事还他×的人五人六的,跟屎盆子一样甩都甩不掉!”

又过了一年,寺院黄了,和尚们也都死了。人们在水井边发现了几具尸体,是累死的;在寺院里发现了几千具尸体,是渴死的。P129-131

序言

先做一下自我介绍吧,我叫“小虫子”,噢……这是我在一个论坛里的名字。你问什么论坛?嘿嘿,天机不可泄露……姑且先称它是W论坛吧。别急,先听我说……

半年前,正好是在一年一度的春节前不久,我被我现在供事的这家IT监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公司录用了。到公司后才经过两天的培训,便得到通知让我着手准备年后马上独自承担一个新项目的监理。估计公司挺看重我不久前懵懵懂懂考到手的信息系统监理师资格和我两年多做IT项目的经历,加上眼下项目人手奇缺,又赶上了年前这段时问很难招人,只好大胆启用我这个新手了。

我这人挺好强,还特认真,得到通知后一下子感觉压力非常大。一方面是因为刚来公司,挺想有所表现;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不做乙方,改做第三方了,心里也着实没底。

近乎填鸭式的培训让我感到胃和脑袋都是胀胀的。尽管有做项目的经验,以前复习考试时也背过一些概念,但IT监理涉及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一下子根本理不出一个头绪。看到年前同事们都异常的忙碌,想请教,可一时又很难想出些具体的问题,于是我便开始在网上大范围地搜索和阅读起来,希望能尽快找到理清自己思路、掌握监理精髓的法门。

网上关于IT监理的文章有不少,可看得我有些晕,总感到刚刚培训过的、以前复习过的以及现在读到的东西非常零乱地充斥在头脑中,无法被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网上难道就没有什么IT监理的“武功秘籍”吗?真渴望能像金庸先生小说里的那些主人公一样,机缘巧合地一下子学成盖世武功。

大年三十和初一一过,我就又泡在网上了。这天晚上,一个论坛忽然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就是上面提到的W论坛。从坛内发帖的时间上可以判断出这是个刚开张不久的论坛,坛里的人气还不旺(可能也是因为过节的缘故),一些会员们正扎堆儿围绕IT监理、项目管理、信息化动态等话题进行一些讨论。很奇怪,一进这个论坛,便有种挺微妙的感觉。我平静了一下心情,开始仔细浏览起论坛里的主题和帖子来……

至于后来发生了什么,下面都会一一讲到。不过现在可以告诉大家的是,通过论坛我结识了几位热情、风趣、同样也从事IT监理工作的坛友,并从与他们的交流中获益匪浅,使我在很短的时间里参悟到了“武功”的精奥,为我成功地完成我的IT监理“处女作”做好了铺垫。

作者

2007年8月

于清华园

zm@sinocms.com

后记

零零星星地花了一个月,终于完成了这本《“坛”论IT监理》。

作为一种写法上的尝试,我感觉此次创作对自己也是一次很大的提高——因为要落实文字,许多片段性的思考和想法必须被串接起来,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也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条理化。尽管本书的文字不多,但我的大脑却似经过了一番梳理。

在这一个月里,我不停地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IT监理或IT咨询这类专业化服务今后如何在中国飞速发展的大环境里成长?这短短的写作过程似乎也成了我求解的过程。

现在市场经济的火热让人们的思想变得格外“现实”,“机会”似乎遍地都是,不少人都期待着打出“短平快”或“擦边球”而迅速致富,更有不少年轻人痴迷于“造星”的选秀和“一夜成名”的梦想中。

不可否认,中国在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进入了一个繁荣盛世。然而,冷静下来想想,我们和国际上发达国家之间其实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我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了八年(1993—2000年),深深地体会到美国专业服务业的发达。早在19世纪50年代初,美国服务业就业人数已占非农业就业总数的50%,目前这一比例更是高达84%,从业人数已经超过了1.1亿。可能是因为美国人都比较“懒”的缘故,凡是你能想到的不用亲历亲为去做的事,都有相应的专业服务帮你去做,从事专业服务的Small Office和Home Office(SOHO)数不胜数。

之所以有这么多提供专业服务的个人和机构,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人对服务的需求度与认可度非常高。比方说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可以以每小时五六十美元请专业电脑维修师来修电脑;一个普通的房屋装修工人买60美元的外卖,甚至能给守时、热情的外卖人员(美国确有以专业送外卖为生的人和公司)50美元小费表示感谢。

另一方面,因为美国拥有一套成熟的信用机制。如果你的服务出过质量问题甚至欺诈行为,你的信用史上就会被记上一笔。你的潜在客户在通过联系你服务过的客户(Reference Check)或到信用机构查询(Credit Check)后,就会因为你有不良记录而拒绝你的服务。

为什么在中国,人们对专业服务业的认可程度不高呢?究其原因,我认为一是因为目前专业服务人员或机构普遍急功近利、信誉度不高;二是因为国家对专业服务知识的普及还远远不够。

专业服务的根本在于坚持用诚信、专业、优质的服务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为客户创造价值。如果专业服务人员没有这种认识——只是想蒙一个是一个,宰两个算一双,或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上,那么专业服务业是没有出路的!

另外,服务是以人为载体的。如今的专业服务业急需高素质的人才,然而摆在IT监理/咨询企业面前的却是“英才难觅,好将难留”的难题。由于多数IT监理/咨询企业的规模都不大,都还处在开创事业的初级阶段,这样的企业是不受求职人群(包括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青睐的。

就在我们感叹人才难求的同时,中国的就业市场却是另外一种景象——中国官方的数字称:2007年涌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总量在600万人以上。按照去年30%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比例推算,今年会有180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些求职的大学生因此自嘲:我们已经沦为按堆儿论价的贱卖“大白菜”。

尽管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总想找轻松而工资又高的工作等问题,但他们终究应该算是高素质人群了。如果其中有的人为了生存愿意去做“搓澡工”,为什么没有人愿意投身像IT监理/咨询这样的专业服务领域呢?我想关键还在于长期以来对专业服务的宣传和知识普及几乎没有,社会普遍缺乏对专业服务的认识,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此还一无所知。  中国发展得很快,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通过本书,我真诚地希望广大的求职者不要将自己未来的发展只局限于已了解的一些专业或大公司上,应开阔自己的眼界和思路,多了解如IT监理/咨询这类新型服务专业,努力学习和实践,真正成为信息时代的弄潮儿。

最后,让我在这片繁华里透着浮躁的空气中,真诚地祈愿IT专业服务,能够在人们心底对诚信服务的期待中快快成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坛论IT监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钟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160113
开本 32开
页数 1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1
出版时间 2007-11-01
首版时间 2007-11-01
印刷时间 2007-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1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02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4
15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