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查尔斯酒吧(风险投资者的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以麻省理工学院校园里的一个不起眼的咖啡屋——马迪·查尔斯酒吧为地点,讲述了经常聚集在这里的创业者们的故事。用灵性的语言、丰富的资料向人们展示了高科技新创企业的成功与经验、失败与教训,以深刻的洞察力阐述了高科技新创企业如何树立自身形象,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如何吸引优秀人才、寻求风险投资以及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等方面的内容,对创业者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

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能够看到美国高科技创业者心灵的窗户,从中可以受到良多启迪与经验;本书也为研究风险投资的学者与实务工作者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料与案例。

内容推荐

坐落在麻省理工学院校园里的马迪·查尔斯酒吧是一个不起眼儿的小酒吧。它和校园里其他酒吧的唯一显著的区别是这里有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宇航员们签字的照片,那些宇航员曾是酒吧的老主顾。然而,每个月总有一天,当本地的风险投资领域中有感召力的人士发出电子请柬时,这里就会成为那些聪明的年轻创业者和科技人员将其构想变成新企业的圣地。

在这个孕育成功、充满活力的地方,在新创企业的业界人士的眼里,作者特里萨·埃瑟是麻省理工学院企业家社团中的活跃分子。创业者们集聚在马迪·查尔斯酒吧,把它当成一个生机勃勃的实验室。以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为基本素材,《查尔斯酒吧——风险投资者的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企业家精神的实质,提示了成功商业创意的精髓,以及当囊中羞涩时如何处理幻想家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关系。

《查尔斯酒吧——风险投资者的故事》与数位令人振奋的人物进行了心灵沟通,他们的经历说明创业不仅仅是一个想法,更是一件改变人生的、栩栩如生的事情。从筹集种子阶段的资金到公司公开上市、从吸引合适的员工到如何运用媒体以及制定投资计划,《查尔斯酒吧——风险投资者的故事》为当今的企业家们提供了方方面面的指导与帮助。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创业者的头脑

第二章 下定决心努力奋斗

第三章 创业之初:树立公司形象

第四章 保护知识产权

第五章 人是最重要的:如何将精力充沛的人吸引到你的新创高科技公司——并不把他们累垮

第六章 风险投资家评估新项目的标准

第七章 坚忍不拔:OneCore金融网络公司的故事

第八章 创业者还是摇滚明星?

第九章 失乐园

第十章 各就其位:行政猎头与恰当的首席执行官

第十一章 令人郁闷的困境

第十二章 创业者与媒体

第十三章 成功

第十四章 结束语

附录A

附录B

致谢辞

试读章节

把创业当成家务事

对创业者来说,能够感受到生命中重要的人支持他们创业是很重要的,但是这种支持可以采取很多种不同的方式。在多彩动力学公司创建的时候,乔治·米勒在外面花钱十分节省。“我过着连续十个月都没有工资的生活,花着我银行账户里平时省下来的1.3万美元,近十张信用卡的债务余额已达4.4万美元。”米勒说。

在创业的第7个月里,也就是米勒的银行账户里只剩下16美元时,他接到了一封从税务服务站发来的信,那里有返还的1300美元税款。“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天我打开信箱,立刻流着眼泪打开了信,我知道我不会再欠债了,”米勒回想道。就在那天,米勒给房东签发了一张支票。“那可以让我维持到下一个月,一个月不用交钱,”米勒说。

幸运的是,米勒的母亲在他隔壁的公寓里住,她自己就是一个退休的创业者,她理解儿子的困境。当她知道米勒的经济困难后,主动替他交了两个月的房租,直到他有希望获得风险投资公司的第一笔融资。

当米勒决定用信用卡里最大的透支额为其电子半导体照明公司提供资金时,他正在经受着相当严重的资金风险,因为已经无法保证可以收回资金。但是米勒相信即使公司倒闭了,他也会为自己曾经拥有创业者的经历而感到满足。“在一生中我雇用过75~100人,在12个国家设有代表处,筹集到了2000万美元,”米勒说,“对于一个像我这样的创业者,安全网大得足以让我很轻松地得到六位数的底薪加上3~4万美元的奖金。或许你的思维模式是如果你拿全部的资金当赌注,你必须能从在高薪的工作中赚回来。但如果不是这样,你就可以创办另外一家公司。”

尽管,乔治·米勒决定向多彩动力学公司投入的4.4万美元的资金很显然是一项很好的投资。但是,通常所有的创业者认为把资金投入高科技企业的风险很大,是有原因的。因为失败的可能性很高,对于创业者来说,认识到无论从事什么样的风险经营活动都有可能失败,这一点很重要。

如果安全网无法支撑你的体重怎么办?

对于一个滑翔者来说,最恐怖的事情莫过于在飞行过程中他的安全装置出了问题,感觉自己从滑翔器上摔了下来,一头摔下去,摔得粉身碎骨。同样,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最悲惨的事情是风险资本、客户和员工的安全网破裂,眼看着公司垮下去。

我真希望这种事情只能在二流影片和我这样的风险厌恶者的想象中发生。但事实情况是,这种事情确实发生过。

当我正在研究创办一个高科技企业是怎么一回事儿的时候,我的一个在麻省理工学院创业者俱乐部的朋友让我打电话向杰夫·奥斯本取经。在打电话之前,我除了知道奥斯本在许多获得不同程度成功的高科技企业里干过外,对他知之甚少。于是,我问他能否想起那些特别有压力的时刻,以此开始了我们的谈话。

这使杰夫·奥斯本笑了起来。“有压力的时候?”他问,“我当然有压力很大的时候。”他笑了一会儿,停下来之后,给我讲了他的许多故事。

1992年,奥斯本是一家名为怀尔德系统的高科技公司总裁,在他任职期间,那家公司的业绩从每年12万美元滑坡到没有收入(虽然那家公司后来重振雄风,并且最终获得成功)。为了保持公司的支付能力,在那段困难时期,他把员工的工资削减到每月100美元,他自己也不例外。

在那个时期,他自己的储蓄存款也并非是取之不尽的,微薄的工资使得他不得不压缩家庭开支。虽然奥斯本回忆说他和妻子努力降低生活标准,仍然不能偿还众多债主的债务。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债主们开始收回各种各样的抵押物。

当债主们来开走杰夫·奥斯本的小汽车时,他没有焦虑,因为,他住的地方离怀尔德公司很近,可以徒步去上班。他担心的是银行可能收回他的房子。

奥斯本依然坚持他的信念,相信在这些糟糕的事情发生之前他能够从企业的财务困境中突出重围。他不想把真实的情况告诉妻子,奥斯本在行政长官来之前孤注一掷,希望他能够把4万美元的货单兑换现金,支付自己和拖欠员工的工资,并偿还抵押贷款。但是不久,奥斯本发现无法从债务人那里收回货款。他的客户无力偿还怀尔德公司的钱,就像奥斯本无力偿还银行贷款一样。

当听说客户不能向他偿付债务时,他觉得他的世界在崩塌,尽管他冥思苦想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毫无结果。银行收取按揭贷款的房子的日期临近了,奥斯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这个坏消息告诉妻子。

在银行准备收回房产的那天,奥斯本从公司走回家,他想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解释将要发生的事情。但是当这一切真正发生时,他没必要说什么了。“当我走向那栋房子,”奥斯本回忆说,“行政官已经在那里了,正在往门上粘贴收回房产的通知。”

奥斯本发现他的妻子在厨房里,盯着空地。

“我非常抱歉。”奥斯本说。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奥斯本的妻子没有发脾气。她没有大呼小叫的,最主要的是她没有提出离婚。她的目光定格在两人之间,整理着思路。

最后,仿佛过了很久,她把脸转向丈夫。“这是你追求的吗?”她问。

“是的。”奥斯本回答说。

就在那时,奥斯本的妻子搂着丈夫,亲吻着他。“那好,”她说,“我想这也是我所追求的。”

当行政官与银行家完成了拍卖奥斯本的财产之后,他们的全部家当就只有一辆用了十年的旧吉普车,一堆旧衣服和他们的狗。奥斯本的一个朋友给他打电话帮他在弗吉尼亚找到了一个工作。因为一无所有,奥斯本不得不接受了。

奥斯本是在一家名为UUNet的高科技企业工作。他在那里工作的时候,公司的市值从3000万美元发展到30亿美元。这一增长证实了奥斯本的结局会非常好:仅仅在他加入UUNet的4年之后,奥斯本就足以从公司辞职,并且能够在佛罗里达的基斯买一栋房子。奥斯本用他额外的钱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奥斯本资产公司。这个决策也获得了资金上的回报:奥斯本资产公司的一家分支公司箭头通讯公司被Cisco系统公司以57亿美元收购了。

奥斯本总是在说无论他积累了多少钱,他永远不会忘记他从公司回家,看见行政官在自家大门上张贴回收抵押房产通知的那一幕的感受。

奥斯本经常可以收到从一家信用卡公司发来的电脑打印的信件,邀请他去申请新的信用额度。偶尔他也会花一些时间填写申请表寄回去。奥斯本说,他的新信用额度的要求往往会被拒绝。每当奥斯本收到回函说他所申请的那些他并不需要的信用额度遭到拒绝时,他总是想起约翰卡·肯尼迪·图尔的一句话:“一个有远见的人总是发现自己被一帮庸才所反对。”

P47-50

序言

经历了严冬与盛夏,终于将这部“带你走进科技创业者心灵深处”的著作译完了。仿佛还在创业者的心灵深处徜徉,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分享着他们的成功与欢乐,在特里萨·埃瑟灵性的语言中追寻着创业者们成功的秘诀与策略。

本书是以麻省理工学院校园里的一个不起眼的咖啡屋——马迪·查尔斯酒吧为地点,讲述了经常聚集在这里的创业者们的故事。这个酒吧是创业者们畅谈理想、相互鼓励与支持的场所,是创业者成功的摇篮与圣地,是创业者失意之时的避风港和加油站。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个咖啡屋或酒吧,已远非其地理的位置和物理的功能。基于此,我们没有将《THE VENTURE CAFE》直译为《风险投资咖啡屋》,而是译为《查尔斯酒吧——风险投资者的故事》。我们认为,这样既符合原文以对话和讲述为主的文风,也使得中国的读者能够直接从书名上就获悉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用灵性的语言、丰富的资料向人们展示了高科技新创企业的成功与经验、失败与教训,以深刻的洞察力阐述了高科技新创企业如何树立自身形象,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如何吸引优秀人才、寻求风险投资以及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等方面的内容,对创业者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这是一部“带你走进科技创业者心灵深处”的著作,正如哈佛大学技术与创业者中心常务理事保罗·伯蒂诺所说:“这是一部有震撼力的优秀作品,……揭示了创业者丰富的内心世界,……是一本必读之书。”

本书详细地阐述了创业者如何创立自己的公司,如何撰写商业计划书,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如何在创业阶段筹集种子资金,如何与风险投资家及天使投资者打交道,如何获得银行贷款、公司什么时候上市以及创业失败的相关问题的处理等等。

本书适合的读者非常广泛,在美国,此书被称为“创业者的圣经”、“教学者的最好案例”。在我国,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能够看到美国高科技创业者心灵的窗户,从中可以受到良多启迪与经验;本书也为研究风险投资的学者与实务工作者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料与案例。

作为译者,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特里萨·埃瑟所讲述的来自美国高科技新创企业的故事、秘诀与战略,深深地打动了我,也引起我强烈的共鸣。能够翻译这本在美国好评如潮的著作,我感到非常欣慰。除了作品本身的优秀以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和原作者一样,我也是一名创业者的妻子,而且我翻译本书的过程也恰恰是先生艰辛创业的过程。在本书付梓之际,先生的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六十多人的民营建筑设计公司。尽管先生所从事的行业不完全属于高科技,但创业的过程却有着惊人相似之处。书中的许多故事都似曾相识地在他身上发生过,书中的某些建议与忠告似乎就是针对他而言的。

回想起从不做家务的先生拿着抹布在空旷的房间里笨拙地擦拭着落满灰尘的桌子,尽管我已不会像当时那样泪流满面,心里仍旧是无限感慨;回想起只懂建筑设计而对商业运作一窍不通的先生为不把公司办成家族式企业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与付出的沉重代价,以及找到志同道合的联合创业者的高兴与欣喜,仍旧很赏识他的勇气与选择。在先生创建新公司的过程中,自己常常为不能帮他而感到不安与惭愧。如今能够将这本书呈现在他的面前,权作是对他的一点点帮助,也算他16年来对我的钟爱的回报。但愿他能够从书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对他的事业有所裨益。

仅以此书献给深爱我的丈夫慷慨和他的联合创业者,以及众多的像他们一样的中国创业者们,衷心祝愿他们事业突飞猛进,也希冀他们珍重自己,听从特里萨·埃瑟的劝告不要被累垮。

书中的许多故事是以引语的形式讲述的,运用了大量的对话、口语、俚语,这些特点使本书读起来栩栩如生,但同时又不失专业著作的严谨和深度,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非常完美的著作。为了保持原著的风格,又不失专业著作的严谨,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尽力做到信、达、雅。由于专业知识和英文水平的缺欠,本书的中文译本难免有疏漏和不准确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来函请寄: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邮编110036;或发Email至:lilyzh1324@tom.com。

张荔

2005年7月于沈阳

后记

我非常感激那些帮助我创作这本书的人们。

我的代理人,夏洛特·雷蒙德,他阅读了大量未经整理的草稿,并且建议我寄出完美无误的书稿。华纳商业图书编辑,丹·安布罗西奥与我签订了合同,指出了需要改进的段落,并使这本书稿能够出版。

理查德·赛杜洛夫给我介绍了许多企业界的朋友,为我提供了众多令我展示才能的机会,并且创造了一种相互信任的氛围,这种相互信任的氛围令企业界朋友能够很愉快地对我讲出难以启齿的经历。作为热情的啦啦队长,朱斯特·博森为我做了大量公关工作。马特·厄特巴克给我提供了为肯·莫尔斯电子实验室企业家协会做“书面秘书”的工作,这为我创造了与上层社会尊贵客人接触的机会。

希拉里·赫迪斯带我拜会了剑桥金属砷数字办公室,向我介绍了公司非同寻常的雇人经历,并向我介绍了通过这种非同寻常的方式雇用的几位雇员。本·威廉姆斯给我介绍了许多在毗邻波士顿“金融自由之路”的办公室里的“各具特色的”风险投资家。查尔斯·哈里斯在他位于波士顿洛克一奥伯咖啡厅三层的私人餐厅里举办了两次非同寻常的聚会,使我有幸会晤了创建NBX公司的倡导者。

我的编辑,阿比盖尔·瓦尔加斯阅读了大量的草稿,包括整理过的和未经整理的草稿,并且指出了应该改进的地方。读者克里斯多佛·约翰逊、马格里特·桑福德、罗布·泽纳、贝基·莫兰、布赖恩·霍恩、金格·拉扎勒斯、卡特·布伦·比尔、沙朗·瓦克斯勒,以及西瑟·瓦萨雷等对部分或全部书稿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批评意见。

如果没有这些创业者、风险投资家、公司律师,以及对我讲述其经历的朋友们的帮助,这本书不可能完成。谢谢你们每一个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查尔斯酒吧(风险投资者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特里萨·埃瑟
译者 张荔//张戬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276480
开本 32开
页数 2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59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10
147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1: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