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暮色中的微笑/鲁迅文学院精品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加加林的脸》、《蛤蟆的油》、《盛着手稿的手提箱》、《好好活着》、《电话》、《魅惑》、《最温柔的表白》、《南街旧事》、《逝者如斯》……从这本《暮色中的微笑》中,我们可窥视到赵雁的不同凡响的创作概貌;或角色静极思动,或人物叱咤风云,都令人耳目一新。

内容推荐

相对于赵雁军旅小说集《红月亮》来说,这本《暮色中的微笑》更侧重于军旅之外的人物是非。如发在《十月》杂志上后被《小说月报》增刊转载的中篇小说《耳朵有泪》,痛心入骨地描绘了三个女人悲情的命运。《南街旧事》则探触了一个家族从民国到今朝的苍桑变迁。但作者新写就的中篇小说《加加林的脸》却仍延续了她身为航天员训练中心军人的职业特点。这篇小说视角独特,给予科学精神比较淡漠的国人一种启迪,这是我们社会需要的正能量。曾创作出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飞天梦》的赵雁,文笔洒脱、流畅,作品视野开阔。从这本《暮色中的微笑》中,我们可窥视到她的不同凡响的创作概貌;或角色静极思动,或人物叱咤风云,都令人耳目一新。

目录

耳朵有泪

加加林的脸

蛤蟆的油

盛着手稿的手提箱

好好活着

电话

魅惑

最温柔的表白

南街旧事

逝者如斯

编后

试读章节

接到丹娜的电话时,我正在厨房看着我的老公忠宁穿着休闲短裤和背心,满头大汗地在厨房和打卤面的卤叫板,菜板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茄子青椒和一个洋溢着热情的西红柿,他正在用不怎么地道的刀工尽量让切出的茄丁和青椒丁的个头不至于差距过大。菜板上放着的碗边溢出的黄色已处于半干状态,里面是搅得颜色粗糙不匀的蛋液。另一只碗里的肉丁已准备齐当,炉子上蒸煮锅里的面汤马上就要溢出玻璃锅盖,来势汹汹。忠宁眼明手快,一手揭着锅盖,一边转头找筷子夹面条,看看有无硬芯儿。嘴里吆喝着:“快走开,别添乱,厨房里热!”

我怀孕了,怀孕后的胃口与此前大相径庭。我是南方人,爱吃米饭。讨厌吃面条。现在却在经历孕吐的近三个月后,开始天天一顿面,我都不烦,而且只吃茄子打卤面。吃得我家忠宁的脸也变成了茄子色,可他还是将就我,风雨无阻,每天给我奉上一顿打卤面。我特喜欢看着忠宁在厨房里搅得天翻地覆的样子,每次做完饭的厨房,都像遭遇过一场激战的战场,一片狼藉。我却很满足这种烟火气,它让我踏实。

我摸着肚子看着他在厨房手忙脚乱的样子,是我最大的享受。

丹娜就是在这个时候打来的电话。

“娃娃死了。”

“就在今天早上。从瀚新家园十二层公寓跳下去的。”

“警察通过她留下的遗书联系上了我!”

听筒里传来丹娜压抑的抽泣声。

腹中一阵突然痉挛般地疼痛传导到身上每一个细胞,我拿着话筒的手抖了一下。

在她断断续续的叙述里,我仿佛看见了娃娃最后的时刻。

瀚新家园是这座城市的一个地标式建筑,酒店式公寓,也是cBD核心区的一道风景。住在那里的都是号称这所城市的一小撮望族——“白骨精”们。白领,精英,骨干的合并项。其实其中的“白”字用的并不准确,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是令人艳羡的“金领”阶层。年轻人都以能进驻在此为傲,只要看看一月近三万的租金,你就知道其中的含金量了。

娃娃曾经住在那里。说“曾经”,那是因为一年多以前那里是娃娃和她的德国男友汉斯的爱巢。娃娃在城北名流云集的高尚住宅区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复式公寓。可因为汉斯不喜欢,她就租了这里。三个月前,这个豪放的莱茵兰男人毫不掩饰地对娃娃承认,他又拜倒在一个颇具风情的弗洛伦撒寡妇的裙脚下,不得不离开心爱的中国娃娃了,并以最陕的速度离开了公寓。我和丹娜没有想到,娃娃没有退房,还把那里当成自己最后的归宿。

记得从丹娜艳羡的口吻中知道了娃娃住在瀚新公寓的事,我就隐隐有些不安。在我看来,酒店式公寓再华丽,也因为酒店的漂泊和冷漠,让人没有家的感觉,住在那里的只是这城市的过客罢了,人来人往,擦肩而过,并不能让人安静下来。而娃娃需要的恰恰是安静。

可我始终没有说。

娃娃的遗容已很难辨认,太惨了!她是穿着那件最喜欢的白色爱马仕长裙走的,脚趾上的莹白色指甲油的色泽很饱满,她走前一定做了精心准备。但我相信,娃娃一定是素颜离开的,尽管她平时总带着精致却稍显浓厚的妆容。

她只留了半页纸。上面写着:我的死与他人无关,只想干干净净走。

下面她就是想通知的人,丹娜、我的名字和电话。最后一句是这样的.

她们知道我的心愿,会好好送我的!谢谢!

丹娜怕我受刺激,影响腹中胎儿。请求警察别直接通知我,而由她来转达。丹娜和我年纪差不多,却特别会照顾人,这么多年都是这样。

那天晚上,色泽诱人的打卤面我一口没吃,平心而论,这可是忠宁的一次超水平发挥。例行的晚饭后的散步也没有进行。我蜷在宽大的沙发里,没有开灯。丈夫在对面的沙发坐着,显得束手无策,却没有说话,眼睛就固定在我的身上。我知道他担心我,更担心孩子。我却没有力气说话。就这么待着,从渐渐浓重的暮色一直到稠得化不开的黑夜来临。

心里有一万个声音告诉我,你应该哭泣。我也很想哭泣。可是我没有泪水,嘴里干到发苦,眼睛涩涩的,仿佛身体中的液体都被这突来的消息吸干了,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身上困住了一般,动弹不得,想说话,却发不出声音。

我不同意丹娜的分析。

她说是因为那个身上永远散发着哈利香水味道,自以为是的长着灰发碧眼的臭男人的背叛,让娃娃感到绝望,害她走了不归路。

她真可怜,我们算是她唯一的亲人了,她太怕孤单!

丹娜就是在这样的哀叹中,挂上了电话。

我却固执地知道,男人从来不是伤害娃娃的武器。她也是真的是按照她喜欢的孤单走了的。

娃娃是我和丹娜在这座城市最好的朋友,情同姐妹。

还有重要的一点让我们走到一起。我们都是来自小城,渴望在这座著名的城市里找到归宿,扎下根来。可是这座城市却不令人亲近。P1-3

序言

鲁院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忙碌着。作为鲁院一名工作人员,我曾经在自己的博客里写道:学员们“来了,去了;去了,来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拨又一拔。时光像沙漏一样,我的年华在他们身上流淌而去。我思索过如此存在的意义,有时也发出质疑。但最终明白,我属于他们。他们充实了我的生活,丰富了我的生命体验,拓展了我的价值疆域。我把心交给他们,愿意把灵魂敞露在他们面前。他们的呼吸牵动着我的心率,他们对你寄予期望,你同时也把期望寄予他们。他们会让你感到惊喜、骄傲,当然你也不能让他们失望。这样想后.即刻释然,不再为个人计划中的某些事情在他们身上延宕或者放弃懊丧。而一切付出也是有回报的,我的人生行囊里,装进了他们的礼物,是从别处不可能得到的礼物,那就是师生的感情。每当他们即将离去.每当与离去的他们重逢的时候,来自于他们的那份滚烫的对母校和老师的感念之情,让这个世界都变得温暖了。”“我知道我不属于他们。他们属于蓝天,属于大海,他们将驰骋于无边的草原和广袤的山川大地,他们属于未来。我呢,仍将像枚陀螺一样,在一个固定的点上兜圈子。还有生命的规律,大路在他们面前一直延伸,看不到尽头,因为他们年轻;而我,已经看清了前面的景观,因为我不再年轻。我只能陪伴他们同行一段,而后,路就由他们自己走了。但是,我仍要为他们祝福,我的祝福直达永远。”

这里写的是我的真实感情,也是我对自己的交代。

我们是以个体的身份定位于自己的工作岗位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但在学员眼里,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大名、官名,那就是“鲁院”,我们出现在学员面前,代表的是鲁院的形象,同时,我们还是一条纽带,一座桥梁,联系着学员与党和政府。鲁院工作无小事,高研班工作无小事,任何一个培训班的工作都无小事,从教学,到管理,到服务,从院长、老师,到做饭的大师傅、打扫房间的服务员,是一个整体结构上的链条,这个链条正常出色运转,学员不光会给我们打高分,还会感恩党和政府,相反,哪个环节出问题,不光会影响到学员对鲁院的看法,进而会影响到对党和政府的看法。我们举办的“80后”作家班、网络作家班、少数民族作家班,都印证了这一点。

每一届高研班,每一个培训班,我们都精心设计安排课程,认真组织实施教学计划,我们已经建立起一套自己的教学体系,但我常常在问这样一个问题,鲁院教学灵魂性的东西是什么?学员们的期待与我们的给予能否统一?我们将把他们送上一条什么样的路子?客观讲,学员们更多想的是得到知识和信息,学习方法和技巧,在这些方面,我们基本上满足了学员的要求,但这不是我们教学的全部,更不是我们教学的灵魂,灵魂性的工作是丰富和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夯实作为一个作家的基本建设,这就是人格建设,是为何写、为谁写、写什么、怎样写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个工作必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管理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中,当然,不是生硬地灌输,而要以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来进行。比如我们安排的国情与时政课程,请有关领导和各方面专家来校讲授,不是高台教化,而是客观介绍情况,交流认识和看法,学员们很容易接受,他们过去习惯站在本地区、本民族立场,站在个人立场看待问题,现在却能站在全局,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来理解我们的国情、我们国家的大政方针。我们的大文化课和文学课,通过对文化视野的拓展,对文学艺术普遍性规律和主流经典作品意义的分析介绍,让学员们自然建立价值评判标准,自觉走向主流文化、主流文学。要引导学员走正经路,做正派人,写正道作品;面对文学事业,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大境界、最好还有大手笔;起码要建立起四个基本意识:大众意识、祖国意识、使命意识、经典意识。——这是我们应该给予学员的最主要的东西。如果只传递给学员知识和信息,只教会他们技巧和方法.那只能培养出写手,而培养不出伟大的作家。

鲁院历史上出现三个辉煌时期: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20世纪80年代、21世纪高研班,也就是现在。2007年底,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拍摄“鲁七”片子时,很多人认为鲁院的辉煌已经到了顶点,觉得高研班往下非常难办了,可是一直到今天,这种非常好的势头还在延续着。我认为我们还可以再创辉煌。“传承、创造、担当、超越”,鲁院的校训,应该是激励我们每位学员不断前行的动力,也应该成为不断激励鲁院每位工作人员不断前行的动力。

欣闻以鲁二期为重点出版鲁院“恰同学芳华”丛书,这是件好事,这套丛书除集结了鲁二期学员的作品外,也涵盖了一些其他班级学员,可一窥概貌。这个班的学员们大多都是从事编辑工作的,学员们也都比较成熟,许多学员今天已走上了各省市文联作协系统的领导岗位。创作上的成就也颇丰。在他们班进院十周年、鲁院二十期之际,出版这套丛书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在此我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将曾总结鲁院工作的文章,摘要修改,代为序。

(作者系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

后记

不知不觉,从鲁院结业,已经十年,回首往事,这十年间,又有众多的学弟学妹从这里辗转走了出去。经常会在不同场合见到这些孜孜以求的学子们,大家挚手道来,杯盏交错、文脉暗通,倍感亲切。我们这班常被人们谑称为“黄埔二期”。这二期冠以高编班,大多男女都是从事主编和编辑工作的。通常来说,是为他人作嫁衣。众多的青年才俊,文坛新星几乎都是从这些人的慧眼中跃上文坛的。然而这些玉尺量才的人物中也不乏吟风弄月、硬语盘空、出将入相,怀有不羁之才的各路神仙。今天,这些慧业文人大多已执掌了各地的文坛大印,并在创作上春华秋实,多有斩获。回望朝花夕拾,少长成集、剑胆琴心、风骨峭峻、仁义君子、不栉进士都花开花落,触景伤情,喟然长叹。

今天的鲁院已迁至富丽堂皇的文学馆院内,经常会与巴金、茅盾及郭老曹老等作家的塑像耳鬓厮磨,熏染贯通文气。在这里,他们听了莫言与库切的演讲,在这里,他们常能近水楼台聆闻到各路艺文大师的教诲。且蓉花开放之际,宿舍窗明几亮、宽敞舒适。这里已成酝酿发酵李白斗酒十千,李清照品竹弹丝之地。

而我们那时,则蛰居在南八里庄城乡结合处一隅,在方寸之地的校园内,探星望月,穷源溯流,河海不择细泉。这里,我们听了音乐、我们习了军事、我们走进了现代派的美术空间。我们看了一些奇奇怪怪的电影与话剧。我们吹过牛,喝过酒,吃了一串又一串的羊肉串,周围的湘菜馆、老五饺子馆及远一点的骨头庄和涮肉坊都让我们扫荡遍了。我们柔情四溢,我们苦辣酸甜交织于胸。

相对于鲁十二期少数民族班在国庆大典时登上天安门观礼的荣幸,我们则赶上了非典,囚禁于院墙之内,困而学之。至今,那戴着口罩的合影仍让我们记忆犹新。由此,我们成了鲁院最长一期的培训班,前后整整待了一年。这一年中山高水长,流水落花,皆成遗音袅袅。

当非典过后,四方散仙再次聚拢而来,迎堂开课,有些人事已非,物转星移,人去人来,流年似水。

出了这寸地尺天的校园,我们各奔东西,各创新业,各执春秋,蚕头燕尾、笔花四溅。常闻君住长江头,画龙点睛入,又探花落长江尾,纸落云烟出。也有几多知己在对景挂画中小聚畅想。其间却不知不觉中得知张新芝老大姐已患骨癌溘然离去,让人怅然。张新芝仅是《诗刊》一普通的行政工作人员,患病退休后仅三月就故去了。生前记得在一次同学聚会中,她硬掏出500块钱要请大家客,虽未领受,但这份情让人难忘。

这套丛书适值我们鲁二期十周年纪念日编出,其尺长寸短、含英咀华,也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处。编时,人事代谢红孩、曹雷帮助联系,刘俊帮助组稿并倾心旁求俊彦。也衔各路学友贤集奉文;在此特感谢白描院长为丛书作序并题字;最后要特别感谢出版人张海君先生和敦煌文艺出版社鼎力相助,促成此套丛书出版。在以鲁二期学员为重点的龙章凤姿外,也吸呐了其他班期学员的金石之声,甚至还包括老鲁院的学员王成林的佳作,有些未能单独结集的同学,已单篇收在另集《恰同学芳华》中。令我们颇感自豪的是莫言、王安忆、刘恒、余华、迟子建、刘震云、陈世旭、毕淑敏、严歌苓、虹影、王刚等也都在鲁迅文学院深造过。我们是这些前辈的延续,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足印。

王童

写于癸巳年己未月戊寅日子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暮色中的微笑/鲁迅文学院精品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806464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2014008362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39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9: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