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默克尔传》由陈玲著,对于本书的主角安格拉·默克尔,我们所了解的只是她究竟做过一些什么事,至于她做这些事的真正动机以及这些事背后所隐藏的真正秘密,我们只能靠分析和推测来一窥端倪。这个过程就像猜谜或拼图,虽然辛苦但也饱含乐趣。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的眼里也完全可以有一千个安格拉·默克尔,不是吗?在本书的最后,作者附上了德国最权威的默克尔研究者朗古特的研究成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了解一下德国人眼中的默克尔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图书 | 德国总理默克尔传 |
内容 | 编辑推荐 《德国总理默克尔传》由陈玲著,对于本书的主角安格拉·默克尔,我们所了解的只是她究竟做过一些什么事,至于她做这些事的真正动机以及这些事背后所隐藏的真正秘密,我们只能靠分析和推测来一窥端倪。这个过程就像猜谜或拼图,虽然辛苦但也饱含乐趣。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的眼里也完全可以有一千个安格拉·默克尔,不是吗?在本书的最后,作者附上了德国最权威的默克尔研究者朗古特的研究成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了解一下德国人眼中的默克尔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内容推荐 《德国总理默克尔传》由陈玲著,讲述的是:对目前的欧洲来说,默克尔是无政治家时代的政治家,这位冷静、可靠、故意显得毫无光彩的领导人,实际上是整个欧洲的发号施令者。可以说她是当今欧洲最重要的人物。《德国总理默克尔传》为你介绍德国总理默克尔的传奇人生,描述她那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对掌握权力的渴望、驾驭变局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责任感,全方位展示默克尔作为一个成功政治家所拥有的能力。 目录 生命的第一乐章:起点 第一章 逆流而上的牧师家庭 分裂的德国,冷战的前哨 移居,为了信仰 瓦尔德霍夫 屈辱与幸福 为子女而妥协 两个难题 政治与家庭 第二章 没有什么不平凡 长处与短处,梦想与现实 痴迷明信片的普通女孩 班级里最好的学生 俄语与奥林匹克 向往集体的少年 第三章 神学与自然科学 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 险些断送前程的文艺汇演 不是神学,但为什么是物理 丰富的大学生活 教授、政治观点与毕业论文 第四章 第一次婚姻 跟风式的婚姻 平淡如水的结局 第五章 科学院,避风港 民主德国科学院 小研究员的生活 只想和青年人在一起 博士不好当 远离政治,远离叛逆者的标签 移居,另一种出路 生命的第二乐章:追寻 第六章 一个契机:柏林墙倒塌 柏林墙不复存在 最重要的决定 觉醒与热情 第七章 个人的成功,政党的失败 真正民主的竞选 选举日,大溃败 副发言人 历史的见证者 第八章 民主觉醒党变成了基民盟 民主觉醒党的消亡 “扶持者”克劳泽 “牺牲品”策姆克 第九章 最年轻的联邦部长 大人物科尔 “三姑娘之家” 信任与考验 决心与尊重 政绩斐然 第十章 寻找“领地” “无家可归” 名义上的职务 回到梅前州 第十一章 多灾多难的环保部 在优秀的基础上 施特洛特曼时代的终结 开门红 希望与挫折 与核有关 成绩不止一点 生命的第三乐章:沉浮 第十二章 基民盟总书记 实权人物 强强联合 朔伊布勒的选择 第十三章 第二次婚姻 绍尔教授 两个人的世界 作为总理的丈夫 第十四章 别了,科尔 风暴来袭 男人之间的战斗 第十五章 领袖的滋味 别无选择 更大的挑战 默克尔的总书记 关于政治主张 第十六章 总理候选人 支持与争论 施托伊伯的犹豫 众叛亲离 默克尔的妥协 生命的第四乐章:巅峰 第十七章 权力是最重要的 新的开始 施罗德的连任 夺权,迎接下一个挑战 一个接一个的烦恼 德国向何处去 一号人物 霍曼事件 默克尔的成就与机遇 第十八章 王牌对王牌 施罗德是谁 优势与劣势 长跑与短跑 第十九章 拉锯战 默克尔的改变 咄咄逼人 总理夫人 最佳辩手 第二十章 为了每一张选票 微乎其微的差距 策反之战 联合的可能性 打破僵局 第二十一章 施罗德的离去,默克尔的上位 德国政府的首位女总理 两亿美元的“洗衣机” 悲壮地离去 第二十二章 新总理、新思路、新政策 “香水旋风” 铁腕与猛药 解题高手 世界杯经济 第二十三章 欧洲的领袖,权力的巅峰 大国外交 中国式智慧 附录 解析安格拉·默克尔 试读章节 分裂的德国,冷战的前哨 在走近这位全世界最有权势的女性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这样一个事实:“默克尔”并不是这位德国现任总理的娘家姓氏,而是她第一任丈夫乌尔里希·默克尔的姓氏。在1977年23岁的默克尔与乌尔里希结婚之前,她的名字始终是安格拉·多罗特娅·卡斯讷。 安格拉·默克尔出生在联邦德国的重要城市汉堡,但只有弄清当时民主德国的政治大环境,才能对默克尔及其一家的两德生活有所理解。默克尔出生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还不到10年,冷战把世界分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把德国分成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个国家。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最主要的战败国,德国被英、法、美、苏等国家分区占领。在打败了共同的敌人之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出来。随着两方势力逐渐变得水火不容、势不两立,作为占领区的德国自然也就难逃分裂的命运,并且不幸成为两大阵营冲突的前沿阵地。默克尔的出生地联邦德国推行资本主义制度,而她生活和成长所在的民主德国则是一个在苏联扶持下的社会主义国家。 所有这一切在默克尔出生的那一年都已成为历史事实和结果,原因来自两种不可调和的意识形态,一方是市场经济的自由民主,另一方是计划经济的苏联特色的共产主义,双方剑拔弩张的程度到了随时可能爆发军事冲突的边缘。 移居,为了信仰 在默克尔出生的那个年代,相较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的经济更为发达,国土面积更大,人口也更多,因此很多居住在民主德国境内的德国人纷纷移居到联邦德国,但默克尔一家却在她出生后不久“逆流而上”,从联邦德国移居到了民主德国。 默克尔的父亲名叫霍斯特·卡斯讷,出生于1926年8月6曰,职业是牧师。在那个世界政治局势急剧动荡的年代,默克尔的父亲却有着和大多数在联邦德国学习的同学不一样的计划——结束在海德堡和汉堡的神学学习之后,回到柏林—勃兰登堡州教会。就在女儿默克尔出生的那一年——1954年,霍斯特·卡斯讷获得了他的第一个牧师职位,任职地点是勃兰登堡州普里格尼茨的小村克维措。“克维措”是作家冯塔纳在他的《勃兰登堡漫游记》中描写过的贵族家族之一。这个小村子位于民主德国境内,距离两德边界只有30公里,当时那里的居民只有356人,周围地区的人口密度也很低,至今仍以农业为主,恰恰是在那几年里,这里需要一位牧师。 一般来说,在这样的村子里,教师和牧师所起的作用很重要。头几年村里还有一所小学,4个年级的学生在一个班里上课。卡斯讷一家来到这里时,小学已经解散了,孩子们得去邻近的佩尔勒贝格上学。 卡斯讷一家搬入的那个不起眼的牧师住宅是个木质建筑,地方不大,一进门就是牧师的办公室,底层还有3个私用房间,后来又扩建了几个小房间,当时教区家庭护士的办公室也在这里。卡斯讷一家搬来之后,这里就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的教友做礼拜的地方,虽然离牧师住宅不远处有个美丽的乡村小教堂,但那只在圣诞节时才使用。 教区有一些所谓的“教地”被租给他人耕种,以维持教区内神职人员的日常开销,加上卡斯讷牧师家里也饲养牲畜、种植蔬菜,这样就可以不完全依赖国家的食品供应了。卡斯讷任职时,有一个名叫波尔曼的教堂司事,他甚至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养了两只羊。默克尔自己也说到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民主德国的基督教牧师家庭生活的艰辛程度:“我父亲不得不学习挤羊奶,我妈妈跟一位老妇人学会了做荨麻菜。交通工具是一辆有点奇怪的轻便摩托和自行车。” P2-4 序言 作为一个毫无运动天赋的女孩,她却是一个自然科学和语言学方面的天才; 作为一个牧师的女儿,她却毫不犹豫地选择成为一名科学家; 作为一名将会在未来成为德国总理的女政治家,她却把科学院当成自己躲避政治的避风港; 作为一个科学家,她竟然只用了15年就登上了德国总理的宝座; 作为一只政坛菜鸟,她却可以轻易的在政府中谋得职位; 作为一名新晋党员,她却可以在一夜之间获得党主席的青睐; 作为一个工作狂,她在自己的业余时间里竟然喜欢调酒和做菜; 作为一个女人,竟然有如此之多精明干练的男性心甘情愿地做她的下属; 作为—个公众人物,媒体竟然对她的私生活知之甚少; 安格拉·默克尔,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人?你身上究竟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对于缠绕在身上的诸多谜团,默克尔本人“狡猾”地说:“我知道人们对我前35年的生活知之甚少,因为那是一段完全在我的职业政治生涯以外的日子,我可是地地道道的半路出家。这会引起大家好奇,我很理解。那些我从政之后的事情?对不起,这是政治机密。” 看,这就是默克尔,一个永远不会让别人看透自己的女政治家,一个无比精明的女总理,一个把自己的私生活遮掩得无比严实的成功女人。 有的人称她为“铁娘子”,有的人称她为“欧洲大妈”,有的人称她为“权力女王”……无论你怎样称呼她,她都不会在乎,但你千万不要把她比作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女人,无论是玛格丽特·撒切尔、英迪拉·甘地或是果尔达·梅厄都不行。默克尔就是默克尔,她不是任何一个人的翻版,也永远不会甘心活在任何人的阴影之下。 看,这就是默克尔,一个永远自尊的人,一个永远要强的人,一个永远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妥协的人。 毫无疑问,为这样的一个人做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对于本书的主角安格拉·默克尔,我们所了解的只是她究竟做过一些什么事,至于她做这些事的真正动机以及这些事背后所隐藏的真正秘密,我们只能靠分析和推测来一窥端倪。这个过程就像猜谜或拼图,虽然辛苦但也饱含乐趣。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的眼里也完全可以有一千个安格拉·默克尔,不是吗?在本书的最后,作者附上了德国最权威的默克尔研究者朗古特的研究成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了解一下德国人眼中的默克尔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看,这就是本书的作者,—个力争向读者描绘—个最清楚的默克尔的人,—个喜欢拼图和猜谜的人,—个愿意利己但更愿意利人的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德国总理默克尔传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玲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时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32703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14-04-01 |
首版时间 | 2014-04-01 |
印刷时间 | 2014-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4 |
CIP核字 | 2014061585 |
中图分类号 | K835.16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9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