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纪大讲堂(文化卷)
内容
编辑推荐

著名讲坛,权威学者,民众话题,框架严密,百家争鸣!

这里是自由的、思想的论坛;这里是思想的盛宴、学术的殿堂;这里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园地;这里没有任何偏见,强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里是大中华文化圈的学者阐释独特思想、展示最新学术成果的传播平台。

让经典学术走进民众视野,我们不愿给学术披上盛装,因此极力避免与那些总是乐于用曲高和寡诠释学术的人遭遇。我们要做的,恰恰是把在暗室尘封的理论搬入广场,放置在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之中。学术应该是透明的,像阳光一样,照亮大多数人的生活。

通过此书,读者可以获得国内外最权威的专家学者们的学术成果和新世纪人文、自然科学最新动向资讯,领略到国际一流大师框架严谨、大气磅礴、引人入胜的演讲风采。

内容推荐

本书为凤凰卫视的王牌节目之一——世纪大讲堂之文化卷。收录了自2001年以来关于文化界的学术前沿课题二十五篇,近百名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讲学论道,其中有易中天、朱学勤、李敖、周国平等。内容涵盖中西,信息密集,阐微发幽,打通古今。读者可领略到国际一流大师框架严谨、大气磅礴、引人入胜的演讲风采。

目录

刘长乐 为意外的成功作序

   ——写在《世纪大讲堂》结集出书之日

范 曾20世纪美的误区和古典主义精神复归

杨东平 对城巾建设的文化阅读

俞孔坚 理想人居——大地、人、神的和谐

何光沪 宗教、道德与爱的维度

叶嘉莹 西方文论与传统词学

白先勇 古典美学与现代意识

杜维明 儒家的人文精神与文明对话

许子东 文学中的上海、北京与香港

陈嘉映 真事掌握我们

丁学良 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

易中天 自我意识与人的确证

王登峰 中国人的人格结构

李 敖 李敖有话说

康慕蓉 土地 族群 文化

陆广莘 中医的传统和出路

陆谷孙 英语挤压下的中文危机

朱学勤 从文化革命到“文化革命”

张维迎 大学的治理与改革

胡晓明 读经的新意义

刘达临 揭秘中国古代性文化

汤一介 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

周国平 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李天纲 文化上海

康晓光 中国需要文化民族主义

张颐武 后SARS时代的文化反思

试读章节

在城市这部石头的书里面不仅记载了一代一代人的奋斗、追求和抱负,也记录了很多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化、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城市建设向何处去?有人称之为“处于十字路口的城市”,它的状况和命运是非常令人关注的。那么,如果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回到我们过去生活过的城市,如果我们是生活在城市的话,恐怕都会有这种感觉,就是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雷同了,越来越单调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立交桥成为了一个普通的风景,而我们曾经熟悉的那些城市记忆、那些文化街区、那些生活环境正在逐步消失。当我们欢欣鼓舞地为这种城市的变化而高兴的时候,我们也感到了某种失落。

另一方面,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令人陌生,因为城市它本质上还是刚才讲的,是一个人的生活空间和文化空间,当代人的文化认同和文化的归属感,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他的居住环境和城市环境之中,如果这些东西都失去了以后,我们会有种无根的困惑。同时呢,生活质量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并不仅仅是我们的住房增加了几倍我们就感到更幸福,如果我们的交通更为拥挤,空气更为浑浊,蓝天更为稀少,那么我们的幸福感自然会受到制约。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在近20年来城市现代化的过程当中,受到危害最大的就是那些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遗产。

大家都知道,像福州著名的清代建筑群“三坊七巷”,被开发成了商业街,破坏殆尽。前几年在舟山,在旧城改造的过程当中,有几百年历史的定海古城也是破坏殆尽,引起了一起市民状告政府的官司。在北京,这个问题同样也很严峻。在近几年修建平安大街、广安大街和拓宽新街口、菜市口大街的过程当中,像戊戌维新重要的遗址粤东新馆,被众多专家认可的广渠门的曹雪芹故居,包括具有高度文化价值的美术馆后街22号院等等,都在现代化的名义下被夷为平地。上海同样是如此,浦东已经是高楼林立、一派现代化的景象,但是我们当时甚至没有能够把宋庆龄先生的出生地保留下来,它的传统的面目几乎看不到了。我们通常所谓的城市的文脉、城市的记忆就这样消失了。

中国城市的这种变化并不是从最近开始的,从50年代初,围绕着北京旧城的存废问题就产生过一场非常著名的争论,当时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诚和陈占祥先生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希望把中央行政区建设在今天的公主坟这一代,方案被否定了,导致了在旧城内见缝插针、遍地开花式的建设,最后导致了800年古都的几十座城楼和所有的城墙基本上全部被拆毁。所以,曾经作为人类建筑的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的北京古城,基本上就已经在我们的面前逐渐的消失了。对北京城的破坏不限于50年代,实际上对它的命运更深刻地改变还是在80年代以来,而且如果我们回顾一下这座城市变化的历史,造成的动因是不太一样的。在过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历史文化的忽视,出于当时的一种比较“左”的意识,对传统的历史文化缺乏一种尊重和保护的态度。在当前,尤其是90年代以来,伴随着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摧毁规模更大、速度更快,而且它是建立在一个完全商业化的机制上。所以,有人说现在的城市建设是规划听领导的,领导听老板的。有很多问题大家都可以感到,就是不受制约的商业化导致了城市命运的一种很深刻地改变。

我想着重说的是我们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当中,对现代化的一些误解,而且是一些非常流行的误解。这种误解不仅存在于建设者和管理者当中,也存在于大多数的老百姓的概念之中。而正是这些因素作为一种文化的力量,导致了我们整个城市命运的某种逆变。

这种对现代化的误解,第一点,就是把城市现代化误认为是高楼大厦、玻璃幕墙、车水马龙,这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误解。而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在世界上的大多数的发达国家的城市,这并不是一个典型的面貌。很多朋友到过欧洲、到过英国以后便产生了一个很大的困惑,人家到处都是绿树红墙,三层楼、两层楼的小房子,很少有高楼大厦,进而产生疑惑,到底是我们中国更为现代化呢?还是英国更为现代化?把现代化等同于高楼大厦,而且对高楼大厦的竞争是方兴未艾、如火如荼,尽管“9·11”事件发生以后,全世界普遍对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产生了担忧,但是在中国,这种竞争仍然在加速。大家都知道,在浦东,在金茂大厦旁边,一个高度466米的环球金融大厦正在施工,在北京朝阳区的中央商务区的规划当中,也要有一批300米左右高度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北京的奥运村原来拟定的主体建筑是所谓的双塔,是500多米的,但这个计划现在可能已经被搁置了。

事实上,在国外的这种火柴盒式的高层建筑是在二战以后开始建设的。当时在战后重建的过程当中,也伴随着当时的一种现代主义的理论产生,已经被证明是不太适合人居住的,它的管理成本和造价都比较高,而且会造成阳光缺乏,对于老人和孩子出行和邻里关系等等,有好多负面的因素。所以,在大多数的国家,这种超高层的火柴盒式建筑已经被禁止建设或者正在陆续拆除。我们知道上海也已经在前年立法,禁止建设20层以上的高层民居。所以,张开济先生认为中国的城市比较合适的模式是“多层、高密度”,这恐怕是更合适的,来替代这种“高层、高密度”。这是第一点,对高楼大厦的竞争透视的实际上是一种城市建设的“香港模式”,它不能跟现代化划一个等号。

第二点,我们在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片面地把城市发展和传统文化、传统风貌的保护对立起来,甚至认为现代化就是一个破旧立新、推陈出新的过程。毫无疑问,现代化和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紧密相连必然包含着推陈出新或者叫新陈代谢,但是这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把过去的城市面貌、历史文化遗产推倒重来,用我们现在所谓的推土机开路的这种模式。有人把我们现在成片的危旧房改造和旧城改造称之为是一种“三光”政策,就是“房拆光、树砍光、人搬光”,这样的政策对于一个有丰厚的历史积淀、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和文化街区都是非常残酷的,也是不太负责任的。以我们所居住的北京城为例的话,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时候,当时有7000多条胡同,到了80年代中期的时候还有3800多条胡同,最近几年,在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过程当中,这是报纸上的公开数据,胡同正在以每年600条的速度消失。所以,有人作一个不太乐观的预言,如果我们到了2008年的时候,我们的北京可能就没有胡同了。当然这个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最近北京市修改了原来的历史文化街区的计划,在原来的25片之外又增加了一些区域,就是说,现在我们已经把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提到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

P22-25

序言

为意外的成功作序

——写在《世纪大讲堂》结集出书之日

凤凰卫视公司董事局主席 刘长乐

当我们决定创办《世纪大讲堂》节目时,在目力所及的范围内,我们找不到任何范本。也就是说,把学术直接搬上电视荧屏,尚无任何的成功先例。我们只是觉得,让现实世界了解学术思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我们多是尊崇实践大于尊崇理论,而理论指导生活发生的频率实在太少。我们重视的理论,多是对刚刚发生过的实践的仓促总结。而每一位走进过大学校门的人都知道,学院派理论绝不仅于此,它是丰富的,多元的,五彩斑斓的,引人入胜的,甚至它们之间也有着类似戏剧性的激烈冲突。假如我们把它搬上电视,至少是一部分读书人,可以离开书册之累,躺在舒适的床上,透过现代化电子传媒,了解深邃的理论世界。

于是,凤凰卫视同仁经过一番准备,于2001年元月推出《世纪大讲堂》栏目。

起初,我们只是觉得,把学术搬上电视,不管有没有人看,都是一件有功德的事情。由于预见到这样的节目可能会因为没有观众而失去广告商青睐,最终导致节目自生自灭,于是我们创办这个栏目之初,多少带有几分悲壮。但是我们成功了,这使许多同行——包括许多凤凰卫视同仁——大吃一惊。

我们的实际观众群,也大大突破了原先预想的范畴,吸引了为数众多的海内外学子和那些具有一定知识积淀,而又时刻关注着国家命运的观众。其间,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坐在自己家的沙发上,每个星期六都可以免费享受一次大学教育;正在大学工作或学习的人,可以不经过图书馆的烦琐手续,轻而易举地得知其他教授和其他学术领域的动向和观点;而已经走出大学校门的人,可以旧梦重温,不出家门,便听到久违的恩师或新锐学者对国家和改革的诤言。

由于国际一流大师经常出现在节目中,比如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先生,《世纪大讲堂》显得大气满城。名校名师风采相继得到公平展示,《世纪大讲堂》也就变得内容磅礴,框架严密,百家争鸣。加上主持人游刃有余的穿插,化淤节于瞬间,使得如此严肃的节目中有了会心的笑和毫不拘谨的交流。所有这些结合在一起,使《世纪大讲堂》出人意料地在一个极不起眼儿的非黄金时间,迅速蹿升为凤凰卫视的王牌节目之一。到此为止,这个得到观众厚爱的节目,已经播出将近六年时间。所以,我们继续推出这部实录书籍,以慰关心我们、鼓励我们、给我们以好的建议的广大电视观众。在这篇简短的序言的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凤凰卫视同仁,说一声“谢谢”。有了大家的关爱,才有了这个电视学术节目出奇制胜的成功。

2007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纪大讲堂(文化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凤凰卫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5061432
开本 16开
页数 4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427
丛书名
印张 28
印次 2
出版地 辽宁
228
156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2: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