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学语文教学百年历史为主线,从政治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制约、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学语文教师三个方面着眼,辑录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里的有关具体史料,共得110个小题,每题独立成篇,都可单独阅读,只重记叙史实,没有理论分析。
图书 | 中学语文教学百年史话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中学语文教学百年历史为主线,从政治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制约、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学语文教师三个方面着眼,辑录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里的有关具体史料,共得110个小题,每题独立成篇,都可单独阅读,只重记叙史实,没有理论分析。 目录 清末十年(1901~1911) 1.20世纪到来时的中国教育概况/003 2.废科举/005 3.兴学堂/007 4.清末的中小学国文教科书/010 5.文化名人回忆辛亥革命前夕的中学国文学习/012 中华民国时期(一)(1912~1928) 1.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小学国语、国文教学概述/021 2.“读经”之争和“读经”的废止/022 3.中华民国初年的国文教科书/024 4.《新青年》杂志和白话文学运动对中学国文教学的影响/028 5.“国语运动”对中小学国语、国文教学的影响/029 6.新式标点符号和中学国文教学/031 7.语法、修辞学的研究和中学国文教学/033 8.白话文在国语,国文教科书中的胜利/034 9.师范学校多人才/037 10.胡适发表《中学国文的教授》及其影响/038 11.梁启超发表《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及其影响/039 12.“壬戌学制”的颁布/041 13.新学制《国文课程纲要(草案)》/043 14.春晖中学的国文教学实验/044 15.1920年代初期新编中小学国语、国文教科书概述/046 16.最早的两种初中国语教科书/048 17.中小学国语、国文教学理论和教学法著作纷纷问世/049 18.中华民国前期(1912--1927)的中学国文教师概况/051 19.文化名人回忆中华民国前期中学国文学习/053 中华民国时期(二)(1928~1949) 1.国民政府时期(1928--1949)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述/057 2.1929年的彻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059 3.百花竞放的中学国语、国文教科书/060 4.1930年代前期国语、国文课本里的白话文作品和作者/065 5.1930年代前期国文课本里的文言文作者和主要篇目/068 6.优秀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国文百八课》/074 7.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的不朽之作——《文心》/077 8.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关于中学国文教学质量的论争/079 9.1930年代前期的中学国文教师和国文教学概况/081 10.文化名人回忆1930年代前期的中学国文学习/083 11.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的中学国文教材/086 12.文化名人回忆国统区的中学国文学习/087 13.苏区(1927--1937)的教育及国语教学概述/090 14.抗日民主根据地(1937--1945)的教育及国语教学概述/091 15.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国语教材/093 16.日伪政权(1938--1945)下的中学国文教学/094 17.解放区(1945.8--1949.9)的教育及语文教学概述/095 18.解放区中学教育的方针、学制和课程/096 19.陕甘宁边区编印的《中等国文》课本/097 20.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编写出版的中学国文教科书/098 21.文化名人回忆战争时期的解放区中学语文学习/101 22.中小学”语文“学科名称的确立/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一)(1949~1966) 1.1949~1956年的中学语文教学概述/107 2.《人民教育》发表重要文章《改革我们的中学国文教学》/108 3.北京举办中学语文教师讲习班/109 4.全国统一使用的临时中学语文课本/111 5.1950年代前半期的“统编”中学语文课本/112 6.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和中学语文教学/116 7.《人民日报》发表重要社论和连载《语法修辞讲话》/118 8.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阶级斗争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120 9.《红领巾》教学”及其影响/122 10.文化名人回忆1950年代前期的中学语文学习/125 11.中学文学、汉语分科概述/127 12.文学、汉语分科的缘起和准备过程/128 13.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130 14.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131 15.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132 16.初中文学课本/133 17.高中文学课本/137 18.初中汉语课本/139 19.文学、汉语分科时的中学语文教师概况/141 20.中学文学、汉语分科的废止/142 21.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和中学语文教学/144 22.“整风反右派”和中学语文教学/152 23.“大跃进”和中学语文教学/154 24.废止文学、汉语分科后的中学语文教材/155 25.“语文是工具”/158 26.1963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新编初中语文课本/159 27.“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和中学语文教学/160 28.“十七年”的中学语文教师队伍总述/1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二)(1966~1976) 1.十年”文革”时期的中学语文教学概述/167 2.“工作组时期”和中学语文教学/168 3.从”革命大串联”到”复课闹革命”/170 4.”复课”以后的中学语文教学/171 5.“革命大批判”和中学语文教学/173 6.“两个凡是”阴影下的中学语文教学/175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三)(1977~2000) 1.推翻“两个估计”,恢复统一高考/179 2.1978年的中学语文课本/180 3.吕叔湘、叶圣陶的重要讲话及其影响/181 4.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和中学语文教学/183 5.中学语文教学报刊的繁荣/185 6.活跃的中学语文教学实验/187 7.”师傅不明徒弟拙”/188 8.令人忧虑的中学生语文水平/190 9.日益严重的“重理轻文”风气和中学语文教学/194 10.“高考指挥棒”和中学语文教学/196 11.修订的1983年版中学语文课本/198 12.教学参考书和中学语文教学/200 13.“应试教育”和中学语文教学/201 14.1987、1990年两次修订中学语文课本/202 15.“淡化语法”的讨论/204 16.错于语文教学的再思考))/205 17.新秀梯队的涌起/206 18.“统编”以外的新课本/207 19.1990年代前期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209 20.全社会的”语文教育大讨论”/211 21.反批评的声音/220 22.讨论在继续和深化/221 23.新教学大纲和新语文课本/22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学语文教学百年史话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904219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07-04-01 |
首版时间 | 2007-04-01 |
印刷时间 | 2007-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39.29 |
丛书名 | |
印张 | 1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34 |
宽 | 173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