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高端访问(4五星级巨商的创富秘笈)
内容
试读章节

1980年,17岁中学毕业的李书福得到了120块钱贺礼。他用这些钱买了架照相机。

这架相机成了他企业家生涯的最初起点。“刚开始根本不是照相馆,就是买了个小相机,骑个破自行车满街给人照相。”李书福并不愿多回忆那段历史。

会讲故事的台州人,把这段创业故事中的李书福,说成是背着相机在公园里瞎转悠的“野照相”——“来,来,同志过来照张相。”见了逛公园的拉着照相,直到现在,一些二级城市的公园里还有这样的生意人。

李书福的照相生意做得不错,半年后赚到1000元,他正式开起了照相馆。

吃苦他是不怕的,因为“不吃苦你就不能生存”。怕的是各种部门的管理审批,“那个时候开照相馆属于特种行业,要公安局批准。我没有批准,被罚过款,还被勒令关门过。” “一看到穿制服的,还有那些当官的到我店里,我就吓得浑身是汗。”这样的体验在其后的创业中挥之不去。

一年以后,李书福迈出办企业的第一步。“我选的工业项目都是别人做不了的。”李书福说是在“垃圾”中提取金银。

李书福经常买一些零件自己组装照相机。喜欢鼓捣的李书福,在洗相的过程中发现,用一种药水浸泡,可以把废弃物中的金银分离出来。李书福开始把分离提取出来的金银背到杭州出售。后来干脆关了照相馆,专门做这个买卖。为这个项目。李书福投资了1万元。虽然这些钱大部分来自生意不错的照相馆,但李书福还是义无返顾地把照相馆关了门。“这个到现在别人还做不了。”李书福至今对这个生财之道感觉良好。

1984,年的一天,李书福的皮鞋破了。下雨的时候漏水,他想找家鞋厂订做一双又便宜又牢实的。他找到一家鞋厂。见4个工人却在做异型铁片,与人一聊,他发现这玩意儿比自己来钱多了。他几乎当场决定,自己也能而且也要开个类似的厂。心里有了底,高兴得鞋子也忘了订做。

于是,年仅21岁的李书福凭着筹集到的一万多元钱,租了五间旧房子,与人合伙办起了黄岩县石曲冰箱配件厂。不久,李书福做出了一个更大决定——生产电冰箱。在1985年前后,民营经济还没有获得正式承认,电冰箱这种国家统一配售商品,不可能获得有关部门批准生产。

1986年,李书福在自己研发、生产出电冰箱关键零部件蒸发器后,组建了黄岩县北极花电冰箱厂,生产北极花电冰箱。“到1989年5月,冰箱销售额已达4000多万元。并与青岛红星厂合作,为红星厂生产冰箱、冰柜。”有老员工这样介绍。

北极花冰箱当时已成为国内冰箱行业的名牌产品。1989年,李书福这个26岁的北极花冰箱厂厂长,已经是一个实足的千万富翁。

电冰箱厂为李书福赚到了非常大的利润,可以说是他事业的起步,然而,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电冰箱实行定点生产。“北极花”自然列不上去,要求关门。李书福气得有点想哭:我生产商品。不走私不贩毒、不受贿不贪污,犯了哪门子的冲。不准我生产! 

但哭也没用。他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关门。还了银行贷款,交了税收,发了员工最后一月工资,垂头丧气地关门了。

这时,李书福竞跑到深圳大学去过大学瘾!读了几个月经济管理。才发现这大学读来是活受罪、受活罪,该学的学不到,不该学的要背一箩筐,又浪费青春,又浪费钱财。在寝室里,他睡在小床铺上,又谋划做生意了。

这帮自修生要么有来头、要么有钱。几个人想把这寝室装修一下。于是5个人一起上街买材料,东摸摸、西问问,在装潢材料市场上逛。这逛着问着,走在最后的那个小个子青年、千万富翁李书福,发现这行业很赚钱。因为那些玩意儿全是从外国进口的。他又想干这个行业了。回到寝室,几个人讨论起这个产业来,越说越激动……  从深圳念完书回到台州后。李书福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重整旗鼓。这时的李书福敏锐地意识到,摩托车行业将是一个有着广阔前景的行业,投资于此肯定会有收获。可是进军摩托车行业,国家政策这一道关口必须跨过。怎么办?李书福决定亲自到国家机械部去一趟。

李书福满怀期望地跑到国家机械部。接待他的负责人冷冰冰地、一脸疑惑地看着他说:“你要生产摩托车?你有多少钱?你有技术吗?”面对不信任的询问,一脸窘相、站在屋子中央的李书福壮着胆说自己有5000万元,技术可以请国外专家。但实际上他只有200万元。最后的答复是“不行”,这位负责人还让他回去好好看看国家的产业政策。

碰了一鼻子灰。年轻气盛的李书福无奈地回到台州。生产摩托车的希望落空了。李书福没有气馁,他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寻找适合自己的事业。经过调查,李书福感到在深圳时曾想到的装潢材料行业,特别是镀铝装饰板材市场前景广阔,全国已有的2家生产厂,产品质量不理想,他果断决策,迅速出击,立即拍板上马。

1991年,李书福开始了建材的生产,这次选择可以说是他事业腾飞的起点。李书福这样回忆道:“建材是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去建材市场买建材发现的,我发现这个材料里面隐藏着很大的利润空间,这就是商机,那我们就要生产这个产品。中国第一张镁铝曲板就是这样出来的。后来我们生产铝塑板,也是全国第一张铝塑板的生产厂。”

就在这时。海南的房地产热引起了他的注意,但是这次投资却让李书福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一年的时间就让他损失了五六千万元,然而,倔强的他并不服输:“我不相信这是失败,我慢慢还会发展起来的,失败是成功的基础。”P5-7

目录

李书福:驶入“快车道”的秘笈

 贫寒少年·平民巨富·大慈善家

 第一桶金·欲哭无泪·大吉大利 

 借腹生子·草莽英雄·创富历程

 是是非非·自主创新·鲶鱼兵法

 光荣·梦想·旗帜

潘石屹:“时尚+另类”的“规则破坏者”

 从黄土高坡奔向天涯海角 

 开口就会让上帝发笑

 “时尚+另类”的“规则破坏者”

 “甘肃海南万通”VS“北京香港华尔街”

任志强:任人评说 走自己的路

 自立门户,说“不玩了”就“不玩了” 

 东山再起,给市场一个惊喜的震撼

 任人评说,自己的路自己走

 孰是孰非,一切为了楼市的“健康” 

 廉颇不老,欲驾地产航母

张果喜:中国内地的第一个亿万富翁

 拿板斧的人也能劈出雕花大市场

 小木雕雕出了“大蛋糕” 

 十年隐退是修炼,是干将莫邪般的铸剑

 为何就只能做“狼”而不去做“虎”

 人力资本结构上升的曲线与产值上升的曲线一同勾描企业的辉煌

 企业家可以不从政但得讲政治

陈卫:冲刺“最后一公里”

 硕果满枝:刻苦攻关站前沿 

 梦去梦回:赤子情系炎黄仔 

 不解之缘:“小灵通”想漫游世界

 背后支撑:功勋章有她一半 

 制胜之本:打造核心竞争力 

 一路挺进:冲刺“最后一公里” 

王永民:登上中国文化史上的又一巅峰

 登上中国文化史上的又一巅峰 

 农家小屯走出的大发明家

 为人与科研一样的“通俗易懂”

 在键盘上苦心演绎创新思维

伍淑清:“合资001”女主人的两重世界

 第一次到中国内地即被那春雷般的声音所吸引,没想到中国“001”号合资企业的诞生与一位而立之年的年轻港商结下因缘

 “中国人”三个字曾一度成为她沉重的负担,也成为她求索的动力。日后,她穿梭在中国与香港及世界之间,用心架起彩虹之路 

 东奔西跑掬心智,在西部大开发中甘当“红娘”,让中国西部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西部,矢志推进“走出去”战略

 工作上这位“空中飞人”的性格属外向型,生活上却属内向型。生活上可谓简单、简朴的她,内心世界其实十分丰富、甚至复杂 

杨卓舒:在现实中与理想拥抱的现代“夸父”

 卑微岁月点燃追逐理想的火把 

 由家门口“练摊”开始的艰难创业 

 哲学思想渗透骨髓支撑企业巨人

 跨越商界办教育,造就中华脊梁 

 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家创造财富的最高理想

胡成中:揭秘中国德力西家底

 永远是裁缝的后代

 从个体户到企业家

 既当先生也当学生

 凭诚信追求更大的“名气”

 铸造“东方的西门子” 

赵涛:“大宅门”撬动市场的背后

 20分钟赚到的不止是好大一桶金 

 一个越洋电话成就一个特大产业 

 政治觉悟渐成一种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

 逐鹿资本市场以寻找裂变扩张之路 

 “主持人”梦想走出“大宅门”的那一天

李小白:“领秀”中国模特业

 名模不是赛出来的 

 模特业进入市场细分化时代

 模特从此不再高高在上 

 没有黑箱但有阴暗

 “美女经济”该定规矩了

 一不小心掉进时尚的陷阱 

阎冰竹:储蓄资本 提取精神

 跻身世界银行500强的背后 

 “经济英才”的“战舰理论” 

 “市民银行”在特色服务中贯穿“人文关怀”

 为了基业长青而多方位打造核心竞争力 

越章光:“101之父”从“头”开始

 建造企业精彩明天的平台

 新世纪书写“101”新纪录  

 逆风腾飞方显英雄风范

 与时代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王树生:甘当“二把手”的“一把手”

 第一桶金源自“一时冲动”的爱

 爱之梦延伸于社会 

 甘当“二把手”的“一把手”  

 领跑快递业不是梦 

胡敏:一次次格式化我的人生

 开创中国英语培训新概念

 无奈的北漂父亲 

 “速成”大学梦

 梦开始的地方

 学者与总裁之间寻觅事业的落点

王文京:站在新技术浪潮的潮头

 选择:知识经济时代的朝阳产业

 创新:站在新技术浪潮的潮头 

 目标:进入全球软件业50强 

 座右铭:“按常识办事”  

马万良:“活企大王”凭诚信打拼天下

“黄河仔”的黄河航运缘

 凭诚信打拼天下 

 反对者变成了拥护者 

 关爱小家,带领大家 

毛一丁:跟中关村一起长大

 从“武教头”到“电脑通”

 在中关村寻找游戏规则

 做市场的永远像奶妈

张宝全:经典艺术与今典商业的嫁接

 本来就不应该是商人的地产英雄

 书画是地产少帅的最爱

 经商就是在灵感辉映下长袖善舞

 建筑是商品更应是作品

 市场上宽广的平台待他去表演

王晶:“新大陆”借脑引智打天下

 春去春又回

 将革命进行到底

 借脑引智打天下

 真诚无价德制胜

杜国盛:霞染燕山歌振宇

 扛起不倒的与时俱进之旗

 重组之中再造一个新燕化

 改到深处是战略调整 

 令全行业刮目相看的风景

陈天生:欲与盖茨试比高

 是幸运儿,成了“青年十杰”;也是遗弃儿,凄凉中离开了生己养已的地方

 困境时,很多人把你当作朋友;火红之极,没想到后院屡次起火 

 微肥,将是中国农业的“微软”;陈天生,将是中国的“比尔·盖茨”

周宝生:一个人和一个村庄的传奇

 春风拂面:小山村成就为一方富土、净土与乐土

 敢为人先:集体的家底越来越厚

 有胆有识:泥腿子盘起了高科技 

 脚踏实地:走出了“一阔就变”的怪圈 

 勇立潮头:走上了一条长盛不衰的可持续之路

内容推荐

在这本书里,作者作为中国知名人物期刊的资深记者,全悉聚焦商界风云中的名家和名家崛起背后的商界风云,全方位展示变革时期中国企业家财富冲浪的探索实践和思想新锐,全情解读知本精英们的财富时尚和独特的精神追求,全面反映一个成功阶层的欲望与方式、生活与状态,以通俗的形式诠释经济生活,用文化的角度、人性的眼光看资本经营与商业动作,深层次纵论产业或企业的战略与变局。

编辑推荐

本书全方位展示了李书福、潘石屹、任志强、陈卫、伍淑清、杨卓舒、赵涛等20位变革时期中国企业家们的财富时尚和独特的精神追求,以通俗的形式诠释经济生活,全面反映一个成功阶层的欲望与方式、生活与状态,潜心破译行业巨头的财富密码,成败得失与经营方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高端访问(4五星级巨商的创富秘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余玮//吴志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806925
开本 16开
页数 2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07-05-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0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7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6: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