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撤退开始/法政学思
内容
编辑推荐

收入这本集子里的作品,性质上大致可归入法政思考范畴,均为这些年作者“正襟危坐”的法学研究之外的副产品,或属于调剂心境之作,或属于时下议论之作,或属于应急约稿,或属于即兴讲评。然而,这些作品的非计划性,倒也顺应了自由创作的意趣。或为知识遭遇现实,或为现实遭遇知识,几乎没有介入思维间隔之后的过度思虑。但这种写作也带来不少心理刺痛,因为现实非逻辑的表现有时就像赤裸裸的锥子,而我拥有的那点法学知识和信念却多半像个叫化子的布口袋,挡不住它的锋利。所以,这些作品也是书斋与现实撞击之间的认知徘徊、亲历与史见勾连之中的思虑踌躇。然而,在这其中我还是幸运的,因为多少获得了关于知识的另一种理解的际遇,并由此少了慷慨的激情,多了实证的智慧。

目录

随笔

从培根的辩护说起

法家人物李斯评议

中国政治社会结构的人性基础——闲话“林冲休妻”

姜维屯田与伦理承担

中西文化交流略谈

辩论杂谈:寓意和规范

好一只破风筝

为何不懂建筑所有的自由

守住法治的文明底线

倾听有产者的“财产权困惑”

在流动的时间之河你们都是幸福的鱼——“法学时评网”2004年新年问候

网络生活好极了——“法学时评网”三周年补记

事案评论

法律解释中的市场化语境之辨—评大韩航空公司“4·15”

坠机事件的诉争

法官应如何解释法律——“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受赠案”法律适用评析

规章专权,法治难行——从“浏览黄色网站案”的规章适用说起

法治的皮与囊——关于黄金高案一审的一些疑惑

法院,你可知司法为何物?——对某地方法院推行所谓“先例判决制”的评论

让房屋拆迁走出“以政促政”的困境——从国办发[2004]46号 文件谈起

习惯与学术权力较量 ——《读书》评奖风波有感

学术公共人的公共意识——再评《读书》评奖风波

“民间索赔”的法学思考—1996年11月28 在中国政法大学的讲座

传统与革新

1998年5月12 13在中国政法 大学的演讲

从撤退开始:《民法总论》的姿态和进路2001年10月13 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讲座

民法秩序的主体性基础及其超越2002年11月2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术报告

“保留多样性整合”的编纂思路——北川教授评点中国民法典草案体例

物权法政策之辨:市场经济体的法权基础——对《物权法(三草)》征求意见稿的评论

现今通行的法学方法论的两个局限——冯象《法学方法和法治的困境》的粗略解读

侵权行为法责任发生基础的讨论——略评陈聪富《侵权行为法之过错、违法性与因果关系》

关于《物权法草案》(第四次审议稿)的一些讨论

——在北大法学院“物权法草案研讨会”上的评议汇集

物权立法的合宪性问题

2006年3月16 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讲座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怀念谢怀拭先生

点滴的追忆,无限的怀念——遥祭杨振山老师

美国侵权法精要——柯恩卡《侵权法》影印本前言

整理也是一种有益的研究——《民法总论》初版自序

评价法学的现代轨迹

——评拉伦茨《法学方法论》

为了未发生的和已经发生的“法律之羞”——《律师文摘》创刊五周年致贺

为什么要毕业?——在中国政法大学2005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保持乐观,才能够一往无前2005年11月4日在“沧海云帆”论坛上与网友的对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撤退开始/法政学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龙卫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66872
开本 32开
页数 3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9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0-53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3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