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琉璃(女娲的遗珍)
内容
编辑推荐

详细解密玻璃收藏知识,深入探究中外玻璃文化的璀璨和源远流长。本书为“大雅鉴藏系列”丛书之一,介绍了琉璃的起源、发展、制造、鉴赏、辨伪等知识及相关的琉璃文化,同时配以270余幅精美图片,不仅是一本知识文化性读物,更是艺术品鉴赏的实用书籍。

内容推荐

《大雅鉴藏系列》详实、精确地展现了现代艺术品收藏的迷人世界。每册均以多幅清晰的彩色图片和专业简洁、内容丰富的文字为普通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品文化的大门。

本书介绍了琉璃的起源、发展、制造、鉴赏、辨伪等知识及相关的琉璃文化,同时配以270余幅精美图片,不仅是一本知识文化性读物,更是艺术品鉴赏的实用书籍,定能使您获益不少。

目录

序 琉璃之粹

第一章 琉璃之魅/2

第一节 琉璃的称谓/3

第二节 琉璃的特性/15

第三节 流动的色彩/20

第二章 琉璃之源/32

第一节 琉璃的出现/33

第二节 战汉时期琉璃的发展与丝绸之路/44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琉璃/59

第四节 隋唐两宋时期的琉璃/74

第五节 辽金元时期的琉璃/89

第六节 从沉寂到辉煌的明清琉璃/95

第七节 当代琉璃的重生/110

第三章 国外玻璃的生产/112

第一节 西方玻璃的起源/113

第二节 古代罗马和波斯的玻璃器/120

第三节 中世纪时代的欧洲玻璃/125

第四节 文艺复兴和现代玻璃/130

第四章 琉璃的传说与故事/134

第五章 琉璃与宗教/152

第一节 佛教与琉璃/153

第二节 道家与琉璃/156

第三节 儒家与琉璃/157

第四节 伊斯兰教与琉璃/159

第六章 琉璃的制造工艺/162

第一节 早期的琉璃制作/163

第二节 逐渐成熟的琉璃制造工艺/166

第三节 发展到高峰的琉璃制作技术/168

第四节 当代琉璃制作/171

第七章 琉璃的鉴赏与收藏/186

第一节 古代琉璃的辨伪与收藏/187

第二节 古代琉璃的保管方法/193

第三节 现代琉璃的鉴赏和选购/196

第四节 现代琉璃的保养方法/211

附求一 部分出土古代玻璃物品的化学成分汇编/212

附求二 世界主要收藏古代玻璃博物馆和展览室/215

试读章节

讲这个故事想说明的并不是满奋胆小生疑虑、没见过世面——其实这也怪不得满奋。满奋,晋朝尚书令,任职司隶校尉,这样的官职在当时已不算小。可是即便如此,作为高级官员的他,却因为没有见过真正的琉璃而在皇帝面前出了个这么大的笑话。足见琉璃之罕有。

还是在晋武帝统治时代,世风奢靡,尤其是上层社会奢侈无度,世家大族占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并且相互较量,比谁家最富有,被称之为斗富。

有段斗富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巨富石崇与晋武帝的舅舅王恺比富,石崇听说王恺家洗锅子用饴糖水,他就命厨房用蜡烛当柴火烧。王恺在家门前的大路两旁,夹道四十里,用紫丝编成屏障,石崇就用更贵重的彩缎铺设五十里。王恺无法比富,只得去找自己的侄子晋武帝,晋武帝拿出罕见的珊瑚树借给王恺炫耀,石崇竟用铁如意把它打得粉碎,并拿出世上更罕见的数十株珊瑚树认赔任选。

斗富时要拿出自己最为得意的宝物,以显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在财富的比斗风气之下怎么可以少了琉璃的位置?琉璃在此时成为了贵族们炫耀财富的最重要的宝物。与前代所不同的是,魏晋时的琉璃器已经不仅限于皇家,那些富可敌国的贵族,只要有钱,一样能够拥有琉璃。

相比于石崇的奢靡,士大夫王济(武子)的奢侈生活就显得不足轻重多了。然而《世说新语》的《奢汰篇》并没有放过他。书上说,有一次,堂堂的晋武帝司马炎临幸王济家,王济,“武子供馔,并用琉璃器”,晋武帝又妒又怒,饭没吃完就起驾回宫了。如此看来,判定他奢侈的一个铁证就是使用琉璃进食。这件事也见于《晋书·王济传》,“供馔甚丰,悉贮琉璃器中”。同是比富,晋武帝对稀世罕见的珊瑚树被石崇砸碎也未曾如此愤怒,但却为王济用被视为国宝的琉璃来进食而气得拂袖而去,由此可见琉璃的珍贵。

在稍晚一些的时候,北魏文献《洛阳伽蓝记》中关于形容贵族奢侈生活的也有着类似的描述:“而河问王琛最为豪首,常与高阳争衡”,“琛常会宗室,陈诸宝器……自余酒器,有水晶钵、玛瑙、琉璃碗、赤玉卮数十枚。作工奇妙,中土所无,皆从西域而来”。不仅说琉璃碗与水晶、玛瑙器皿一样属于“宝器”,而且还特别指明,“作工奇妙,中土所无,皆从西域而来”。

琉璃被视作宝器,是由于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来自西域的琉(玻)璃晶莹剔透的美感。近年考古发掘表明,从北朝墓出土的部分西域琉(玻)璃器实物,质地透明,当然,因为原料中含有杂质,这些透明器具都微带蓝青色,还远不能像如今这样毫无杂色、彻映无碍。但是,对世人来说,这种像水一样清亮、像冰一样晶莹的制品,绝对是前所未见的神奇物品。

在《世说新语》中,“王公与朝士共饮酒,举琉璃碗,谓周伯仁日:此碗腹殊空,谓之宝器,何耶?答日:此碗英英,诚为清澈,所以为贵耳”。以往汉代对于琉璃仿玉性的审美在此时已经为世人所忽略,而琉璃器皿透明纯净的特性得到了推崇。

在有记录的文献中,虽然当时留下的琉璃制品不多,但是却有不少诗文赞扬玻璃器的美丽。士大夫们聚首品酒,主人拿出珍藏的琉璃制品炫耀,并吟诗作赋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如《晋书·崔洪传》说:“汝南王常宴公卿,以琉璃钟行酒。”

其中最著名的是西晋诗人潘尼的《琉璃碗赋》。当时潘尼在朋友家中宴饮,主人拿出珍藏的琉璃碗与大家共赏,让客人们轮流作赋赞美琉璃碗,潘尼当场作赋:“取琉璃之攸华,昭旷世之良工,纂玄仪以取象,准三辰以定容。光映日曜,圆盛月盈,纤瑕罔丽,飞尘非停。灼烁方烛,表里相形,凝霜不足方其洁,澄水不能喻其清。刚过金石,劲励琼玉,磨之不磷,捏之不浊。举兹碗以酬宾,荣密座之曲晏,流景炯晃以内澈,清醴瑶琰而外见。”这首赋充分地颂扬了琉璃碗做工精细、透明度高的特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献中有关璃(玻)的记载较前代增多,并不表示当时已有很多的璃(玻)器。正因为琉璃制品鲜有露面,所以骚客文人如得见,都要撰文以示纪念。又如《世说新语·纰漏篇》中,有“王敦初尚主……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等。

更有甚者,将传统的君子比德于玉直接转接到了琉璃上。在晋傅咸写的一篇关于琉璃器的赋中,他讲有人送他一个琉璃卮,小孩子趁他不注意偷取玩耍,结果掉进了脏的地方。他很珍惜这个琉璃卮,但又觉得这样一个难得的琉璃宝器沾染了污秽,则不能称其为宝物。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中,他在这首《污卮赋》中写道:“有金商之玮,禀乾刚之淳精,汉春晖之定色,越冬水之至清,爱甄陶以成器,逞异域之殊形,猥陷身于丑秽,岂厥善之不惜,与觞勺之长辞,曾瓦之不若。”傅咸将琉璃与洁身自好的君子相比,君子若有污点就不成君子,琉璃也是一样,被玷污了,也不成为宝器。

P62-65

序言

玻璃与陶瓷、青铜器一样,均是人类最早使用的人造材料。玻璃出自于“火”,并经过人工艺术化的创造,呈现出绚烂多姿的形态,数千年来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中国古代玻璃蕴涵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有十分紧密的联系。通过著名的古代丝绸之路(包括沙漠路线、海上路线、草原路线和佛教传人路线),中、西方古代玻璃制造技术和制品交流方面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流。从上世纪20~30年代开始,西方的学者已经开始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对中国古代玻璃进行研究。中国的自然科学界和文物考古界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也开始对古代玻璃进行广泛研究。近些年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通过和文物考古界的广泛合作,将现代无损伤分析技术如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等引入古代玻璃的研究领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成果,已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笔者在恩师干福熹院士的指导下,也有幸参与了这方面的工作。

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收藏界对古代玻璃的兴趣升温。收藏界也曾发现在考古发掘中极少或没有发现过的精美的古代玻璃,是古代玻璃研究难得的研究素材。与对古代玉器和陶瓷等器物的收藏一样,对古代玻璃的鉴赏还过多依赖对玻璃的艺术造型和工艺的肉眼鉴别。在欧洲、美国以及日本等地区拥有众多的展示关于古代玻璃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以及个人收藏馆。与此相比,中国内地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仅有少量博物馆展示古代玻璃,研究和仿制古代玻璃的学者也很缺乏。

王进先生的著作中,对中国和世界古代玻璃的发展进行了概要的介绍,独到地介绍了古代玻璃与宗教的联系,并且对现代玻璃美术也给予了关注,对古代玻璃的收藏和科技研究都十分有益。笔者在此领域,深感仅获沧海一粟,仍为门外之人。

谨以此为序,祝此书顺利出版,并由此书促进收藏界朋友更多展示所获古代玻璃精品,科学而合理的收藏古代玻璃,弘扬中国古代“琉璃”之粹。

李青会

2007年9月于东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琉璃(女娲的遗珍)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692725
开本 16开
页数 2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5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537.4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29
17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