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没有如果的事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了自二○○三年至二○○七年三年里作者的四部中短篇小说——《岂容你骄贵》、《美宝》、《九赎》和《没有如果的事》。小说整体风格精致、柔美,文字清新淡雅,故事情节却颇为跌宕。在情节与文字的不对称碰撞中,产生一种奇妙的阅读快感。能勾起人对于童年、青春的回忆,对于人生、命运的追问,对于爱情、亲情、友情的思恋。

内容推荐

这本书收了自二○○三年至二○○七年三年里作者的四部中短篇小说——《岂容你骄贵》、《美宝》、《九赎》和《没有如果的事》。每一篇作品都极其精致。苏德用从容不迫的语调,娓娓道来,讲述了几个当代都市青年的爱情故事。苏德绝佳的整体艺术感觉,在这部作品当中得到了集中而充分的展现。

目录

岂容你骄贵

美宝

九赎

没有如果的事

试读章节

岂容你骄贵

她觉得自己做了个明亮的噩梦。白骨之前,何事不烟消云散,岂容你骄贵?

大雨过后,岂容就会把猩红色的地毯晾出去,上面有蛀虫肆虐后的痕迹。从窗口吹来的风卷着一些蛆虫的尸体,闻起来有咸涩气。而对面的皓仲则常常一个人站在塑钢玻璃窗口愣愣地看,想象她半截身体之下会有如何曼妙的情色。有时看得,人也惶惶。

这个春天,就在那扇阴湿且爬满枯藤的窗口边烙下一小片故事。它可供人休憩之余,以作聊资。他们把它当做起司,捣烂了抹在刀口。然后平整地修补面包上的裂缝。可面包入口,亦还是碎了。

岂容很少会在白天洗衣。夜里,她守伏在洗衣机旁,用量杯小心地倒人各种添加剂:白绿碎末的洗衣粉、黄澄澄的消毒液、粘稠而弥漫芒果香气的柔顺剂。它们混淆在一起,融合了水,在汩汩作响的滚筒里绝望地翻腾。岂容定睛地看着,觉得好似看到了儿时科幻片里的时空漩涡,一不小心就会被其吸入,不知去向哪里。

三月的天,总是下雨。雨不干不净地下,只酥润了浴室窗台上的粗糙水泥板,却滋养不了纠结窗棂蔓布攀藤的忍冬。它们枯得仅剩下深褐色的茎秆,偶尔遇到晴天,便被太阳晒得脆成一小段一小段随风飘落,这种姿态一点美感都不具备。岂容每次收衣的时候,都会狠狠地抖动竹竿,以便去掉落在衣衫上的忍冬茎秆。有时候它们交错成网状,捏到手指上却化了粉。因此,岂容会去猜测这种植物的尸体是不是早就经过了数十年才得以超生,而它们化成粉末后,还会有来生么?

那人呢?

洗衣的夜里,岂容会先双合窗户。这种开在犄角旮旯里的朝南小窗户必须讨巧地无缝闭合,伴随一声“嗒”扣上,将斜下方操场上的照明灯光挡在雕花玻璃外,看上去极其隐讳。窗户上玻璃隔了八小块,自上而下的第五、第六块在一夜的飓风里震得密布龟裂纹。第二天,岂容轻手一推便碎了一窗台,碎片甚至还溅去脚趾上割开了一脉血,顺着白拖鞋流得四处都是。可她一直都没发现,直到光脚进卧室,才看见素白色的地砖上被踏得红莲丛生,和了清水,像是宣纸上没来得及干透的芙蓉。

岂容很难有痛觉。十年前,医生的诊断是:痛觉中枢神经末梢损伤。

这是一种内外交杂的伤。

那以后,岂容跟随母亲娇贵从原来的家搬了出来。娇贵更为小心地照顾岂容,直到二十二岁那年音乐学院毕业。

每天,娇贵都会在岂容洗衣的时候打电话过去。电话铃声虽然短促却频率极高。她捏着话筒坐在客厅里看向无声电视,默念女儿岂容的名字:岂容,岂容。像是生怕经过一些日子,女儿就连听觉也会突然丧失般。有时候,她狂然焦躁起来,一天打数十个电话过去,不分清晨深夜,拨通了听到对方沙哑的“喂”声后立刻满意挂断。夜里,岂容会在电话里向母亲抱怨近日不断的骚扰电话,娇贵便和蔼地安抚道:“没事的,妈妈在。”这话,一说就是十年,从十年前那场对岂容而言梦魇般的夜开始。

给岂容打完电话后,娇贵从椅子底下取出篮篓,拔出妥当的毛线针,一丝不苟地打起毛衣。女儿们小的时候,她便在竹质毛线针尾上裹了鲜艳的塑纸以防戳瞎她们的眼睛。丈夫薛事夜班没回来前,岂言和岂容各自睡母亲的一边。藕嫩的手轻拽了娇贵腰间的一方酥软皮肤,面色贪婪得很。那时候,除了睡觉,两个女孩很少有停歇的片刻,常常是岂言一把抓了岂容的头发,痛得她满脸通红憋足了劲作为反击,又张开十指将岂言的脖子抓得皮开肉绽。最后,这样的吵闹都会以两人各自的哭喊而告终。唯一不同的是,岂言哭的时候会喊“爸爸”,岂容只喊“妈妈”。于是,薛事和娇贵便忙不迭地从书房和厨房走来,拉开她们,各哄一人。  娇贵手里的这件深褐色毛衣是打给薛事的。两个女儿早就不屑于她煞费苦心的针线,她们可以在各种高档商铺里买到得体合身的衣服。只有薛事,几十年来只穿她亲手打的毛衣。离开它们,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冬天里,他必是会感冒生病的。

所以从心底里,娇贵早就习惯了薛事对她的依赖。这种习惯有时又会变成细腻的思念,连她自己也分不清,究竟是爱谁多一点,又恨谁多一些,只在陷入难以抑制的狂躁时,不断自我超度:“孽,孽,作孽——孽,孽,作孽……”每个字都念得铿锵有力,像读中学那会儿站在讲台上大声朗诵悔过书一般。这个时候,毛线针上穿梭扣拉的毛线会在每一声超度里越缠越紧,推一次平针便在左手食指上留下皮下出血的红点。

娇贵反复循环着织几排,觉得太紧,又拔出针来拆去,再重新织过。

直到左手食指痛得麻木,红了一片,她才又放下手里的毛衣,将通红的指尖吮吸在嘴里,腾出另一只手去翻看桌上的通讯录,寻找岂言的电话。那是一本浅蓝色人造革封皮的通讯录,是四十岁生日那年,两个女儿合资在文具店买的。她们像模像样地在第一页写下了薛事的电话、住址和生日,并在姓名栏里模拟了母亲的口吻称父亲为“老公”。那时候正是新加坡连续剧热播的年份,南洋人的“老公”称谓迅速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里流行开来。可没想到,就在生日那天,为了第二页空白处的归属问题,岂言和岂容又一次大打出手,白纸被她们手里的两管钢笔戳得稀拉斑驳,重重叠叠歪歪扭扭留了各自的字迹,相互排挤不开。那天,岂言在推搡中不小心用钢笔尖戳中了妹妹的眉心。她哇的一声尖叫后,渗出的血珠便混着蓝黑墨水细细地蜿蜒下来。因为伤口小,岂容眉心紫红色的血还没顺蜒到鼻尖就凝结住,像是汗血宝马额头上沁出的水珠,流成一道逶迤的闪电。但由于伤口临近眼睛,姐姐岂言还是吃了娇贵一记响亮的耳光。

巴掌利落削过岂言面颊,刮出火辣辣的“啪”声后,一时间吓傻了四个人。岂容强收回眼泪,忘记了伤痛,只错愕地看向面前的母亲和姐姐。娇贵站着,火辣的掌心里带了疼痛。她捏了拳头,想要立刻去抚摸岂言挨了巴掌的脸颊,却怎么都动弹不了。而岂言只是瞪大眼睛僵持了半边脸,失魂落魄地愣在原地,脸颊慢慢浮现开极不自然的红晕,像是隐忍许久的如来掌。至于“局外人”薛事,则还弄不清状况地杵在书房门口,望着妻子女儿,手捏一张精心书写了《生日诗》的纸,不知如何是好。

僵局在岂言咧开嘴痉挛般的哭声里打破。她跑向了父亲,扑通跌在怀里哭得异常委屈。眼泪湿了那一首送给母亲娇贵的《生日诗》,钢笔字在稿纸上化得点晕错杂。五六年前,在大陆朦胧诗末梢的时候,薛事曾经自发写有许多慷慨澎湃的立志诗,还自费出版集成了册子。可后来的几年,汪国真和汪诗一点一点吞蚀了薛事原来对于朦胧诗派的顶礼膜拜,一时使他困顿不堪,差点随了海子而去。这些年,他还是会窝在书房里写诗,或是感慨耳语,或是应景而作——像这天妻子娇贵的生日。

P3-7

序言

小猫送走后,家里又开始安静起来。只有一个人,一只猫。

最近常常会假想,如果不是因为写作,现在的我会在哪,在做什么。会在这个城市的很多写字楼中有一个自己的小格子间,还是在某个大学里念书?或者在中学里当老师,每天有自己的脚本,在黑板上努力地写字?那种写字是截然不同的吧,还有种目睹成长的残忍。可假想往往只是无用功,世上也从没有如果的事。

这将近三年的光阴里,我用生活做了一次积累,积累了知识、遭遇、时间、明白还有爱。三年间,一些经常光顾我blog的网友或者读者会问:“你究竟什么时候才出新书呢?”面对这样的话,那时候,我没有答案。我也曾经焦灼过吧,觉得自己大概再也不能写作了,觉得小说搭建起来的世界哪比得上扑面而来的生活精彩?嗯,曾经有过那么长的一段时间,我的生活要比小说精彩。

没有出版新书的这三年里,其实我一直都还在以极慢的速度写作着,往往要用一年的时间才写出一个中篇,甚至短篇。这些小说在今天要结集出版时仍带给我一些惊喜。我想,原来把跨度拉得那么长去写一个短篇,在一万多字里就能看见时间带来的嬗变,语感、想法以及想要探究的因果,都悄无声息地改变了。直到这个夏天,我写完了《没有如果的事》,觉得心里很安静,过去三年里从未有过的安静。大概安静的意思就是没有大悲大喜,心里却有模糊的期待。

有期待总是好的。

我很喜欢上海夏天的台风和暴雨。傍晚天即黄昏时,云也是飞快的,尔后遭致一场暴烈的袭击,散出的气味却犹自清香。阳台上铺了廉价的瓷砖,木扶手新上了油漆。就这样,每到下暴雨的时候,我爱赤脚站在阳台上看雨。这雨很像脾气暴烈的男人,它打在你的身上,噼噼啪啪。小时候有一首歌很流行,叫《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后来冬季去台北,却从没有遇到过一场雨。所以还是夏季到上海来看雨吧,一定不舍让人失望而归。

这本书收了自二○○三年至二○○七年三年里我的四部中短篇小说——《岂容你骄贵》、《美宝》、《九赎》和《没有如果的事》,每一篇我都很喜欢。用《没有如果的事》做书名,是因为它算是我以“龟速”写作的终结。那之后,我不再焦灼于小说表述力的匮乏。

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瓶颈吧,遇到一个你以为越不过去的坎,可突然就在某一天,某一小时,某一分钟,某一秒钟,关卡被自己轻易地越过去了。有时候是主动努力的结果,有时候是别人推了一把才出困境。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生活是这样,爱情也是。而生活之所以精彩,是因为你永远都弄不明白自己在期待什么,也在期待和遭遇过后,永远得不到“如果”的假设答案。

因为世上根本没有如果的事,我也不要如果。

二○○七年夏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没有如果的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255398
开本 32开
页数 1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2
出版时间 2007-12-01
首版时间 2007-12-01
印刷时间 2007-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10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