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大夏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先生说出了真相,说出了真理。这应该是个常识,问题是,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环境,“慢的艺术”真的正在消退,正在消失,已经成为一件高不可攀的奢侈品,甚至,你会想,不是我们不愿“慢”,而是我们不能“慢”!

这是张文质先生的教育理论。

本书是张文质先生的教育讲演录,收录了他9篇演讲稿,并在附录中,收录了他的50则教育短句,16首无题诗和4首短诗。

内容推荐

让我们时时提醒自己,克制自己,改变自己的否定性思维,让我们一点一滴地变得阳光一点,积极一点,主动一点,努力着慢慢地使自己成为建设性文化的一部分,成为赞美文化的一部分。

我深信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生命意识才是学校文化中最具意义的力量,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重要的是,他是作为一个具体的一个人在影响、默化、润泽着他班上每一个学生的……

遇上好教师不仅是孩子的福分,甚至也是一个家族的福分。如果我们有这样的福分,我们一生都会有很好的方向感和一种可以汲取的并能最后转化为自我提醒、自我督促的力量,我们的生命会始终围浸在人性的光泽之中。

目录

“消极”是我们最可怕的敌人

教育的勇气

不要偷走孩子的梦想

以一个父亲的心情听课

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当小学教师

直面教育与生命的悲情

如何建设一所优质学校

教育是慢的艺术

生命的礼赞

附录

 张文质教育断句(50则)

 张文质无题诗(16首)

 张文质短诗(4首)

试读章节

谢谢校长,谢谢在座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黄(克剑)老师刚才说他讲课特别紧张,实际上我更紧张。进教室前,校长才要求:黄老师讲完后我接着讲。昨晚我睡得很好,因为海波老师说明天就黄老师讲课,你就没什么事情啦。每次讲课前我都睡不好,这好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所以,十几年来体重一直没有增加。

这次来新疆感到很兴奋。对福建人而言,新疆是个神奇的地方,很多老师发短信给我,知道我在新疆,他们会“哇”地大叫。去东南亚呀、台湾、日本、新加坡等其他地方他们可能会觉得平常,但去新疆就不同。前不久我看了一篇文章,说一个日本的老兵来旅游,回去后,感慨说:“中国太大,现在才知道为什么当年打不败,要是早知这么大就不打啦。”(笑声)你看,巴州占整个中国领土的陆地的1/20,一个州比整个福建省不知大多少。我到新疆后看到每位先生和女士,自己有乡下人第一次出门的好奇。我前天讲课提到冰心先生的“生命中的初念”,第一印象,我印象非常深刻,特别有感触。

人为什么对童年有那么深刻的印象?也就是,在我们的一生中,童年是我们最重要的生命阶段。我们任何一个成年人都要不断回到童年中去汲取力量。我们的很多绎历变成我们性格的重要组成要素,变成我们生命的源泉。黄老师以前的学生看到黄老师时的自豪、喜悦,让我深受感动。日本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家叫池田大作,他曾经说过一句很生动的话,就是:一个人哪怕再成功,如果没有遇到一个好老师,他的一生也是很茫然的。但有了一个好老师就不一样。苏霍姆林斯基也有一个很精彩的表述,说如果一个人没遇到好老师的话,他就可能是一个潜在的罪犯,如果一个人能够遇到一个好老师,他再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好教师就是一个好范本,黄老师一再强调这个道理。我想,你们的校长已经记不起黄老师当时怎么教的,但他一定记得黄老师这个人在课堂中带给他的心灵的冲击,智慧的启迪,包括人格的启迪。这一切会在人的一生中烙下深印,甚至引领一生的方向。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一直在黄克剑老师身边,一直追随着他。就像今天讲课一样,我不知道我已经听到他的多少次讲座,类似的话听过多少遍,但每次都感觉到常听常新。刚才我问在座的同学,黄老师的讲座是否能听得明白,他们说听得很吃力。我想说的是吃力是非常正常的,你不吃力才不正常。我第一次听黄老师讲课,他讲“虚灵的真实”,我不知道“虚灵”这两个字该怎么写。因为跟我原先对诗歌的关注或者更多的精力放在别的方面有相当大的关系,我听课必须换一种思维,换一种倾听方式,甚至换一整套词根,因为我要把日常化的词语换成学术性的词语,我觉得有一个使用、一个转变、一个提升的过程。这一次,我感到很兴奋、很紧张的是,黄老师第一次坐在下面听我讲课,讲完后评价说:“哦,张文质还讲得不错。”(笑声)我感到兴奋。黄老师在场也让我很紧张,可是我发现他一直带着慈祥、鼓励的眼神注视着我,我觉得这对一个学生来说太重要了。

这也是我所要讲的,今天我们怎么当教师,其中最重要的,教师在课堂上,在学校里关注的有三个层次,但最核心的是“人”。我们原来关注最多的是知识的传承,以学科为媒介的知识的关系,以及与这个学科相关的更丰富的知识世界。但对人 尤其是儿童,更深刻的影响的是情感态度,人格倾向。我曾有一次到一所师范学校给学生讲课。那一次,我讲的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讲要珍爱生命,关注生命,要把人当目的而不是手段。有一个实习刚回来的学生告诉我她所遇到的一件很尴尬的事。实习第一天她对学生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朋友啦,让我们在互爱互助的环境中成长吧。”没想到一个五年级的孩子说:“老师,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们是吃硬不吃软,你还是给我们来硬的。”(笑声)当时,这位实习老师一下子懵了,茫然不知所措。但是教育中这种用强硬的方法对待孩子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就是那一天我去讲课,主持人见学生迟到,就非常生气地说:“你们给我站在门口。张老师请一个学期才请到,多么不容易。你们却不懂得珍惜。”我当时就明白了,真是“有其师必有其徒”。一种强硬、粗暴、侵害、负而的师道尊严,使得孩子一开始就接受了一种反教育的方式,他对和蔼、从容、温润、鼓励反而不适应了。他要强硬的,要粗暴的才感觉到更舒服,更适应,这是教育的最大失败。

到底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相信存座的同学,不少是初中教育的失败者,内心都有一丝隐隐约约的自卑,这种自卑会伴随我们的一生,要超越是极其不易的。我也曾是一个特别自卑的人,上大学第一个假期,和两位女同学从上海回福州,在火车上24小时我没和她们说一句话。(笑声)后来,我经常想,要是有机会我真愿意再和她们同乘一辆车,让她们明白我不冉那么自卑了。(笑声不断)这种自卑,是在我们受教育过程中不断地经历失败,经受屈辱,不断地被边缘化,不断地被贬低,慢慢积攒,增长起来的。后来我们要克服这种自卑,真是非常困难。实际上,这种自卑、不从容在很多老师身上也存在。我们在厦门有一所课题实验学校,原来它是一所农村小学。P29-3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大夏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文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756027
开本 16开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4-53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5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0:4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