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骆驼祥子/MK珍藏版世界名著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老舍一九三七年七月开始创作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以其多重意义的悲剧,深切地表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下层个体劳动者的血泪生活和心路历程。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第一部完整而严肃的悲剧作品。最初的创作冲动虽然来自老舍与一位朋友关于北京某人力车夫遭遇的闲谈,但整部小说却是老舍积了十几年对洋车夫的生活的观察,倾注了全部心血浇灌出来的、直写得“笔尖能滴出血和泪来的杰作”。

内容推荐

《骆驼祥子》内容介绍:祥子生于乡间,日益凋敝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北平城,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通过努力,他攒够了买车的钱,可是钱又被抢走了;他对自己的追求产生怀疑,几度动摇,再度奋斗,再次有了车,可是因为虎妞的难产死亡,他又失去了车。几经起落,最终,祥子未能圆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在艰难时世中,祥子这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最后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

目录

实用知识

骆驼祥子

从这一片灰色望过去

它们是怎样从天堂流落到人间的呢

试读章节

在这里,二十岁以下的——有的从十一二岁就干这行儿——很少能到二十岁以后改变成漂亮的车夫的,因为在幼年受了伤,很难健壮起来。他们也许拉一辈子洋车,而一辈子连拉车也没出过风头。那四十以上的人,有的是已拉了十年八年的车,筋肉的衰损使他们甘居人后,他们渐渐知道早晚是一个跟头会死在马路上。他们的拉车姿式,讲价时的随机应变,走路的抄近绕远,都足以使他们想起过去的光荣,而用鼻翅儿扇着那些后起之辈。可是这点光荣丝毫不能减少将来的黑暗,他们自己也因此在擦着汗的时节常常微叹。不过,以他们比较另一些四十上下岁的车夫,他们还似乎没有苦到了家。这一些是以前决没想到自己能与洋车发生关系,而到了生和死的界限已经不甚分明,才抄起车把来的。被撤差的巡警或校役,把本钱吃光的小贩,或是失业的工匠,到了卖无可卖,当无可当的时候,咬着牙,含着泪,上了这条到死亡之路。这些人,生命最鲜壮的时期已经卖掉,现在再把窝窝头变成的血汗滴在马路上。没有力气,没有经验,没有朋友,就是在同行的当中也得不到好气儿。他们拉最破的车,皮带不定一天泄多少次气;一边拉着人还得一边儿央求人家原谅,虽然十五个大铜子儿已经算是甜买卖。

此外,因环境与知识的特异,又使一部分车夫另成派别。生于西苑海甸的自然以走西山,燕京,清华,较比方便;同样,在安定门外的走清河,北苑;在永定门外的走南苑……这是跑长趟的,不愿拉零座;因为拉一趟便是一趟,不屑于三五个铜子的穷凑了。可是他们还不如东交民巷的车夫的气儿长,这些专拉洋买卖的讲究一气儿由交民巷拉到玉泉山,颐和园或西山。气长也还算小事,一般车夫万不能争这项生意的原因,大半还是因为这些吃洋饭的有点与众不同的知识,他们会说外国话。英国兵,法国兵,所说的万寿山,雍和宫,“八大胡同”,他们都晓得。他们自己有一套外国话,不传授给别人。他们的跑法也特别,四六步儿不快不慢,低着头,目不旁视的,贴着马路边儿走,带出与世无争,而自有专长的神气。因为拉着洋人,他们可以不穿号坎,而一律的是长袖小白褂,白的或黑的裤子,裤筒特别肥,脚腕上系着细带;脚上是宽双脸千层底青布鞋;干净,利落,神气。一见这样的服装,别的车夫不会再过来争座与赛车,他们似乎是属于另一行业的。

有了这点简单的分析,我们再说祥子的地位,就像说——我们希望——一盘机器上的某种钉子那么准确了。祥子,在与“骆驼”这个外号发生关系以前,是个较比有自由的洋车夫,这就是说,他是属于年轻力壮,而且自己有车的那一类:自己的车,自己的生活,都在自己手里,高等车夫。

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

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假若他的环境好一些,或多受着点教育,他一定不会落在“胶皮团”①里,而且无论是干什么,他总不会辜负了他的机会。不幸,他必须拉洋车;好,在这个营生里他也证明出他的能力与聪明。他仿佛就是在地狱里也能作个好鬼似的。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十八岁的时候便跑到城里来。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作过了。可是,不久他就看出来,拉车是件更容易挣钱的事;作别的苦工,收入是有限的;拉车多着一些变化与机会,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与地点就会遇到一些多于所希望的报酬。自然,他也晓得这样的机遇不完全出于偶然,而必须人与车都得漂亮精神,有货可卖才能遇到识货的人。想了一想,他相信自己有那个资格:他有力气,年纪正轻;所差的是他还没有跑过,不敢一上手就拉漂亮的车。但这不是不能胜过的困难,有他的身体与力气作基础,他只要试验个十天半月的,就一定能跑得有个样子,然后去赁辆新车,说不定很快的就能拉上包车,然后省吃俭用的一年二年,即使是三四年,他必能自己打上一辆车,顶漂亮的车!看着自己的青年的肌肉,他以为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必能达到的一个志愿与目的,绝不是梦想!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二十来的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有自己的打算,有些心眼,但不好向别人讲论。在洋车夫里,个人的委屈与困难是公众的话料,“车口儿”上,小茶馆中,大杂院里,每人报告着形容着或吵嚷着自己的事,而后这些事成为大家的财产,像民歌似的由一处传到一处。祥子是乡下人,口齿没有城里人那么灵便;设若口齿灵利是出于天才,他天生来的不愿多说话,所以也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他的事他知道,不喜欢和别人讨论。因为嘴常闲着,所以他有工夫去思想,他的眼仿佛是老看着自己的心。只要他的主意打定,他便随着心中所开开的那条路儿走;假若走不通的话,他能一两天不出一声,咬着牙,好似咬着自己的心!

他决定去拉车,就拉车去了。赁了辆破车,他先练练腿。第一天没拉着什么钱。第二天的生意不错,可是躺了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像两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他忍受着,不管是怎样的疼痛。他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事,这是拉车必须经过的一关。非过了这一关,他不能放胆的去跑。P2-5

序言

一部真正成功的文学作品,首先必须是作家对生活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艺术发现,并且要有属于自己的美的表现,塑造出前人未能塑造出的艺术典型。老舍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流作家,《骆驼祥子》表现的又是别的作家未曾涉及的以旧社会入力车夫为主的城市贫民非人的生活和他们身心沉沦的悲剧,艺术风格又是唯老舍个人所独有的,这就很能说明这部杰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了。显然,这重要地位的取得,主要得力于祥子这个不朽典型的创造。

车夫的内心状态,他们“生活”与“生命”的根据,是老舍要重点挖掘的。由此也可见,老舍要表现的不仅是一个社会悲剧,他通过祥子“三起三落”的情节发展线索(攒钱买第一辆车,被军阀败兵抢走;再攒了足够的钱,被孙侦探抢走;靠虎妞的钱买了车,最终因虎妞死亡而卖掉),步步深入地写出了祥子身心沉沦的大悲剧。联系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我们可以看到,祥林嫂和祥子的悲剧有着共同的悲剧深度:他们对生活的要求都很低很低,都是只想靠着自己最诚实的劳动,挣得一份起码的生存权利,但却不可得!不同的只是,祥林嫂是怀着对“灵魂有无”的疑惧,在千家万户欢度除夕祝福之时,像尘土一样被悄悄地打扫出人间;而祥子的一切只是“将就着活下去”!老舍创造的这个不朽的艺术典型给全书带来的强大的力量,就是对那腐朽社会及其精神支柱的摧枯拉朽的批判。我们应该感谢老舍先生没有用一条“光明的尾巴”,来遮盖我们透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包括祥子那“个入主义的末路鬼”)的真实。

这里还想特别提到虎妞这个人物形象,如果没有虎妞,就谈不上有祥子。这是一对冤家配偶但又都是独立的形象,都是老舍的天才创造。话剧、电影中的虎妞,由于编导演员的不同,虎妞成了各具特色的虎妞,但我们在这里分析的是老舍小说《骆驼祥子》里的虎妞。这个虎妞三十七八,又老又丑,虎头虎脑赛过男人,没人敢娶,却是车厂主父亲的好帮手。有的读者和评论者把她看成剥削者,杀人虫,母夜叉,祥子命中的克星……这正证明了她性格的多重性。其实,虎妞婚前跟着父亲刘四,是剥削阶级家庭中的一员;而婚后就下降为一个普通的市民了。她性格中很有一些满族妇女那种果断而刚烈的气质,而且不幸地将青春白白牺牲在并不真疼爱她的父亲的车厂里,有点近于“打工女”的地位,还是值得同情的。读者往往恨她引诱祥子,恨她对祥子撒“绝户网”把祥子弄到手,而往往忽略了她早就“像老嫂子疼爱小叔子”那样疼爱祥子,给了祥子“一百分的客气和爱护”,婚后也曾精心计划着和祥子过日子。他们的矛盾是虎妞要“凭心路吃饭”,而祥子则顽强地维护他“爱拉车”,拉自己的车的劳动者的天职。在他们知道自己将要当父母亲时,双方都是动心的,祥子认为“只要有了小孩,生命便不会是个空的”。难产中的虎妞,倾尽储蓄想挽回大人小孩的生命,以后好好地跟祥子过日子,可见她是一个活生生的真实女人,而并不是一个一心要吸干祥子精血的母夜叉。祥子对虎妞也不是完全无情无义:虎妞难产时、虎妞死后,他还真的伤了心,不但张着大嘴哭,而且深感“虎妞虽然厉害,但是没了她怎能成个家呢”。为此他才迅速而坚决地搬走。所以要看到老舍笔下的虎妞虽然并不美好,但也不是个恶魔,不要把虎妞排除在全书的悲剧之外,而要看到她也是一个牺牲品。她不但牺牲于父亲刘四那贪婪的发家计划(将女儿也当做自己廉价的劳动力),还牺牲于那个非人的时代的凶残愚昧,包括她那种既自私又愚顽的女人权力梦。为此,她不但不懂得正确疼爱丈夫,还不懂得正确善待可怜的小福子。老舍的深刻,正表现在把祥子、虎妞、小福子放在了同一个完整的悲剧中,控诉着那个病态的残忍的社会。所以,老舍塑造的虎妞不是一个丑角戏的喜剧人物,作家在这里让我们品味到的是既辛辣而又苦涩的情调。

至于《骆驼祥子》的结尾,历来有争论。老舍让祥子最终成为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而没有给祥子指出一条光明的出路,有人认为这是把受压迫者写得太可悲了。为此,老舍曾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出《骆驼祥子》时,将最后的第二十四章删去了,并诚恳地作出自我检讨。当然,后来又恢复了作品的原貌。除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这个结局外,老舍别无选择。不妨设想一下祥子可能有的其他结局:第一,像英文译本《骆驼祥子》那样,译者修改了原作,让祥子找到了小福子,双双回到曹先生家拉车、帮佣。这个英译本,已被许多人否定,认为这是粉饰黑暗。的确如此,受压迫者难道就这样寄希望于什么“救世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吗?第二,让祥子一跟头死在马路上,或倒毙在风雪中。这样当然也可以反映旧社会下层劳动者的悲惨命运,但这个目的其实已经通过老马小马祖孙的结局达到了,完全没有必要再让祥子去重演同类型的悲剧。第三,老舍曾在抗战后幽默地回答过别人的提问,说后来祥子“逃难到重庆,改抬滑竿去了”。这的确是老舍的幽默,他写作《骆驼祥子》时,祥子还没有“逃难”的机会,北京的下层劳动者恐怕普遍的没有逃难的条件。第四,祥子起来造反。这样的结局,或许可以使老舍免去许多批评,但这不是老舍创作《骆驼祥子》的动因。如果他再写一部续集,或许能把祥子送向革命?现有的祥子,没有起来造反的主客观条件。只能说,小说暗示了——甚至是老舍自己以一腔隐藏得很深的渴望,呼唤着改天换地,呼唤着再也不能让广大底层劳动者这样“活”下去了!

至于老舍的杰作《骆驼祥子》,深刻的悲剧性才是它的风格的内在精神。

吴小美

后记

从这一片灰色望过去,能看见什么?

老舍在其代表作《骆驼祥子》里写道:从这一片灰色望过去,看见那荒寒的西山。

实际上,这“荒寒的西山”也仅仅是一座山,荒寒是山的神情,而这山是大地一隅的容貌。这“荒寒的西山”,是乞丐脸上的一道泥污、蓬发里的一片草叶。就是说,它在文中也并无什么特别的深意,它只是众多凄凉景物中的一景,是为营造祥子当时在去往“白房子”的路上,所感受到的那股悲凉绝望的气氛。

老舍在此处对周遭的景色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色彩性描写,比如提到路旁的一棵树,将它写成是“削瘦的”并且“连只鸟也没有”的树。重要的是颜色,他写这是“灰色的树木”,接着写脚下的是“灰色的土地”,然后写房屋是“灰色的房屋”,最后是写到所有这些荒凉的灰色的景物,“都静静的立在灰黄色的天下”。

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无比荒凉凄惨的景象,比惨遭毁灭和遗弃的废墟更为让人心生悲凉,只为它从未经历繁荣与华贵、撕裂与剧痛。这草莽的,与生俱来的凄凉,在烘托主人公祥子此时此刻的心情上,似乎更为浑然天成。

那么,祥子此时的心情又怎样?可以说,那心情就像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荒漠里行走,嘴唇裂出血来,体力耗尽,生命行将崩溃。可是他的心中还有一丝希望,就是前面那灰色的沙丘,也许翻过那沙丘,便是绿洲,便是活命,便是起死回生,是一番朝阳般鲜红色的人生。

这一处的情节无比重要,它是冰与火的界限,是“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到“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的祥子的直接分界点。

这一处的情节便是,祥子要找到一个女人,一个n1小福子的女人。

这个女人还很年轻,在当今,要被叫成女孩的。她像当时社会底层的绝大多数女人一样,面对命运的摆布没有丝毫反抗的能力,随波沉浮,奄奄一息,麻木而坦然,逆来顺受,血与泪在青春发育完成前便早早地流尽。她的父亲二强子是个粗暴的酒鬼,在将她卖掉、挥霍光那些钱后,酩酊大醉,精神狂乱,又将苟延残喘的妻子活活打死。不久小福子遭到买主的遗弃,她独自回家,面对醉鬼父亲和两个抱住她大腿饿得可怜巴巴的弟弟,被逼无奈,只能去当妓女。

在祥子死了妻子和娘胎里的孩子后,在那段最为痛苦最为茫然无助的日子,这个叫小福子的妓女忙前忙后,帮助祥子。祥子被她的善良和勤劳所感动,觉得虽然她是一个妓女,却是这世界上最善良的最美丽的女人。

现在祥子走在去往“白房子”的路上,所谓的“白房子”,是指类似于妓院一类的地方,不过看样子只是那种档次很低的供最下层穷苦男人娱乐的妓院。而此时的祥子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呢?

祥子,一个一无所有的乡下人,进城,拉车,仅想成为一个有一辆自己洋车的普通车夫,可是他一次次回到那一无所有的原点。一而再,再而三,终于,他的精神再难承受住这种残酷的打击,整个人已处在崩溃的边缘。可是这时的祥子还有那么一点点的对人生的最后想象,那就是小福子,找到小福子,两个人过日子,生活总还是有一星盼头的。

于是,祥子带着他既悲凉绝望又充满炽热希冀的心情,奔走在去往“白房子”的灰色的路上。

可是,很快他便得知,小福子已经上吊死了。

祥子来到林中的野坟堆前,流下了彻底绝望的眼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是彻底不会再信的。他亲眼看见那些好人,命贱如草,说死便死,就是狗也做不成;他亲眼见那些羞辱他、掠夺他的恶人,酒肉逍遥,活得有滋有味。至此,原来那个坚韧的要强的祥子彻底消失,所有对自我进行救赎的希望全部破灭,他成了一个彻底堕落的无可救药的人。

从这一片灰色望过去,便是永无止境的悲,一切徒劳无功,像一只宿命的魔爪,谁也逃不脱;是命,生不逢时,诞生在淤泥里的土,永远是臭的。灰色不是诅咒,看得透抑或看不透,没关系,因为那后面没有苦尽甘来,没有世外桃源。

祥子的悲剧性不在他是否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也不在他如何拉洋车,而在他是谁。他是祥子,他是从淤泥里走出来的泥盆、泥碗,雕了怎样的花、刻了怎样的文饰,也终究还是臭的。这臭的泥盆、泥碗,永远只捧在穷困人的肮脏裂口的手里,装的是粗粮、杂粮,酸的、馊的、硬的、凉的,最难下咽的。或者这泥盆、泥碗,被摔个粉碎,粉身碎骨,扔在荒草里,被糊在墙上,或者干脆又回到泥里。

祥子永远是祥子。

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生命中被强行塞进多少凄凉风雨,因为再多的风雨也会结束,只要你熬过那口气,便仰望见瑰丽的彩虹,而是身在一个“祥子永远是祥子”的时代。你不是被囚禁在一间狭窄的牢房,那样你自出生便已看透命运,坐以待毙,麻木接受;你是被囚禁在一个首尾相接的胶皮管子里,前方永远只有一条路,不断奔跑,可是不断回到原点。

站于谷底的两个人,有希望但是希望无数次破灭的人与压根就没有过希望的人相比,悬崖不管有多高,他的痛苦永远是这深渊的一万倍。

痛苦过后,除了做一个行尸走肉,已然别无选择。

就像左小祖咒在《北京画报》里唱的:像个贼一样苟且偷生,当我知道做一个坏人,比做个好人更容易些的时候。

不过,如今看来,这只是老舍故事中的悲剧性罢了,是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的。“祥子永远是祥子”的时代早已过去,起码那片浓重的铺天盖地的阴霾已经飘逝。

我们透过灰色的雾霭,已能眺望见远方的灯塔。

这个世界,永远不会让我们更满意,但总还有着努力奋斗下去的价值。

书评(媒体评论)

一个奔跑在世界文学长廊里的人力车夫,他的光辉与地位、身份无关,只与缪斯的美有关!

——裟椤双树(知音动漫畅销作家,代表作《浮生物语》、《三界宅急送》)

祥子之所以不只是一个车夫,是因为他是老舍先生钟爱的孩子。

——姚非拉(《漫客·绘心》畅销漫画家,代表作《梦里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骆驼祥子/MK珍藏版世界名著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老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503142
开本 32开
页数 2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6.5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5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