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文学(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内容
编辑推荐

近年来,随着学术的发展,人们不再囿于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二元对立思维,希望以多元的视角审视二者的关系,渐渐形成了众声喧哗的局面。2005年6月,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国际学会”会员,共聚南京大学,围绕传统文学的现代价值、现代文学的传统要素、近代文学的承前启后、女性空间的古今演变、文学翻译与近代民族国家概念的形成、汉文化圈的特色及及嬗变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本书就是这次研讨会论文的结集。代表着国外中国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值得中国文学研究者参考。

目录

从《红楼梦》看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

文学研究与理论革命

通还是不通:中国现代诗歌研究与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被压抑的现代性

知识生产与文学教育

西学东渐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艰难处境

兴及兴诗探源

论“跨行”

无心插柳的创造性:中国小说自序中的创作论

作为微观交叉的诗歌文本——超现实主义客体、欲望及其在《诗经》中的丧失

论《道德经》的语篇结构模式

从文化制度的视域看赋学的演变

区域民俗与《史记》中的人物性格

身体感与魏晋个体自觉

阮籍《咏怀》见赏后世原委初探

戏谑、雕版印刷与晚明的文化时尚

晚明女性文学作品的刊刻与出版

试论晚明文学“现代性”——杜丽娘“游园惊梦”新解

《枕中记》、《续黄粱》和《画壁》中的幻觉、幻象

作者之心与读者之意——关于常州派词学解释学的札记

诗界革命:词体的“缺席”

与音乐相结合——新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图文”体中图像的叙述与功用——以古典文学和摄影文学中的图像为例

从《浮生六记》浅谈“真”与现代文论

情色传统与欲望表述的“现代性”演化——谈晚清三部“海上”小说:《海上花列传》、《海上尘天影》与《海上繁华梦》

陈季同《学贾吟》诗稿初探

薛绍徽吕碧城异同论

重塑时空与主体:吕碧城的《游庐琐记》

当代女性书写:古典文学的引用与颠覆

自然的流变:兼论比较视野中的现代性

小说如何变成“小说”:跨文化翻译与文体的“现代化”

故乡构建与本土文学

神话思维在许地山早期作品(1921—1930)中的表现

论沈祖棻《涉江词》

“危流之争”:读陈街哲《一个年轻中国女孩的自传》

真诗的现代性——七十年前朱光潜与鲁迅关于“曲终人不见”的争论及其余响

狂人的呻吟,娜拉的手势:新文学的双重悲剧

鲁迅《狂人日记》的历史渊源——对其创新所在的别一种理解

陈铨:从《学衡》走出的新文学家

田汉的白蛇情缘:革命、颓废与现代性

多样性的诱惑:张爱玲、文学史、文化研究

文人精神与后社会主义情趣:散文文化批评

“我爱你”:读《大话西游》中情感语言的表演

花木兰叙事的背后:再看黄蜀芹的《人鬼情》

新自由主义下的中国文学

“新国学”与“新文学”

庚子事变二重奏:从《庚子国变弹词》到《檀香刑》

台湾文学里的“都会想象”、“现代性震撼”与“资产阶

级异议文化”

魏理文学创作中的“中国体”问题——中国文学在异文化语境中传播接受的一个案例

再论骑驴与骑牛——汉文化圈中文人观念比较一例

略论朝鲜时代的宋人诗文选本

翻译、政治与文学——以《西汉演义》在泰国的传播为中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文学(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宏生//钱南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548217
开本 32开
页数 8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33
出版时间 2007-12-01
首版时间 2007-12-01
印刷时间 2007-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7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53
丛书名
印张 25.3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4
141
3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8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