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京师高等教育译丛》系列之一的《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权力》分册,书中具体围绕以下内容展开: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环境、如何评估质量、质量管理、改变雇佣体制、不健康的组织和职业压力、渐增的工作量和长时间工作文化等。
图书 | 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权力/京师高等教育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京师高等教育译丛》系列之一的《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权力》分册,书中具体围绕以下内容展开: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环境、如何评估质量、质量管理、改变雇佣体制、不健康的组织和职业压力、渐增的工作量和长时间工作文化等。 内容推荐 质量保证就像一面棱镜,透过它能检查出现代大学生活的其他方面,质量程序将独特的理性和道德转换成管理和专业行为的新形式,同样地,质量是一种政治技术,作为一种权力机制发挥着作用。这种政治技术,掩盖了权力是怎样起作用的。学术习性本身发生变化。在高等院校,质量包括了劳动力的重大复兴,但是在质量保证上,缺少社会学上的设想。这荐研究的目标就是揭示出大学教师和管理者经历过的质量和各种方式。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环境 全球化:机遇还是掠夺 风险社会:制造道德恐慌 智力出售:知识经济 高等教育扩散:知识的新领域 民主化论坛: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 不断改进:满怀希望地踏上征程,但从不驻足 第二章 如何评估质量 质量保障运动的起源 游戏无界限:质量国际化 思想的湖泊和语言的山峰:测量科研生产力 彻底改造教学和学习 大学教师的专业化 分数和排名表:数字的安慰 分类混乱:标准、基准和资格框架 第三章 质量管理 新管理主义与旧组织文化 责任制,自治和审计文化 绩效指标:测量创造力 不要在意质量,感受成本 第四章 质量的精神经济 身份:专业人员即行政人员 相信我,我是一个博士 绩效与话语权 工作满意度:疏离和“虚假的反思” 不健康的组织和职业压力 命名与佯装:后现代的苦闷 第五章 改变雇佣体制 去专业化还是重新专业化?学者还是知识工人? 渐增的工作量和长时间工作文化 分类关注 第六章 质量的微观政治学 权力面面观 同僚关系 同行评议:内在局外人还是外在局内人 格利佛和小人国:强化二元划分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法论:现代化还是现代主义的回归 第七章 重建学生是消费者的观念 让消费者满意 从变革代理人到消费者 话语,话语,话语:减少写作风险 寓教于乐与学生评价 激进的教育学或教与学 第八章 平等 质量和平等 加入到队伍中 数量的表征和质量的差异 全球性的不平等 劳动力的性别差异 性别化行为 第九章 期待的改变 长期的影响:供给、阶层化和监督 质量的其他方面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权力/京师高等教育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路易丝·莫利 |
译者 | 罗慧芳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309016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0 |
出版时间 | 2008-01-01 |
首版时间 | 2008-01-01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4 |
丛书名 | |
印张 | 1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1 |
宽 | 170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5-4789号 |
版权提供者 | Louise Morley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