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荐书目,新课标同步阅读。
中小学生课外必读文学经典。
教育部推荐书目,新课标同步阅读。
再现林肯从木匠之子到美国总统的传奇一生。
探析伟人追求自由平等、百折不挠的精神世界。
“新传记派”作家的倾心之作。
一部展现人性光辉、催人奋发的励志佳作。
《林肯传/中小学生课外必读文学经典》由艾米尔·路德维希著。
图书 | 林肯传/中小学生课外必读文学经典 |
内容 | 编辑推荐 教育部推荐书目,新课标同步阅读。 中小学生课外必读文学经典。 教育部推荐书目,新课标同步阅读。 再现林肯从木匠之子到美国总统的传奇一生。 探析伟人追求自由平等、百折不挠的精神世界。 “新传记派”作家的倾心之作。 一部展现人性光辉、催人奋发的励志佳作。 《林肯传/中小学生课外必读文学经典》由艾米尔·路德维希著。 内容推荐 亚伯拉罕·林肯(18091865年),美国第16任总统,任期从1861年至1865年。林肯的从政之路充满坎坷和失败,但追求平等的政治理想却一直支撑着他屡败屡战,直至最终入主白宫。林肯领导了针对美国南方奴隶制度的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维护了联邦的统一,为美国成为工业强国开辟了道路。 《林肯传/中小学生课外必读文学经典》由艾米尔·路德维希著。 目录 第一部 雇工(1809-1836) 一、木匠之子 二、不安分的父亲 三、母亲病逝 四、爱读书不爱干体力活 五、身世之谜 六、目睹黑奴市场 七、告别亲手建造的木屋 八、不想成为奴隶主 九、试图从政的店伙计 十、苦涩的初恋 十一、杰斐逊的信徒 十二、未婚妻被病魔夺走 十三、第二次竞选州议员 十四、无法忍受的准未婚妻 第二部 公民(1836-1849) 一、打败老将军 二、演讲锋芒初露 三、感情游戏 四、演说家 刀 五、没有参加自己的订婚典礼 六、忧郁症 七、不太情愿的婚姻 八、每个人都信赖他 九、不和谐的夫妻关系 十、总统候选人的助手 十一、进入国会 十二、反战的尴尬 十三、抨击总统候选人 十四、落选 第三部 斗土 一、流动法庭的律师 二、正直又风趣 三、头脑总是受着良心控制 四、同情妇女但保持距离 五、家乡的人总让他放心不下 六、诗人的性格 七、有神意而无神 八、南北之别 九、反驳道格拉斯 十、为黑奴辩护 十一、发起成立共和党 十二、反对道格拉斯加入共和党 十三、为友谊而仗义 十四、单挑道格拉斯 十五、揭露“人民主权”的欺骗性 十六、虽败犹荣 占 十七、巡回演讲 十八、总统候选人 十九、当选意味着战争 二十、顶住压力不辞职 二十一、焦灼而无奈的等待 二十二、就职之旅 二十三、白宫的主人还是囚徒? 第四部 解放者(1861-1863) 一、战前形势 二、孤军奋战 三、思想动员 四、巩固领导权 五、亲民 六、出色的外交家 七、临阵换将 八、又换了将 九、钻研军事 十、美国式民主的代表 十一、虚荣的醋罐子 十二、战争目的的审慎变化 十三、亲自督阵 十四、暂时搁起解放奴隶宣言 十五、李将军及其助手 十六、顶住压力 十七、耐心解释 十八、决定发布《解放奴隶宣言》 十九、宣言产生的影响、撤了麦克莱伦的职、内阁风波 二十、救下印第安人的命,签署《解放奴隶宣言) 第五部 人民之父(1863-1865) 一、慧眼识英雄 二、重用格兰特 三、愤怒的朱庇特 四、南方不是外国 五、利用黑人的力量 六、格兰特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 七、又到总统大选时 八、再次当选总统 九、建议给黑人选举权 十、在葛底斯堡国家公墓落成典礼上的演说 十一、身边是一片冷漠 十二、不厌其烦地接待上访者 十三、战争即将结束 十四、接见南方副总统 十五、军营旅行 十六、亲临里士满 十七、战争彻底结束了 十八、弒父 译后记 试读章节 然而,一个星期天,当他们全家人去村子里看望朋友时,男孩却意外地发现,妈妈似乎比其他所有人都更快乐,她不停地跳舞,仿佛不知疲倦。男孩第一次目睹了一个人由忧伤到欢乐的奇特转变;在一种梦幻般的感觉中,男孩似乎悟出了什么,他猜想,平时沉默寡言的妈妈准是隐藏了自己的某些情感。想到这儿,男孩有点儿害怕。 妈妈偶尔带着他去附近的庄园,她在那里帮人做针线活。庄园主们往往拥有整整一幢楼房,单是楼下的厨房就比男孩家的整所房子都大.不仅如此,他们楼上的两个房间里,还摆着真正讲究的床——那是男孩的爸爸做的。为什么爸爸要给他们做床?原因很简单,给他们干木工活、针线活有钱赚,把这些钱攒起来,爸爸妈妈就可以买一匹马。庄园主为什么那么有钱?噢,是因为他们富有。他们凭什么富有?……男孩百思不得其解。 怀着与曰俱增的困惑,男孩观察着自己周围的人和物。不久后,他们的几个亲戚也搬到这里来了。其中,男孩最喜欢的要算是斯拜罗姨婆了,她是个十分开朗的人,做事麻利,头脑聪明,意志坚定,一头灰色头发,看上去比妈妈健康。因为她自小就远居他乡,见多识广,所以总能给孩子们讲点什么。她会读《圣经》,有时候还敢大胆地在纸上写字,就好像她的手从未摸过斧子似的,真让人羡慕! 有时孩子们会问起爸爸妈妈他们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妈妈说,她的外祖父生活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他虔诚而又心地善良,是一名贵格会①教徒。可是当男孩问到妈妈的妈妈,或者追问姨婆是从哪里来的时候,妈妈则总是支支吾吾地搪塞他。 爸爸却很乐于讲述他自己的童年生活,对他来说,讲故事简直就像打猎一样有趣儿。那天他讲的是印第安人。爸爸说,从前他和家人从美丽的弗吉尼亚州迁到了肯塔基州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他家跟妻子家一样来自北方,和南方没有一点关系。当时的印第安人已经开始秘密跟踪白人了,而且比今天大胆得多。是的,当父亲还和今天这个瞪大双眼、紧闭双唇仔细倾听的男孩差不多大的时候,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一次,他正和自己的父兄们在森林里的一所小茅屋附近干活,突然呼的一声枪响,父亲老亚伯拉罕应声倒下,哥哥们慌忙逃回小茅屋躲避,只有他呆站在原地没动,眼睁睁地看着父亲咽了气。父亲是被一个躲在灌木丛里的印第安人开枪打死的。那个印第安人走过来想把站在原地吓呆了的他拽走,他便大声呼叫,反抗。不一会儿,哥哥们返回来,用猎枪冲着印第安人射击,借着四周的混乱,他才奔回了小茅屋…… 伴着惊惧,男孩听完了整个故事,原来,自己的名字“亚伯拉罕”,是从被印第安人杀害的祖父那儿承袭下来的。天知道,父亲当时看到了多么可怕的场面!可对此他却仿佛满不在乎,只是大笑着说道:现在已经是另一个时代了! 父亲讲的故事是多么奇妙动人啊!可他目不识丁,而且当妈妈提出让他读书识字时,他也总是冷嘲热讽,不屑一顾。他总觉得,既然自己已经会做家具、会种地、会伐木,又会打猎,还学识字干吗!男孩却暗自琢磨着:如果自己识字就好了!如果自己还能像姨婆那样会写字就更棒了!经过父母反复的商议和争论,最后,男孩终于可以去上学了。只是,学校离他们家足有4英里远,若是碰上雨天,走在路上,就像光脚走路一样难受。而所谓的学校其实就是一座木头房子,比男孩的家大不了多少,只是多了两扇砂纸窗户和一个比家里大得多的壁炉。老师是一位牧师,他让孩子们传着看课本,学字母、读音,还让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反复练习。这样子学习读书识字,男孩心里想,什么时候才能像姨婆那样熟练地写字啊! 当然,除了上学读书之外,这一年男孩家里还发生了其他新鲜事。比如,父亲当上了街道管理员。如果有机会跟他一起去城里,男孩就会竖起耳朵仔细听那里的人们说话,听他们讲关于印第安纳那块神奇土地上的故事。他在街上经常看到一些向西部迁徙的过路人。听大人们说,他们是要到那块流淌着俄亥俄河的富饶土地——印第安纳去。 没过多久,父亲又当上了小城的警察,他很乐意干这差使,觉得那比呆在家里当木匠有趣得多;他到处溜达。 P6-P7 序言 《林肯传》是20世纪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的代表作之一。艾米尔.路德维希所写传记强调人物个性,以描写人物心路历程以及性格分析而享誉国际文坛,被称为“新传记派”,是20世纪最伟大的传记作家之一。 艾米尔。路德维希在大学时代攻读法律,25岁后,开始创作诗歌和剧本。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担任德国一家报社的驻外记者,并继续从事文学创作。1920年,因推出《歌德传》而一举成名,开创了传记文学写作的新流派。继《歌德传》后,路德维希又先后发表了众多的名人传记。其中译成英文的就有《拿破仑传》《俾斯麦传》《林肯传》《兴登堡传》《克里奥帕特拉传》《罗斯福传》等。 《林肯传》描写了林肯从4岁到56岁遇刺身亡数十年间的事业经历、心路历程和美国的总统生活。林肯凭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朴实幽默的性格,从一个穷苦的孩子逐渐成长为伐木人、店伙计、土地测量员、律师、众议员和总统。他当选总统对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构成严重威胁,南方各州向北方发起战争,并先后宣布退出联邦。凭借对公正的执着追求和为废除奴隶制的不屈斗志,林肯号召民众为维护联邦统一而战,南北战争爆发。1862年9月22日,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自1863年1月1日起废除南方各州的奴隶制,奴隶将成为自由人。 路德维希擅长讲故事,选材恰到好处,将林肯的一生向读者娓娓道来,仿佛时而翻开历史尘封的档案,时而倾听林肯周围的人对这位总统的评价和追忆,时而坐在林肯的身边,平静而仔细地观察林肯的一举一动,洞察他的心理。艾米尔.路德维希以独特的笔触重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林肯形象,完整地呈现出林肯曲折的心路历程。 本次出版采用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副教授赵倩的译本。赵倩曾赴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担任过两年访问学者,参与翻译《拿破仑》《文成公主》等文学作品及数部学术专著。 后记 初译《林肯传》,是在读研究生的时候,10年前…… 2008年随先生去美国,参观了林肯纪念堂。它通体洁白,静穆地矗立在华盛顿广场上,和纪念华盛顿的方尖碑遥相呼应。望着纪念堂内墙壁上关于美国南北战争和奴隶解放的慷慨陈词,译者不禁萌发了修订《林肯传》的想法。 作者艾米尔。路德维希是德国著名的传记作家,因受弗洛伊德影响而特别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与分析。 本书从林肯4岁时写起,到林肯遇刺时戛然而止,描写了数十载中这位美国总统的生活、事业经历和心路历程。在作者笔下,林肯从一个穷苦的孩子成长为伐木人、店伙计、土地测量员、律师……林肯是一位伟人,但他首先是个凡人,是个庄稼汉,有着诗人气质。他的朴实幽默、多愁善感、举棋不定,他的善良、困惑、苦恼、恐惧和脆弱,他强烈的求知欲、对公正的执着追求,他达观的态度和不屈的斗志……作者的选材恰到好处,他仿佛时而翻开历史尘封的档案,时而倾听林肯周围的人对这位总统的评价和追忆,时而又仿佛就坐在林肯的身边一隅,平静而仔细地观察林肯的一举一动,洞察他的心理;他为林肯的幽默而微笑,为林肯的演讲而赞叹;为林肯的精神大声叫好;最后在林肯遇刺时,他热血沸腾地发出愤懑的呐喊!艾米尔·路德维希以独特的笔触重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林肯形象。 林肯是个悲剧性人物。对自己身世的疑问以及与生俱来的忧郁伴随了他一生,总统任期对他来说更像是一场长达几年的煎熬和炼狱;他的仕途上荆棘丛生,在解放奴隶的过程中一路坎坷。敌人的仇视、朋友的不解以及自我的怀疑一直折磨着这个悲观主义者;婚姻生活的不尽如人意更给他添加了一层悲剧色彩。就在风雨飘摇的美利坚合众国峰回路转、在美国联邦被成功地捍卫、在他再次当选总统的时候,林肯却在一声罪恶和无知的枪响之后,砰然倒地。 在本书中,为人子、为人夫、为人友和为人父的林肯,同时也是国之子、民之父,是一个扭转了美国历史、改变了黑人命运、执着地追求全人类平等的伟人。 书中的其他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但却无不个性突出:林肯的父亲勇于冒险,生母沉默坚忍,继母善良达观。在作者不动声色的笔下,玛丽的急功近利、虚荣狭隘;斯皮德的清心淡薄、善解人意;道格拉斯的利欲熏心、左右逢源;格兰特的大智大勇、置身事外;李将军的骁勇善战;麦克莱伦的妄自尊大,和布思的愚昧狂热……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从侧面衬托了林肯的性格。 尽管译者竭尽全力,仍难免有疏漏之处,在此,译者衷心欢迎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在本书修订过程中,译者的先生徐伟锋付出了大量辛劳(如帮助校对全书并亲手翻译了惠特曼的诗及所有图片说明),其他亲朋也向笔者提供了帮助。另外,译者的朋友鲁良宏先生亦为此提供了支持。在此,译者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译者 20lO年1月25日于北京外国语大学 书评(媒体评论) 林肯的生活历程以及他的一言一行,不仅应为每一位历史学家所关注,而且应为美国政治生活中每个孜孜以求的人所熟知。 对于像华盛顿和林肯这样两位历史巨人,无论怎样赞誉都不过分。 ——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 林肯对美国的贡献,没有其他任何美国人能与之齐肩。 ——19世纪苫名美国作家、思想家 爱默生 他(林肯)的地位相当于音乐中的贝多芬,诗歌中的但丁,绘画中的拉斐尔和人生哲学中的基督;即使他不当总统,他也将无可争辩地和现在一样伟大,但是这恐怕只有上帝知道. ——19世纪俄国作家、思想家、哲学家 列大·托勾斯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林肯传/中小学生课外必读文学经典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艾米尔·路德维希 |
译者 | 赵倩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花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07827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1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6-01-01 |
首版时间 | 2016-01-01 |
印刷时间 | 201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小学生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3 |
CIP核字 | 2015317531 |
中图分类号 | K837.127=41 |
丛书名 | |
印张 | 13.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