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忠诚践行党的理论的楷模(方永刚)/时代先锋大型主题宣传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精选了新闻报道稿件、评论文章、记者感言、采访手记,以及部分网民的留言和社会反响。全书共33万余字、470页、70余张图片,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反映了方永刚先进事迹,是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生动教材。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关于方永刚同志简要事迹的书籍。消息来源于2007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

方永刚,男,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人,1963年4月出生,1985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同年7月入伍,1992年12月入党,历史学学士、法学硕士、军事学博士,现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技术7级。20多年来,方永刚一直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军队教育事业和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优异成绩,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员、青年教员成才标兵。携笔从戎22年来,在超额完成政治理论教学任务的同时,方永刚完成10多个政治理论研究课题,出版16部政治理论专著,发表100多篇论文,为部队官兵和地方干部群众作各种理论辅导报告1000多场次。2006年11月,在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之后,方永刚仍坚持为学员上完秋季学期的课程。

目录

胡锦涛号召广大党员全军官兵

 向方永刚学习

党的理论工作者的光荣

 ——胡锦涛等领导关心方永刚纪实

李长春强调理论工作者要

 向方永刚学习

中宣部教育部总政治部联合发出

 《关于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

 指示精神广泛开展向方永刚同志

 学习活动的通知》

方永刚简介

激 情 篇

使命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的

生命之约

源泉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理论

教授方永刚的力量之源

与真理同行

与时代同步

一名理论战士的如火激情

一名军旅博士的坚定信仰

一名平民学者的百姓情怀

一名共产党员的如山承诺

把忠诚献给最壮丽的事业

燃烧的生命

方永刚——党的创新理论的

坚定信仰者

方永刚——党的创新理论的

积极传播者

用心讲课用情传播

一堂特别的政治课

方永刚:无悔青春

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楷模

方永刚

使命

灿烂的春光为他祝福

党的创新理论不懈追求者——

 方永刚

生命之约

信仰让生命激情燃烧

奔跑在真理路上

生命在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事业中燃烧

忠诚本色

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楷模

激情燃烧的生命

方永刚的激情人生

病床也是我的讲台

“激情教授”与祖国激情相约

一个政治教员的22年知行之路

铁嘴丹心

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

方永刚讲课“好听”的“诀窍”

把生命定格在冲锋的姿态

方永刚:一生只爱一个

思 考 篇

大力弘扬党的创新理论的无穷

 魅力

人民论坛:方永刚的“真”

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

从华益慰到方永刚

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

 ——一论向方永刚同志学习

教育工作者的楷模

 ——二论向方永刚同志学习

理论工作者的楷模

 ——三论向方永刚同志学习

共产党员的楷模

 ——四论向方永刚同志学习

学习方永刚

新华时评:人民需要这样的理论工作者

把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崇高

 职责

感 动 篇

在感动中传播感动

 ——采访方永刚事迹的记者感言

方永刚事迹在全军和社会各界

引起热烈反响

全军和武警部队官兵积极响应胡主席

 号召广泛开展向方永刚学习活动

社会各界联系实际学习方永刚

 先进事迹

社科理论教育界表示向方永刚学习

做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

听众来信摘录

网民对方永刚事迹的帖文留言摘录

延 伸 阅 读

“方永刚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编

编辑手记

 有一种境界是真诚

试读章节

年均完成教学任务200%,为官兵和干部群众作报告1000多唱,撰写论文100多篇……10多年来,方永刚就是以这样的节奏,为他的学生、听众和读者解答着同一个问题:发展变革中的中国,路在何方?  

路,在党的创新理论里,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这是方永刚认准的答案。  

1981年秋,方永刚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4年寒窗,在毒览东西方哲学文学、苦读中国几十个朝代兴衰史之后,他把自己的主攻方向放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方面。

为什么洋务运动想从实业方面挽救中国,没有成功;为什么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想从制度方面挽救中国,没有成功;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却能在沉沉暗夜中,找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这,就是科学理论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实践中,改变着国家、民族和每个人的命运。

在这些被改变的命运中,方永刚本身就是其中的一个。

1963年4月,方永刚出生于辽西一个有7个孩子的农家,贫穷,几乎是他童年的全部记忆。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是方家认定的家族生日——从此,家庭成分的包袱没有了,“包产到户”后的全家第一次不用为吃饭发愁了;后来,全家族40口人中有30多人陆续迁至大连,祖祖辈辈生活的那个十年九旱的村庄成了附近闻名的电话村、自来水村,走出了一批批与方永刚一样的大学生和到韩国、日本打工的青年人……

他明白,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党的好理论、好政策带来的。农民之子方永刚朴素的感恩之情,涌泉般汇入学者方永刚的理性思考,汇成了对党的信赖和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信仰。

一生无悔的职业选择,从此开启。

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方永刚在公交车上听到关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议论,听到有人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前途感到悲观。

像今天的许多中青年理论工作者一样,方永刚的理论研究和传播生涯是在社会主义事业于世界范围内受到挫折的背景下展开的,对于这样的言论,他并不意外。但,保持缄默或者一笑了之,从来不是方永刚的性格。

方永刚能言善辩,对方也并不示弱。旁边的人以为他们要动手打架,差点报警。讲国际战略格局,讲中国的变化,讲改革开放的特质,讲自己的亲身经历……方永刚最终说服了对方,而他雄辩执着的劲头也让那位来自监狱系统的管理人员震撼:这是位信仰坚定的共产党员,他的身上有着强大的感梁力!

乘车因为辩论错过了站点,辩论双方却从此成了朋友。不久,方永刚接到了辽宁省监狱警察培训中心的讲课邀请函。10多年过去了,课程不曾间断。

“没有科学信仰的人是不幸的人,我的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方永刚说,“我们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的,如果自己都不坚信真理的话,怎么让别人相信呢?如果自己都不感动的话,又怎么去感动别人?”

科学信仰之于共产党员,如同人生的长明灯;科学信仰之于教师,乃师之大德;科学信仰之于任何需要信仰的人,则是一种可以传递、可以倍增、可以扎根的力量。

2001年暑假,方永刚应邀到大连市小龙街为退休老干部和群众讲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位老干部提问:你讲的这些,还是不是我们原来理解的社会主义?

“党的创新理论之所以科学,不仅在于它的本质是一脉相承的,更在于它的内容始终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创新的。”方永刚回答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部大文章,几代共产党人都在这部巨作中写出了自己的段落,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当他讲到毛泽东一家为中国革命牺牲了5名亲人,又把长子岸英送上朝鲜战场,邓小平一生“三落三起”,还始终为中国人民能过上好日子殚精竭虑时,那位老干部竞失声痛哭起来。

等大家情绪恢复过来,方永刚接着说:“老同志出生入死打江山,他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子孙后代能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今天我们党把‘三个代表’写在旗帜上,就是要确保老一代开创的事业千秋万代传递下去!”

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方永刚以一个理论战士特有的敏锐,密切关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个最新成果。他对学生说,只要立志成为党的理论工作者,关注前沿就不再是个人意愿,而是时代赋予的责任。

方永刚的事业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1995年,方永刚的母亲去世,父亲重病缠身,6个兄弟姐妹都陷入了经济困难。

方永刚恨自己不能给这个养育了他的贫寒之家更多回报,无奈之下,向学院院长提出转业申请。 

院长4次与她深为器重的方永刚促膝相谈。没有许诺,没有更多的美言巧辞,她只是反复着一个理由:军队建设不能没有优秀的理论人才。

这是方永刚无法拒绝的理由!

“我还要我的那张办公桌。”方永刚留了下来,当年就获得教学奖和科研奖,他所在的教研室也获得先进教研室的称号。“转业风波”让方永刚更加读懂了自己:他离不开部队,离不开这份登高望远的事业!

10年过去了,方永刚成了学院的青年教员标兵,拿到了博士学位,晋升为教授。

P18-22

后记

有一种境界是真诚

向 钧

当我把国内主要媒体关于方永刚教授的报道、评论和社会反响,编辑成面前这一本沉甸甸的书稿时,不禁掩卷沉思,一种崇敬与叹服的情绪油然而生……

回首那段已逝的岁月,循着方永刚成长、成才的足迹去追寻、追问。方永刚之所以能从辽西贫困的山区走上神圣而庄严的国防教育讲坛,从一个农村穷孩子经过自身不懈努力而成为今日载誉神州的忠诚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军校教授,既是伟大时代变动带来的机遇,更是他执着人生、永远向前、刚强奋斗的生命剪影。

随着纸张的不停翻动,字里行间,我用心感悟“方永刚精神”!跃然纸外那种最真切的感受,就是他无处不在、无时不奔涌的“真”!

他真诚感恩。他由衷感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的历史性决策,使中国在1978年末的陡然转向,从而使好学不倦的他能够有机会避免了像父兄们那样终日为生存而奔忙劳作的命运。由此他才能进入中国最高学府之一的复旦大学,由此他才能实现儿时的梦想:参军、入伍,成为光荣的共和国海军的一员……这种感恩的情怀随着他对这段历史钻研、熟悉而愈加深厚、浓烈,因此他有了不同于一般人的两个“生日”,一个是母亲养育他的日子,一个是他与祖国新生的日子……

他真诚信仰。他信仰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作为一种职业,不仅是作为一名党员。他用心体会近代中国以来民族悲惨的历史,深深思索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沉浮变迁,他更用自身、家庭、乃至家族的巨大变化,以及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来理性地看待、思考、感受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伟力。他明白,党的理论每一次进步、每一步创新都是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浓缩与高度概括,体现、昭示着社会进步的发展趋势。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领会、理解其中的真义,需要一大批人去用源于生活的新鲜话语,向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民众还原理论的真谛,在实践中感受理论指导实践的力量。他说,“未必人人都有理论思维的素质,但是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他要用与党的创新理论血肉相连的事实去回答,不光说服大家从道理上去认识,还感染人们从情感上去接受。他对信仰的坚定,升华为步履平实地播撒真理的种子……  

他真诚学习。方永刚视读书、学习为生命,不仅是学者本性使然,而且还在学习中深化认识,内化为奔腾不止的理论激情。他带着感情学习,把对理论的热爱强化成为贯穿生命的浓烈的使命意识。生命中的几次住院也成了他学习的好机会,即使病魔的痛楚也无法阻止他学习、思考。

他真诚履行使命。即便癌症晚期,他也不忘承诺,利用两次化疗的间隙给他的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使命”课。确实,共产党员的使命是崇高的,军人的使命是伟大的,教师的使命是神圣的,不用多说什么,不用多做什么,方永刚,一名共产党员、军人、老师,在身患绝症的时候往讲台上一站,就是对使命的最好诠释。

他真诚践行。方永刚常引用邓小平的一句话: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他说:“我一直把党的创新理论当成自己的灵魂,把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当成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生命的激情、生活的乐趣都在于此!”他不止这么说,更是这么做。五六年间近千场报告,每年200%的工作量,大量的专著、论文,还有他广为人知的课堂,不仅在教室、讲坛,而且在哨所、街道、田间……他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他真情传播的“永刚广播电台”。

回想起随记者们在大连、旅顺、沈阳、本溪采访的日日夜夜,似乎仍有那些熟悉方永刚的人们期盼、呼唤的声音再次在耳边响起……我知道,这其实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是一种被千万人所挂念的幸福、快乐!能有机会近距离地感受方永刚的幸福,对我而言,也是一种很难再次经历的体验。就让我用一位记者的一段话结束此刻对方永刚的感动吧!“有一种执着让你仰视,那是对真理与信念的忠贞不渝;有一种勇气让你感动,那是对任何困难甚至死亡挑战的无所畏惧;有一种精神让你震撼,那是只要一息尚在就要尽一份责任与义务的使命高扬。”

方永刚教授,祝福你早日恢复健康,再续“丹心播火”的动人故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忠诚践行党的理论的楷模(方永刚)/时代先锋大型主题宣传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宣传局//解放军海军政治部宣传部//辽宁省委宣传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学习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166210
开本 32开
页数 4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6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4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263
丛书名
印张 14.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