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是从日本引进的全彩科普图书。原书三册,从1997年开始陆续出版,第一册至2006年已印刷17次。以著名天文学家哈勃命名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是迄今人类送往太空的最大望远镜。本系列以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天体照片为主题贯穿全书,利用人类最尖端的科技、最真实的照片和翔实的文字讲解天文学各个方面的知识,是面向所有天文爱好者的百科全书式资料书。本书为系列之一,提供了为数众多哈勃馈赠给我们的精美的天体照片。这些照片带来了宇宙情景的最新图像信息,弥足珍贵。
图书 | 透过哈勃看宇宙(宇宙遗产)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系列是从日本引进的全彩科普图书。原书三册,从1997年开始陆续出版,第一册至2006年已印刷17次。以著名天文学家哈勃命名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是迄今人类送往太空的最大望远镜。本系列以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天体照片为主题贯穿全书,利用人类最尖端的科技、最真实的照片和翔实的文字讲解天文学各个方面的知识,是面向所有天文爱好者的百科全书式资料书。本书为系列之一,提供了为数众多哈勃馈赠给我们的精美的天体照片。这些照片带来了宇宙情景的最新图像信息,弥足珍贵。 内容推荐 1990年升空的哈勃望远镜给我们带来了各种新发现,让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产生了重大改变。但是2004年初,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突然中止了对哈勃的维护,计划让哈勃望远镜提前退休,这个曾经创造过辉煌业绩的英雄的存亡引起了全世界天文爱好者的关注……本书提供了为数众多哈勃馈赠给我们的精美的天体照片。这些照片带来了宇宙情景的最新图像信息,弥足珍贵。 感受哈勃带给我们的无限惊奇,让大家在欣赏这些珍贵的图像的同时,领略宇宙的奥秘,学习天文知识,正是本书的目的所在。 目录 第一章 哈勃图库中的天体 关于星系 星系的形成 恒星诞生的地方 迎来晚年的恒星 熙熙攘攘的恒星 第二章 寻找宇宙的终点 组成星系的恒星 星爆星系 星系中心的黑洞 相互作用的星系 星系的碰撞与合并 小星系团 哈勃超深场 宇宙的终点 第三章 探寻恒星的世界 行星的诞生 幸存的恒星 生成气泡的风 恒星的“摇篮” 格麦兹的汉堡包 行星状星云 超新星残骸 球状星团 第四章 哈勃的最大危机 “大天文台”计划 进化中的望远镜 下一代太空望远镜 美国的新太空政策 拯救哈勃 哈勃存在的问题 预想中的救星 奥基夫的演讲 地球的同伴们 蓝色夕阳 “白绢”与“气旋” 土星的圆环 海王星和其他行星 库帕带和奥尔特云 最远的小天体 彗木相撞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透过哈勃看宇宙(宇宙遗产)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野本阳代 |
译者 | 刘剑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2105178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6 |
出版时间 | 2007-11-01 |
首版时间 | 2007-11-01 |
印刷时间 | 2007-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P159-64 |
丛书名 | |
印张 | 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39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7-3435 |
版权提供者 | 韩国信元代理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