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远离焦虑(最新修订版)
内容
编辑推荐

惊恐发作的症状和原因是什么?它是如何影响生活的?如何战胜恐惧,自信地面对问题?如何制订可行的计划和目标?如何逐渐增加生活的参与度和愉悦感?本书将教你如何快速掌握解决问题的具体技能,掌握呼吸技巧,以及焦虑发作时如何集中思想和精神。另外,还包含了11种控制引发焦虑的慢性肌肉紧张的方法和8种从焦虑疾病中康复的积极态度。本书提供了克服飞行恐惧和社交焦虑的技巧和一个详细的控制惊恐发作的“五步走”策略。本书为目前用于治疗焦虑类疾病的所有药物提供了最全面的评估。

内容推荐

本书结构清晰合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提供了一些准确而详尽的信息,帮助患者明确各自的问题及各种可能与恐怖症相关的心理和身体上的问题及此类问题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在第二部分中,威尔逊博士为治疗惊恐症提供了一些工具和方法,并提出缺乏自信心是此类问题的关键。本书第三部分中,作者为所有焦虑患者提供了详尽的药物指南,并提供了克服社交焦虑的办法及概括了克服飞行恐惧的有效手段。本书独到之处在于第二部分,作者认为要在根本上克服焦虑,重要之处在于改变自己对焦虑的态度,要在看待问题的视角上学会8种巨大的改变。如果能留意到这一点定会受益匪浅。本书为焦虑症患者提供了一个可以经历时间考验的康复策略,是有关焦虑症研究领域的领先之作。作为译者,很高兴能将这本凝聚作者心血的精华之作译介出来,并希望能对哪些希望摆脱焦虑之苦的现代人有所帮助。

目录

第1部分 明确问题

 1 引言:惊恐发作

 2 引发惊恐症状的生理原因

 3 由心理疾病引起的惊恐症

 4 恐旷症和惊恐症患者的个性特征

 5 四个复杂的问题

 6 心肺疾病引起的惊恐

第2部分 控制焦虑的袭击

 7 剖析惊恐

 8 谁在掌控一切?

 9 为什么身体做出反应

 10 镇定反应

 11 生命的呼吸

 12 释放紧张

 13 如何对惊恐免疫:恢复的8种态度

 14 思维的“观察者”

 15 找出你的“观察者”

 16 采取一个新姿态:“积极观察者”

 17 行动中的自相矛盾

 18 经历:最伟大的老师

第3部分 特殊问题

 19 药物的使用

 20 如何面对社交焦虑症

 21 轻松地飞行

试读章节

这些症状好像是突然出现的,一点征兆也没有。你突然心跳加速,额头冒汗,双手不停地发颤,让你恨不得把他们藏起来,嘴巴很干,喉咙拼命地吞咽。

此刻,你的大脑马上告诉自己要装出镇定的样子。你无声地命令自己“放松,保持冷静”。但你自己恐怕也不相信这些话了。有什么理由相信呢?这些话何时将你从混乱中拯救出来过?

你越努力地控制自己,就发现自己越失控。惊恐!一秒钟像一分钟那么长,两种思绪在脑海中作战。先是回想过去,“我上个月就是这样的,那次我都快晕过去了。”你的身体好像也有了思想,“我喘不过气来了,我使劲了,可是不行啊。”对未来的担忧此刻也冒出来了,“如果我一直这样那可怎么办呀?我肯定会晕过去的。要是心跳再这么快下去,我肯定要犯心脏病了。”

就在那时,你的羞耻心也在脑海中蔓延开来。 “大家都会看见我晕倒的,我得离开这儿。”你会马上逃离会议室、电影院、医院或者杂货店,就像你突然感到惊恐和慌张一样。跑得越远你就会觉得越安全。

这个场景就是我所说的“惊恐时刻”,这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并且伴随着一些生理上的感受。当事人会突然对自己周围的环境失去控制。这种心理、生理上发生的变化是迅速而无意识的,给人的感觉像惊恐或者焦虑发动了一次突然袭击。

所有人都会经历焦虑引起的一些身体感受,比如说演讲时候总会觉得紧张,或者在暴风雨中开车一个小时后肌肉紧张等。但是这种普通的焦虑与我们所说的由惊恐症引起的难以控制的身体感受是大相径庭的。  ,

例如:你可曾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面临一种紧急状况。想象一下。水拍混凝土地板的声音把你从楼上引到地窖来。你一边无意识地往楼下跑,手还一边向后推楼梯的扶手。打开地窖门一看,才发现水管爆了。此时,你要用多长时间来掌握当时的状况?30秒内你能想出多少办法呢? “我先用手把水堵上?不,还是用个破布条什么的比较好。可这里哪有布条啊?不行不行!这管子从哪里来的?总阀到底在哪儿呢?”你的眼睛飞快地转动,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损失,“奶奶那箱子内衣肯定淹着了。我先把它挪开?还是先把水止住再说?总阀到底在哪儿啊?那里还有个垃圾桶。没办法了,水溅得太远了。我该给谁打电话呢?”

如果将时间定格,你会发现实际上你已经出现了很多我们称之为惊恐症或者焦虑症的症状:肌肉僵硬,身体对大脑发出的指令反应极快,比如说“下楼去——马上”。全身血液都涌到大脑刺激着思维,心脏及呼吸系统快速工作,全身血液循环加速,都在为身体可能出现的更加激烈的行为提供能量。

每个人都该感谢自己的大脑。它能在类似的紧急状况下迅速及时地做出反应。每年我们有多少人在高速公路上捡回一条命,仅仅是因为当时自己下意识地猛打方向盘,踩刹车。估计在这些动作之后,我们才会意识到,“得小心刚刚那辆车。”

这种内置机制虽然很好,但有时也会出错。惊恐发作时人体出现的症状和在某些紧急状况下的身体反应非常相似。但是,与紧急状况下的情形相比,惊恐引发的症状会更加严重,更令人难以承受。而且在惊恐发作时,人无法像在紧急状况时那样利用身体内部集聚的力量来应对处理。注意力越集中在身体变化上,就变得越发地焦虑,无法控制自己。

惊恐袭击往往会引起人体内部最快且最为复杂的反应。它会迅速地改变人眼、脑、心、肺、胃、肠、胰、肾、膀胱、全身肌肉群和其他许多主要腺体的功能。而在心血管系统内部,心脏收缩加快,每次因收缩而产生的血液以及进人动脉而产生的血压都会随之升高;将血液输送至人体各主要器官、肌肉和骨骼,血管开始膨胀,血液的流速升高。同时,输往四肢以及人体其他稍次要部位的血管则开始收缩,流入这些部位的血液也随之减少。

此时,呼吸加快,瞳孔放大,远视能力加强。在胃肠等消化系统中,所有的消化活动都停止了,而新陈代谢过程,也即是食物向能量的转化,却逐渐加快,由此产生的糖分和脂肪酸开始悄然地潜入你的血液。

每个人在惊恐症发作时的主观感受有很大差异。某些感受,比如说注意到自己心跳加速,都与生理变化直接相关。而其他的一些感受,比如说害怕自己突然死去等,则是因为生理变化而产生的一种精神上或情感上的变化。下面列出的是惊恐发作时人身体不同部位所反映出来的症状。总体上来说,惊恐发作时,身体上出现的症状越多反映越明显,那么患者在此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痛苦也就越强烈。

头部:因换气过度所引发的大脑缺血会导致眩晕,就像游泳一样,此时你甚至可能会晕倒 。

身体:流汗,忽冷忽热,身体发麻,肢体偶有刺痛感。有明显的眩晕感,似乎身体在不停旋转。全身疲惫虚脱。

大脑:迷惑,失去判断力,注意力无法集中,你感到恍如隔世,宛若梦中(现实感缺失),焦躁易怒,感觉自己会突然晕厥,抓狂,心脏病发作,甚至死亡。害怕自己会当众吵闹,或者上当受骗。

眼睛:目光游离闪烁,难以聚焦,视线变得模糊。数字,比如说书的页码等会突然“乱跳”或者“颠倒”过来。

嘴巴和喉部:嘴巴发干,吞咽困难,喉部有异物感,想咳嗽,喉部的肌肉发紧,说话时声音发颤。

心脏:收缩加速,心跳剧烈,好像要从嘴里跳出来。有时甚至停跳一两下。胸部有明显的不适或疼痛感。

呼吸:呼吸加快且短促,极有可能导致“换气过度”,似乎无法深呼吸,经常上气不接下气,迫切需要新鲜空气,有几近窒息的感觉。

胃:胃里七上八下,或者像打了结一样,有想呕吐的感觉。

肌肉:全身上下肌肉紧绷,尤其是脖子和肩部,如果此时正在开车,手指节会因为紧握方向盘的缘故而发白j胳膊变得僵硬无比。双手会无意识地紧握成拳。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四肢无力,腿脚发软,站立不稳;四肢冰凉潮湿,并且出汗;有时还会颤抖发麻。

多年来一直颇得自己信赖的身体,突然开始叛变了。此类情况发生几次之后,这种对自己身体失控的感觉会慢慢地消弱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为了避免惊恐症状的突然发生,你开始限制自己的交际。那么以下几种熟悉的情况也就紧跟着发生了。P2-4

序言

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它与恐惧十分相似。但是恐惧有明白的对象,而焦虑时我们却难以确切地说出到底是什么使我们不安、担心和害怕。大量研究表明,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进程中,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加上拥挤、噪音、环境污染、人际关系复杂等,使人们长期处于烦闷、紧张、兴奋、焦虑、抑郁、不安等状态下,易于出现焦虑症和抑郁症。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它是以持续性紧张、担心、恐惧或发作性惊恐为特征的情绪障碍。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等行为特征。而它的产生并非由于实际的危险所致,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实际情况不相称,可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两种类型。近年来由WHO与全球15个合作中心协作开展“综合医院就诊者中的心理障碍一的研究结果发现,综合性医院的门诊病人中有心理障碍的病人比例达24%。而国内有关资料统计,广泛性焦虑为综合医院内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中的一种,常见于20~40岁人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跟踪研究表明,经4~9年的抗焦虑药物治疗后,至少一半病人仍有症状,这说明药物治疗效果不尽人意,对焦虑症病因的治疗方法不能仅从生物等角度进行。正是基于这种现象促使译者着手翻译这本有关调节焦虑情绪的自助读物,希望本书能对那些在现代社会压力之下茫然无措、无所适从的人们有所帮助,让他们了解恐怖症究竟是什么,什么因素导致了恐慌心理,如何使用正确的方法来克服恐慌和焦虑。

本书作者R·李德·威尔逊(R.Reid Wilson)博士是一位在治疗惊恐症和焦虑症方面享有盛名的专家,他在本书中为那些惊恐症患者提供了最新、最直接。最有效的急救方案以克服焦虑恐惧。本书初版大获成功,在此基础上威尔逊博士对原书进行了扩充,大大丰富了它的内容。在新加入的两章中,它对患有社交焦虑和飞行恐惧的患者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本书结构清晰合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提供了一些准确而详尽的信息,帮助患者明确各自的问题及各种可能与恐怖症相关的心理和身体上的问题及此类问题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在第二部分中,威尔逊博士为治疗惊恐症提供了一些工具和方法,并提出缺乏自信心是此类问题的关键。本书第三部分中,作者为所有焦虑患者提供了详尽的药物指南,并提供了克服社交焦虑的办法及概括了克服飞行恐惧的有效手段。

本书独到之处在于第二部分,作者认为要在根本上克服焦虑,重要之处在于改变自己对焦虑的态度,要在看待问题的视角上学会8种巨大的改变。如果能留意到这一点定会受益匪浅。

本书为焦虑症患者提供了一个可以经历时间考验的康复策略,是有关焦虑症研究领域的领先之作。作为译者,很高兴能将这本凝聚作者心血的精华之作译介出来,并希望能对那些希望摆脱焦虑之苦的现代人有所帮助。

在本书翻译过程中,自始至终得到了重庆大学出版社国际部王斌先生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表由衷谢意。

参加本书翻译工作的还有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学硕士赵静静和王欣娜,本书8~17章,18~21章分别由她们完成。

鉴于译者水平有限,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不吝指正。

译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远离焦虑(最新修订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威尔逊
译者 陈晓莉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442509
开本 16开
页数 2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3
出版时间 2007-11-01
首版时间 2007-11-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749.7
丛书名
印张 17.625
印次 2
出版地 重庆
240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4: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