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喧哗自有声
内容
编辑推荐

《不喧哗自有声》是一本作者这么远那么近、宇华记录生活人事和感悟的文集。因为明白世事皆是无常,所以作者选择用写作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成长,用文字记录下生命中的稍瞬即逝,在喧嚣的世界,认识真实的自己。这本书代表了作者的所思所想,也是作者最真实的自我表达,通过讲述,让读者真正走近作者的生活。

内容推荐

《不喧哗自有声》,2016年备受期待的全跨界有声图文集,这么远那么近×宇华全新CP倾力打造,你我虽未相约,但我为你而来。

成长是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总结和超越,我们狭路相逢,兵刃相接,不过都是为了活得像自己。时光在谁的身上没有残忍地踏过?放了不该放的手,也回了不该回的头,我们的人生,说到底都是百炼成钢。

生命中那些细小的痛楚,想张口发声却无法获得的力量,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不曾拐弯的瞬间,背离初心的迷茫时刻,每一次难以启齿的尴尬,和我们只顾匆忙赶路而错过的好时光。这条道路,故事是昨天的瞬间,沿着长长的路,恍然如梦,到永远。

如果开始没有认真考虑如何走下去,那么就继续顺着内心的道路,做那个对自己慷慨而又义无反顾的流浪者,让每一个想扮演自己的人,都尽兴。

至真至诚的文字收录,行走世界的影像作品,远近录制全文有声,恒大音乐深度合作,中国好声音人气选手孙伯纶演唱图书主题曲,更有首创未完成私人定制概念读者参与。文字+影像+有声+音乐+参与,很高兴你终于来了,愿你活得像自己。

这世界人声鼎沸,车马迅疾,有朝一日,你必铿然有力,也能温柔发声。

目录

序言 很高兴你终于来了

章壹 唯一的选择是面对

 不喧哗,自有声

 生命中难的,是你不懂自己

 别想太多,没什么用

 每日我说·关于生活

 未完成|复古相册

章贰 丢盔弃甲也要继续前行

 没有苟且,何必远方

 感谢这个操蛋的世界

 一个人的生死场

 每日我说·关于成长

 未完成|给自己的一封信

章叁 不迷恋永恒,只为心安

 岁月虽好,别太贪杯

 爱情不能如诗不能如是

 只身打马过草原

 每日我说·关于情感

 未完成|文章接龙

章肆 虽有黑暗,仍像早晨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

 路漫长,一路风雨又何妨

 河流

 每日我说·关于梦想

 未完成|梦想笔记

后记 莫如斯,寂寞至此

试读章节

01

今年的生日,我是在工作中度过的。上午在公司加班开会,商讨新的广告案,中午赶往电台录下一周的六档节目,傍晚又回到公司改文章,做最终企划,等到忙完才注意时间已经到了凌晨。打开手机看到许多未接来电和信息,很多朋友发来生日的祝福,这时我才察觉,这一年的生日就在这样与平日无异的忙碌中,过去了。

公司空荡荡的,没有人,只有我办公室的灯还亮着。长时间坐在电脑前肩膀酸疼,站起来的时候浑身骨头嘎嘣嘎嘣响,没有吃晚饭也不觉得饿,倒一杯水,站在办公室21层的落地窗前向下望,这个时候,自己的心里是不同往日般的平静。

整座城市都睡了,窗外远处的霓虹灯已经熄灭,只剩下星星点点的路灯在照亮夜归人的道路,世界安静得像是没有小朋友的幼儿园,但依然有人隐藏在这寂静的深处,放肆地哭,放肆地笑,也有人会和我一样,在浓雾一般的夜色里,平静地望着这个仿佛与自己无关的世界,心里有一片化不开的深情。

人是很奇怪的动物,会随着周围的环境或者天气而变化,比如晴天时会觉得开心,阴天会容易伤感,有阳光时会活泼好动乐此不疲,在夜晚时就会感觉孤独寂寞冷冷洁洁。我就是如此,有时在周末的上午慢慢醒来,如果阳光通过厚重的窗帘透出来,心里就会有希望,愉快地起床,清扫家里,写文字看书。但如果是阴天,就会懊恼地把被子拉过头顶,一整天都可能赖在床上。这些在我们看来平常的事情,仿佛是内心的小把戏,用来蒙蔽自己,或是为一些行为找到一个适当的理由。

就像此时此刻,夜晚的路灯将黑暗戳出一个口子,照亮很小的范围,有人顺着光走去,但不久就会重新陷入黑暗,我看着那些反反复复的光影,不禁哑然失笑,这种矫情的细微察觉,像极了我们心情的起伏。那些黑暗,只有在遇到了下一个路灯,或者偶尔有一阵风吹来,才会漂浮不定,起起伏伏。在生日已经过去的这个凌晨,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独自站在办公室俯视黑夜中的这座城市,和白天是完全不同的感觉。白天会觉得城市在脚下,或者无法融入这里,而到了夜晚,更多的感觉是城市就在心里,它犹如鬼魅一般刺破阻碍,伴着你生,伴着你死,伴着你到来,伴着你消失。

我曾经想象自己像现在这样站在这里,但此情此景,我却没有想象中那般骄傲或是激动,因为我知道,无论在梦里还是在路上,总有一个时刻要醒来,也总有黎明在等待。

无论是一片坦途的光明,还是绝望寂静的黑暗,人总是不断向前走,你想到达到明天,那么此刻就不要停下脚步。

02前几日在群里和几位朋友聊天,说到一些内心的话题,大家打趣说:远近就是一副心理医生的做派啊,内心好强大。我在电脑这头笑了,这个世界上哪里有生来就强大的人,一切的一切不过是成长之后的领悟。我开玩笑地告诉他们,没办法啊,这都是让社会逼出来的。大家深以为然。

曾经我也做过许多荒唐的事情,为了让别人记住,为了和别人不一样,穿奇装异服,染奇怪颜色的头发,写不是自己想说但很特殊的文章,我一次又一次塑造着并非本意但却不同的自己。如今我才懂得,真正改变自己的,或是所谓与别人不同的,并非是那些刻意为之的做作,而是这个世界给予自己的艰难。初中上社会实践课,被安排在街头卖报纸,隆冬时节骑车去郊外的工厂搬运,然后

拉到街头叫卖,一块钱一份,买三份送一包牛奶。已经忘记摔了多少跟头,也忘记那时到底有多少辛苦,只记得那些来往行人异样的目光,还有就算是厚重大衣也无法遮住的寒冷,通红的鼻子和皴裂的手背。晚上回家冷得说不出话,写实践日记时忍住不让眼泪流下来。

大二时做各种兼职,做了许多工作,各种各样奇怪的工种我都愿意尝试,在电器城外推销冰箱,举着旗子顺着街道展示新款手机,在各个路口给行人塞广告传单。很多同学都诧异我为什么要做这样辛苦的工作,赚不到多少钱,也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我都只是笑笑说,提早感受一下生活的艰难,才能知道以后的路要怎么走才会轻松。

大三开始在一家著名的传媒公司做兼职策划,现在电视上非常火热的一档娱乐节目,就是我曾经策划的雏形,熬夜写栏目策划,安排通告,给正式的员工跑腿买东西,做各种琐事……领导夸我办事认真又勤奋,我最初得意扬扬,但渐渐地我闻到了空气里变质的气味,而当我最终被排挤离开公司时,我清晰地听到了身后放肆夸张的笑声,也清晰地听到了自己咬牙切齿的声音。也曾经给一个摄影师做第二助理,深冬的夜晚陪他去酒店参加酒会,我穿着当时最好的衣服,却被他嫌弃地丢在酒店门口不让进去,我就在寒风中最显眼的位置等了四个小时,没有带钱,穿得单薄,冷得浑身发抖。后来同行的第一助理看我可怜,花了十三块钱给我买了一份牛腩盖饭,叮嘱我趁热吃。我蹲在酒店旁边的花池旁,就着冷风一口一口吃光了已经变凉的那顿晚饭。

P17-21

序言

很高兴你终于来了

01

在朋友给我讲完他的故事互道晚安后,北京的天蒙蒙亮了。

我睡意全无,站在窗前点燃一支烟,看着这座刚刚苏醒的城市,它就像是一张巨大的网,网罗住生活在这里的所有人,你和我都是这张网的某个点,我们彼此缠绕交织,像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其中。

对面楼上的灯还没有点亮,很多人依然还在睡梦中,只有这座城市渐渐睁开了眼睛,好像上帝一般慈祥地端详着我们,所有的悲欢离合在它的眼睛里都是沧海一粟,微微一笑,转眼好些时光就这么过去了。

是啊,好多年就这么过去了,快到我仿佛还没有来得及细细体味,它们就消逝了,隐藏了,成为自己的记忆了。

这本书中的许多文字,就诞生于这样即将消逝的时刻,就诞生于这样蒙蒙亮的清晨,诞生于我忽而远忽而近的记忆之中。

02

我是想写一本这样的书,这样的念头有了很久很久了。

写一本代表自己内心的书,不求能够代表很长的时间,只一两年就好,把自己原原本本交还于文字,什么形式都不重要,表达自己就好,让自己痛痛快快地书写。

这本书里的许多篇章,就写于近的日子里,都是和其他一些故事同一时间写下的。写故事于我而言终究不是畅快淋漓,它就像是隔着一层纱,把自己微微藏于纱后,让那些笔下的人物替自己说话,替自己生活,替自己表达。所以,在写很多故事的间隙,我写下了这本书中的文字,不管是独立成篇的文章,还是每日记录的碎语,我扯掉了那些纱,原原本本做回了自己。

有些人告诫我,这是危险的。我已经不再是十几岁的年纪了,曾经或许幼稚或许矫情地记录下点滴,旁人会以为是年少轻狂,现在已近而立之年,却依然有这样的行为,很容易误伤自己。

诚然,书中的诸多文字代表着我这一年半的所思所想,有些格外直白且血淋淋,它真的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可以保护自己,但也能够把自己伤得体无完肤。

但是,我必须这么做,不然就无法面对我一直坚持的写作。

03

很多人都在网络上存活着,大家看着彼此的文字和图像,有各种社交媒体和朋友圈供人们消遣时光,那些隐藏着的善意和恶意被揣测,让人心存芥蒂,被各种面具包裹,我们也觉得安全。人们抱着相互不认识的想法去交流,而这时,所谓的真诚就显得格外重要。  有时,面对陌生人反而可以多说一些话,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些无法察觉的故事,就好像是心中有一潭水,没人知道下面是什么,能够分辨的,是那些隐忍着故事的人们,还有过眼云烟之后的平和。

很多人都在网络上记录自己的往事,我也是其中一个。有时在豆瓣上发表文章,有时在微博上写点碎语,我不能说自己是好的记录者,但我想我应该是真实的那一个。因着这份丝毫不加掩饰的表达,我收获了许多,也因此知道了这份珍贵。

曾经,我一次次看着自己写下的文字,好像是在回想自己做过的事情,我想从中窥探出一些端倪,找到一个个突破点,来验证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因为人在生活中往往不自知,唯有跳脱出来,才能够明白这其中的种种缘由和因果。

我经常能够在这其中找到蛛丝马迹,对类似的事情看法已经不同,很多曾经以为的艰难如今已经放下,耿耿于怀的往事也已经淡然,我很欣慰能够从文字中察觉出变化,当然,陪伴我一路走来的人们,更是如此。

……

09

因为宇华要写这本书的后记,又免不得要感谢一番,于是碎记在这里——

感谢公司和各位老师,还有我的编辑空空,你们的绝对信任,让我和宇华能够完完整整保留这本书的点滴,使得它以我们的最初设想面世;感谢宇华,你的影像和设计担当起了这本书的门面,它必定成为我所有出版的书籍中最漂亮也最特别的一本:感谢家瑞,是你的不断鼓励和陪伴,使我一直充满勇气走在这条路上。

要特别感谢恒大音乐,这次的主题曲和MV都是让人特别惊喜的部分,感谢恒大音乐的流水纪老师,作为合作方十分专业和有效率,作为朋友又很贴心和温暖。感谢主题曲《河流》的词曲创作及制作人刘洲老师和演绎得丝丝人扣、淋漓尽致的孙伯纶老师,他们创作出的精彩作品使得这本书锦上添花,熠熠生辉。

感谢所有的朋友,无论你们是否还在身边,我能够成长为今天的模样,都是你们的度化,心怀感恩。感谢所有的故人,感谢我的父母,感谢我的老师,感谢因为这本书而结识的你。

往后的日子或许好或许坏,谁知道呢,但大多数时候总归是好的吧,只有抱着这样的希翼,我们才有勇气继续往前走。每个人都渴望有好的未来,但实际上大部分都太普通,但就算明白我们都是普通人,也要活出一番不普通的样子,然后再有一些人陪伴,那就再好不过了。

愿你在这条路上有人陪伴,是我此时此刻最想说的话。不管那个人是不是我,或者暂时是我,都没关系。

10  我始终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因为我遇到了太多美好的人,正是因为这些人,让我不至于悲观到极致,也正是因为这些陪伴,让我觉得世界还没有那么糟糕。

这些人里,也包括了所有的读者和听友,包括你。

特别想对你说,要学会倾诉,学会沟通,学会传达给别人自己的真实想法,学会原谅、饶恕和忍耐,学会知足,还有分享。

每个人都走过许多的路,跨过干山万水,路过良辰美景,才会有更加美好的相遇。那些竭力盛放的生命,总有一刻会被永远记录下来,放置在最安全和最温暖的地方。

生活开始变得越发寂静。那些应该消失的人,都已经消失,那些要来的人,即将到来。

是了。是了。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就是这样的一个我。我将这几年的所有都交付于此,并且以我为载体,以时间为回溯点,与自己狭路相逢。

这便是我与你的最好的邂逅,我们尚未在去路上的一期一会。

很高兴你终于来了。

后记

莫如斯,寂寞至此

A

一切过去了的都会成为最亲切的回忆。

B

曾经说过,夜的苏格兰都是冷的,清静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只有冬天的苏格兰才拥有漆黑的夜。夏天的英国老早就被称作“日不落”的岛国,太阳一直坚持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肯下去,估计是随便躲在某个角落而己,因为天依旧不能完全黑下去,只是变成很深很浓的蓝,没过几个小时它又忍不住跑出来了。所以说苏格兰只有冬天才有夜晚,夏天没有。一到冬天,下午四五点开始,夜晚就嗖嗖地从各个不知名的拐角窜出来,瞬间将整个城市吞咽,那才是黑夜中苏格兰的真面目。飕飕的冷风就像一把紧绷的弓,在低音大提琴的弦上刮起沉沉的鸣声。街上零散的烟头被吹得断续往前滚,嶙峋的枝丫在风中张牙舞爪。午夜过后雪就开始从半空中翻飞下来,屋顶,路牌,教堂外面大片的空地,窄窄的单行道,通宵停靠在路边打着转向灯等客人的出租车的车顶,都会被准时到来的自雪覆盖。路灯的黄光也变得异常单薄,整个世界变得朦胧。

好几次我在夜晚打工回来的路上,顶着迎面的大雪走着,路很黑,我从口袋掏出手机把屏幕按亮,暗了又再按亮。海鸥在广场雕像旁边不停盘旋,咕咕地叫。手指被冻得发麻,只好放到嘴边哈几口热气。一个人的夜路上,哪怕一点点微弱的光,也会让我安心些许。

而我,在这个几乎没有夏日的城市过了四年,挨过了多少个夜。

从毕业舞会出来时已经接近凌晨五点了,早起的海鸥冲着黛蓝的天光一声声呜叫,盘旋。我手中仍攥着那喝剩半瓶不再冰冷的啤酒,与友人坐在马路旁,咕咚咕咚地一口闷了下去。熟悉与陌生的人向着大路的方向走去,我拖着疲惫的身躯与其拥抱道别,再见,也不知道下次相聚是何时了,或许再也不见。“离别的技巧,不怕学不到,就怕熟能生巧。”

C

几乎每晚都会掐准时间在窗台前坐一小会儿,朗清的夜晚就一定会看见远处有一架夜机扑闪扑闪地往西南方向飞。这是我一年多前搬进这所公寓后无意发现的,约莫是从爱丁堡起飞,不知道目的地是何处。每次回英国都是搭乘接近凌晨的夜机,一样扑闪着从我无比熟悉的家乡飞离,也总会有有心人看见的,对吧。

搬家前的那晚我也掐准点跑到窗台前,厚重的云层似约好般堆积在屋檐,什么也没看见。我挽起袖子,将家当一样样塞进纸皮箱,把四年的物件连同生活一并打包进四个大箱子。

D

我坐了一趟长长的列车,从北到南,苏格兰出发,终点站伦敦。

E

前阵子一个人重走了一遍天空岛。

入住后天色渐晚,天公不作美依旧淅淅沥沥下着雨,山涧在傍晚时分悄悄起了雾,群山都隐匿在迷蒙的雨雾间,只露出群青色的一座座绵延山头,被洗涤过的枝叶尤其明净。厚重的云层随着拂风的方向游走,植被也轻轻倒向同一方向,夭色一度灰暗下去,我就这样看完了我二十二岁的最后一个日落——老实说那并不算是日落,像慢动作放映的灭灯,在你回头之前就啪嗒一声把你周遭变黑。小时候很怕黑,总觉得黑暗是无形怪物的藏身地,他们汲取幼童的梦为养分;长大后便觉得黑暗没什么,都是自欺欺人的玩笑而已。不过我奶奶跟我讲她年轻的时候从不怕黑,半夜的深山沟,借着月光照样大无畏前行,如今不行了,人眠前总会在房间角落或者走廊上留一盏小灯,亮一整晚。

曾看过一部电影,一个走到生命尽头的人形容自己的畏惧,死亡就像走夜路,在一片漆黑中胆战心惊摸索前行,没谱儿,你不知道是否下一秒便会踏空,坠人万丈深渊。

F

写下这篇后记的时候刚从一份工作中离职。

那天晚上我约了几个友人到砖块街的一个酒吧,几杯下肚就天南地北地侃。打烊后从酒吧里面出来,入了夜的伦敦从张牙舞爪变得温驯而静谧。我们头脑一热在街旁的自动租车点租了几辆自行车,沿着凌晨的泰晤士河一圈圈地兜。争取多拉几个夜客的黑色出租车从身旁呼啸而过,我们几个有一搭没一搭唱着年少时朗朗上口的口水歌,也偶尔会碰到半醉的路人冲我们大吼。九月初的伦敦早已起了冷意,风顺着衣领嗖一声灌进胸膛。

我总是刻意地将孤单的每一秒都用友人或者陌生人来填满,因为只要一个人在晃动的车厢里,在人潮汹涌的巷子里,在嘈杂的青年旅馆的床上,在无名的小咖啡店里,我都会冷不防地想起过往。久久不被想起的过往相处的片段,悄然剪接成一部伤感的片子,突兀映刻在路途中的车窗上,免不了一而再地鼻酸。翻来覆去对失去的念念不忘,耿耿于怀,只因不舍。

G

一直以来都有断断续续地用笔头记录生活琐事的习惯,用的是旧友赠我的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他在扉页写下:“朋友,是一生一世的事儿。”

那个友人已经许久没有联络了,上次回国在出租车上电台广播中听到那句“突然好想你”,鼻头一下子就酸了。与远近荫发出做这本书的想法是一年多前了,这就像本私密日记,远近用他细腻却锋利的字句记录下他的生活点滴,而我用我掉漆的镜头试图将一万多公里外的光景悄悄冻住,我们都执拗地抓住那些说不定明日就会忘却的东西,希望有朝一日你能看见。

谢谢远近,没有他根本就不会有这么一本自私的册子。来,举杯,饮胜!谢谢父母,你们是我所仗仰的真理。

会再见的,平白无故,哪来那么多的后会无期。

宇华

2015年9月6日晚于伦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喧哗自有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这么远那么近//宇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69187
开本 16开
页数 277
版次 1
装订 其他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6-03-01
首版时间 2016-03-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48
CIP核字 2016005985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64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3: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