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卷《城市文化评论》比起第一卷来,容量增加了一点。主要是内容视野和研究思路乃至文章风格都更加丰富多样化了一些,这也正是编者所希望发展的一种特色。
本书共分七个大模块:“理论视野”、“大学与城市文化”、“双三角”论坛、“城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形象与诗意”、“城市与人”、“文化及其相关产业”。整个看下来,本卷文章虽不敢俱称高明,但的确不乏引入入胜、启人心智的闪光之处。
图书 | 城市文化评论(第2卷)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一卷《城市文化评论》比起第一卷来,容量增加了一点。主要是内容视野和研究思路乃至文章风格都更加丰富多样化了一些,这也正是编者所希望发展的一种特色。 本书共分七个大模块:“理论视野”、“大学与城市文化”、“双三角”论坛、“城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形象与诗意”、“城市与人”、“文化及其相关产业”。整个看下来,本卷文章虽不敢俱称高明,但的确不乏引入入胜、启人心智的闪光之处。 目录 编者的话 理论视野 蒋述卓 城市文化与城市审美 王志章 “知识城市”战略与建设创新型国家 姜 辉 城市精神与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 李凤亮 论李欧梵的都市现代性批判 大学与城市文化 饶苑子 城市社会中的大学形象 周 宪 大学与城市关系漫议 周晓虹 “象牙塔”的困顿与抉择——当下中国大学文化分析 高小康 从东莞理工学院新校区看大学形象的变化 “双三角”论坛 葛剑雄 移民与区域文化——上海与广州的比较 曾 军 大上海的扩容——90年代以来上海都市空间意识的变迁 王宏图 上海都市形象建构与日常生活、身体神化中的欲望书写 凌远清 如何认识广东文化大省建设中“文化”的内涵 许桂灵 司徒尚纪泛珠三角明清时期沿河发展城镇格局 城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阎 江 想象、空间生产与迪斯尼化——以东莞2006年地方节庆为例 姚朝文 宝芝林意象与影视中的岭南城市民俗 揭英丽 都市里的草根——广州市客家山歌墟考察 形象与诗意 吴 炫 中国式怀旧文化批判 刘士林 中国话语与中国情感——在“诗意城市:上海当代先锋诗歌研讨会”上的发言 刘大先 北京的时空流转——20世纪满族小说中的北京意象 陈晓兰 侦探的城市:可控制的城市——以柯南道尔侦探小说为例 城市与人 谢 勇 看,这些城里的乡下人——新都市体验观察 黄忠顺 关于城市农民工命运的一种思考——在东莞重读《骆驼祥子》 文化及其相关产业 欧阳友权 文化品牌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 万 泉 文化产业的散点透视 邵念强 赵 毅 创意地产——多元文化理念与房地产整合营销的有机互动 马 驰 对上海奉贤海滩发展“游艇经济”的一些思考 聂春华“绿色的盟约——城市与园林”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论点摘编 征稿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城市文化评论(第2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高小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62577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0 |
出版时间 | 2007-06-01 |
首版时间 | 2007-06-01 |
印刷时间 | 2007-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12.81 |
丛书名 | |
印张 | 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