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情感私语/最受当代青年喜欢的精致小品
内容
编辑推荐

散文是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在青年人的生活中放射出智慧的光芒。启迪青春人生,点缀人类的生活,畅想世纪的未来。

本书收录了《童眸》、《忆仇者》、《对一种瓜的忏悔》、《心恋》、《母亲的乡愁》、《生命之桨》、《为徐迟送行》、《不能忘怀》等散文作品。每一篇文章都优美而浪漫,让人久久不忘,折射出人们心灵深处的感悟与思维智慧的闪光。文章篇篇寓意深刻、语言优美、故事生动;读后让人启迪心智、丰富思想、震撼心灵。

内容推荐

本书为“最受当代青年喜欢的精致小品”之《情感私语》,主要收录了《童眸》、《忆仇者》、《对一种瓜的忏悔》、《心恋》、《母亲的乡愁》、《生命之桨》、《为徐迟送行》、《不能忘怀》、《橘子与毛衣》、《父老乡亲》、《月光与白发》、《母亲》、《简单游戏》、《长安之书》等作品。

共赏精美散文,透过名家笔触,感受唯美。翻开本书的那一瞬间将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享受阅读之乐、感知之乐、人生之乐。

目录

小鸟,你飞向何方/赵丽宏

“信物”/张慧萍

童眸/湛岭

壮哉,太行群峰——麻田寄情/温暖

马兰花/力群

童年逝了,故乡永在/力群

翠微亭寻踪/姜继永

岁月,不能回流/成败

绵绵思绪吊书魂——柳公权墓地记游/董小龙

春水伊人寄相思/陈慧瑛

将军,谢谢你/张立勤

忆仇者/林贤治

斧柄上,那刻纹/张静

香溪石初识/康平

对一种瓜的忏悔/王慧

桂/施雁冰

音乐老师——童年记事/唐挚

香椿忆/管用和

荞花,那片苦涩的云啊/颜家文

迷人的北大荒冻吃/刘国林

追念/谭仲池

床倒下来的那个夜晚/[美国]詹姆斯·瑟伯著朱建迅译

母亲的乡愁/(藏族)章戈·尼马

心恋/[美国]周忆著燕飞译

与娘同舞/李送今

昨夜,慈母又入梦/(台湾)张过

父亲与种子/彭文学

生命之桨/怀理

箫音如缕/邓云贵

甘蔗/许苗苗

红马/姜宝才

我那个城市的冬天/赵建英

虎门凭吊/王文杰

羊妈妈/心青书生

流霜/许俊文

生日快乐,妈妈!/[菲律宾]林婷婷

我的“小鸟”/[韩国]金贤淑

灞水上,折柳桥……/曾湘文

为徐迟送行/羊晕

银杏丫杈/焦正安

捕鱼人/田野

橘子与毛衣/程永健

陌生的,是心灵/张亚凌

瞬间/郭翠华

采蜂记/刘向东

母亲桥/刘桂瑶

远行/李华敏

院子里的生活/聂尔

不能忘怀/张丽钧

剃头变奏曲/徐建勇

父老乡亲/程文胜

陪母亲随便走走/张丽钧

爸爸讲的故事/杨守建

苏州客录/曾一果

月光与白发/周声华

吊蜂子/袁仁琮

冬耕·冬雨/童莹

飘往大洋彼岸的红领巾/钟新年

肩的祭奠/张立先

婵/陶粲明

那段岁月那首歌/王晓明

父子情深/李石

唱给母亲的歌/朱东旭

有谁还需要回去?/黄海

旧衣/陈然

老头/谢慧黎

母亲/玄武

满眼稻梗(外一篇)/庞华坚

思茶/昊浣

白蝴蝶花/轶名

简单游戏/张小失

腊月正月/惠雁

长安之书/耿翔

儿子给我的幸福/石华莉

乡村(节选)/孙敏瑛

独舞/王陆

关于粮食/冯磊

想起荞了/崔士学

试读章节

岁月,不能回流

糖人儿,是最能逗人情思的了。

捏糖人儿的,是一位老翁。“老翁”,家乡人人都这样称呼他,就连怀里抱着孙子的老人,也这样说:“我们小的时候,就吃着他的糖人儿,那时,他就是一个老头儿了。”然而对于他,人们却又不详姓字,亦不知“贵庚”,那皓首苍髯,恍若隔世之人了。每年初冬,他悠悠而来,春天,又匆匆而去。来时,人们带着笑容迎接他;去时,人们又无限惆怅、依恋:糖人儿遇热而化,他会不会也“化”了呢?但到了下一个冬天,他又悠悠而来了。

一副担子,前是糖锅,后是坐凳。糖锅旁放着各种工具,工具有刀、剪、镊、模;坐凳上挂一布兜,布兜里面装着麦秆儿。锅里有半锅糖,黑红色,表冷而里热;老翁皮肤粗糙,动作迟钝,然而心灵手巧,外俗而内秀。择一向阳地方,打扫干净,这才操起那带着沙音的破铜锣,“咣、咣、咣”几下,便招来了全村的孩子们,一些性急的娃娃,还会牵着奶奶和妈妈的衣襟跑哩。

老翁从不讨价还价,能满足每个孩子的心:破盆烂碗,旧鞋底,甚至一把麦秆儿,也能换来称心如意的糖人儿。这里是孩子们的天地,大人在旁,也从不多嘴,一任孩子选择。男孩子多是要“猴抡棍”。只见老翁用锅中的圆木棍儿:挑_块黏糊糊的糖来,放在手中搓来搓去,倏忽便成猴之雏型,再精雕细刻,刀剪齐上,末了,屁股上竖插一竹棍儿,肩上平穿一麦秆儿,再往其孔中过一细竹瓤儿,两边反向弯成九十度,尖头贴一小圆糖。成了,拿在手中一摇,猴抡棍之式活灵活现。女孩子则多是“老鼠顶石头”。开始,只见老翁取一大块糖弄来弄去,似乎要做个很大的老鼠。孩子窃喜,以为玩过了吃糖也是便宜的。谁知这时,又见老翁双手各执一头,慢慢拉长,_越拉越细,屏住呼吸,气运丹田,直到老翁认为最好的时候,这才一边举起,一边吊空,那空着的手去轻轻一弹:掉在锅里的是四分之三,手中仅剩一点,孩子们都笑了,老翁也笑了。然后,他把那细头放在口中,口在吹,手在弄:老鼠的肚子鼓了,头也现了,两只耳朵尖尖的,嘴巴也出来了。再取一糖粒,置于鼠头,再吹,“石头”也出来了。栩栩如生,形象逼真,乐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大人也忍俊不禁了。至于那人物头像,则多是实心:拈一糖块,放在模内,压实,再取来麦秆贴上一提就行了;而较多复杂的三战虎牢关,醉打蒋门神,则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也非三分五分所能买到。

年底年初,老翁的糖人儿摊前是再热闹不过的了。在城里工作的人都回来了,于是,孩子们便少不了拉他们到糖人摊前。这个喊叔叔,那个叫姑姑,什么没过门的婶婶和未结婚的“姑夫”,也被他们统统叫来了。那些平日里从父母那儿索不来钱,抑或家里能换的什物早已换光了的孩子们,这时便会缠来比其他孩子更好的糖人儿。尽管,,他们的父母在一遍一遍地骂着“人来疯”,或者掏出腰包,给孩子摸出几分零钱,再在额头上戳一下:“咱等晚上着!”但孩子却全然不顾——能欢乐时且欢乐,过后挨打怕什么!这个时候,也是老翁最高兴的时候。他会看到:那位多年前穿着开裆裤,一天到晚围在他摊前的铁蛋,竟成了“解放军叔叔”,那位为换糖人儿偷了他爹尚能穿的鞋,挨了打还没吃上糖的二柱,也当上了工人,那个剪了自己头发换糖人儿,被她妈痛打一顿的芳芳,架上琥珀眼镜当上了教师;还有那不知叫啥名儿的小伙子,正挎着位“时髦”,在指着老翁讲他小时候弄糖人儿的故事……这时,老翁脸上便绽开了花。在大家的问候声中,说:“老了,快到那冬暖夏凉的地方(指坟墓)去了。”

我小的时候,父亲在城里工作,妈妈手头多少宽绰些,这就使我有更优越的条件弄糖人儿。皮球可以不玩,饭菜可以不吃,而糖人儿却不能不弄。锣一响,准到;人去摊散,还乐而忘归。妈妈也在摊前,我挑选,她出钱,花几分钱买孩子个笑脸,妈妈是从不吝啬的。按妈妈的想法,玩玩而已,吃糖为本,玩着痛快,吃着有味,老人们总是讲求实惠啊!而我,却不这样想,一来总是“猴抡棍”。久而久之,那老翁竟认识了我,我一到,他准会笑眯眯地说:“猴来了!”猴抡棍不知买过多少次,也不知化过多少次,老翁操作的全过程,我竟也了如指掌,成“猴”在胸了,闭着眼睛,我也做得来,只不过没有老翁做的好罢了。玩,也和其它孩子不同,总是把它插入炕边的砖缝内,早晚总要看来看去,每每梦中还在玩哩。为了不使它化,我睡的土炕从不要妈妈烧,更不要说生炉子了。有一年,竞放到三月初上,找高兴得半宵没睡,谁知一觉醒来,它却成了“流泪的红蜡烛”,我也哭成泪人儿了……

及至我高中毕业,回乡做了民办教师,还特别喜爱弄这玩意儿;不过,这时我的心绪已不在那“猴抡棍”、“老鼠顶石头”了——我让老翁做“蚂蚱吃辣椒”,置于桌上,插在瓶中。每每夜阑人静,我伏在案头备课时,便不时地瞟上一眼两眼:灯光下,辣椒是那样的鲜红红、活脱脱,嫩而欲滴,惹人爱怜;而蚂蚱,那翅膀一会儿是青的,一会儿是蓝的,一会儿又变成黄的。色调全凭灯光照耀,而又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着目,它后腿很长,略向后蹬,身子前倾,看上去真像刚跳上辣椒杆,立足未稳的样子;眼神,则是那样的专心、认真,甚至贪婪,竟不知“黄雀在后”了。每当这个时候,我倦意全消,嗅着清新的墨香,认真备起课来……

关于糖人儿的记忆是很多的,关于老翁的事儿却一点儿也不知道。有几回,凭着和他熟悉,我鼓起勇气问他,他却一个字也没透露。几年之后,才从旁人口中得知,老翁九十多岁了,他的手艺,是从他的爷爷,一位清朝同治年间的人手中得来的,捏糖人儿的,在那个时代,是被人瞧不起的,与乐人同类,和乞丐划一,媳妇自然是娶不上的。好在他爷爷曾在清廷干过事,娶下了他的奶奶,生下了他的父亲,而他,则是他父亲从一位要饭的手中买下的,时年十岁,契约上言明:买儿不在防老,无子亦非不孝,缘为继承祖业,使其发扬光大。

这一年,我考上了大学。四年后,分配到省上一个文物单位。报到之后,我赶回家里去——我要找到这位糖人老翁:黄金有价,糖人无价,而老翁,则是一个活宝啊!捏糖人是民间艺术,是祖国光辉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我要把这个瑰宝抢回来,留在我们的艺术宝库,让我们的子子孙孙知道,他的祖先,曾有这样一种艺术样式。

然而迟了,待到我诚惶诚恐地来到这面土窑洞时,老翁已殁了。乡邻们告诉我,老翁仙逝在上一年的中秋。在那藕大如船,饼圆如月的夜晚,茕然无依的老翁,在秋风呜咽,灯影暗淡中去了。去时,老翁心里是很明白的,他说,几十年里,我走街串巷,逗乐了孩子,孩子们大了,却没有看得起这个行当。末了,他嘴里数十遍地念叨着:“和尚没儿孝子多,孝子多又顶什么?”

我哭了……P28-31

序言

1

阅读是一生的事情。

和其他的消费活动一样,阅读发生的时候。也是“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一切消费往根底里说,皆是对时间的消费。

但阅读是对时间的一种特别消费。阅读在时间之河中垂钓、打捞那些闪光的片段,它让我们时有“收获感”。这“收获感”增加了我们所占时间——即人生——的密度。

阅读是短暂人生的自我拯救——他让人生的每一个瞬间变得有情、变得睿智、变得丰盈。阅读,是平凡人生中对抗时间流逝的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伴随着阅读的一生,便是无悔的一生,便是有质量的一生,便是了悟时间奥秘的一生。

2

阅读是一个人的事情。

阅读者在作品与浑茫的世事前,宛如客人。

孤寂感让阅读者寻找那些令人温暖和亲近的因素。夜深篱落一灯明——也许这盏灯早就亮在那里,在等着你去;白日的嘈杂与俗物掩埋了这盏灯的微弱亮光;而当夜幕降临,浮名淡远,你回到自己这里,你的眼睛也变得澄明,那盏召唤你的灯只为你闪烁。

阅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两颗心灵在互相证明。一开始可能是阅读者被吸引、被牵引、被导引;但后来,阅读者反客为主,他从作品中看到了自己,他要让作品成为自我人生的注脚。

阅读中,我们看到一个人,他得到滋养,他最终成为世界的解释者。也许,他原先会说,“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但现在,因为阅读而成熟的他,不会这样说了。

3

阅读还可能是一个民族的事情。

具体的阅读当然是一个人的事情。阅读作为个人修为的一个门径,也当然是寂寞的事情。

但阅读的结局,不应该是“躲进小楼成一统”,也不应该是“还掩故园扉”。

宽阔的心灵利于阅读,阅读亦能塑造愈加宽阔的心灵。宽阔的心灵能放下关乎民族的事情。

城市的夜晚,溢彩流光。市政的照明工程和商业的霓虹工程成为夜晚最夺目的事物。统一的、庞大的规划及逐利的欲望在改变这一广袤大地上夜晚的自然属性,而越来越多的人们正愈发沉湎其中。

还有没有这样一盏灯,在这样繁华的夜晚,为阅读亮起?

——谁在这样的夜晚阅读,谁就在做着有益于民族的事情。

2010年10月1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情感私语/最受当代青年喜欢的精致小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58109
开本 32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09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