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书画背后的故事/另类考古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史实与传奇合二而一,厚重与灵异经纬交错,诱惑你的阅读,牵引你的想象。告别枯燥繁杂的专业考试,走入丰富多彩的考古之旅。第三只眼看历史,发掘湮没已久的惊人真相。带你进入一个波澜壮阔的古代文明世界,为你揭开一个个千百年来困扰世人的历史谜团。你想了解古代书画背后的神秘故事吗?本书为你一一讲述。

内容推荐

我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地下考古资料可资证明的中华文明史已有五千年之久。就在这五千年,中华历史文化的精彩传奇与故事不断上演与谢幕,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这部系列丛书旨在用那些为世人瞩目的中华经典背后的故事与传奇,让国人来了解中华的历史、解析中华的文化。本册是其中的建筑背后的故事分册,它把你带入一个辉煌的中国古代书画文明世界中,为您揭开一个个千百年来困扰世人的书画历史谜团。

目录

《卜千秋墓壁画》的与众不同/1

楚国大夫和《人物御龙帛画》/8

《出师颂》中起风波/15

《平复帖》的故事,21

《兰亭序》的曲折故事/28

铺盖卷里的《快雪时晴帖》/40

重金买回《伯远帖》/47

《鸭头丸帖》背后的辛勤/53

梦牵《洛神赋图》/60

《女史箴图》的另外含义/69

《游春图》之谜/76

《步辇图》之疑/83

《历代帝王图》作者之谜/90

《万岁通天帖》的离奇故事/97

《客使图》里的疑云/104

《书谱》的另类作用/115

《古诗四帖》的争议/122

《地狱变相图》的神奇/129

《八十七神仙卷》传奇/136

《上阳台帖》与李白/144

《大唐中兴颂》中的赤胆忠心/151

悲情《祭侄文稿》/159

《五牛图》的回归之旅/166

几年惆怅化作《张好好诗卷》/174

《韩熙载夜宴图》中的玄机/182

《雪景寒林图》受质疑之谜/190

《清明上河图》新考/197

词人的传世画作《十咏图》/203

解读《黄州寒食诗帖》/210

《面壁之塔》与“宋四家”/217

历尽沧桑的《研山铭》/226

悲情的《鹊华秋色图》/233

《富春山居图》之劫/240

试读章节

卜千秋墓壁画的与众不同

中国在已经发掘的大量西汉壁画墓中,河南洛阳的《卜千秋墓壁画》保存得最为完整,内容新奇,绘画技艺高超,是研究汉朝历史文化艺术的珍贵资料,在中国和世界美术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是罕见的国宝珍品。《卜千秋墓壁画》跟很多古墓壁画一样,是在推土机的一片轰鸣声中浮现在世人眼前的;而跟很多古墓壁画大相径庭的是,它表现出来的却并不是古代大肆宣扬的男尊女卑文化,而是表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内涵。姑且不去考虑这种思想体现是否含有今人的过多猜测,只需细看《卜千秋墓壁画》的细节部分,就可以认定这种说法的确是来之有因的。

《卜千秋墓壁画》是1976年出土的。走进墓室,首先映人眼帘的就是墓顶的彩色壁画,画面极其精美,人物和动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保存得十分完好,是墓葬中的精华。从墓内出土的两具棺木来看,墓主人是一对夫妻。但是,墓主人是谁呢?专家们经过仔细发掘,在北棺内又有了新的发现。北棺内随葬有一面昭明镜和一枚铜印,印面阴刻篆书“卜千秋印”。根据铜印篆书,专家们把这座墓命名为卜千秋墓,而壁顶的壁画也就被定名为《卜千秋墓壁画》。

《卜千秋墓壁画》以打鬼与升仙为主题,其中升仙主题的描绘,与当时的绝大多数墓画的制作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壁画中,除了卜千秋夫妇外,还有两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重要人物——伏羲和女娲。那么,卜千秋夫妇升仙与伏羲和女娲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偏偏选中他们作为卜千秋夫妇升仙中的护佐之神呢?

这要从远古时期讲起:伏羲和女娲是主宰阴阳世界的最高之神。伏羲是东夷氏族的酋长,女娲则是他的妹妹,伏羲爱慕女娲的美丽,女娲崇拜伏羲的智慧,于是两人结合在一起生儿育女,成为了人类的始祖。

在其他的汉代墓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上,伏羲和女娲都被画在一起,呈人头、蛇身、交尾状。但是, 《卜千秋墓壁画》则把他俩分开了,两人的面容逼真清秀,都是人首蛇身,壁画先画的是女娲,然后是卜千秋夫妇。卜氏在图的上方,卜千秋在图的下方;卜氏骑赤色三头凤,手捧三足鸟,双目紧闭,凌空飞行;卜千秋乘龙形舟,手持弓,闭目,前有一兔,后随奔狗,在云中飞奔;卜千秋夫妇的后面画的才是伏羲。女娲和伏羲被分开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要从墓主人卜千秋的人文观说起。古代大凡王宫贵族的墓室及壁画,都是墓主人生前就设计建造的。卜千秋的墓也必是由他本人亲自来设计,可见,现在大家所见的壁画安排一定体现了卜千秋本人的一些思想。我们可以推断,卜千秋很可能这样认为,伏羲本是人文的始祖,女娲是抟黄土造人的人类始祖,只有两人各司其职,才能创造出人间净土,这也是卜千秋夫妇升仙的理想境地。为了体现这种理想,选择二神并将二神分开绘画,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了。关于卜氏骑凤于上,卜千秋乘龙在下,似乎也向我们证明了,卜千秋对卜氏的尊重与恩爱。这在当时的男尊女卑文化中,这种宣扬男女平等思想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多得的。

还有,此墓壁画的所在位置及其幅面款式,与其他汉墓壁画有所不同。它的主体部分画在屋脊处由20块特制的小型长方形空心砖并列拼成的狭长带状平面上,画面朝下,与墓的底面平行。狭长带状画面的两端,至前后两山花处,分别折而向下。其折向后壁山花的一段,幅面向左右扩展,而呈梯形。而普通的汉墓一般只是在墓的两壁,根本不可能同地面平行,可见卜千秋在此墓设计上的别出心裁。

另外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此墓画的绘制工作与其他汉墓画制作有着很大的差异。它不是画工在砌就的墓室内所画,而是先在地面上,把砖排列编号,粉刷绘制之后,再依次砌筑到墓室里去的。由于地面上有较墓穴里远为宽敞便利的环境条件和充足的光线,能充分发挥作者的技能,所以此墓壁画比迄今所见任何汉墓壁画更为精致,设色用笔都代表着汉代绘画的较高的艺术水平。

正因为有了这么众多的与众不同, 《卜千秋墓壁画》才在众多国宝中,显现了不同凡响的耀眼光彩,令世人所瞩目。

精彩链接:

有趣的“打鬼”

《卜千秋墓壁画》所表现的主要是打鬼和升仙内容,古代打鬼与升仙是互为因果的。升仙必先驱鬼,驱鬼是为升仙清道的。打鬼的内容非常有趣,在主室的后山墙上正中绘有一个大耳熊面,赤膊裸足,穿着紫衣红裙,作推拿状的怪兽,相貌简直和电视剧《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没有什么两样,更奇怪的是它还戴着一副近似现代的黑边眼镜。据考证它就是古书《周礼·夏官司马》中所记载的“掌蒙熊戍”,戴着“黄金四日”的铜制面具,穿着“玄衣朱裳”的打鬼头领方相氏。在它的下面,相向绘出青龙、白虎,以为打鬼助威。因为古书中说:“龙虎猛神,天之正鬼”,象征着主人的勇猛,一些妖邪都不敢接近窥视。

气势宏伟的“升仙”

在这座墓顶平脊门绘一幅长卷式的、完美的升仙图,宽0.32米,长达4.51米。图中在13块砖上从前至后依次绘出女娲、月亮、持节方士、二肖龙、二枭羊、朱雀、白虎、仙女、奔兔、猎犬、蟾蜍、千秋夫妇、伏羲、太阳、黄蛇等栩栩如生的人神鸟兽形象。卜千.秋夫妇都闭着眼睛,以示死者的灵魂。他们的前面还有一拱手下跪的仙女,这正是西王母派遣的使者,前来迎接墓主人夫妇升入仙界的。这幅图气势恢宏,升仙队伍浩浩荡荡,可以说就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升仙图的展开形式。就卜千秋墓壁画的艺术价值来说,这些生动、多彩的艺术形象的创造,其真实感和生命力无疑是来自作者对现实社会观察和体会的结果,也是作者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表现。

P1-5

序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文明古国,其博大精深、瑰丽灿烂的文化为子孙后代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令世人瞩目。不论是令人拍案叫绝的书画艺术、体现不同时代风格的奇珍异宝,还是渗透千百万劳动人民智慧与血汗的园林建筑,都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厚重与精彩,更让全世界为之瞠目。

我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地下考古资料可资证明的中华文明史已有五千年之久。就在这五千年,中华历史文化的精彩传奇与故事不断上演与谢幕,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思。

诠释历史,考古是条捷径。有人说,考古是枯燥和沉闷的,是让人无法跨越的单调之旅。长、宽、高、年代、作者加艺术风格;质地、断代加制作工艺;建筑风格、时代特征加造园技法,仿佛这些就是考古的程序与步骤。面对一堆数字与技术分析,除了专业人士,大多数人不会产生太浓厚的兴趣与关注。

难道,中华文化仅由这些数据来演绎其中之一斑吗?当然,我们不否认这些数据所代表的真实与必要。但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读者从不同层面来了解中华文化呢?

很早之前就有这样一个想法,用那些为世人瞩目的中华经典背后的故事与传奇,让国人来了解中华的历史、解析中华的文化。其实,无论是书法国画、奇珍异宝、园林建筑,都在其特定的历史跨度中,有其不同寻常的内涵。这个了解、解析的过程,暂且让我们将它命名为——“另类考古”。

“另类考古”的过程是浪漫和神秘的,也一定是趣味盎然的。因为世上还没有哪一门学科能像它这般充满漫长的诡谲、突兀的辉煌与瞠目的神奇。况且,历史老人往往更愿意让自己的哑谜被人不经意地揭穿。这样一来,每一个经典背后的故事在布满谜思的同时,每每出人意外,又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人的眼球。从《兰亭序》到《清明上河图》;从“马踏飞燕”到“彩绘兵马俑”;从“铜雀台”到“雷锋塔”,每一个中华经典的背后,都有着鲜为人知的秘密与传奇,它们将把您带入一个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世界中,为您揭开一个个千百年来困扰世人的历史谜团。

当然,“另类考古”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考古的历史”或是“历史的考古”,但它所讲述的故事无不与历史的前进与人类的进步和创造力有关,所以它的内容注定是充满挑战性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走进历史文化的深处,了解文化背后的传奇,是此书的最终目的。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书画背后的故事/另类考古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陆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01982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7-4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2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