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羽笺随笔/最受当代青年喜欢的精致小品
内容
编辑推荐

散文是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在青年人的生活中放射出智慧的光芒。启迪青春人生,点缀人类的生活,畅想世纪的未来。

本书收录了《思维的花朵》、《脚印》、《山魂》、《品味曲线》、《马背上的水手》、《治治语言流行病》、《古典虹关》、《哲学草》等散文作品。每一篇文章都优美而浪漫,让人久久不忘,折射出人们心灵深处的感悟与思维智慧的闪光。文章篇篇寓意深刻、语言优美、故事生动;读后让人启迪心智、丰富思想、震撼心灵。

内容推荐

本书为“最受当代青年喜欢的精致小品”之《羽笺随笔》,主要收录了《思维的花朵》、《脚印》、《山魂》、《品味曲线》、《马背上的水手》、《治治语言流行病》、《古典虹关》、《哲学草》、《流浪的二胡》、《别忘了给母亲买蛋糕》、《一对陡然长出的耳朵》、《多事芭蕉》、《这个世界很美》、《时间在哪里》等作品。

共赏精美散文,透过名家笔触,感受唯美。翻开本书的那一瞬间将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享受阅读之乐、感知之乐、人生之乐。

目录

大题小作(两则)/秋耘

名人不是“一举成名”的/晓江

思维的花朵/金马

一个情种一台戏/金马

短文章是“逼”出来的/曾烟帆

戒珠寺与王羲之/张学新

琴川绎云楼诗情/孙善康

“望文生义”管见/刘中桥

脚印/廖华歌

长城·圆明园/熊述隆

壶口瀑布记/粱衡

曼妙清歌动心弦/孙善康

泸州白塔浮想/戴善奎

关于年龄及其它/西原

山魂/胡昕

桃花源新探/吴进文

大宁河畔小茅屋(外二章)/柏铭久

收获与人生/冀人

寻觅诗人/朱世达

夜光杯与卢舍那头颅/赵海洲

大地/周彦文

秋雨滕王阁/熊光炯

一杯黄土,掩不住风流/颜小平

“无人识者未必无”/李旭

人心一杆秤/陈益

电视广告印象/吴忌

纸上风景/伍立杨

品味曲线/李清山

兰亭情结/朱以撒

云楼/马阳

与世界絮语/周盂贤

澡雪/王开林

文人菜谱/洪烛

欲寄彩笺兼尺素/潘向黎

马背上的水手/徐鲁

夜在窗外/于是

说刀/练建安

小号在呼唤/张守仁

中华民族的盛事/[泰国]梦莉

感动三章/姚振函

阳光之醉/苏沧桑

谢谢你创造了羽翼/张丽钧

写作是一种症状/李庸

网里景观/杨光治

没钱的日子/陈恢向

木槿花落又一年/李凯霆

别忘了给母亲买蛋糕/杨浩

听琴/赵丽宏

蓝月亮/冯文俊

“打的”与包车/朱竹

卢浮宫前金字塔——《晴雪随笔》之二/卫建民

洪水笔记/刘歌

苏舜钦与沧浪亭/王知十

治治语言流行病/孙恒杰

奉节翠竹/谢存礼

你还有手帕吗/刘亚丽

喝茶/魏得胜

西藏笔记/李汉荣

周庄——世俗文化的启示/徐卓人

流浪的二胡/陈荣力

我们的近处,就是他们的远处/戴学

和诗人们谈情说爱/闫红

倾听黎明/席星荃

一对陡然长出的耳朵/薛林荣

红水塘之夜/叶静

古典虹关/张新华

越剧里的爱情/钱红丽

逃离/郭静娟

中国人与写字/王文元

哲学草/谢文合

度量/许松涛

运送灵魂的那支乐曲/范晓波

且说吃饭/瓦瑶河

多事芭蕉/张瑞

影人儿(节录)/张丽钧

端午节前记事/郑云云

这个世界很美/张全民

绿玉红尘/王春鸣

晋级随想/张彬彬

赶考/惠雁

时间在哪里/吕游

试读章节

短文章是“逼”出来的

说起来是老生常谈了,文章要尽可能写得短些,再短些——许多作家和读者提过这个要求,郭老还曾为此大声疾呼。可惜事过境迁,近年来文章越写越长,呼声得不到响应,慢慢地减弱下去,终至“渐行渐远渐无声”了。

但读者们自有一种无声而有力的抵制法,那就是:不看。

笔者有个向来爱读散文的朋友,最近也加入了“不看”派。他说:“读时下流行的长散文,像陶渊明那样‘欣然忘食’的时候并不多,却常常产生三种心理:一是怕,一看那么长,非半小时不能卒读,就不敢看;二是耐——还得耐心看下去,倘若这是篇情文并茂的佳作呢,失之交臂,岂不可惜!三是悔,读完后掩卷回想,印象模糊,又觉得有点懊恼。这样反复多次,后来见到长文章,就不分良莠,索性都跳过不看了。”这段话尽管有点偏激,却也发人深思,那些为“散文的厄运”深感惶惑的同志,可以在这里找到一部分答案。

于是想到了古文。古文很讲究炼意炼字,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所谓“精腴简奥,乃文之上品。”《古文观止》二百多篇,大都立论精辟,意赅言简。韩愈的《杂说四》只有151字。刘禹锡的《陋室铭》更短,81字。最长的是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也不过2500字。先秦的文章尤其精炼,那原因大概如孙矿《与李于田论文书》中所说:“汗青刻简,为力不易,非千锤百炼,度必不朽,岂轻以灾竹木?”章学诚《乙卯札记》中也说:“古人作书,……繁重不胜,是以文词简严,取足达意而已。”可见最早的短文章是“逼”出来的。后来蔚为风气,虽然发明了文房四宝,无“汗青刻简”之劳,也都避长趋短了。

现代人使用的文具远比古人便利,加上作者生活丰富,知识爆炸,浩浩荡荡的文思胜过“韩潮苏海”,于是下笔数千言就成了常事。但是,看看一般近代名家的范文,却也不长。朱自清的《匆匆》和《荷塘月色》,都不过千把字。《背影》写父子深情,若教俗手动笔,至少得缕述三五个感人事例,夹叙夹抒,缠绵委婉,非三数千言莫办;而朱自清只选取父亲怀抱橘子爬月台这个典型情节,写成千二百字的一篇短文,给读者的印象特别深刻。偶尔也见长的,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那是因为题目大,势所不得不然;但长中见短,作者也只写了一个晚上跟友人偕游河上的情景和感受,没有扯到扯不完的金粉故事上去,跟长而冗者绝不相侔。“动人春色不须多”,多了就不动人了。名家懂得这点文章三昧,所以选材时斟酌淘汰,精中取精,标准特别严格。这也是一种“逼”——逼自己精选素材,宁少毋滥。

名家还有一种自逼自的功夫,那就是反复锤炼词章,使之高度紧缩。美国诗人艾兹拉·庞德写过一首题名《在一个地铁车站》的诗,只有两句:“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象征丑恶的社会中也有些美好的现象在,意象含蓄,颇能引人联想。据说原作长达三十行,他在一年中逼自己改了两次,最后浓缩成两行。我们有些作者恰正相反,喜欢随意敷陈,短话长说,写完后又急图发表,不耐推敲,内容芜杂,又加文字累赘,那怎么能怪人家不要看呢?

除了自己逼自己,编辑们也要给作者施加一点“逼”功。目前计字付酬的办法可否也调整一下,那实际上在鼓励大家写长文章。有些刊物好像看不起千字文,这口胃也得变一变。编辑乐于发短文,对作者既是引,也是逼。遇到那些可缩性很大的长文章,弃之可惜,用又不宜,但也有办法对付。笔者读中学时有个国文教师,他收到洋洋十数页的长作文,通常原封不动地发还给学生,另附批语一句:“请把原作压缩掉三分之一”,或是:“请改写一遍,字数控制在两千以内。”这办法看似偷懒,倒着实有点效果,逼我们不得不自执斧斤,咬牙忍痛’,把字行间旁逸斜出的枝叶尽量砍去。后来退还的次数就少了,偶尔还能收到几句“文简字约,一清见底”之类的好评。这又是一种“逼”,逼作者自我提高,且又在理在礼。为某些退用两难的长文章感到棘手的编辑同志,盍兴乎一试?

选自《散文》1981年第10期

P11-13

序言

1

阅读是一生的事情。

和其他的消费活动一样,阅读发生的时候。也是“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一切消费往根底里说,皆是对时间的消费。

但阅读是对时间的一种特别消费。阅读在时间之河中垂钓、打捞那些闪光的片段,它让我们时有“收获感”。这“收获感”增加了我们所占时间——即人生——的密度。

阅读是短暂人生的自我拯救——他让人生的每一个瞬间变得有情、变得睿智、变得丰盈。阅读,是平凡人生中对抗时间流逝的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伴随着阅读的一生,便是无悔的一生,便是有质量的一生,便是了悟时间奥秘的一生。

2

阅读是一个人的事情。

阅读者在作品与浑茫的世事前,宛如客人。

孤寂感让阅读者寻找那些令人温暖和亲近的因素。夜深篱落一灯明——也许这盏灯早就亮在那里,在等着你去;白日的嘈杂与俗物掩埋了这盏灯的微弱亮光;而当夜幕降临,浮名淡远,你回到自己这里,你的眼睛也变得澄明,那盏召唤你的灯只为你闪烁。

阅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两颗心灵在互相证明。一开始可能是阅读者被吸引、被牵引、被导引;但后来,阅读者反客为主,他从作品中看到了自己,他要让作品成为自我人生的注脚。

阅读中,我们看到一个人,他得到滋养,他最终成为世界的解释者。也许,他原先会说,“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但现在,因为阅读而成熟的他,不会这样说了。

3

阅读还可能是一个民族的事情。

具体的阅读当然是一个人的事情。阅读作为个人修为的一个门径,也当然是寂寞的事情。

但阅读的结局,不应该是“躲进小楼成一统”,也不应该是“还掩故园扉”。

宽阔的心灵利于阅读,阅读亦能塑造愈加宽阔的心灵。宽阔的心灵能放下关乎民族的事情。

城市的夜晚,溢彩流光。市政的照明工程和商业的霓虹工程成为夜晚最夺目的事物。统一的、庞大的规划及逐利的欲望在改变这一广袤大地上夜晚的自然属性,而越来越多的人们正愈发沉湎其中。

还有没有这样一盏灯,在这样繁华的夜晚,为阅读亮起?

——谁在这样的夜晚阅读,谁就在做着有益于民族的事情。

2010年10月1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羽笺随笔/最受当代青年喜欢的精致小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58130
开本 32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09
14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3: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