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不是一本纯学术著作,而是这么多年来出于作者对中医药等中国传统文化和科技文明的热爱和崇敬,所做的一些个人思考片段,同时,书中也汇集了百年来各路高人有代表性的见解,具体包括了:“西化”的12个是是非非、为什么要划分“末代”、谁才有资格指点中医等方面的内容。
图书 | 第三只眼看中医(破解中医药生死密码)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不是一本纯学术著作,而是这么多年来出于作者对中医药等中国传统文化和科技文明的热爱和崇敬,所做的一些个人思考片段,同时,书中也汇集了百年来各路高人有代表性的见解,具体包括了:“西化”的12个是是非非、为什么要划分“末代”、谁才有资格指点中医等方面的内容。 内容推荐 《现代中医药发展的冷思考》作者,《哲眼看中医》执行主编毛赢陵再出手——为中国人祖先的智慧“打抱不平”,为中医中药彻底“正名”,为中华优秀文化和东方科学在世界“扬名”! 目录 笑傲江湖——中国人应当知道的10宗中医大事 第1宗事美国记者无意中点燃了针灸在美国的“星星之火” 第2宗事中医药正在“打入”国际“主流社会” 第3宗事中国有了“中医药外交官” 第4宗事李时珍写了一本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的伟大著作 第5宗事以黄帝的名义创造了一个“有效期”最长的医学理论 第6宗事张仲景规范了中医几千年的“诊疗标准” 第7宗事神农为中国人寻药的“自我牺牲精神” 第8宗事蒲辅周创造整体观辨证的现代“神话” 第9宗事中医勇敢挑战“艾滋病” 第10宗事 中医拯救了SARS患者也拯救了自己 锵锵舌战——中国学术名流针锋相对 一、东方雄狮倒下了 二、中医药尊严丧失 三、经典“骂声” 四、“法庭”开辩 五、最强的“声音” 六、谁才有资格指点中医 百年“洋相"——西风扫荡下的中医药 一、“西化”的12个是是非非 二、中医药的数字生存状态 三、不仅仅是为了反思 “末代”中医——大师在夕阳下的“绝唱" 一、“末代”的三大标志 二、“纯正”学术的终结 三、“末代中医”群英谱 四、为什么要划分“末代” 思想“盛宴”——对“科学"不能回避的冷反思 一、让人迷糊的“科学” 二、用“哲眼”看中医 三、“毛邓论战”引起的学术风波 东方科学——认知方式决定知识体系的形态 一、世界上存在着两大类认知方式 二、东西方两大认知体系的文化背景 三、科学多元化时代必将来临 四、中医药属于东方科学 五、“东方科学”将在2l世纪崛起 凤凰涅磐——21世纪中医药如何迅速“腾飞” 一、紧抓三大突破口 二、新世纪人类的健康希望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第三只眼看中医(破解中医药生死密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毛嘉陵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043568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2 |
出版时间 | 2007-08-01 |
首版时间 | 2007-08-01 |
印刷时间 | 2007-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 |
丛书名 | |
印张 | 1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