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虎口拔牙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讲述的是美国援华空军陈德纳将军的飞虎队成员唐纳德·斯·洛佩兹在湖南服役的自传体写实小说,记录了当时中国游击队员冒着生命危险,从日占区抢救出机毁跳伞的美国飞行员的历史事件。全书饱含着对中国朴素农民和游击队的敬重、感恩之情,见证了中美两国军民在抗战烽火中结下的深厚友谊的故事。

是由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以其深厚的英文功底、精湛的文学修养,终将此书翻译成中文,全面、真实地再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体现出其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愫。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的是美国援华空军陈德纳将军的飞虎队成员唐纳德·斯·洛佩兹在湖南服役的自传体写实小说,记录了当时中国游击队员冒着生命危险,从日占区抢救出机毁跳伞的美国飞行员的历史事件。全书饱含着对中国朴素农民和游击队的敬重、感恩之情,见证了中美两国军民在抗战烽火中结下的深厚友谊的故事。

目录

一、老虎的牙齿

二、金色年华的男孩

三、未来战士的“空军飞行胸章”

四、老鼠赛跑的学校

五、飞虎战术

六、走向战争的乘客。

七、首次战斗

八、步兵飞行员

九、搜索和摧毁的使命

十、战斗间隙

十一、行军中的敌人

十二、开火与撤退

十三、炎热和沉重的七月

十四、忍受伤亡

十五、制服一匹野马

十六、折掉了翅膀

十七、勇士的仁慈

十八、痛失战友

十九、战斗机飞行员的天堂

试读章节

一、老虎的牙齿

慢慢敲击的铜锣巨响惊得我挣扎着醒来,感到周围是如此陌生。待我睡意全消时才意识到自己身处中国湘江边上的一个战斗机前沿基地,驻衡阳的第75战斗机中队的招待所。这时是1943年12月12日早上。刚才的锣声是升起一个气球的“警报”。中国人通过敲锣、升气球的方式来预报空袭。当中方报警员在电话里预报敌机来袭时,预警网就会在柱子顶端升起一个气球,而升起两个气球则预示着敌机正向我方基地袭来,升起三个气球就是让飞行员升空拦截。与此同时,还要鸣锣。升起一个气球时锣声慢,两个气球则锣声加快,三个则锣声紧急。

我和室友迪克·琼斯那天正好当班,听到警报后急匆匆地穿上前一天晚上才洗的仍有点潮湿的卡其布军服和飞行服跑到集合场地。指挥官理查森少校说我们还有点时间吃饭,于是我们就同另外几名飞行员到食堂去吃早餐。在食堂帮工的几个中国服务员察觉到事情紧急,很快就端上了我们常吃的鸡蛋早餐。我们狼吞虎咽地吃完东西就急匆匆地与其他队员会合。此刻天还没亮,雾蒙蒙的。我们挤上吉普车向停机坪驶去。离停机坪越来越近了,我们能听到P-40鲨鱼式战机被工作人员从夜晚分散区拖至值班室附近跑道的声音。

发动并检查引擎后,飞机一字儿排开。飞行中队的无线电代号是“怀特”(White),飞机呼叫信号是:“亚伯”(Able)、“贝克”(Baker)、“查理”(Charlie)等等。我飞第二,充当领队长机的僚机。排在第三位的是吉姆·亚宁中尉驾驶的查理号,他的飞机与众不同,机翼上漆了一对大大的骰子。两天前,我军机场刚遭到日本飞机的空袭,现在只剩下12架飞机还可以起飞。理查森少校驾驶“怀特——亚伯号”并担任整个飞行中队的领队。

到达停机坪后,我们跑到值班室的个人装备区将各自的头盔、氧气面罩、降落伞带到飞机上,把降落伞放在座位上,连好头盔和氧气面罩,并把它们挂在飞行操作杆或瞄准器上。每个飞行员爬进驾驶舱,将座位、方向盘调至最佳位置,之后再返回值班室,以便能在最短时间内登机。

每当我看到充满传奇色彩的P-40鲨鱼式战机列队整齐,整装待发,白色的螺旋桨闪烁着银光,看着机身上画着的凶狠的鲨鱼裸露着的牙齿时,我就感到一阵阵心悸。时至今日,每当我回想起自己参与的第一次空战,这份心悸仍铭刻在心。经历了无数次的空战演习与竞赛,现在到了证明自己实力的最佳时刻了,我想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的欲望在此刻达到了极致。

我的希望随着气球的下降与警报的解除而落空了!预警网报告敌机已经折回。我们回到值班室,围成一圈,一边吹牛,一边等待浓雾消散到我们能够起飞,按预定计划在上午晚些时候去执行扫射任务。那段时间我们通常靠打排球来消磨时间,但是那天早晨院子太湿了,没有打成。

大约一小时后,大雾逐渐消退之时,又升起了一个气球,指挥官比尔·格罗斯维诺告诉我们,预警网报告在长沙以北听到引擎的轰鸣声,正向衡阳——我们基地的方向飞来。这次日军是动真格的了,半小时后第二个气球升了起来,预警网发现轰炸机和战斗机飞近长沙。长沙在衡阳以北,到衡阳约40分钟航程。我们跑向飞机,爬进驾驶舱,连上所有的线路,戴上头盔,打开无线电等待指挥塔发出起飞命令。当时,燃油在中国十分珍贵,除非在最后时刻接到歼敌通知,我们不会启动引擎升空,遇到敌机中途返航时也是如此。我确信他们这次是想乘胜追击,因为就在两天前,12月10日,我们刚刚遭遇日本飞机的猛烈轰炸,损失惨重。尽管我已经参加过8次战斗,但那都是扫射和轰炸任务,而且我仅仅看到过一架还是停在地上的敌机,更别说在天上遭遇敌机了。我很想在空战中一试身手,因为我一直为此作着准备。在10号那场空袭中有两名飞行员牺牲,我的一位室友也受了重伤,但我确信我能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生还。

突然无线电对讲机响了起来。耳机里传来理查森少校的声音:“怀特纵队,紧急起飞!亚伯和贝克飞低点,拦截轰炸机!查理号拦截战斗机!”吉姆·亚宁向我点头示意,我马上把引擎开关拨到发动位置,给引擎注入一点启动油。打开点火,接合起动器后,引擎立刻发出轰鸣声。我将飞机调整为自动控制,同时调整了油门。对我来说,最令我兴奋的莫过于听到起动装置的嘎嘎声,跟着是先是缓缓的,然后是震耳欲聋的引擎轰鸣。

由于我们纵队的飞机是最后起飞,当飞机还停在停机坪上的时候我们就启动过引擎和检查过永磁发电机。第一单元的亚伯号沿着狭窄的碎石跑道起飞,发出轰轰声。跑道很窄,若两架飞机同时起飞,翼尖会有些许重叠。潮湿的天气由于水雾沉降了灰尘,能见度提高,使飞机起飞的间隔时间相应缩短。在干燥的日子里,飞机起飞时会扬起大量的灰尘,影响视线。

亚宁将飞机驶入跑道指定位置,我在他右侧,位置稍稍靠后。我向他示意已准备好了,他点点头向我示意起飞。我打开油门,沿着跑道,和他同时起飞。升空后我立即收起起落架,调整了尾翼。我们向左拐弯,但弧度不大,以便后面的飞机能赶上我们。当飞机到达200英尺高空时,我将燃油选择器转至外挂副油箱,这样在遇到敌机被迫抛弃副油箱前,可以尽量使用这个油箱的燃油。爬升时,我与领航的飞机相距约50英尺以便搜寻敌机。同时,为保持队形,我又必须盯紧领航的飞机。

当飞机爬升到15000英尺高空时,理查森少校用无线电告知在我们下方发现了日军轰炸机,他已做好了攻击准备。我则继续在空中搜寻日军零式战机,但一无所获,尽管在这个飞行高度能见度较高。亚宁忽然喊到:“零!”(我们将所有的日本战斗机都叫做“零”,尽管向情报员报告时会告知他们准确的机型)。他丢掉副油箱向敌机俯冲过去。我猛拉油箱的绳索,同时牢记将开关打至主油箱,打开机关枪,紧跟在他身后向敌机俯冲过去。

通过挡风玻璃看到的一切深深印在了我脑海里。在我们下面大约2000英尺的地方约有40架中岛Ki-43,奥斯卡。敌机布满了整个天空,他们没有编队飞行,形成我们所说的“松鼠笼”。表面看起来飞机爬升、俯冲、转弯无任何规律可言,其实却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因为从未看到他们撞机。这些敌机似乎是为了这个特定的场合而聚在一起。机身抹上了淡绿色和浓绿色的伪装,淡蓝色的机腹以及机翼和机身上夺目的红球将其装扮得格外醒目。我几乎忘了向它们开火。我朝它们开了几枪,但因为位置没调整好,都打空了。P1-P5

序言

徐匡迪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美国援华空军越洋万里来到中国,以支援空军的形式与中国人民一起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在抗战烽火中与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留下很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美国青年在中华大地上奉献出青春和热血,许多美国朋友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驼峰航线”、“飞虎队”等都是中美军民缔结友谊的最好见证,这些故事至今仍在中美两国人民之间广为流传。

2005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作为中美友协会长,我们邀请了美国空军飞虎队的老战士来中国访问,与我们一起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赢得胜利的节日,他们跨越了遥远的时空距离,重返昆明、芷江等昔日的战地重温战斗经历,与中国的新、老朋友欢聚。

而今,此书再次让我重温了中美反对法西斯侵略并肩战斗的历史。在那烽火连天的年代,洛佩兹和他的战友怀着为正义而战,为反法西斯支援盟国而战。风驰电掣,出生入死,用行动谱写了那一代人的青春之歌,也与中国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最可贵的是他在全书贯彻着对中国朴素的农民和游击队的敬重和感恩之情,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从日占区抢救出机毁跳伞的美国飞行员,并把他们安全转送回营地。而对日本侵略者的凶残,全书都有真实的描述,表现出刻骨的仇恨,饱含着对勇士的敬佩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

书中描写朴素、真实,它从一个侧面,展现了那个艰苦卓绝的岁月。今日,何继善先生以深厚的英文功底,流畅的文字,将此书译成中文。无论是曾经经历抗日战争的老年人,或是在新中国成长的中、青年人,一读此书都将受益。相信中文版《虎口拔牙》的面世,将在两国青年中架起中美友谊的桥梁。

本书译者何继善先生是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尽管科研、教学工作十分繁忙,但他始终关注文化、艺术与社会科学。他还是书法楹联爱好者,工作之余,创作了多幅优秀作品,实属难能可贵。科学与文化艺术的交融一直为中国工程院所倡导,期待何先生在专业领域不断探索、创新的同时,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文化精品。

特为序。

2008年5月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虎口拔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唐纳德·斯·洛佩兹
译者 何继善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556439
开本 32开
页数 3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8
出版时间 2008-07-01
首版时间 2008-07-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5.06
丛书名
印张 10.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