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晚清戴罪功臣林则徐/中国名臣
内容
编辑推荐

他的为官之道是戴罪立功,勇抗外敌;他是大清皇帝道光手下最能干的封疆大吏;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受赞誉最多的政治家;他被一代伟人毛泽东评价为是中华民族英雄;他就是——晚清戴罪功臣林则徐!本书对其一生的功过荣辱、生平事迹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和客观的评介,既是一部雅俗共赏的传记作品,也是一部通过阅读可以了解中国历史的通俗作品。

内容推荐

晚清戴罪功臣林则徐 ( 1785- 1850),作为道光皇帝手下最能干的封疆大吏,于1938年12月受命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前往广东禁烟,在虎门销毁237万余斤鸦片。后出任两广总督,主张仿制西方极利之炮、极坚之船,为“制夷”、“防夷”之用。他作为清末最后一个戴罪功臣,是中国进现代史上得到过赞誉最多的政治家,被毛泽东评价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反抗英帝国主义的民族英雄。

目录

一、勤政恤民清名大著

 决狱平冤搏击豪强

 揭囤匡市济困救瘼

 事必躬亲力除河弊

 兴利除弊艰难改革

二、销烟御侮为国争命

 烟毒弥漫禁弛论争

 临难受命领牌赴任

 义正威严震慑群夷

 法厉怀柔惩贩禁食

 销烟归海振国扬威

 严令具结厉逼交凶

 积愤怀忧艰苦抗战

三、忍辱负重鞠躬尽瘁

 不苟“罪身”殚力“抗战”

 无意权柄惟求做事

 建功河务遍勘西陲

试读章节

林则徐又问一遍:“如此,你将何词以辩?”

王得棉口唇张合有顷,面部便痛苦地扭搐起来,突然闭目仰头,哈哈大笑,继尔狂笑。其笑如哭似喊,经久不止,以致嘴角和脸颊、脖颈的多处伤痂进裂出血,殷红如蚯蚓蛇行,粗粗细细曲流而下……

林则徐抓起堂木擎至半空,却又一下停住,神情顿然肃静,细观王得棉随着狂笑号叫,面部五官及肢体不停痉挛颤搐的情状,竟致手中的堂木许久不能向案面击下。

见林大人这般神情状态,堂吏、堂役们,竞都一时惑然骇然,不知该上前制住几近疯狂了的王得棉,还是任其继续狂笑号叫下去。

王得棉突然停住狂笑,颓然仆倒在地。堂役赶紧上前抓扶。林则徐即命当堂经历吴明见、知事孙恩前去察视。吴明见用手去王得棉鼻下探试,孙恩则以食中二指试他的颈脉。二人回报林则徐:“只是昏厥,气脉均存。”

林则徐当即嘱咐当堂司狱张河:“将人犯押下,暂不送水牢,另择监室单押。没有本按司亲令,任何人不得探视;要饱以饭食,并责监医为其仔细疗伤。”

张河对林则徐这样对待死囚不解,惑眼看着林则徐:“大人,这……”

林则徐肃然道:“你可知道,此系重大命案,须报刑部会审,方可请旨裁夺,于冬至前处死。现方三月,不敢令其死于‘秋审’之前。”

被堂役拉扯着的王得棉突然挣扎着甩开堂役,冲着林则徐竭力地蔑笑了一下,断续地说道:“狼去虎来……老天瞎眼,小民,只有死路一条了……”

林则徐再次直直盯视了他一下,想说句什么,却没有说出来,颓然坐下,说道:“暂,暂押下去吧。”

又审过李全,其词与王得棉一致无二,也是苏州府上下官吏受贿,徇私枉法,将其屈打成招。只好再令张河将其单押另囚,饱食,疗伤。

退堂后,林则徐将吴经历留下。待孙恩、张河等当堂属员役丁走后,即问吴经历:“二人皆言为苏州府屈打成招,缘何前按司大人堂审所具之结,亦与苏州府所结相同?”

吴明见禀道:“因前按司大人提人证不到,故依苏府所具之结为具结,令其具结画押之后,并未曾再开过堂的。”

林则徐顿时大怒:“如此敷衍公事,视人命如草芥,成何体统!”

怒过,顿时发觉自己出言不慎,转对吴经历与刘存仁说:“明日,你二人持我手谕,去牢中见王得棉与李全,务将二人所称冤枉之词证,仔细询问,录供具押。切记不得打骂,不得诱供。”

吴明见即刻便明白了林则徐的用意,应道:“大人放心,此案内情,在下已于先时知道了许多。明日之事,定当了无差池。”

林则徐道:“你既是明白我意,甚好。时已大晚,回去歇息吧。”

待吴经历离堂后,林则徐即同刘存仁转入后堂案房,候在那里的杨正赶紧扶林则徐坐下。林则徐令刘仁把案卷拿给他,置于几上,反复翻阅,不时自语道:“这等文牍,前后不一,自相矛盾,含混之词,比比皆是……”

杨正小心地说:“夫人已打发人来过,告诉老爷,药汤已经煎好,叫老爷午时必得回府吃饭,吃药。”

林则徐微闭两眼,仰在椅上,抚卷深思了一会,突然睁开眼睛,问杨正:“你说什么?”

杨正说:“夫人已经把药汤煎好了,叫你回去吃药。”

林则徐“噢”了一声,放下卷本,说:“你且回去,告诉夫人,我这里尚有卷牍须阅。药,就先温着吧。——你顺路去堂馆叫几碗面汤来。我与刘先生就在这里把饭用了吧。”

杨正深知林则徐的脾气,不敢多嘴再催,便冲刘存仁使眼色。刘存仁说:“有关尤、王之案卷,大人已经阅过多遍了。至于案中诸多疑窦,如何拿实王得棉、李全冤情人证物证,俟过午详究不迟。这药是断不能再迨误不吃的。大人因赴任途中多有劳顿,又受潮寒,痼疾复发多日。到此数日了,仍尚未及延医问药……”

林则徐打断他:“不要说了。你去堂馆传饭来。杨正,你回去把汤剂取过来,我喝了便是。”

二人出去后,林则徐仰在椅上独自沉思。看来,尤、王一案,确有官吏徇私,殃及无辜,已是无疑。那天深夜,孙玉庭急招他去,原来是因阅过他递交的刑部公文。刑部公文批回:有人具状告两江各省府州县官吏受贿,在民刑诉讼中徇私舞弊。责江苏按察司作速勘察,具实上报。初来上任,为与总督府密切联系,互通情况,他便将此刑部公文阅后转呈孙玉庭。不想孙玉庭阅过,竟如此紧张,三更召见。那具状中所举冤狱若干,人事俱详,其中就有尤、王一案。观察孙玉庭论及此案时的神色口气,似有许多难言之隐。而送他出门时,孙玉庭却突然冒出一句“尤有楼乃苏州大商,年缴税银逾万,其义子在朝为官,又传闻似与朝中大臣有厚谊。林大人果真敢将此案复议重勘?’’他当时不禁一愣,不知孙大人这番话给他听,是何用意?回去后,他却避开司内经历、知事和照磨等属员,立即暗着刘存仁、杨正等几人,乔装外埠商贩,分别去尤有楼的米行、布行,去尤有楼的街坊、各店铺商行,暗行查访。虽然所获实据不多,却从人人都惧谈此案,闻之趋避的情状,即可知此中大有蹊跷……此案既涉及人命,更与地方官吏间枝蔓盘错,这就更坚定了他把此案作为到任后首办之案的决心;他也时时提醒自己,必须时时缜密思考,事事勘访俱实,如果此案真的牵涉地方大吏,也必当一一具结,据实呈报刑部,以期严惩。惟如此,方能以一案而取民信,以一举而开全局,使诸多积案得以迅速理处。他明白自己这个正三品的按察使,毕竟只属刑部,又于各方面都为地方大员掣肘,责重而权轻,一旦遭遇朝中大臣、地方大吏阻挠设陷,只有以理相争,以死相搏,冲弊决障。——他不能不怀疑除苏州府外,孙玉庭这位封疆大员,是否也与此案有涉……

杨正取汤药回来,倒到碗里,林则徐接过正要喝,刘存仁并没有提来食盒,而是空着两手与吴经历前后吁喘着跑进来。刘存仁兴奋地喊道:“大人,有了有了!有了有了!”

林则徐正惑然问,二人已径直来他的面前,吴明见立即抽出一纸,呈上道:“大人请看!”

林则徐放下药杯,展纸草草一看,不由大叫一声:“好!”

P6-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晚清戴罪功臣林则徐/中国名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德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180909
开本 16开
页数 3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30
16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21: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