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一些密切结合当代实际的中国经济哲学评论文章。这些文章虽然不具有所谓“轰动效应”,但是能够引人深思;虽然不追求哗众取宠的摩登与时髦,但是能够紧扣时代脉膊与人类精神的根基。而作者们那些尚未成熟的思想观念,则是行进中的心灵的记录,并且接受着时代浪潮的洗礼,接受读者的批评与匡正。
图书 | 中国经济哲学评论(2006资本哲学专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一些密切结合当代实际的中国经济哲学评论文章。这些文章虽然不具有所谓“轰动效应”,但是能够引人深思;虽然不追求哗众取宠的摩登与时髦,但是能够紧扣时代脉膊与人类精神的根基。而作者们那些尚未成熟的思想观念,则是行进中的心灵的记录,并且接受着时代浪潮的洗礼,接受读者的批评与匡正。 内容推荐 本书这些密切结合当代实际的文章,虽然不具有所谓“轰动效应”,但是能够引人深思;虽然不追求哗众取宠的摩登与时髦,但是能够紧扣时代脉膊与人类精神的根基;它们不像晨露般的灿烂而短暂,不像流星般的稍纵即逝,能够具有较为持久的文献价值,在学术的星空中持久地闪烁着它那并不耀眼的光芒。而作者们那些尚未成熟的思想观念,则是行进中的心灵的记录,并且接受着时代浪潮的洗礼,接受读者的批评与匡正。 目录 资本范畴的当代诠释 资本诠释学 资本概念的三个基本维度 作为文化哲学的资本 作为知识的资本 法治创造GDP:对一种社会资本的反思 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之研究思维与建构 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与现代性 主体性资本与主体性哲学的双向追问 现代性逻辑预设何以生成 现代性后果:从主体性哲学到主体性资本 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 资本的“文明化趋势”及其内在限制 资本时代艺术把握世界的方式 资本与理性形而上学的现代同盟 资本与现代性问题 资本与现代性的生成 资本与现代性——马克思的回答 资本文明与社会文明 当代个人生存状况的现代性反思 资本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 资本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资本逻辑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趋向 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目录权力与资本的双向逆反效用 自发—扩展秩序、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 论资本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 资本与市场经济:现代化的二律背反 网络世界与社会资本 资本、人学与道德 资本的运营与伦理限制 走向资本批判的深层发展伦理学 资本的道德属性 资本的折射:人与物 现代人际关系与社会资本的互动 中国企业家精神现象问题的哲学透视 马克思《资本论》的当代解读 “伦敦笔记”中货币与资本的哲学思想 《资本论》的经济伦理学解读 马克思《资本论》的辩证逻辑与邓小平的“两重性逻辑” 《资本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的反思 试论《资本论》的双重逻辑主线和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的现代性嬗变 论《资本论》文本的解读维度 试论资本的经济哲学属性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 时间维度与资本逻辑的嬗变 理论时空回响 资本哲学的当代意义 资本·现代性·人 资本:人性与物性的双向追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经济哲学评论(2006资本哲学专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雄//鲁品越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30846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8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16 |
出版时间 | 2007-10-01 |
首版时间 | 2007-10-01 |
印刷时间 | 2007-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830.9 |
丛书名 | |
印张 | 3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6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