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名寺名观(卷1)/文化河南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中原大地,我们深深体会着中原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可以说,河南历史之久远,文化积淀之厚重,文化名人之繁多,反复印证着。人杰地灵”这句老话。“河南之美”更如一杯老酒,散发着浓郁的芬芳,令人美不胜收。

本书介绍了白马寺、慈云寺、灵山寺、少林寺、风穴寺、大相国寺、中岳庙(观)等名寺名观。

内容推荐

自古名山僧占多。宗教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洛阳白马寺开始(印度本土佛教)经登封少林寺(禅宗体现了佛教中国化的完成)到开封大相国寺(佛教的世俗化),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宗教文化环。《名寺名观》篇,把历史沿革、主要景点、动人故事、优美传说等要素有机组合在一起,对少林寺、白马寺、大相国寺、慈云寺、灵山寺、风穴寺、中岳庙等进行了生动的再现,使这些文化景点具有了引人入胜的观赏性。

目录

序:一个文化大省的梦想与追求 李庚香

白马寺

慈云寺

灵山寺

少林寺

风穴寺

大相国寺

中岳庙(观)

试读章节

白马寺

在黄河、洛水的交汇处,洛阳的邙山、洛水之间,有一座无数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在这里,在这座寺院里,佛教留下了许多神秘的传说。为什么这座寺院被世人公认为“中国第一古刹”呢?神秘的《四十二章经》,仅仅只是一个传说吗?在这座山门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故事?

两千五百多年前,喜马拉雅山脚下,恒河之畔。一个本不知名的小国王子,却对人间太多的疾苦和人的生老病死百思不解。于是,他舍弃了常人所羡慕的财富、王位、妻儿,毅然离家出走,坐禅『吾道。历日寸多年,艰苦备尝,终于有一天,王子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晤,断除了各种无名烦恼,立地成佛,成为无数信徒顶礼膜拜的佛祖。他,就是创立了佛教的释迦牟尼。当印度佛教兴盛之时,佛教的教义和戒规已趋成熟。随后,佛教开始在印度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广泛流传,并向世界各地迅速传播,佛教终于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就像佛教的建立一样,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始终充满着许多神秘的色彩。佛教究竟在什么日寸候传人中国的呢?究竟哪一种说法更为正确呢?

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说法,有很多种,比较普遍的说法,大概有两种:一种认为是在西汉末年。根据鱼豢的《魏略》记载,当时有一个大月氏国的使者,叫依存,他口授佛徒经,后来很多史书引用了这个资料。但是流传最广的,很多高僧传里面和其他一些佛教的史经里面,记载佛教传人中国是在东汉的明帝时期。明帝永平三年,也就是公元60年,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夜宿南宫的东汉明帝刘庄,在睡梦中见到了一个金人,身高一丈六尺,相貌庄严美好,头上有光环辉耀,在皇宫的庭院中盘旋飞翔,全身光芒四射。第二天早朝时,汉明帝就召集大臣讲了自己的梦中所见,并问群臣,自己所梦金人到底是什么?太史傅毅回答说“臣听说西方有位神,这位神的名字叫佛,佛的形象同陛下所梦见的一样。”汉明帝听罢,非常高兴,认为自己是与佛有缘,决定派遣使臣,到西方去寻求佛法。经过四年的筹备,永平七年,汉明帝派遣郎中弟子秦景等人出使西域,拜求佛法,踏上了“西天取经”的万里征途。求法使团跋山涉水,历尽艰险到达大月氏国,也就是今天的阿富汗一带,看到佛教已在西域广为传播流行。在此期间,他们巧遇了两位天竺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随即诚恳邀请二位高僧东赴汉地讲经传法。终于,在永平十年,求法使团用白马驮着佛经、佛像,满载而归。这一年,是公元67年,这就是历史上的“永平求法”。这一传奇故事真的存在吗?关于“永平求法”、“汉明帝做梦”、“派人取经”以及遇到两个印度和尚摄摩腾、竺法兰到中国来,而且,汉朝的使者是到了大月氏还是到了印度,等等,这些问题,长期以来是学术界和佛教界关注的问题,也有不少的学者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从目前大家研究的情况来看,“永平求法”,应当是可信的。

两位天竺高僧,随着使节团回到都城洛阳,汉明帝以极隆重的仪式,亲自迎奉他们。为尊重两位高僧,将他们安置在当时负责接待外国使节的最高官署——鸿胪寺暂住。第二年,也就是公元68年,又敕令按照印度佛教寺院的样式,在当时的洛阳城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修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那么,中国第一座佛教僧院为什么取名白马呢?僧院又为何称为“寺”呢?因为当时汉明帝的使团和摄摩腾、竺法兰两位大师,乘着马匹来到东土,也就是我们中国,是用一匹白马把佛经、佛像驮到了古都洛阳,后来为了感谢和纪念马的功劳和功德,取名白马寺。“寺”原来是一种官署的名称,两位印度和尚来了以后,住在鸿胪寺,后来建这个寺院的时候,就取这个“寺”,加在白马后边叫白马寺,从此以后,“寺”就成了佛教的专用名词了。就像白马寺的建立一样,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是以充满神秘色彩的“永平求法”开始的。虽然后世学者对这些传说和佛教初传中国的时间、路径等也有争议,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白马寺作为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P4-9

序言

一个文化大省的梦想与追求

李庚香

由河南省人民政府立项,河南省文化厅主办,阳光卫视集团、大象公司加盟,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北京、上海、香港、河南四地文化人花费三年心血精心打造的五十集大型电视文化专题片《文化河南——中原列传》,终于在近日和广大观众见面了。这部专题片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再现了河南的古今风貌,又向世界打开了一扇展示河南的新窗口,对于传播和普及中原文化,叫响“文化河南”,不断提高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原大地,是一块“伸手摸着秦砖,抬脚踢着汉瓦”的文化厚土,是一块排满一千多位名人的文化沃土,更是一块发生过无数历史事件、有着无数传奇故事的文化热土。黄河文化、中原文化、河洛文化、伏羲文化、黄帝文化、龙文化、太极文化、姓氏文化、殷商文化、宋陈文化、郑卫文化、少林禅武文化、宋代理学文化……在中原大地,我们深深体会着中原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可以说,河南历史之久远,文化积淀之厚重,文化名人之繁多,反复印证着“人杰地灵”这句老话。“河南之美”更如一杯老酒,散发着浓郁的芬芳,令人美不胜收。

诗人艾青说得好:“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如何耕种这片土地,如何装扮这片土地,如何歌颂这片土地,是我们长久萦绕于心的念想。《文化河南——中原列传》的创意,始于2004年由省政府主办、省文化厅承办的《让中原告诉世界》大型文艺晚会。当我把河南拟通过现代媒体展示中原文化、传播中原文化的想法与晚会主持人杨澜沟通后,杨澜表示这正是阳光卫视的发展方向,双方可谓一拍即合。我们一致认为,河南丰厚的文化资源,阳光卫视的文化品牌和现代传媒的文化影响力,再加上崭新的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这些要素的有机聚合足以把《文化河南——中原列传》打造成精品力作。如今,嵩山,黄河,豫东平原,在这块土地上发生的诸多故事和成长的人物,终于以一种现代的文化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了。弘扬中原文化精神,传播中原文化知识,增强中原文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文化理想啊!

《文化河南——中原列传》包括二十二个名人、十七座名城和十座名寺名观。最精彩的当算活跃在河南历史上的人物群。中原文化实在是太厚重了,从每一个点伸展开去,都会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一千多位文化名人,就像满天繁星点缀在河南的天空中。在我们眼里,其中最闪亮的大约有二十二颗恒星。我们的挖掘工作就从这些恒星开始。一集集“名人”专题片紧紧抓住人物的命运线索,通过几个关节点来浓缩这些人物的一生,塑造出了一个个传神的人物形象。请看,老子、庄子、墨子、程颢、程颐等是河南本土的思想家,他们一个个走到我们眼前,他们的思想历久弥新,至今仍有巨大的时代意义。诸葛亮和岳飞这“一文一武”两个人物,集中代表了河南的“文韬武略”,是代表中原文化人格形象的“中流砥柱”。让我们记住玄奘大师这个人物吧!正是他为中原文化的对外开放开创了新局面。在与杜康、张衡、张仲景、三曹、二蔡、武则天、李商隐、杜甫、白居易、韩愈、朱载■这些伟大历史任务“相会”、“相知”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历史并没有走远”。

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河南的古代城市建设也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全国八大古都,河南占了四个。河南还有全国八大历史文化名城。一集集“名城”专题片按照“线要集中,点要典型”的原则,或是采用“散点”透视,或是采取“一城一品”,把历史和文化有机融合到一起,努力为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和河南的城镇化进程做出文化贡献。由于受名城数量的限制,洛阳、开封等文化名城没能列入我们的首批制作,只能等待《文化河南》的中篇和下篇再进行表现了。  自古名山僧占多。宗教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洛阳白马寺开始(印度本土佛教)经登封少林寺(禅宗体现了佛教中国化的完成)到开封大相国寺(佛教的世俗化),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宗教文化环。《名寺名观》篇,把历史沿革、主要景点、动人故事、优美传说等要素有机组合在一起,对少林寺、白马寺、大相国寺、慈云寺、灵山寺、风穴寺、中岳庙等进行了生动的再现,使这些文化景点具有了引人入胜的观赏性。我们相信,这部片子的播出和图书的出版,对于河南的文化旅游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之,大型文化专题片《文化河南——中原列传》,称得上是一部导向正确、思想健康、知识丰富、艺术精美、制作精良的优秀文化产品。在思想内容上,具有现代性、广泛代表性和通俗性三个特点;在展示手段上体现了先进性;在运作模式上具有创新性。用评审专家的话说,它集中体现了“大文化”视野、优美表述、专业认知和新鲜感受等现代文化理念,做到了深入浅出,实现了大俗大雅。首先,它体现了河南人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文化梦想和文化追求,是对河南文化的现代解读,是“中原崛起”的新动力。其次,本片以“大文化”的方式定义“文化河南”的内涵和外延,为我们展示了巨大的文化空间。其三,精美的画面和解说,讲究的镜头选择,使本片的内容和形式,不仅具有历史的穿透力,而且体现了现代文化的格调、品位和境界。这对传统文化专题片来说,是一种新的超越。

在河南文化界,《厚重河南》最早开始了对河南文化资源的系统盘点。《文化河南》是在《厚重河南》运作整三年的时候才正式登场的,它与《厚重河南》一脉相承。与《厚重河南》不同的是,《文化河南》具有强大的集群特性。《文化河南》囊括了《文化河南·中原列传》、《文化河南·一县一品》、《文化河南·中原文化精神》、《文化河南与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子项目。和《厚重河南》相比,《文化河南》具有如下新的特征:一、《厚重河南》的表现方式是新闻化、历史化和文学化,《文化河南》的表现方式则是人文化、哲学化、文学化。二、《厚重河南》的传播媒体主要是纸质媒体(报纸和书),《文化河南》的传播媒体除了礼品书之外,主要是电子媒体(电视、电台、网络和音像制品),进一步提高了传播的科技含量。三、《厚重河南》的作者主体是《大河报》的记者,而《文化河南》的创作主体却是上海、北京、香港、河南四地的文化人、电视人和专业作家,是政府项目。于是,从2004年开始,怀揣构建“文化河南”、实现中原崛起的梦想,我们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对河南的二十二个名人、十七座名城、十座名寺名观进行了生动逼真的“情景再现”和文化传达,真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和集体努力的成果!

为了探索“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这一文化产业新的运作模式,按照多边合作、互利共赢的现代市场理念,《文化河南——中原列传》认真尝试在新的体制、机制下运作文化产业项目,实现了政府与民间、省内与省外的多方合作。徐光春书记欣然题写片名和书名。李成玉省长也十分重视本片。王菊梅副省长多次关心、指导本片的制作,为本片的完成提供了巨大的精神支持。面对省政府交办的这一大型文化项目,郭俊民厅长不仅进行总体运作,而且在关键时候总是亲自上手,多次使局面“转危为安”。杨澜女士不仅对整个进程十分关心,而且每逢适当的场合都要为《文化河南》“吆喝”几句。本片的制片人王谦在没有财政支持的情况下,为运作几百万社会资本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在艰难与曲折中完成了任务。本片的编剧、导演致力于生产“产品”、“商品”,同时更着力于创造“精品”、“艺术品”。无疑,在新的体制、机制下运作这类文化项目,很多时候是“摸着石头过河”,项目实施的过程更是“一波三折”。虽然这一探索也存在一些遗憾和不足,但是从总体上说,《文化河南——中原列传》称得上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产业项目运作,是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一个新的成果。此时,所有参与者致力于生产、创造的是“产品”、“商品”,更是“精品”、“艺术品”。当然,回头总结整个过程,恰如冰心老人的一句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集中体现了河南省委、省政府“认真对待文化”的想法和做法,也体现了河南文化工作者复兴中原文化、传播中原文化、发展河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梦想与追求。一如唐僧取经,一如达摩面壁,这个以现代媒体传播中原文化的想法终于修成了正果。当然,这只是我们建设“文化河南”的一个开端或起点,随着这部大型人文电视文化专题片的播映,我们的图书和音像制品将很快投放市场。虽然对河南文化的这种表现方式能否得到读者和观众的认可,还需要时间的考验,但在全省范围内以影像的方式大规模、大跨度地对历史文化进行梳理表现,这在河南还是首创!因此,我们将会全力以赴地做下去,坚持不懈地进行二期工程、三期工程,以使现代河南人、现代中国人能够更好地近观昨日的辉煌,近观斗转星移和物是人非,近观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变”与“不变”,以使河南的发展更加充满智慧,更加理性,更加符合规律,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显然,我们在历史的时空中穿行,并非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河南今日的科学发展和“中原崛起”的明天。在这个意义上,《文化河南——中原列传》的推出,就在于透过历史的烟雾,让我们细品脚下的这片土地,对发轫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昨天细细体味与感知,并帮助我们预知和展望“中原崛起”的未来,以文化的方式支持河南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使文化发展成为“中原崛起”的新动力!中原崛起,文化先行。为了早曰实现河南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大省跨越的梦想,我们正在努力,还要更加努力……

2006年8月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名寺名观(卷1)/文化河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俊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236673
开本 16开
页数 1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9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6.1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45
16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6:01:00